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朝鲜学-韩国学工具书指南
:125.00元
售价:85.0元,便宜40.0元,折扣68
作者:崔莲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7105120154
字数:
页码:78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中国朝鲜学-韩国学工具书指南》是国内首部朝鲜学-韩国学工具书指南。所谓“中国朝鲜学-韩国学工具书”,指与朝鲜半岛有关的各类工具书。本书共收录了1949年至2009年12月底之前国内出版的汉文和朝鲜文工具书,还有部分1949年前出版或发行的相关工具书及个别在韩国出版的相关工具书,共计1826种。
作为一个对东北亚历史文化交流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经常会感到一种知识上的“断层”。我能接触到一些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信息,也能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一些关于韩国的流行文化,但想要深入理解两国之间在学术层面的相互影响、研究脉络,以及那些奠定了相关学科基础的经典著作,就显得非常困难。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帮助我“搭桥”的书,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更清晰的认知框架。这本书的名字——“中国朝鲜学-韩国学工具书指南”——让我觉得它可能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种“桥梁”。我期待它能够为我介绍那些在“中国朝鲜学”领域中,最值得关注的学术成果和研究方法,帮助我理解中国学者是如何从自身视角出发,去理解和研究朝鲜半岛的。同时,我也希望它能同样清晰地介绍“韩国学”的研究状况,让我也能窥见韩国学者是如何研究他们自己以及中国的。我尤其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能够引发我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或者是一些我从未想过的研究视角,这样我的阅读体验才会更加丰富和深刻。
评分作为一个对东北亚文化,特别是中国和韩国之间复杂而迷人的学术交流史充满好奇的读者,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在一片信息荒原中发现了一片绿洲。我一直对“中国朝鲜学”和“韩国学”这两个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坦白说,长久以来,我都是凭着一股热情在各种零散的资料中摸索,很多时候会感到力不从心,不知道从何下手。要找到一本系统性的、能引导我进入这个领域的工具书,简直是望穿秋水。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希望,那就是它能够填补我在这方面的知识鸿沟。我期待它能够为我梳理出这个学科的基本脉络,介绍那些不可或缺的经典著作、研究方法、重要的学术机构和活跃的学者。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拥有一本这样的指南,能够避免走弯路,直接接触到最核心、最有价值的研究资源,这绝对是事半功倍。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比如如何入门,应该阅读哪些期刊,如何利用图书馆的资源,甚至是如何找到更深入的学术讨论。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感,而“工具书指南”的定位,更是直接戳中了我的痛点。我迫切地想知道,这本书是否真的能够做到“指南”的作用,引领我在这片广阔的学术海洋中找到正确的航向,发现那些真正能够启发我思考、拓展我视野的宝藏。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学者研究朝鲜半岛(也就是中国语境下的“朝鲜学”)以及韩国学者研究中国(也就是韩国语境下的“韩国学”)的学术实践和历史进程感到着迷。我总觉得,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学科研究,更是一种文化互鉴、历史回溯和身份认同的复杂交织。我经常思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和韩国各自的知识体系是如何对对方进行认知和建构的?在这个过程中,哪些学术工具和方法起到了关键作用?这本书的名称“中国朝鲜学-韩国学工具书指南”,让我觉得它可能是一本非常独特的、能够回答这些问题的宝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梳理出这两个学科在中国和韩国学术界的发展脉络,介绍那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著作、核心期刊、重要的学术会议,以及不同时代学者的研究视角和学术争鸣。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评估和选择相关学术资源的方法,帮助我这个普通读者,能够以更专业、更系统的方式去接触和理解这两个重要但又常常被误解的学术领域。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层学术世界的大门。
评分我一直对“工具书”这个概念有着特殊的感情。它们不像学术专著那样娓娓道来,但却承载着最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最精炼的学术智慧。一本好的工具书,能够极大地提升研究的效率和深度,尤其是在我这样非专业出身,但又对某个领域充满浓厚兴趣的读者来说。我一直觉得,中国朝鲜学和韩国学是一个既有历史渊源又充满现实意义的研究领域,但相关的信息和资源却显得比较零散,对于想要系统性地了解这个领域的读者来说,着实有些困难。这本书的出现,恰恰满足了我对这样一个“指南”的期待。我希望它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为我指明方向,让我知道在浩瀚的学术文献中,哪些是必不可少的“路标”。它应该能够清晰地介绍在研究中国朝鲜学时,哪些是基础性的参考书,哪些是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哪些是最新动态的期刊。同样,对于韩国学,我也希望它能提供类似的指引。我期待它能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甚至是分析问题的角度,这样我就能更好地理解不同研究者的视角和立场。这不仅仅是关于“找什么书”,更是关于“如何看书,如何研究”的方法论指导,这是我最看重的一点。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在中国的学术界,我们是如何看待和研究韩国的?反过来,韩国又是如何看待和研究中国的?这种相互认知和学术建构的过程,其复杂性远超想象。我总觉得,两国之间的学术交流,尤其是关于对方的研究,往往会受到历史、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使得理解变得更加微妙和具有挑战性。我一直想找到一些能够帮助我理解这种互动关系的文献,而这本书的名字——“中国朝鲜学-韩国学工具书指南”——让我眼前一亮。我猜想,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一些书目,更可能是在探讨中国学者研究朝鲜/韩国的学术传统和方法论,以及韩国学者研究中国(可能是朝鲜半岛历史上被称为“中国”的部分,也可能是近现代中国)的学术视角和范式。我特别期待它能揭示出两者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框架、甚至价值取向上可能存在的异同,以及这些异同背后可能蕴含的深层原因。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朝鲜学”和“韩国学”这两个概念本身是如何在中国和韩国学术界被构建、发展和演变的,以及它们是如何在各自的文化语境中承载不同的学术使命和意义。这对我来说,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对学术思想史的探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