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经培训 商业模式创新培训系列 互联网金融:大数据时代的金融革命
定价:39.00元
售价:26.5元,便宜12.5元,折扣67
作者:刘伟毅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513630955
字数:
页码:22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2013年,一种新的理财产品一夜之间红遍了大江南北。短短18天里,它的累计用户数就达到了251万,累计转入资金规模66亿元,更创造了日均资金流入2.8亿元的神话。2014年,余额宝爆炸式增长,成全球第四大金融货币。余额宝的火爆,带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金融行业掀起了一轮新的革命。那么,互联网金融如此火爆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银行的垄断地位还能保住吗?银行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迎接挑战?在众多选择中,老百姓的钱放在哪里才安全?
《中经培训·商业模式创新培训系列·互联网金融:大数据时代的金融革命》作者凭借多年的观察与思考,从客观角度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互联网行业和传统金融业的冲击与改变,为读者呈现出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帮助读者深刻了解互联网金融,进而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
章 金融市场变革
节 世界上笔网上交易
第二节 硅谷与华尔街的博弈
第三节 互联网行业金融化
第四节 马王赌局风云
第五节 “”的金融市场变革
第二章 金融模式的突变
节 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转型
第二节 迈进互联网企业时代
第三节 完善的电子商务垂直平台
第四节 产业资本转化
第五节 第三方金融平台的崛起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的财富
节 比特币
第二节 “非死不可”的产业链
第三节 网游富豪
第四节 网络作家的富豪之路
第五节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战略发展
第四章 野心家的挑战
节 平台金融放贷崛起
第二节 捆绑服务打包销售金融产品
第三节 雄心壮志的
第四节 群羊效应的金融市场抢夺战
第五节 互联网移动金融的合体时代
第六节 微信红包
第七节 “白条”
第五章 互联网金融领航金融服务
节 指尖上的便捷服务
第二节 银行不借我借:平台贷、自动审贷
第三节 当铺不收我收
第四节 众酬计划如火如荼
第五节 O2O与P2P
第六节 第三方理财平台是生力军
第六章 传统金融的优劣势
节 传统金融借贷业务
第二节 传统金融服务的弊端
第三节 传统金融的风险管理
第四节 传统金融业如何应对消费者变化
第五节 中国传统行业的市场价值及发展前景
第七章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
节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空白
第二节 服务及信用风险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风险
第四节 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漏洞
第五节 如何打造创新商业的盈利模式
第六节 社交中的金融模式
第八章 面对互联网金融,银行怎么办
节 银行现有体系如何应对挑战
第二节 银行的钱从哪儿赚
第三节 独立发展还是与互联网金融合体
第四节 传统银行的反击
第九章 明天的钱应该放在哪儿
节 钱在卡里,也在网络里
第二节 谁能帮我赚更多的钱
第三节 金融风险有保险买单
第四节 手机里的支付与金融
第五节 不断创新完善之路
刘伟毅,现任中国银证股权基金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银证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曾任人民日报人民网(北京)招商频道投资总监,中国国际工业联合会任总裁助理兼任(北京)投资中心总经理。2007年5月至今,任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企业总裁研修培训教务副主任。曾培训和服务的企业有: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上海摩托罗拉通信产品有限公司、深圳发展银行、太太药业、蒙牛集团、富士康、武汉钢铁公司、正大药业、江西济民可信药业、丽日集团、远东国际、杜邦中国等。写作出版的图书有《巴菲特预言》、《方法决定绩效》、《做有进取心的好员工》、《谈判的诡计》、《获利时代:移动互联网的新商业模式》等。和帮助。
在普通消费者的心中,万达是购物广场,是电影院,是酒店,但在实际上,万达的支柱产业却是商业地产,其商业地产规模如今已经达到全球第二的地位,其在2014年的计划中更是提到,“2014年,万达持有物业面积达到2300万平方米,成为全球规模的不动产企业”。
虽然有着如此庞大的商业地产规模,但王健林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地产商人,王健林的一个商业信条就是“消费至上”,在商业地产泡沫论甚嚣尘上的今天,他仍然坚信消费者不会逃离传统的商业模式。事实上,在近几年,万达正在以一种夸张的速度在全球进行着扩张。
2012年,王健林了美国第二大电影院线AMC娱乐控股公司,成为国际化的、收入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2013年,万达又了英国圣汐游艇公司,并投资7亿英镑在伦敦建造超五星级酒店。
王健林丝毫不忌惮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们做过一个跟踪调查,人的消费习惯75%是消费,不一定非常明确今天要干什么,逛一逛吃个饭,看到有好玩的就买点。”王健林认为消费者的大部分消费行为仍然会在商业地产中进行,虽然消费者可能会在有明确消费目的时,选择电子商务模式,但商业的发展更多的是依靠消费者的非理性消费,而非理性消费。传统商业模式与电子商务的合流2013年11月11日,的销售额超过了350亿元,这一业绩被媒体大肆宣传,人们越来越相信,电子商务必将打败传统商业模式,成为商业行为的主流选择。但王健林却认为,一天拿350亿元,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业绩,但要知道,中国每年的社会零售额将近30万亿元,平均每天销售额超过800亿元,电子商务是否能每天做到350亿元呢?虽然一直表现出这样那样的不屑,但王健林不可能真的忽视电子商务这样的新兴商业模式,毕竟,对于商人而言,赚钱才是重要的,手段则是其次。“电商发展很快,但是也别忘了传统零售也在做大蛋糕,这不是切蛋糕的思维,你切掉别人就没有了,这是一个一起做大蛋糕的过程,当电商在飞速发展时,传统零售同比也在增加。”王健林说。
2013年12月11日,关于马王这场亿元豪赌,媒体又爆出新的消息。王健林在“央视财经论坛”上提出:“亿元豪赌就此作罢!我和马云很快合作!关于打赌,那是开玩笑的,我根本不相信,亿元豪赌纯粹是个笑话。”
虽然嘴里说着不相信,但王健林却开始着手进军电子商务,并预计于2013年12月24日,正式推出实体店的网络旗舰店。而关于商业地产,王健林并不会做出什么大的改变,预料中房产挂网上卖的事情短期内也不可能发生。王健林在谈及2014年房价时就说过:“明年房地产市场将有两个明显的特点:1.整个房地产调控会转型,不像以前房价指标完全是行政手段,行政调控手段会逐渐退出。2.明年总体房价是趋稳的态势。”由此可见,王健林对于中国房地产价格是看稳的,但王健林在世界房地产市场上却有着自己的野心,他认为,只需要十年的时间,世界上的百强房地产公司将全部只来自中国。
事实上,早在2012年11月,万达就高调宣布进军电商,王健林甚至高薪挖了马云的墙脚,聘任国际站前技术负责人龚义涛为万达电商的CEO。王健林之所以要进军电商,正是因为其看到了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模式的打击。万达2012年上半年收入562.1亿元,同比降低了9%,其商业地产收入更是降低了14%,这对于快速扩张的万达而言,无疑是一种当头棒喝。
王健林曾对于进军电商领域提出:“万达有丰富的零售资源,不做电子商务太可惜。”但王健林也必然认识到了这样一种现实,那就是,在中国59家进军电商的百强零售企业中,尚且没有一家做出什么成绩的。
……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我一直对互联网金融这个领域充满好奇,但又苦于缺乏系统的知识。当我看到“中经培训 商业模式创新培训系列 互联网金融:大数据时代的金融革命”这个书名时,我眼前一亮。大数据和金融的结合,听起来就充满了无限可能。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金融行业将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颠覆性的创新。这本书是否会深入剖析大数据在风险控制、客户画像、产品设计等方面的应用?它是否会揭示互联网金融企业是如何通过数据驱动来优化运营、提升用户体验,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我特别期待能够从中学习到一些前沿的理论和实操方法,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上的成功案例,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本书能否帮助我理解那些复杂的技术概念,并将它们与商业模式创新紧密联系起来?例如,区块链技术在支付、借贷等领域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在智能投顾、欺诈识别等方面的潜力,这些都是我想深入了解的内容。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清晰的脉络,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逐渐掌握互联网金融的核心要义,并思考它如何重塑传统金融业的格局。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更多是希望通过它来拓展自己对金融科技领域的认知边界。虽然我并非金融行业的专业人士,但我对新技术如何赋能传统产业抱有浓厚的兴趣。“中经培训 商业模式创新培训系列”这个定位,让我觉得它应该会有一套比较体系化的培训思路。我期待这本书能从宏观的视角出发,为我勾勒出大数据时代下金融业的整体发展蓝图,然后逐步深入到具体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层面。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金融业的商业模式究竟发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例如,从产品驱动转向客户驱动,从线下渠道转向线上平台,从信息不对称转向信息透明化等等。我特别想知道,那些成功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是如何构建自己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体系的,以及它们又是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设计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并建立起强大的用户粘性。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关于数据治理、数据安全以及合规性方面的内容?毕竟,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是每一个金融从业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对“商业模式创新”这个概念有些模糊的认知,总觉得它停留在比较宏观的层面。但这本书的书名中包含了“商业模式创新培训系列”,这让我产生了一种期待。我希望它不仅仅是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理论介绍,更重要的是能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方法论。比如,书中会不会详细阐述“价值主张画布”、“商业模式画布”等工具,并结合互联网金融的案例进行演示?我希望能够学习到如何识别市场痛点,如何设计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如何构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同时,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必定与数据的获取、分析和应用息息相关。这本书能否教会我如何利用大数据来洞察用户需求,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并以此为基础重塑企业的商业模式?我对那些能够真正带来变革、打破行业壁垒的创新模式特别感兴趣。例如,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它们是如何通过技术和数据来整合资源、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效率的?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启迪,让我不仅理解“是什么”,更能掌握“怎么做”,从而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创新思维和方法。
评分这本书的ISBN号是978751363095,虽然这只是一个识别码,但它也代表着这本书的出版信息。我之所以对这本书产生兴趣,是因为我一直关注着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日益成熟,它对金融行业的渗透和影响也越来越深远。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个深入了解“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时代”这两个关键词之间相互作用的平台。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在大数据驱动下,金融业是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这是否意味着,传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将发生颠覆性的变革?例如,信用评估不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信用记录,而是会纳入更多维度的数据;投资理财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可以通过智能投顾等方式触达更广泛的群体。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介绍这些创新模式的运作机制,以及它们所带来的市场机遇和潜在风险。此外,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那些相对晦涩的技术概念,并将其与实际的金融应用场景相结合,让我能够真正理解大数据在金融革命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半内容,也就是“互联网金融:大数据时代的金融革命”,听起来非常具有时代感和前瞻性。我一直对科技如何改变金融充满兴趣,尤其是大数据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我非常好奇,这本书会如何解读“金融革命”这个词。它是否会深入分析传统金融机构在面对互联网金融浪潮时的转型困境,以及那些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是如何凭借数据和技术优势,快速崛起并挑战现有金融秩序的?例如,P2P借贷、第三方支付、众筹、虚拟货币等,这些概念我都听过,但对它们背后的逻辑和发展脉络了解不深。我希望这本书能详细介绍这些互联网金融业态的起源、发展、关键技术以及它们对传统金融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大数据是如何被用来优化信贷审批、识别欺诈、进行精准营销的?它又如何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理解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揭示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并让我对这个充满活力的行业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