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百科图解战斗机
定价:32.80
ISBN:9787516513613
内容简介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完善,各类战斗机的发明创造层出不穷,战斗机之间的长期较量促使其性能得*进一步提高。
《百科图解战斗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读者了解到战斗机的基础知识,希望能满足军事爱好者的阅读需要。
《百科图解战斗机》适合军事爱好者阅读和收藏。
目录
一章 战斗机概述
01.什么是战斗机
02.战斗机与攻击机
03.战斗机如何命名
04.“F”的来源
05.战斗机的外观
06.战斗机的构造与材料
07.战斗机的涂装及其作用
08.国籍徽帜
09.战斗机的燃料
10.战斗机座舱的座位数
11.战斗机座舱内飞行员的活动
12.飞行员的装备
13.*飞行员
14.战斗机能飞多远
15.战斗机时速的发展
16.战斗机多大合适
17.产量*多的战斗机
18.活塞式战斗机的发展历程
专题:流传不变的昵称
二章 战斗机的种类与运用
19.战斗机的类别
20.舰载飞机与陆基飞机
21.舰载飞机的起降
22.
23.木制战斗机
24.夜间战斗机
25.双体战斗机
26.火箭动力战斗机
27.寄生战斗机
28.水上喷气式战斗机
29.推进式螺旋桨战斗机
30.垂直起降战斗机
31.水上战斗机
32.衍生型战斗机
33.隐身战斗机
34.超声速飞行
35.超声速巡航
36.声爆
37.空对空作战
38.空中缠斗
39.空空导*
40.空中加油
41.锁定
42.战斗机的*大*器载荷量
43.电子对*
44.对地攻击武*
45.防空武*
46.诱饵弹
47.轰炸机搭载的核导*
48.*火箭弹
49.红外线探测装置
50.风冷发动机向水冷发动机的升级
51.各国的假想敌部队
专题:*不见踪影的隐身飞机
第三章 战斗机的组成与构造
52.如何驾驶战斗机
53.方向舵和升降舵
54.蜂腰状的机身
55.各种形状的机翼
56.副翼和扰流板
57.机翼上的襟翼
58.翼前缝条和前缘缝翼
59.前掠翼与斜向翼
60.翼身*
61.飞机尾翼
62.三角翼机
63.无尾翼机和全翼机
64.座舱盖
65.座舱
66.吊舱
67.仪表板
68.射击瞄准具与平视显示器
69.通用挂架/发射架/炸*挂架
70.驾驶操纵杆和发动机油门
71.活塞式发动机的类型
72.喷气式发动机
73.后燃室
74.燃料箱
75.推力重量比——现代航*发动机优劣的衡量标准
76.机*与航炮的区别
77.子*如何无碍地穿过螺旋桨旋转叶片
78.机*和航炮的安装位置
79.如何使战斗机安*地降落
80.减速板
81.发动机进气口
82.飞行员的紧急逃生
作为一名对军事装备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总觉得战斗机是军事领域中最具代表性和神秘感的存在。它们代表着科技的尖端,代表着国家的实力,也代表着人类对于速度与力量的极致追求。《百科图解战斗机》这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一点,以一种非常人性化且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方式,将战斗机的世界展现在我面前。 我喜欢它“图解”的呈现方式。很多时候,文字的描述再详细,也抵不过一张精准的图示来得直观。这本书中的每一架战斗机,都配有精美的三视图、剖面图,甚至还有细致到内部结构的分解图。我可以通过这些图,清晰地看到战斗机的机身线条是如何优化以减小阻力,机翼的形状如何决定了它的飞行特性,发动机的进气口和喷口又藏着怎样的秘密。这不仅仅是“看图识字”,而是通过视觉化的信息,建立起对战斗机的立体感知。 更让我着迷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把这些战斗机孤立地展示,而是将它们置于历史的长河中。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简陋飞机,到二战时期的 propeller-driven 霸主,再到冷战时期的喷气式猛兽,直至如今的第四代、第五代战斗机,每一个时代的标志性机型都被详细介绍。我不仅看到了它们的外观变化,更重要的是,我理解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比如,书中会解释是什么样的技术突破,促使战斗机从亚音速走向超音速,又是什么样的战略需求,催生了隐形战斗机的出现。这些背景知识的补充,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鉴”,更是一本关于战斗机发展史的精彩故事集,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科技进步和军事变革的力量。
评分我一直以为自己对战斗机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毕竟从小就看各种军事杂志和纪录片,但《百科图解战斗机》这本书,还是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战斗机的型号和参数,而是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为读者揭示了战斗机这个复杂体系的方方面面。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战斗机“百科知识”的系统性梳理。它从最基础的“战斗机的定义”、“战斗机的组成部分”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不同类型的战斗机”、“战斗机的动力系统”、“战斗机的武器系统”等等。这些内容,对于我这样渴望深入理解战斗机的读者来说,非常有帮助。我不再是碎片化地获取信息,而是能够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比如,关于战斗机的动力系统,书中详细介绍了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等不同类型,以及它们在推力、燃油效率和速度上的差异,这让我对不同时代战斗机的性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此外,书中关于战斗机发展历程的叙述,也并非简单的年代顺序。它更侧重于从技术革新和战术演变的角度来解读。比如,它会详细介绍“可变后掠翼”技术是如何改变了战斗机的机动性和作战范围,或者“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出现,是如何彻底改变了空战的探测和交战模式。这些深入的分析,让我明白,每一项技术的进步,都是为了应对新的挑战,或者创造新的优势。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让读者不仅“看到”战斗机,更能“理解”战斗机的背后逻辑,这对于任何一个真正的军事爱好者来说,都是无价的。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一场视觉与知识的盛宴!作为一个对军事,尤其是航空器有着狂热兴趣的收藏家,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兼顾深度、广度以及视觉呈现的优秀作品,而《百科图解战斗机》无疑满足了我所有的期待。 首先,它的“图解”形式让我惊艳。不仅仅是普通的照片,书中包含了大量精细的手绘图、三维模型渲染以及关键部位的剖面图。这对于理解战斗机复杂的内部结构和空气动力学设计至关重要。例如,当我看到一架先进战斗机的机翼截面图时,我能清晰地看到其翼型设计如何优化气流,产生足够的升力,同时减少阻力。书中对于武器挂载点、传感器阵列以及发动机进排气口的设计细节,也都有详尽的图示说明,让我能够从物理层面理解战斗机的作战能力。 其次,这本书在战斗机发展历程的梳理上,做到了既全面又富有洞察力。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不同代次的战斗机,而是将每一代战斗机的出现,都置于当时的技术背景、军事战略以及主要国家之间的竞争之中。我得以了解,为什么二战后喷气式发动机的出现会彻底改变空战的面貌,为什么冷战时期出现了大量旨在追求高空高速的截击机,以及为什么现代战斗机越来越注重隐形能力和信息融合。这种历史的纵深感,让我对战斗机的 evolution 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更让我满意的是,这本书的“百科知识”部分,内容十分扎实。它涵盖了战斗机的基本分类、气动布局、动力系统、航空电子设备、武器装备等方方面面,并且都有详尽的解释。例如,书中对雷达系统、红外探测器以及电子战设备的介绍,让我认识到现代战斗机不仅仅是“会飞的炮弹”,而是集成了复杂的传感和信息处理能力。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收藏价值,绝对毋庸置疑,它为我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战斗机世界。
评分这本《百科图解战斗机》简直是我的军事启蒙书!作为一个从小就对天空中的钢铁巨兽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战斗机的世界感到神秘而向往。市面上有关军事的书籍不少,但很多都过于专业,充斥着晦涩难懂的技术术语,让我望而却步。而这本书,却像一位和蔼可亲的向导,用最直观、最易懂的方式,为我打开了战斗机的大门。 从最基础的“什么是战斗机”开始,它就用生动形象的图文解释了战斗机的定义、作用以及与其他航空器的区别。我这才明白,原来不仅仅是能在天上飞,还要具备优异的机动性、强大的火力,以及为争夺制空权而设计的种种特性。书中对战斗机各个组成部分的详细图解,更是让我印象深刻。我不再只是看着一个模糊的“飞机”,而是能清楚地分辨出机翼、尾翼、进气道、矢量喷口等等,并且理解它们各自的功能。比如,了解到不同形状的机翼对飞机的升力和操控性有着如此关键的影响,而矢量喷口则能让战斗机做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动作,这些都让我惊叹于人类工程学的伟大。 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基础知识的介绍,而是巧妙地串联起了战斗机的发展历程。从二战时期那些朴实但充满力量的螺旋桨飞机,到冷战时期那些外形科幻、速度惊人的喷气式战斗机,再到如今集先进科技于一身的第四代、第五代隐形战斗机,我仿佛跟随历史的脚步,亲眼见证了战斗机从简陋到精密的演变。每一代战斗机的出现,都伴随着技术的革新和战争形态的改变,而这本书则将这些重要的节点一一呈现,让我对现代空战的格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图片的堆砌,更是历史脉络的梳理,让我明白为什么现在的战斗机会是这个样子,以及它们在未来战争中可能扮演的角色。
评分我是一名资深的军事迷,平时涉猎的军事读物不在少数,但《百科图解战斗机》这本书,却以一种极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细节,刷新了我对战斗机知识的认知。我一直认为,对于任何一个军事爱好者而言,深入了解战斗机的发展脉络和核心技术是必不可少的。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一深层次的需求。它没有陷入空泛的理论分析,而是通过大量的珍贵历史图片和详尽的技术图解,将战斗机的演进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 书中对不同时期代表性战斗机的介绍,绝不仅仅是罗列型号和性能参数。它深入剖析了每一款机型之所以能够问世的历史背景、技术突破以及对战争格局产生的影响。比如,对于像“喷火”战斗机在二战中的作用,它不仅仅介绍了其性能,还详细阐述了其在不列颠空战中如何改变了战争的走向。而当讲到冷战时期的超音速战斗机时,书中不仅展示了米格系列和F系列这些经典的对决者,更深入地解读了它们在空气动力学、材料科学和武器系统上的创新,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冷酷的技术竞赛。 令我尤为赞赏的是,书中对于战斗机各个部件的解析,堪称教科书级别。从发动机的推力矢量技术,到雷达和传感器阵列的探测能力,再到武器挂载和电子战系统的配合,它都以极其清晰的图示和深入浅出的文字进行了讲解。这些细节的呈现,对于理解战斗机的作战能力至关重要。比如,书中对隐形技术的讲解,让我不再仅仅认为“看不见”是唯一标准,而是明白了其背后涉及的涂层、外形设计以及电子干扰等多个层面。这本书的专业度和深度,足以让任何一位资深的军事爱好者在其中寻找到新的知识点和思考角度,绝对是值得反复品读的收藏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