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4)
定价:79.00元
作者:/张晓明 王家新 章建刚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50975676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简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由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获得了财政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开始了国内文化产业的研究类专项资金——“文化产业重大课题研究计划”,与此相关联,《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4)》也集中反映了该计划的研究成果。其中“总报告”从单篇报告扩展为一个栏目,希望邀请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评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年度宏观形势,此外新设立了“重大专题”栏目,力图从“文化投资”、“文化消费”、“文化贸易”以及“文化科技前沿”等几个方面对发展形势作出专门分析。
目录
Ⅰ总报告
1总报告一明确新坐标谋求新发展【张晓明王家新章建刚执笔】
一总体判断: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换挡期”
二政策建议:以市场取向的改革释放发展的红利
三进一步思考: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
2总报告二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形势分析【总报告课题组】
一文化产业的经济分析:一个新框架的提出
二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的状况:一个全新观察
三新视角下中国文化产业的主要问题
四展望和建议
3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座谈会发言摘要【王家新刘玉珠高书生等】
Ⅱ重大专题
4中国文化产业投资的现状与趋势【刘德良林林温智锟丁文超曾军】
5当前中国文化消费趋势【艾洪德高学武靳继东】
6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状况【金元浦等】
7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态势【李炎胡洪斌王佳】
8全球文化科技前沿趋势研究【丁肇辰秦蓁】
Ⅲ行业报告
9出版行业年度发展报告【郝振省杨春兰】
10广电行业年度发展报告【杨明品于秀娟】
11演艺行业年度发展报告【王文杰李晓晔】
12艺术品行业年度发展报告【刘建华郝天韵】
13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发展报告【魏玉山李文竹】
14文化装备制造业发展报告【管理】
Ⅳ区域报告
15环渤海地区:要素有效配置产业聚合【贾佳胡洪斌】
16长三角地区:现代城市集群构筑产业发展航母【李炎】
17中部地区:资源优化整合推动竞合发展【于良楠】
18东南地区:从文化制造走向文化创意【杨传张】
19东北地区:特色资源激活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王佳】
20西北地区:后发突围创新发展路径【邹沁园】
21西南地区:优良文化资源助推特色文化产业【何继想】
22中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胡洪斌】
Ⅴ编委纪事
23“U40文化产业暑期工作营”——一个创新课题制模式的有益探索【意娜】
24第二届中国博士后文化发展论坛(2013)综述【祖春明】
25中国文化产业大事记【王艳芳整理】
作者介绍
张晓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首席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
王家新,财政部中央文资办主任,财政学博士,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艺术经济学研究生导师。
章建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院文化研究中心理事、副主任、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执行主编。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4)》,说实话,我最初是被它厚重的封面和“蓝皮书”这个词所吸引。我一直对中国的文化产业抱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它在近年来的蓬勃发展,感觉就像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终于有机会能系统地、深入地了解这个领域的现状和未来。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量的图表和数据,这让我对作者的严谨性有了初步的认识。我最关心的是,这本书能否真正揭示出中国文化产业在2014年这一特定时间点的真实面貌。例如,那些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新兴业态的崛起,以及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文化产业如何与科技、经济深度融合,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的。我希望它不仅仅是停留在宏观的概括,更能触及到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文化产业发展的脉搏。
评分我一直觉得,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就必须关注它的文化产业。这不仅仅是经济数字的游戏,更是时代精神的折射。2014年,对于中国文化产业来说,无疑是承前启后的一年。我迫切地想知道,在这一年里,那些曾经被视为“小众”的文化形式,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大众,又是如何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的。比如,网络文学的爆发式增长,数字音乐的版权保护和付费模式的探索,以及影视、游戏等泛娱乐产业的联动效应,这些都是我特别想要在这本书里深入了解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洞察,帮助我预判未来几年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哪些领域可能会成为新的增长点,又会面临哪些挑战。同时,我也期待它能够就文化产业的国际化进程,以及中国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出去”给出一些有价值的思考和建议。
评分作为一名对文化产业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翻阅《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4)》时,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些 relatable 的故事和案例。你知道,数据再多,如果没有鲜活的例子支撑,总觉得隔靴搔痒。我特别想知道,那些成功的文化企业,它们是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它们的创新之处体现在哪里?是内容上的突破,还是运营模式的独到?比如说,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戏曲如何通过现代化的手段焕发新生,或者说,那些曾经被遗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如何被挖掘出来,并赋予新的商业价值的。这本书是否能给我一些惊喜,让我看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文化创意,甚至是那些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创业者的故事。我期待它能点燃我内心的创意火花,让我看到文化产业背后的人文关怀和时代精神。
评分我购买这本《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4)》的初衷,是为了系统地梳理一下2014年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脉络。那个时期,正是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对传统文化产业产生颠覆性影响的关键节点。我非常想了解,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是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的。例如,数字内容分发、在线教育、文化旅游融合,以及创意设计等新兴领域的具体发展情况,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权威的分析,说明这些新业态是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并对整体文化产业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同时,我也关注到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书中对相关政策的解读和评估,也是我非常期待的部分。
评分我选择阅读《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4)》,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对文化产业宏观趋势的探索。我想通过这本书,理解2014年中国文化产业的整体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哪些主要的构成部分?各个部分的占比如何?它们的联动关系是怎样的?更重要的是,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达到了怎样一个水平?我希望书中能够对文化产业的规模、增长速度、就业情况等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此外,我也希望能够了解,在2014年,文化产业在区域发展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哪些城市或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走在了前面,又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种领先。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一个清晰、全面的“全景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