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搭地铁玩香港
定价:29.00元
售价:21.2元,便宜7.8元,折扣73
作者:彭欣乔,林育妃 等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03237263
字数:
页码:13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41kg
《搭地铁玩香港》:
新购物天堂-尖沙咀·旺角·九龙
特色时尚商场-中环·金钟·铜锣湾
吮指地道港味-上环·湾仔·油塘
电影怀旧风华-油麻地·北角·黄大仙
无敌海港乐园-迪士尼·昂坪360·海洋公园
人气游点特搜
超详尽·22站周边游玩景点完整收录!
必玩时尚名所、传统老街,必尝米其林港粤美食、异国大餐,必逛精品商城、风格小铺。必赏海港夜景、宗庙古祠,网罗4大地铁线230处潮流所在,迅速掌握玩乐香港的关键地带!
行家贴心导览
超安心,29幅领路地图深入导游!
收录地铁车站周边详细地图、记者亲自出站步行指引,完整提供全书景点准确位置,让你一书在手,穿梭香港大街小巷超轻松!
出游绝顶设计
超实用,7大出游情报一网打尽!
港澳通行证办理、港币汇兑、地铁搭乘、购票说明、拨打电话、精选酒店、四时节庆,轻松踏出玩乐香港的步。
地铁作为城市的地下脉络,已成为城市越来越不可分割的部分。由于其覆盖范围广、设置站点的密度大,加上行车速度快、往返班次多,便利性十足而备受当地居民青睐, “搭地铁”不仅意味着一种交通工具的使用,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成为旅游者融入当地文化的捷径。而这些地铁发达的城市,也经常是人文荟萃、景致丰富的热门旅游胜地,每一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进出, 作为一个来自外地的游客,如果有足够的时间, 搭着地铁,跟着当地人上车、下车,一站站探访旅游指南上的景点,品尝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选购风味别具的纪念品。甚至步入市场、公园、学校、便利商店……无疑是一种深入感受异地风貌的旅行方式。而且。在这个讲求旅行“质地”更重于“数量”的年代,也的的确确有许多人,是如此在计划或者实践着他们的“地铁之旅”。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港岛线湾仔站下车,出A1出口走人行天桥往港湾方向,步行约15分钟 可达。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在香港历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角色,1997年香港回 归的几项重要仪式,包括政权交接仪式、特区成立、特区行政长官宣誓就 职仪式与烟花会演等,均在此地举行,而这里也是亚洲首屈一指的商展及 会议场地。 扩建后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外形仿若一只展翅飞翔的海鸥,呈现振 翅高飞的劲力与均衡之美,流线形的屋顶是整座建筑物的焦点。馆内共有6 家餐厅,坐在维港咖啡阁中,可以270度的视野观赏维港的万种风情;金紫 荆粤菜厅则是香港的食府,曾荣获港发局主办的“美食之大赏”多 项高荣誉及金奖。位于中心外的金紫荆广场上矗立着象征香港回归纪念 的金紫荆雕塑,以及“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金紫荆广场同时也是香港 每逢重要节庆举行升旗典礼的场所,游客若想观赏升旗仪式,可于每日 7:50~8:03观看一般型仪式;而每月的1、11、21日7:45~8:03,则有加强 型仪式,届时会有15名身穿礼服的警员主持升旗礼,警察风笛队还会在仪 式后进行10分钟表演。 洪圣古庙 港岛线湾仔站下率,出A3出口右转庄士敦道,遇大王东街左转,再右 转皇后大道东可抵,步行约15分钟可达。 洪圣古庙祀奉的是洪圣大王,与天后娘娘同为渔民敬重的神明,是 当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古庙建于1847年以前,庙前的石栏石级已有数百年历史,门额上还镌 刻有“咸丰十年重修”、“同治六年重修”的楹联,诉说着其时光流转的 沧桑历史。由于庙堂依山而筑,因此还可看到巨石街楼的独特建造模式。 湾仔民间生活馆 港岛线湾仔站下车,出A3出口右转庄士敦道方向直行至太原街左转后 即达,步行约15分钟可达。 蓝屋是湾仔具代表性的老屋,初兴建于19世纪下半叶,被当成医 院使用,后来一度成为供奉神医华佗的庙宇。落成后经过半个世纪的时间 ,原本两层楼高的它遭到拆除,重建了一栋四层楼高的建筑,也就是我们 今日所称的蓝屋,而蓝屋之所以漆成蓝色,是因为当年修葺历史建筑的政 府利用的是水务署剩余的蓝油漆。如今,1楼位于转角处的武馆取代了昔日 的华佗庙,是黄飞鸿的徒弟林世荣的侄儿所开,后来又被改成医馆。而 2007年创立的湾仔生活馆也位于1楼,空间不大的它展出的是昔日湾仔民间 的生活用品。 金凤茶餐厅 港岛线湾仔站下车,出A3出口右转庄士敦道。遇春园街左转可抵,步 行约10分钟可达。 金凤茶餐厅曾有2个小时内卖出200杯冻奶茶的纪录,在香港茶餐厅界 的地位相当于镛记酒家,具有的标志性。餐厅虽不大,人气却非 常旺,无论何时总是人潮络绎不绝,连香港知名美食家蔡澜都极力推荐该 店的冻奶茶及菠萝包。此外,店内还有公仔面(内地的方便面)和各式意大 利通心粉,是极受香港人喜爱的茶餐厅。 桥底辣蟹 港岛线湾仔站下车,出C出口,直走步行5分钟即可抵达。 随着香港停止发出大排档牌照,香港的大排档愈来愈少,昔日名 气响亮的大排档,纷纷设立,以全新面貌继续服务旧雨新知,像是目 前已有4家的桥底辣蟹,便以昔日大排档所在地与招牌菜命名,将炒辣 蟹、油盐水煮蚬等菜品精致化,用餐环境也更舒适,让想试试大排档豪迈 滋味的人得以一偿夙愿。 永华面家 港岛线湾仔站下车,出A2出口。右转直走即达。 位于湾仔地铁站内的永华面家以传统竹升压面团著称,制成的面条加 上云吞,成为该店的招牌云吞面。竹升压面团利用杠杆平衡的原理,将混 合了咸蛋白的高筋面粉先搓成面团后,由师傅坐在竹升上对面团进行全面 性的研磨,经过多次折叠为面团增加弹性,后才以机器切出一条条的细 面。店内除了云吞面、牛筋河粉、炸酱面和捞面之外,甜品也是一大特色 ,其中加入陈皮熬煮的红豆沙绵密香浓,据说是全香港好吃的红豆沙, 还有加入一整粒水煮蛋的银腐竹鸡蛋,完全颠覆了以为鸡蛋只能咸食的人 的昧觉。 Bo Innovatio港岛线湾仔站下车,出A3出口右转庄士敦道。遇船街左转可抵。步行 约5分钟可达。 近年来分子美食学在饮食界掀起一阵风潮,许多米其林星级主厨跃跃 欲试,纷纷投入这项崭新的创意之中。所谓的分子美食学指的是将食物的 分子结构重组,它们通常呈现水状胶质物或颗粒状,打破了食物原本的面 貌,却保留了食材更浓郁的味道,而这种将化学物理原理利用在烹调方面 的技术,一般多出现在西餐制作中,不过Bo Innovation却是其中罕见的中 式分子美食餐厅。 出生于伦敦、毕业于加拿大、现职为噪声工程师的梁经纶(AlviLeung)凭借着对美食的热爱,十几岁时便开始自己动手研发烹调,在无师 自通的情况下,2005年时“”在中环开设了家Bo Innovation,为 香港的中餐界带来了崭新的体验,并在2008年的米其林评鉴中,赢得了两 颗星的评价。 由于是在中国人居住的地方开餐厅,这位“厨艺魔术师”虽然希望做 中国菜却不想落人俗套,于是以他独特的创意为中国菜带来了全新的诠释 ,他的“冷式菜色”让用餐者无不充满惊喜。 尽管每个月更换菜单,然而在“厨艺魔术师”累积至今将近500道的 Master Menu中,腊味饭和蟹肉舒芙蕾几乎可说是他不变的招牌菜。腊味饭 是一粒粒锅巴般的脆饼,被称为“腊昧雪糕”的它其实是将腊味饭的材料 打成汁后,加上零下180℃的液化蛋急速冷却而成,后再撒上磨成粉状的 烧鸭肉,吃进口中洋溢着浓郁的腊味饭香味和奇妙的香脆口感。蟹肉舒芙 蕾让舒芙蕾成为了一道咸食,香浓的蟹肉和蟹黄包裹于松软的舒芙蕾中, 在甜醋的提味下,搭配清爽的柚子肉和杨桃沙拉,感觉既浓郁又清爽。 Bo Innovation提供Tasting Menu和Chef Menu两种菜单,前者包括4道 前菜、3道主菜和甜点,另外可额外付费选搭其他3道主菜;至于Chef Menu ,则包括12道菜色,囊括了“厨艺魔术师”充满创意的精致菜款,非常 值得一试!P84-86
城市导读
搭上地铁·畅游香港
香港地铁概况
车票购买与营运时间
地铁旅行贴心叮咛
荃湾线
半岛南端的黄金商业区
庙街古惑仔的香港印象
传统与现代交融之地
骈肩杂沓的旧批发市集
工厂改建的宁静住宅区
港岛线
老派香港乘载怀旧风味
高楼比邻的经贸交通重偵
殖民中心蹿升经贸重镇
邂逅苏丝黄泡洋人夜吧
香港的购物美食百乐园
深入香港仔的日常生活
搜集老香港的市井气息
观塘线
转乘东铁的衔接要站
衙门宅院百年历史遗迹
有求必应港人信仰圣地
宏伟唐风建筑灵秀之地
昔日的工业大楼据点
前往鲤鱼门大啖海鲜
东涌线
新兴购物商业热门据点
跨海大桥成就世界极鬃
迪士尼乐园魅力蔓延中
昂坪缆车为观光新势力
香港四时节庆
香港旅游实用信息
当地交通
香港住宿精选
这本关于香港的指南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最近刚计划了一次说走就走的香港之旅,本来还在为行程安排焦头烂额,到处搜寻各种零散信息,什么交通换乘、景点推荐、美食打卡,简直是信息过载。拿到这本书后,我感觉像是找到了一个全能的向导。它的排版非常清晰,色彩搭配也很吸引人,光是翻阅的过程就充满了期待。特别是它对不同区域的划分和介绍,逻辑性很强,让你一眼就能看出A区和B区有什么主要的区别和特色。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公共交通时那种事无巨细的讲解,对于一个初次踏足香港,对复杂地铁系统感到畏惧的人来说,这简直是救命稻草。它不仅告诉你怎么坐车,还贴心地提醒了像八达通的使用技巧、高峰时段的注意事项等等,这些都是普通旅游网站上不太会详细提及的“干货”。这本书让我对这次旅行的信心大增,感觉我已经不用再大海捞针般地搜索碎片信息了,这本书整合了所有我需要知道的精髓,让我的准备工作效率倍增。光是看到那些精美的插图和地图,就已经让人忍不住想立刻打包行李出发了。
评分这本书的视觉设计简直是一场盛宴,它用图片和地图语言讲述故事的能力,远远超过了文字本身。我通常不喜欢那种照片堆砌的旅游书,但这本书的图片选择非常讲究,每张照片都像是一张精心构图的明信片,准确地捕捉了香港那种光怪陆离的都市气质和独特的市井人情味。作者对光影的运用把握得极好,让人对那些“机位点”充满好奇,跃跃欲试。更棒的是,它的地图设计非常创新,它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死板的行政地图,而是结合了兴趣点、步行路线和垂直交通(比如上山扶梯、缆车)的特色地图。这对于像我这样不习惯依赖手机导航,更喜欢拿着纸质地图探索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地图清晰到连小巷的名字都标出来了,让我感觉自己拿着的不是一本指南,而是一张通往城市秘密的藏宝图。每一次翻阅,都能带来视觉上的愉悦和对未知的探索欲。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它那种浓郁的生活气息给吸引住了。这本书的书写风格非常接地气,完全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官方介绍,更像是邻家那位热爱生活、对香港了如指掌的朋友在跟你分享她的“独家秘笈”。作者显然是花了大量时间在香港的街头巷尾“游荡”过,她对那些隐藏在深处的宝藏小店的描述,简直是活灵活现,让人读着都能闻到食物的香气。我尤其喜欢它对“体验式旅行”的推崇,而不是单纯地打卡著名景点。比如,书中对某个老式茶餐厅的早茶文化、某个周末市集的独特氛围,都有非常细腻的笔墨。它推荐的路线安排也很有意思,不是那种走马观花的赶路,而是鼓励你放慢脚步,去感受香港的节奏。读完这部分,我立刻把之前列好的“必去景点清单”做了一次大调整,加入了许多之前完全没听说过,但听起来超级有意思的本地化体验项目。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让你不只是一个过客,而是试着去做一个暂时的“香港人”。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在实用性方面做得极其出色,达到了教科书级别的严谨度,但阅读起来却丝毫没有枯燥感。它在处理细节信息时的那种一丝不苟,非常对我的胃口。举个例子,关于入境手续和海关提示的部分,它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考虑进去了,甚至连手机卡的选择和网络覆盖范围都有详细的对比分析。再说说货币兑换,它不仅列出了不同地点的汇率差异,还分析了携带现金和使用电子支付的利弊,这在很多其他旅游书里是绝对看不到的深度。我个人对历史文化背景也有一定的兴趣,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平衡做得非常好。它不会把历史讲得过于冗长,而是巧妙地将历史故事融入到对某个具体地标的介绍中,让你在了解“怎么去”的同时,也知道了“它为什么在这里”。这种知识的有机结合,让每一次阅读都有新的发现,绝不是那种读完就扔的速食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真的展现了出版方对目标读者的深刻理解。它似乎完全洞悉了现代都市人旅行的痛点:时间有限,信息爆炸,亟需高效的决策工具。这本书没有过多渲染那些人尽皆知的宏大叙事,而是专注于解决“如何高效地玩转这个城市”的核心问题。我特别赞赏它为不同主题设计的“快速参考卡片”或者“一页攻略”。比如“一小时快速购物指南”或者“下雨天备选室内活动清单”,这些都是在实际旅行中极易发生的场景,有了这些预设好的方案,可以极大地减少临场决策的压力。而且,它对不同预算的旅行者都提供了非常友好的建议。无论是想体验奢华酒店的读者,还是主打“穷游”背包客,书中都有相应的推荐和避坑指南。这种全面覆盖的策略,使得这本书的适用人群范围非常广,真正做到了“一本通吃”的效果,买它绝对是物超所值的投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