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学实验教程
定价:21.00元
作者:郭永新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01
ISBN:978730226538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18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电子学实验教程》是编者根据高等学校电子、电气信息类专业电子学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多年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经验,为适应当前教学改革和教学体系的需求而编写的。全书将电子学实验分为基础性实验、基础设计性实验与综合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内容涵盖了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两大部分,并将计算机仿真实验引入到每个实验中。在附录中简单介绍了常用的仿真和分析软件multisim10基本使用方法、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原理与面板结构,并给出了实验中常用的元器件参数以供实验时查阅。
《电子学实验教程》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类及相关专业本、专科电子学课程的实验教材。也可供成人及职业教育相关专业学生或电气、电子技术工程人员使用。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其严谨的学术风格和几乎不苟言笑的叙事口吻。它像一位循循善诱但要求极高的老教授在授课,每一个定义都精确无误,每一个证明都滴水不漏。它很少使用口语化的比喻来帮助理解,而是完全依赖逻辑的推导。这对于那些习惯了“轻松阅读”的学习者来说,可能会显得有些枯燥乏味,甚至有些“冷酷”。我发现自己必须放慢速度,逐字逐句地去咀嚼那些复杂的定义和定理。但一旦你适应了这种节奏,你会发现这种纯粹的逻辑之美——它将电子学的核心原理剥离得干干净净,直指本质。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坚不可摧的知识地基,虽然搭建过程可能辛苦,但一旦建成,你便拥有了应对未来任何复杂电路问题的理论武器。它不是一本用来“打发时间”的书,而是需要全身心投入去“啃”的经典之作。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图文配合简直是灾难,读起来非常费劲。我是一个非常依赖视觉辅助来理解复杂电子学概念的人,但这本书里的电路图几乎都是黑白、线条僵硬的“工厂图”,缺乏必要的阴影、三维感或者标注的清晰度。很多时候,我需要盯着一个复杂的集成电路图看很久,才能分辨出哪个是输入端,哪个是接地。更别提公式的排布了,常常因为跨页或者版式设计的问题,公式的连贯性被打断,需要读者自己在大段文字中寻找上下文。说实话,在如今这个时代,一本理工科教材的图文质量直接影响了学习效率。我感觉作者的知识是过硬的,但编辑和排版团队显然没有跟上,这严重拖慢了我的阅读进度,使得学习过程中的挫败感比起豁然开朗的成就感要多得多。我希望未来的再版能彻底改进这方面的问题,这是影响其作为优秀教材的致命伤。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梳理现代电子技术发展脉络的读物,而非仅仅停留在晶体管和基础放大器的层面。这本书在“现代应用”这一块的表现确实亮眼。它没有沉湎于过时的元件,而是花了大篇幅介绍了诸如低功耗设计、开关电源的拓扑结构以及一些新兴的传感器接口技术。特别是对PCB布局对高频信号完整性影响的讨论,虽然篇幅不长,但切中了要害,这通常是传统教材会忽略的实践环节。作者的视角很“前沿”,似乎在不断地提醒读者,理论知识必须与当下的工程实践相结合。阅读这些章节时,我能感受到作者丰富的工程经验,那种“做出来”的感觉比单纯的理论推导更具说服力。总的来说,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从理论到现代工程实践的桥梁,对于希望跟上行业步伐的学习者来说,是很有价值的补充读物。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复杂,因为它在某些方面达到了我预期的顶尖水平,但在另一些地方却让人感到一丝遗憾。首先要称赞的是其对高级主题的覆盖广度和深度。比如,当我翻到关于反馈放大器和运算放大器非线性失真的章节时,我看到了远超入门教材的深度解析,特别是对波特图的绘制和解读,简直可以作为专业参考书来看待。然而,这种深入也带来了副作用——对于完全没有基础的读者来说,阅读门槛被陡然拉高了。书中对前置知识的假定似乎有些过于乐观了,很多地方的推导过程省略了中间步骤,这使得我在试图快速浏览时不得不频繁地查阅其他参考资料来填补知识空白。这感觉就像是,你买了一辆高性能跑车的说明书,它假设你已经是一名F1车手了。因此,这本书更像是为已经有一定基础,希望冲击更高水平的学生或工程师准备的“进阶指南”,而非面向“小白”的友好入门手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质都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看得出出版社在细节上还是用了心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方,配色也比较沉稳,很符合理工科教材的调性。内容上,我主要关注的是它对基础电路原理的阐述方式。我之前自学过一些相关的在线课程,但总感觉概念总是浮在半空中,不够扎实。这本书的作者似乎深谙此道,他们用非常清晰的逻辑链条,把那些抽象的定律和公式一步步拆解开来,配上丰富的图示,即便初学者也能比较顺畅地跟上思路。特别是关于基尔霍夫定律和戴维南定理的讲解部分,举例精妙,让我这个曾经被这些内容困扰的人,茅塞顿开。它不是那种堆砌概念的书,而是更侧重于“为什么会这样”的深入剖析,这一点对于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至关重要。我期待着能用它来巩固我的电路知识,希望接下来的章节能保持这种高质量的讲解水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