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数字信号处理
:32.50元
售价:23.7元,便宜8.8元,折扣72
作者:季秀霞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118091502
字数:430000
页码:26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数字信号处理》是为适应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需要,针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学生特点而编写的,系统地讲解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与基本分析方法。教材内容强化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和性质的应用,简化繁杂的公式推导过程,体现教材的应用性和工程性。《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数字信号处理》主要内容包括:时域离散信号和时域离散系统、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Z变换、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时域离散系统的实现、无限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和有限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结合各章内容,介绍了相应的MATLAB信号处理工具箱函数和相关的求解程序,并附有大量习题。《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数字信号处理》可作为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以及理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本科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参考。
这本书的作者似乎对细节的痴迷达到了近乎偏执的程度。我注意到在讨论某一特定滤波器设计时,他不仅给出了最终的数学推导,还穿插了大量的历史背景和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这部分内容对我来说简直是“意外之喜”,因为它将原本冰冷的数学和工程学问题,赋予了鲜活的人文色彩。他没有将我们当成只需要套用公式的机器,而是鼓励我们去探究“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就这样”。例如,关于采样定理的证明部分,他甚至引用了二十世纪初两位不相关的数学家的通信记录作为佐证,这种旁征博引的写作手法,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发现的乐趣。虽然这使得部分章节的阅读速度不得不大幅下降,但每一次深入挖掘,都能挖出隐藏在知识表层之下的丰富内涵,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越了一本基础教科书的范畴,更像是一部技术思想史的精选集。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组织结构,最让我感到佩服的是它内在的逻辑闭环和层层递进的设计。它没有采用传统的“先理论后应用”的僵硬模式,而是在介绍完一个基本概念后,紧接着就通过一个非常贴合实际的案例来检验和巩固这个概念的理解深度。这种“理论-实践-反思-深化”的循环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知识的迁移率。读到关于系统建模的部分时,作者巧妙地将前几章介绍的所有工具进行了集成应用,构建了一个相当复杂的虚拟环境。完成这个综合性案例时,我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一次长途跋涉,所有的碎片知识点都在那一刻串联成了一张完整的地图。这种编排方式,让学习不再是线性的积累,而更像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每一次回到旧知识点,都能发现新的层次和更深刻的联系,最终形成了一种扎实的、不会轻易遗忘的知识体系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那种低饱和度的蓝色调,搭配上烫金的书名,拿在手里就感觉沉甸甸的,透露着一股老派的、值得信赖的学府气息。内页的纸张选择也相当考究,触感温润,即便是长时间阅读,指尖也不会感到丝毫的油腻或粗糙。装订工艺严丝合缝,书脊的弯折处处理得非常平滑,让人有种想把它长期供奉在书架上的冲动。我尤其欣赏它在排版上的用心,字体的选择兼顾了易读性和美观性,行距和段落间距拿捏得恰到好处,即便是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和图表,也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没有丝毫的拥挤感。初次翻阅时,我甚至花了不少时间去感受那些细微的纹理变化,这绝不是一本只求速成的教材能够比拟的,它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工艺品,让人心生敬意。整体而言,这本书在实体呈现上,就已经为接下来的学习体验定下了一个高雅而专业的基调,光是看着它摆在那里,就能感受到一种知识的重量感和匠心独运的美学价值。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试图理解书中开篇关于信息论基础的阐述,那种感觉就像是站在一片广阔而未知的平原上,作者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但他的语言风格却带着一种近乎诗意的抽象性。他很少直接给出结论性的公式,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妙的类比和哲学层面的思考来构建概念的框架。比如,他对“熵”的解释,没有陷入纯粹的概率论泥潭,反而将其与人类认知的局限性联系起来,读起来引人深思,但也着实需要反复咀嚼。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是缓慢而深沉的,它不迎合现代社会对“快速吸收”的偏好,而是要求读者放慢呼吸,与其对话。这种深度交流带来的满足感是巨大的,但门槛也相应提高了。当你终于理清一个复杂概念的脉络时,那种豁然开朗的体验,绝对不是那些堆砌术语的快速入门指南所能提供的。它更像是一部需要沉浸式体验的艺术作品,需要你投入时间去感受其内在的韵律和结构。
评分如果说有什么地方让我感到略微的挫败,那可能就是书中对图形表示方式的处理上。诚然,图表的数量是可观的,几乎每一页都有辅助性的示意图,但有些关键的频谱分析图,其坐标轴的标注显得过于简洁,甚至有些地方缺失了必要的单位标记。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因为在缺乏明确参照的情况下,我们很难直观地判断出函数曲线的斜率变化究竟代表了什么样的物理意义。我不得不频繁地查阅其他辅助资料,或者自己动手在草稿纸上重新绘制和标注,才能真正理解作者试图通过这张图传达的核心信息。这种设计上的疏忽,使得本应流畅的阅读体验偶尔会中断,需要额外的努力去“解码”图表本身的含义,而不是专注于理解其背后的原理,这无疑是美中不足之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