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科普报告 2004
:78.00元
售价:53.0元,便宜25.0元,折扣67
作者:中国科普研究所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0-01
ISBN:9787110060698
字数:526000
页码:38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中国科普研究所组织研究和编撰出版的《2004中国科普报告》,是继出版《2003中国科普报告》后,连续编撰的年度科普报告。中国科普报告全面、系统地描述和分析了本年度科普领域的发展状况,以及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反映全国科普事业发展状况的重要历史文献和研究报告,受到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欢迎。
在编撰《2004中国科普报告》的过程中,我们全面地回顾了2003年中国科普事业和工作的进展,令人欣喜的是成绩颇丰:2003年部门出台的有关科普政策是建国以来多的一年;2003年科普活动贯穿全年,其社会参与面之广、辐射范围之大、公众需求之积极主动也是空前的;2003年科普能力和资源建设在法律的保障和政策的支持下,得到较大的提升;2003年科普研究更进一步活跃,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有更多的学者参与科普理论研究。
在编撰《2004中国科普报告》的过程中,我们深感中国科普事业蓬勃发展之势强劲,值得记载和收集的情况和材料很多,应该分析研究的问题量大面广,无法面面俱到。按照中国科普报告的编目通例,《2004中国科普报告》分六部分对中国科普状况进行描述:
——综述
——重大科普事件
——重要科普活法
——科普能力建设
——科普研究
——附录
我们希望通过以上的年报结构给读者比较清晰的描述和概括。
刚翻完《中国科普报告 2004》,总体感觉这本书像是一个时间胶囊,让我得以窥见二十年前中国科普领域的那份蓬勃生机与独特思考。尽管书中收录的具体条目和案例我可能没能一一细致地研读,但那种试图系统性梳理、总结和展望的努力,本身就极具价值。读的过程,脑海中常常会浮现出自己当年接触科普的场景,那些经典的杂志、电视节目,还有那些启蒙我科学兴趣的瞬间。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对那个年代科普发展脉络的记忆空白,让我能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当时社会的科学氛围以及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求。它不仅仅是一份报告,更像是一次对过往的致敬,对那些默默耕耘在科普一线的工作者的肯定。我想,对于每一个对中国科学普及史感兴趣的人来说,这都是一本值得珍藏和反复品味的读物。它唤醒的不仅仅是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更是对知识传播和时代变迁的深刻体悟。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其严谨的结构和详实的资料。虽然具体内容我还需要时间去消化,但能够感受到编纂者在信息收集和整理上的巨大投入。那种力求全面、客观地呈现2004年中国科普现状的决心,跃然纸上。我尤其对书中可能探讨的科普形式的演变和受众的变化很感兴趣。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有效地将科学知识传递给大众,一直是一个核心议题。这本书提出的观点和分析,即使是二十年前的,也可能蕴含着至今仍具参考价值的智慧。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当时社会面临的科普挑战,以及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所采取的策略。例如,是否提到了当时新兴的互联网在科普传播中的作用?普通民众如何看待科学?这些都是我非常好奇的问题。总的来说,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让我能够从中观察到中国科普事业在那个特定时间节点的成长轨迹和内在动力。
评分我一直觉得,科普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塑造。这本书(《中国科普报告 2004》)在我看来,很有可能触及到了这一深层意义。我猜测,书中可能描绘了那个时期,科学精神如何在社会层面生根发芽,又如何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即便我未能详述书中的每一个细节,但可以想象,它必然包含了一些关于科学家精神的弘扬、科学方法的普及,以及对科学理性思考的倡导。这种对科学“软实力”的关注,恰恰是我认为科普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这本书,或许就像是一幅画卷,徐徐展开了2004年中国社会在科学文化方面的独特风景。它不仅仅记录了“有什么”,更可能是在探讨“为什么”以及“如何更好”。这是一种超越知识本身的力量,也是我从这本书中可能获得的宝贵启示。
评分这本书(《中国科普报告 2004》)给我一种踏实、厚重的感觉,仿佛它凝聚了那个年代无数人的心血和思考。我无法一一列举我所看到的具体篇章,但整体上,它所展现的对中国科普事业的系统性梳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猜测,书中可能包含了对当时科普教育的深入探讨,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必然面临着各自的挑战和机遇。书中提出的解决思路,或许能让我们看到当时教育界在科学素质培养方面的努力和探索。同时,我也觉得,这本书可能还涉及到了科普内容的创新与传播方式的变革。在那个信息传播相对单一的年代,如何突破传统模式,触达更广泛的受众,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本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这些努力和变革的绝佳视角,让我对那个时代的科普工作者充满了敬意。
评分从这本书(《中国科普报告 2004》)中,我感受到了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历史沉淀。虽然我无法一一描述书中详细的内容,但它所传递出的对中国科普事业的整体性思考,让我对那个时期的科学传播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猜想,书中一定有不少关于当时科普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的描述,以及他们为克服这些困难所付出的努力。例如,科学知识的普及是否遇到了文化隔阂?如何让科学真正融入大众生活?这些问题,在2004年或许显得尤为突出。这本书,就像是一个里程碑,记录了中国科普在特定历史节点上的发展足迹。它让我得以站在今天的角度,回顾过往,从中汲取经验,也更加珍视科学传播所肩负的责任。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也是对知识传承的有力见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