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如何唤醒数学脑 | 作者 | (日)永野裕之 ,阳光 出品 |
| 定价 | 38.00元 | 出版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 ISBN | 9787569909630 | 出版日期 | 2016-07-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每个人天生都有数学力,有着内建的“数学式思维模式”,若能有效发挥,就能在学校、职场、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来,从容不迫地获得更好的效率及成就感。 但这种思维模式会受到周围情境、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总是“灵光一闪”、“无意识”地显现,让我们难以掌握,在必要时反而无法使其发挥作用。 本书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及研究发现,其实只要理解数理性思维的七个方面,就能将“无意识”的数理性思考过程转化为“有意识”的思考过程,引出内在的数学潜能,在各种必要时刻派上用场。不论你自认数学如何,这个方法都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激发你的数学力,给你带来的优势。 |
| 作者简介 | |
| 永野裕之:1974年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理学部地球行星物理学系、东京大学宇宙研究所(现JAXA)。高中时代曾代表日本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现任个别指导补习班“永野数学学校(大人的数学学校)”校长。曾多次受NHK、《日本经济新闻》、《日经 OFF》等报刊杂志媒体专访。“永野数学学校”也曾被《周刊东洋经济》选为日本全国“数学的补习班”之一。 |
| 目录 | |
| 目 录 前言 第 1章 唤醒你的数学力 数学式的阅读理解法 / 003 发现自己的数学力 / 023 第 2章 什么是数学力? 算术与数学是两码事 / 026 任何人都具备的数学力 / 031 提升数学力的秘诀就是“停止背诵”/ 033 让“灵光一闪”成为必然现象 / 043 第 3章 数理性思维的七个方面 第 ①方面 整理 / 046 透过分类推理出隐藏性质 / 047 为什么血型占卜这么受欢迎? / 050 学习“图形的特性”的理由 / 050 在科学史上留下重要足迹的数学式分类 / 053 乘法式整理 / 056 次元增加,世界就会变宽广 / 060 意愿 - 能力(Will-Skill)矩阵 / 062 准备一份高效率的检查表 / 063 ECRS 检查表(改善四原则)/ 065 第②方面 顺序概念 / 066 选择时由大到小 / 067 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 070 合理选择的原则 / 072 关于“证明”/ 073 正确的证明是由小到大 / 074 “风一吹,木桶店就会赚钱”是真命题吗? / 079 第③方面 转换 / 084 换句话说 / 086 活用等价变换 / 091 理解函数 / 093 函数才是真正的因果关系 / 098 ①设想的原因是否为自变量 / 099 ②“原因”是否只对应一种结果 / 102 第④方面 抽象化 / 104 抽象化 = 推敲出本质/ 106 归纳出共同的性质 / 106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抽象化 / 110 抽象化的练习 / 111 模型化 / 113 图论 / 115 柯尼斯堡问题 / 117 图论的应用 / 120 第⑤方面 具体化 / 126 提出具体实例 / 127 “比喻”是具体实例的进化型 / 131 从名言当中学习如何运用贴切的比喻 /132 往返于具体与抽象之间 / 135 演绎法和归纳法 / 138 演绎法和归纳法的缺点 / 140 什么情况适用演绎法和归纳法 / 143 第⑥方面 逆向思维 / 145 对偶和反证法 / 146 能平息怒火的 ABC理论/ 149 逆、否、对偶命题 / 152 反证法 / 159 阿基米德与王冠 / 161 反证法的陷阱 / 163 第⑦方面 对数学的美感 / 165 指挥家的练习 / 166 古典音乐的特征 / 167 和弦与和弦记号 / 168 数学和音乐的共同点 / 171 讲求合理性 / 176 利用对称性 / 177 追求一致性 / 182 后记 / 186 |
| 编辑推荐 | |
| l 继《写给全人类的数学魔法书》《数学好的人是如何思考的》之后,全日本“数学强劲私塾”校长永野裕之又一力作!l “数学吧”吧主幸福_狐狸鼎力推荐!l 记住:做数学题的目的是为了训练数学思维,一旦掌握数学思维,解题就很简单了;l 那些把一道题用不同方法做很多遍的人,之所以往往比把很多道题只做一遍的人成绩好,关键在于他们掌握了数学思维;l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通过学数学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何通过掌握“整理、顺序、转换、抽象化、具体化、逆向思维和对称性”等7种思维方式来“解决几乎所有数学问题”!永野相信:数学力是所有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任何人都可以把数学思维用于日常生活,用数学逻辑思考问题不需要任何天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
| 文摘 | |
| 序言 | |
一直以来,我都对那些能够“化繁为简”的知识类书籍情有独钟,尤其是当它们触及像数学这样听起来就让人头疼的学科时。这本书的书名“如何唤醒数学脑”非常直白地击中了我内心深处的渴望。我总觉得,很多时候我们对数学的苦手,并不是因为天生就不擅长,而是因为我们学习的方法不对,或者我们被某些固有的思维模式所束缚。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能够真正“唤醒”我潜意识里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方法。比如,是不是会有一些关于如何培养数学直觉的指导?或者是一些如何将抽象数学概念转化为具象思维的技巧?我非常渴望能够摆脱那种“一看就懂,一做就错”的尴尬境地,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真正掌握数学的精髓,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我希望它能让我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拓展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也许我一直以来对数学的“无能为力”只是一个误解,而这本书,就是帮助我纠正这个误解的关键。
评分坦白说,我一直以来对数学都有种莫名的畏惧感,总觉得它是一个复杂而难以接近的领域。虽然我也知道数学在科学和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我总是难以真正投入进去,更别说从中找到乐趣了。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如何唤醒数学脑”时,我的内心是既好奇又期待。我非常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能够帮助我克服对数学的心理障碍的方法。我想要知道,是否有一些简单易懂的技巧,能够让我开始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思考数学问题,而不是停留在死记硬背公式和解题步骤上。我梦想着能够像书中描述的那样,感受到自己“数学脑”被唤醒的那一刻,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数学概念,更流畅地解决数学难题。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数学背后隐藏的逻辑美和趣味性,从而激发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我甚至希望能学会如何将数学思维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让它成为我解决问题的一个强大武器。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充满了魔力,仿佛在告诉我,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一个“数学达人”,只是需要一个引路人。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第一眼就被它的设计风格吸引了,简洁有力,又透着一股智慧的光芒。书名“如何唤醒数学脑”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觉得数学这门学科,很多时候是被“妖魔化”了,好像只有少数人才能掌握,而大多数人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吃力甚至绝望。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小学时候还算跟得上,但进入初中之后,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让我感到无所适从,每次考试都像是一次煎熬。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全新的视角,让我明白数学并非高不可攀,而是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方法被理解和掌握。我想象书中可能包含了一些能够激发我们内在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的练习,或者是一些关于如何培养数学直觉的指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打破对数学的固有认知,让我不再把数学视为畏途,而是将其看作一种思维训练的工具,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候,我觉得我们之所以学不好数学,可能不是因为我们不够聪明,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这本书的出现,仿佛就是一把钥匙,让我有机会去探索那个隐藏在我体内的“数学脑”。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首先被它朴实却充满力量的书名所吸引——“如何唤醒数学脑”。这四个字一下子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于数学学习的困惑和渴望。我一直觉得,数学这门学科,对于很多人来说,似乎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要么是天赋异禀者的游戏,要么就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我曾经尝试过很多方法去学习数学,但往往都效果甚微,总感觉自己像是在原地打转,无法真正理解其精髓。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新的希望。我非常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真正能够“唤醒”我内在数学潜能的方法和思路。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理论性的阐述,更能包含一些切实可行的练习和指导,帮助我打破思维定势,用更轻松、更自然的方式去理解和运用数学。我渴望能够像书中暗示的那样,感受到自己“数学脑”被激活,能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真正地爱上数学,并将其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张藏宝图,指引我去发现那个沉睡在我体内的数学宝藏。
评分这本书我还没来得及细看,但光看封面和这个书名,就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如何唤醒数学脑”,这个提法太有意思了!我一直觉得数学这东西,要么是天才的专属,要么就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但这本书似乎在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沉睡的数学大脑,只是需要方法去唤醒。我一直以来数学成绩都平平,不是说完全不懂,而是总感觉自己脑子里像有一层隔膜,解题的时候总是绕来绕去,不够直接和灵光。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接地气”的方法,不是那种高深的理论,而是能真正让我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并且能切实提升我的解题能力。比如,是不是有一些思维训练的小技巧?或者是一些颠覆传统学习方式的理念?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不再畏惧数学,甚至开始享受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我曾经尝试过很多方法,但往往都坚持不下去,因为感觉进步太慢,或者方法太枯燥。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更有趣、更有效率的路径,那对我来说绝对是雪中送炭。我甚至想象,如果我的孩子以后遇到数学难题,我能够用这本书里的方法引导他们,那该多好。这本书的名字真的太能戳中我了,感觉它有潜力改变我对数学的看法,也可能改变我未来学习数学的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