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Easy Symbian——手机应用开发入门
定价:29.80元
作者:赵希哲,司维,宋昱鹏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01
ISBN:978711521515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内容基于S60 SDK第5版,介绍**触摸屏开发技术。
实例驱动,学习轻松愉悦,应用快速入门。
代码开源,修改随心所欲,让你触类旁通。
一线开发团队经验之谈,和你一起分享开发乐趣。
内容提要
本书从Symbian C 开发的基础讲起,依次介绍描述符、应用程序框架、Symbian特有的异常处理机制、UI控件、多媒体、活动对象、开发测试工具等内容。结合一个开源的触摸屏游戏代码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并配有一些有针对性的小练习和活泼的漫画,使读者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易于理解。
本书的读者定位于Symbian初中级学者,即具有C 编程基础而无Symbian操作系统基础的人群,包括从事Symbian手机应用软件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移动增值业务开发等软件开发技术人员,以及爱好Symbian手机操作系统的发烧友。
本书可作为相关培训机构的教材,还可供各大专院校计算机、通信、软件开发、手机开发等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作为参考书阅读。
目录
章 从零开始
1.1 Symbian那些事儿
1.1.1 Symbian的历史
1.1.2 Symbian的现状
1.1.3 Symbian的未来
1.2 本书的Readme
1.2.1 内容的组织方式
1.2.2 怎样使用本书
1.2.3 利用好网上的资源
1.3 一个有趣的触摸屏游戏
1.3.1 游戏的需求说明
1.3.2 小项目的开发过程
1.4 搭建全免费的开发环境
1.4.1 SDK
1.4.2 IDE
1.4.3 帮助文档
1.4.4 代码管理
1.5 更多关于Symbian开发环境的事
1.5.1 SDK简介
1.5.2 IDE功能简介
1.6 小结
第2章 程序架构介绍
2.1 Symbian应用程序设计原则
2.1.1 程序界面与逻辑分离原则
2.1.2 观察者设计模式的运用
2.1.3 良好的应用程序行为
2.2 简洁的设计方案
2.2.1 程序模块结构
2.2.2 界面模块
2.2.3 逻辑模块
2.2.4 碰撞原理
2.2.5 重要的游戏行为
2.3 编码要规范
2.4 小结
第3章 工程结构和视图切换
3.1 从Helloworld开始搭建应用程序框架
3.1.1 使用Carbide建立和导入工程
3.1.2 程序的基本类
3.1.3 MMP文件
3.1.4 资源文件
3.1.5 本地化
3.1.6 编译和运行程序
3.2 视图切换框架
3.2.1 创建和使用视图
3.2.2 在视图中使用容器
3.2.3 注册和切换视图
3.2.4 视图观察者
3.2.5 打开外部视图
3.2.6 如何选择GUI框架
3.3 小结
第4章 描述符、数组和文件
第5章 异常处理
第6章 事件响应
第7章 控件
第8章 多媒体
第9章 活动对象
0章 测试与打包
附录A 手机按键名称图
附录B Symbian本地化语言代码列表
附录C 常见错误代码列表
附录D Symbian程序调试技巧
附录E 术语表
后记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Easy Symbian》的装帧和排版确实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初次翻阅时,那种扑面而来的“上手”感非常强烈。我记得当时刚接触移动开发这块,对Symbian这个平台既好奇又觉得它高深莫测,毕竟当时市面上很多资料都显得过于理论化或者直接就是晦涩难懂的API手册。但是这本书,从最基础的环境搭建讲起,步骤描述得极为细致,几乎是手把手带着你走。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C++基础知识与Symbian特有API结合时的那种“翻译”能力。他们没有简单地堆砌代码,而是会用非常生活化的比喻来解释诸如“线程同步”或者“资源管理”这类在当时看来相当“硬核”的概念。尤其是关于UI设计的章节,他们似乎深谙初学者的痛点,用大量清晰的截图和对比图,让你明白一个控件的生命周期到底意味着什么,而不是仅仅告诉你调用哪个函数。读完前几章,我竟然真的成功编译并运行了第一个“Hello World”级别的应用,那份成就感,远超我预想的难度门槛。这本书的实用性,在于它真正做到了“Easy”,把一个看似封闭的生态系统,拆解成了可以被理解和操作的模块。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在技术深度上做得相当有分寸,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肤浅。对于一个志在快速入门的读者而言,恰到好处的深度才是王道。我记得其中有一部分专门讲了Symbian的内存管理机制,这在那个时代是移动设备性能瓶颈的关键所在。很多老牌的教程往往直接跳过,留给读者自己去踩坑。但赵希哲、司维、宋昱鹏三位作者却非常负责任地将Symbian的“堆栈分离”和“动态内存分配”进行了详尽的剖析,虽然他们没有深入到汇编层面,但对于应用层开发者来说,这些知识足以让你写出相对健壮的代码,避免了因为内存泄漏导致程序频繁崩溃的窘境。我尤其欣赏他们对“最佳实践”的强调,比如如何正确使用Symbian的各种Handle,以及在不同API调用间如何权衡性能与可读性。这种前瞻性的指导,让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一本纯粹的“How-to”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旁边耳提面命,告诉你哪些路是死胡同,哪些是捷径。这种扎实的理论支撑,使得后续的学习过程非常顺畅,感觉每一步都有理有据。
评分如果让我从一个“项目实践者”的角度来评价,这本书的结构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流程管理。它没有像某些技术书那样,把所有零散的知识点抛给你,让你自己去拼凑一个完整的应用。相反,它似乎是围绕着一个核心的、逐步递进的项目在展开的。从最初的空白工程,到添加基本的文件读写功能,再到实现网络连接,每一步的功能增加都是逻辑自然的结果。这种“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方法,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和持续学习的动力。我记得我当时一边看书,一边同步在我的真机上进行测试,每完成一个小节,就能看到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这种即时反馈机制,对于我们这种实践型学习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而且,书中的每一个例子代码块,都经过了精心的裁剪和优化,没有冗余的“样板代码”,直击核心功能点。这种对开发流程的精准把控和清晰呈现,让Symbian开发的复杂性大大降低,更像是在玩一个设计精巧的乐高积木。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让人意外的亲切感。这在技术书籍中是比较少见的。作者们似乎非常了解Symbian开发者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挫败感,所以在文字表达上,刻意地保持了一种鼓励和引导的姿态。你不会感觉到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更多的是一种“我们一起攻克难关”的伙伴感。比如在讲解异常处理机制时,他们会先描述一个常见的崩溃场景,然后用一种比较幽默的语气指出“别担心,这是个常见的‘陷阱’”,随后再给出优雅的解决方案。这种人文化的关怀,对于当时许多刚从其他平台转过来的开发者来说,是极大的心理安慰。此外,书中对Symbian特有的开发哲学——那种强调稳定性和资源效率的理念——也解释得非常透彻,使得读者不仅学会了“怎么做”,更理解了“为什么这么做”。这种深层次的文化植入,让这本书的价值长久地留在了读者的知识结构中,而不是用完即弃的工具书。
评分回顾那段使用《Easy Symbian》的日子,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了极佳的“生态系统导览图”。在那个Symbian平台百花齐放、但标准尚未完全统一的年代,光是理解各个组件(如MMS, PIPS, UIQ等)之间的关系就已经让人头疼了。这本书并没有试图面面俱到地覆盖每一个细枝末节,而是高明地选择了最核心、最主流的开发路径进行深入挖掘,同时在关键的章节点出了其他分支的存在和大致的特点。它像一张精心绘制的航海图,让你明确了主航道在哪里,同时用虚线标注了那些需要谨慎对待的暗礁和支流。这种宏观视野的构建,帮助我迅速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Symbian应用开发认知框架。这种对知识体系结构化的处理,让后续我接触其他移动平台时,也能够更快地找到对应概念的映射,足见作者在梳理技术体系方面的深厚功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Symbian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快速掌握一个复杂移动操作系统开发范式”的入门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