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通信系统原理简明教程
定价:24.00元
作者:高明亮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11808092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通信系统原理简明教程》讲述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共25讲。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部分(讲)讲述这门课的绪论内容;第二部分(第二至五讲)讲述关于信号与系统相关内容;第三部分(第六讲)讲述关于信道的基础内容;第四部分(第七至九讲)讲述关于模拟信号频带传输的内容;第五部分(第十至十三讲)讲述关于模拟信号数字化的内容;第六部分(第十四至十七讲)讲述关于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的内容;第七部分(第十八至二十一讲)讲述关于数字信号频带传输的内容;第八部分(第二十二至二十五讲)讲述关于数字信号*接收的内容。《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通信系统原理简明教程》在保证各讲内容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又顾全了整体内容的完整性与连贯性。
针对本课程的重点知识,各讲后面都设有相应的练习题,并附有参考答案,并且部分讲节给出了典型的例题。全书内容较为翔实,简明透彻,讲述通俗易懂,概念清楚,重点突出,适于大院校学生学习,也便于教师教学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简直是上个世纪的产物,让人怀疑编辑部是不是直接用了二十年前的模板。大量的纯文本堆砌,行间距窄得让人喘不过气,关键术语的强调方式也极其随意,有时候重要的定理和公式居然和正文混在一起,根本无法快速定位。更糟糕的是,插图的质量低劣到令人发指,很多示意图模糊不清,线条生硬,根本无法准确传达系统结构或信号流动的关键信息。我记得有几张关于MIMO信道估计的图示,复杂得像一团乱麻,我对着那张图研究了半个小时,最终还是决定放弃看图,转而依赖文字描述——而文字描述本身又那么枯燥。一本关于现代通信的书籍,视觉体验竟然如此差强人意,这实在是不够专业。在这个注重用户体验的时代,一本技术书籍的呈现方式,直接影响了读者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度,这本书在这方面完全不及格。
评分这本书的习题设计简直是挑战读者的耐心和智商的极限。很多练习题要么是纯粹的公式代入,缺乏对概念理解深度的检验,要么就是难度陡增,需要引入书中完全没有提及的复杂背景知识才能求解,仿佛在考你是否私下里修习了另一门高深课程。最让我不满的是,对于那些难度较大的题目,书籍后部竟然没有提供详尽的解答过程,只有最终的数值结果。这使得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无法通过对照解析来反思自己的思维误区,只能干瞪眼。一个教程类书籍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能否引导读者通过实践来巩固理论,而这本教程的习题部分显然没有达到这个目标。它更像是给那些已经掌握了所有理论、只需要数字验证的老师准备的参考资料,而不是帮助学生成长的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实在是太让人头疼了,感觉作者是把所有他知道的知识点一股脑地往里塞,完全没有考虑读者的吸收能力。刚翻开前几章,就被那些复杂的公式和晦涩的术语淹没了,很多基础概念的铺垫做得极其不足,让人感觉像是在攀登一座陡峭的山峰,还没准备好装备就被推上了悬崖边。举个例子,刚讲到卷积编码,紧接着就开始讨论Turbo码的迭代译码原理,中间那些必要的背景知识和直观的图解几乎缺失殆尽。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简直是一场灾难性的阅读体验,每一次深入都伴随着巨大的挫败感。我花了大量时间去查阅其他资料来补足这本书遗漏的那些关键环节,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如果作者能稍微放慢节奏,用更平易近人的方式去引导读者,哪怕多花几页篇幅去解释核心思想的物理意义,这本书的价值也会大幅提升。现在的状态就是,它更像是一本给已经非常熟悉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做快速查阅的速查手册,而不是一本“教程”。
评分我本来是希望找到一本能够清晰阐述现代通信系统核心技术之间内在联系的著作,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却是零散和割裂的。它似乎满足于罗列各个模块(如调制解调、信道编码、多址接入等)的数学模型,却很少深入探讨这些模块是如何协同工作,共同应对实际信道挑战的。读完几个章节后,我脑海中建立起来的,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非一个完整、动态的通信系统视图。例如,在讨论功率谱密度和带宽效率时,它没有很好地将这些概念与后面的OFDM的子载波分配策略联系起来,导致读者需要自己去构建桥梁。这种“知识点堆砌”的写法,让读者很难培养出系统性的思维,只能停留在对单个算法的机械理解上,对于工程实践中如何权衡各种性能指标的决策过程,几乎没有涉及。对于想真正理解“系统”如何运行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零件,但缺少了组装说明书和设计蓝图。
评分这本书在跟进最新技术方面的步伐显得有些滞后,让人感觉它是一本停留在十年前的技术快照。虽然基础原理的讲解相对扎实(但如前所述,讲解方式有待商榷),但对于当前热点,比如软件定义无线电(SDR)在系统实现中的作用、面向未来的低延迟通信挑战,或者更贴近现实的认知无线电和深度学习辅助的信道估计等前沿方向,这本书几乎是只字不提。在快速迭代的通信领域,一本教材如果不能适当地融入最新的技术趋势和工程实现的热点,其参考价值会迅速贬值。读者期待从一本“教程”中获得的是对当前行业主流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概览,而这本书提供的知识地图,在很多关键路口已经布满了灰尘,未能指引我们走向更广阔的通信世界。这使得它在理论深度和广度上都无法满足一个追求与时俱进的工程师或学生的需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