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型超级数码彩电总线调整速查手册
定价:49.80元
售价:33.9元,便宜15.9元,折扣68
作者:许洪广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11132717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许洪广主编的《新型超级数码彩电总线调整速查手册》是《新型I2C总线彩电总线调整系列丛书》之一,书中收录了长虹、康佳、海尔、海信、创维、厦华、TCL 7大品牌110多种机心系列、1100多种机型的新型超级数码彩电总线调整资料,详细介绍了进入维修模式或工厂模式的方法、项目选择与调整步骤,提供了代表机型的总线调整项目与参考数据。
《新型超级数码彩电总线调整速查手册》资料丰富、准确,实用性强,查阅方便,是彩电维修人员的手册。可供彩电维修人员和无线电爱好者在维修新型超级数码彩电软件数据出错故障时使用。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当我拿起这本书时,第一感觉是“知识密度过高,界面友好度太低”。它不是那种面向大众消费者的“如何使用说明书”,更像是为高级维修工程师准备的“工程参考文档”。书中的文字排版相当紧凑,字体较小,而且似乎大量采用了早期的打印或复印风格,这让阅读体验略显吃力。我试图寻找一些关于“数字信号处理链”的宏观介绍,好理解整个信号是如何从输入端(比如AV或HDMI接口)一步步被解码、缩放、再发送到最终显示面板的。然而,这本书似乎直接跳过了这些“废话”,直奔核心的寄存器地址和控制字。比如,关于“总线时序逻辑错误”的处理部分,作者直接给出了一个表格,列举了在不同工作频率下,需要通过串口调试器发送的特定十六进制代码序列。这种写法非常专业,但对于我这种希望了解“为什么”的读者来说,显得有些突兀。我希望这本书能多一些插图,哪怕是简单的方框图,来展示信号流向,而不是单纯的文字描述和密集的参数列表。我花了很大力气才在其中一页的角落里,找到了一张关于VGA同步信号分离模块的简化图,但这张图的质量实在不敢恭维。
评分我最欣赏的,是这本书中那种对“细节极限”的追求。现在很多手册都会对参数的“模糊地带”进行一带而过,比如“使用推荐值即可”。但这本书不同,它似乎在探讨的是如何将这台“超级数码彩电”的性能压榨到物理极限。我记得其中一章深入探讨了“像素时钟抖动”对色彩准确度的影响。作者不仅指出了抖动的原因,甚至还提供了一套基于软件工具的检测流程,教读者如何测量并报告实际的Jitter值。这已经超出了普通维修的范畴,更像是研发级别的调试指南。这种层层深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最终显示效果的微小参数的态度,让人肃然起敬。它似乎在暗示:所谓的“完美画质”,就是通过对每一个总线时序、每一个电平参数的精确控制来实现的。我期望它能包含更多关于不同品牌芯片组(比如飞利浦、松下或者早期的本土方案)的差异化调整策略,因为不同厂商的底层总线实现总会有细微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往往是导致“修不好”的关键所在。
评分从收藏价值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无疑是一份时代印记。它反映了彩电技术从模拟时代向数字时代跨越时期的特定技术哲学。当时的工程师们还没有完全依赖于高度集成的SoC(系统级芯片),很多功能模块仍然是分立的,需要通过编程和硬件微调来协同工作。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充满了那个时期的特点——精确、务实,甚至带着一种强烈的“工程师口吻”。它很少使用市场营销的语言,一切都围绕着“可测量、可重复、可校准”的核心目标。我注意到,书中对特定元器件的选型也进行了讨论,比如为什么某个特定封装的电容比另一个表现更好,这通常是因为其等效串联电阻(ESR)的特性在特定频率下更为理想。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启示是,即使是“数码”产品,其“超级”之处也往往隐藏在那些最不起眼的模拟和时序参数之中。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与硬件底层对话”的教科书,而不是一本简单的故障排除手册。
评分这本《新型超级数码彩电总线调整速查手册》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朴实,那种老式技术手册特有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让人一下就感觉回到了那个需要手动调试、深入硬件的时代。我当初买它,主要是因为家里的老彩电——一台据说用了什么“超级数码”技术的型号——最近屏幕出现了一些奇怪的色偏和行场不同步的问题。市面上那些针对智能电视的维修指南,根本就不涉及这些底层总线和晶振的参数调整。我希望能找到一些关于CRT(阴极射线管)到早期LCD/LED过渡期那种混合架构的电视机,其内部总线接口和信号处理流程的详细说明。翻开目录,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亮度/对比度矩阵校准”和“色温漂移补偿电路”的章节,期待里面能有具体的波形图和电压参考值。坦白说,我对书里的理论推导不感兴趣,我更需要的是那种可以直接套用的实操步骤,比如“如果出现‘雪花’点,请检查总线地址0x4A写入的值是否为0x12”。如果这本书能提供清晰的电路图注解,明确指出哪些电阻、电容的微调对整体画质的影响,那对一个业余爱好者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现在的电子设备都太“黑箱”了,能有一本敢于深入到总线级别的参考书,已经算是难得了。
评分尽管内容深度令人印象深刻,但这本书的结构和索引系统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我需要快速查找关于“HDMI握手协议失败”的特定代码序列,我必须依赖书本末尾那个非常简陋的索引,或者干脆从头到尾翻阅。对于一本“速查手册”来说,索引的缺失是致命的缺陷。我猜测,这本书的初衷可能更侧重于让熟悉该领域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学习,而不是让一线维修人员进行即时查找。此外,书中引用的很多软件工具和调试接口标准,放在今天看来,可能已经完全过时或被新的协议取代了。我希望能看到一个更新的附录,哪怕只是简单说明一下,现代设备如何通过I2C或SPI接口来替代书中描述的并行总线控制方式。总而言之,它是一座关于特定时期彩电底层技术的宝库,但要从中有效提取信息,需要极大的耐心、扎实的电子学基础,以及对过时术语的快速适应能力。这本书更适合被收藏在实验室的书架上,作为研究特定历史阶段电视信号处理技术的参考资料,而不是作为日常维修工具来使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