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2009年中國文化産業發展報告(含光盤)
定價:59.00元
售價:40.1元,便宜18.9元,摺扣67
作者:張曉明,鬍惠林,章建剛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4-01
ISBN:978750970697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40kg
本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與文化部、上海交通大學國傢文化産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閤作共同編寫的第八本年度性國傢文化産業報告。
本書力圖將産業分析與政策分析相結閤,既有對全國文化産業發展形勢的宏觀分析,又有對文化産業不同行業的性年度報告,既有對過去一年的評估,又有對親摺一年的預測。
本書認為,2009年將是一個轉摺性年頭,國際金融危機正在推動中國經濟轉型,文化産業也麵臨新的發展機遇。本書建議,重新梳理文化産業概念,以新的視野和發展思路研究製訂“國傢文化産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為新的增長周期的到來做好準備。本書還建議,為瞭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釋放“原創能力”,必須大力解放思想、凝聚共識、進一步改革文化體製,解除束縛國民創造精神的一切枷鎖。
總報告
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挑戰,大力推動文化産業實現新的跨越
宏觀視野
文化體製改革獲得配套政策強力支持
加快文化産業發展的思考與建議
改革開放30年文化體製改革評述
改革開放30年文化産業迴顧及前景展望
2008文化消費市場觀察
專傢論壇
文化全球化與文化的全球政策的興起
文化産業:變革與突破
文化業的産業關聯程度與産業波及效果分析
“奧運商機”落地與文化業態創新
中國文化“走齣去”戰略研究
金融危機下的産業轉機——提升産業附加值的藝術授權
2008中國城市文化消費解讀
行業報告
中國齣版業步入産業化時代——_2007~2008年中國圖書齣版業發展狀況
2008年中國電影産業報告
2008年廣播電視産業發展報告
混沌中的博弈與調整——2008~2009年中國廣告業發展現狀與趨勢
2008年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發展報告
2008年中國動漫産業發展迴顧與分析
2008年數字內容産業發展報告
2008年中國視聽新媒體産業發展概述
傳媒行業投資吸引力研究
我國電視購物行業的發展態勢及路徑選擇
區域報告
創新戰略:天津動漫遊戲産業發展研究
廣東文化産業成長期應關注問題及應對策略
北京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發展再研究
文化體製:從局部調整到全麵改革——基於改革開放以來浙江實踐的研究
國際文化産業
日本文化産業促進法研究
聚焦全球産業態勢把脈中國發展契機——_2008中國·宋莊國際文化産業論壇綜述
個案研究
汶川地震災後文化産業恢復重建及其影響
我國第三方電影融資——《集結號》案例淺析
文化産業投融資服務的創新與實踐
以聯貸聯保模式創新文化産業融資機製
統計研究
文化消費“十五”分析與“十一五”測算
大事記
中國文化産業發展大事記
約稿啓事
張曉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研究員。《文化藍皮書:中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報告》、《文化藍皮書:國際文化産業發展報告》主編。中宣部《文化體製改革總體方案》和《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綱要》起草小組專傢組成員。“扶持動漫産業發展
《2009年中國文化産業發展報告(含光盤)》對我而言,是一次關於中國文化産業發展曆程的迴溯之旅。報告以2009年為錨點,精準地捕捉到瞭當年中國文化産業所呈現齣的勃勃生機與獨特魅力。我被報告中對當年文化市場格局的梳理所吸引,從傳統齣版到新興媒體,從影視娛樂到創意設計,各個領域的發展狀況都得到瞭詳盡的呈現。報告不僅僅羅列瞭數據,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瞭驅動這些數據變化的內在邏輯,以及政策、市場、技術等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讓我眼前一亮的是,報告附帶的光盤,其內容為報告增添瞭生動的維度。通過光盤中的多媒體資料,我得以“觸摸”到那些文字背後的鮮活生命力。例如,關於當年一些文化産業園區的介紹,光盤中的實景拍攝讓我對這些空間的設計理念和運營模式有瞭更直觀的認識。又比如,對於一些突破性文化産品的展示,視頻化的呈現方式,讓我更能體會到其創新之處。這份報告,讓我對2009年中國文化産業的發展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也為我思考當前文化産業的發展提供瞭有益的藉鑒。
評分《2009年中國文化産業發展報告(含光盤)》就像一本百科全書,為我打開瞭通往2009年中國文化産業發展圖景的大門。報告在當年這個特殊的年份,對中國文化産業的發展進行瞭係統性的梳理和總結,內容豐富,信息量巨大。我特彆關注到報告對一些新興文化業態的關注,例如數字媒體、網絡文學、以及文化旅遊的融閤發展。當年這些領域正處於快速萌芽和成長階段,報告的記錄和分析,為我們迴溯這段曆史提供瞭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我從中看到瞭政策扶持的力量,也看到瞭市場需求的驅動,更看到瞭創新所帶來的巨大能量。隨附的光盤更是讓人驚喜,它將報告中的許多抽象概念和數據,轉化為具象的影像和互動體驗。我通過光盤看到瞭當年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化項目和活動,例如某個成功的圖書推廣活動,或是某個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節慶,這些內容讓我對文化産業的實際運作有瞭更直觀、更深入的理解。這份報告不僅僅是一份數據匯總,更是一份對中國文化産業發展曆程的深度解讀,它讓我對當年行業的機遇與挑戰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為我理解當下文化産業的發展提供瞭有益的參考。
評分作為一名對文化市場頗為關注的讀者,我一直希望能有一份能夠係統性梳理行業動態的資料,《2009年中國文化産業發展報告(含光盤)》恰好滿足瞭我的這一需求。報告對於2009年中國文化産業的整體環境進行瞭深入剖析,包括宏觀政策、市場需求、技術進步等多個維度,為我們理解當年行業的興衰起伏提供瞭堅實的基礎。我尤其欣賞報告中對不同文化門類之間相互作用的探討,比如文化産品如何影響社會思潮,文化創意如何驅動經濟增長。報告並沒有停留在錶麵的數據羅列,而是深入挖掘瞭現象背後的原因,並對未來的發展趨勢做齣瞭前瞻性的判斷。光盤的加入更是錦上添花,它將報告中的文字內容轉化為生動形象的案例,讓我得以親身“體驗”當年文化産業的脈搏。那些關於文化創意園區的建設、數字齣版的進展、以及影視娛樂産業的創新,通過光盤中的視頻和圖片資料,仿佛置身於現場一般,感受到瞭蓬勃的朝氣和無限的可能。報告中的數據分析嚴謹,案例選取典型,光盤內容豐富,為我提供瞭一個多層次、多角度瞭解2009年中國文化産業的窗口,讓我對當時的行業生態有瞭更立體、更全麵的認知。
評分閱讀《2009年中國文化産業發展報告(含光盤)》,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國文化産業在2009年所經曆的轉型與突破。這份報告以其詳實的數據和深刻的分析,為我描繪瞭當年文化産業的整體圖景。報告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以及新興文化産業的勃興,都有著細緻的論述,讓我看到瞭中國文化産業多元化發展的趨勢。我尤其對報告中關於文化與經濟融閤的探討印象深刻,它清晰地展示瞭文化産業如何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光盤的加入,更是為這份報告增添瞭無限的生機。通過光盤,我得以“親曆”當年那些重要的文化事件,例如某個極具影響力的電影節,或是某個備受矚目的藝術展覽。這些影像資料不僅豐富瞭報告的內容,更讓我對文化産業的實際運作有瞭更直觀的感受。例如,報告中提及的某個文化科技融閤的案例,在光盤中通過視頻演示,讓我對其創新之處有瞭更深刻的體會。總而言之,這份報告為我提供瞭一個深入瞭解2009年中國文化産業發展的絕佳機會,它既有宏觀的視野,又不乏微觀的細節,是一份值得反復品讀的珍貴資料。
評分這次有幸能拜讀到《2009年中國文化産業發展報告(含光盤)》,著實讓我對中國文化産業的脈絡有瞭更深入的認識。報告在2009年這個時間節點上,精準地捕捉到瞭當年中國文化産業發展的諸多亮點和挑戰。讀罷,我腦海中浮現的是一幅幅生動的畫麵:從傳統文化的創新性轉化,到新興文化業態的蓬勃發展,再到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閤。報告對於那些在2009年備受關注的文化事件,比如某些電影的票房奇跡,某些音樂人的崛起,或是某些地方文化品牌的成功打造,都進行瞭細緻的梳理和分析,提供瞭寶貴的數據支撐和獨到的見解。更讓我驚喜的是,報告附帶的光盤,其內容與報告主體相輔相成,仿佛打開瞭一個多媒體的窗口,讓我得以直觀地感受那些文字所描繪的景象。通過光盤中的案例展示和視頻資料,我對文化産業的實際運作有瞭更具象的理解,那些抽象的統計數字和理論分析,瞬間變得鮮活起來。例如,報告中提及的某個傳統工藝在現代設計下的新生,光盤裏就提供瞭詳細的製作過程和成品展示,讓我驚嘆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生命力。總的來說,這份報告為我們理解2009年的中國文化産業提供瞭一個全麵而深刻的視角,無論是行業從業者還是對中國文化發展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都能從中獲益匪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