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社区体育服务绩效评价
:38.00元
售价:25.8元,便宜12.2元,折扣67
作者:陈旸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303128815
字数:330000
页码:23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63kg
《社区体育服务绩效评价》旨在系统地研究社区体育服务绩效评价和居民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为国内社区体育服务建立适宜的绩效评价模型与居民满意度指数模型,运用成熟的定量测评方法探究社区体育服务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全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理论、应用两个部分:一是社区体育服务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问题研究,包括前四章的内容;二是应用研究,包括社区体育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和居民满意度指数模型的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包括后两章的全部内容。
陈旸,男,汉族,民主促进会会员,1972年4月出生,湖南湘潭人。1995年6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体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至湘潭大学体育部工作;2008年12月获管理学硕士学位。现任湘潭大学体育部场馆中心主任,副教授,情报学硕士生导师。湘潭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主要从事体育管理、社区体育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等项目5项,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中国体育科技》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朴实,没有花哨的装饰,反而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装帧质量不错,纸张手感也挺好,翻阅起来很舒适。我本来是对“服务绩效评价”这类主题不太感兴趣的,总觉得会是枯燥的理论堆砌,但这本书却在开篇就以几个鲜活的社区体育活动案例引入,一下子抓住了我的注意力。作者似乎非常了解基层体育工作者的实际困境,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如何将宏观的管理学概念落地到具体的社区环境中。比如,书中对于“参与率”的衡量标准提出了好几种不同的视角,不仅仅是简单的人数统计,还考虑了活动的持续性、社区覆盖面等多元指标,这一点我觉得非常实用。对于我们这些希望提升社区体育服务水平的人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操作手册,而不是一本理论教科书。它引导我们思考,怎样才能真正让社区居民感受到体育服务的价值,而不是流于形式。
评分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这本书的,当时正在为我们小区新开展的“老年人柔力球推广项目”寻找科学的评估工具。坦白说,之前我们都是凭感觉来判断项目好坏,效果往往难以量化。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们提供了一把精确的尺子。它详细阐述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从目标设定到指标选择,再到数据收集和分析,每一步都有清晰的逻辑链条。特别是关于“服务满意度”的问卷设计部分,书中给出的那些提问角度非常刁钻且有洞察力,完全避免了那些容易产生偏见的引导性问题。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资源有限性”问题时的务实态度。社区体育资源向来紧张,不可能追求完美,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在有限的预算和人力下,找到效益最大化的那个平衡点,这才是最贴近现实的智慧。这本书的叙述风格非常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言传身教,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感。
评分说实话,最初拿到这本书时,我有点担心内容会过于偏重理论,因为涉及到“绩效评价”,总感觉会和复杂的统计模型脱不开关系。结果阅读下来,发现作者在保持学术深度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那些复杂的模型和框架,都被拆解成了易于理解的步骤图和流程表。我个人对其中关于“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之间的辩证关系阐述印象深刻。很多机构只关注最终的结果,比如拿到了多少奖状,参与了多少人,却忽略了服务过程中社区凝聚力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增强的。这本书强调,社区体育的价值很多时候体现在那些难以被量化的“软指标”上,比如邻里间的互动频率、居民的健康自信心等,并提供了一些定性研究的方法去捕捉这些信息。这让我对“评价”这件事有了更全面、更人性化的理解,它不只是一个冰冷的打分系统,更是一种促进改进的有效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关键概念和核心公式都有加粗或使用不同字体区分,即使在光线不佳的环境下阅读,重点也很突出。我发现,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有条理,它似乎是按照一个完整的项目周期来组织内容的:前期规划、中期监测、后期评估,最后是反馈与改进。这种结构对于我规划下一年度的社区活动规划非常有指导意义。特别是关于“指标权重分配”的章节,提供了几种不同的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的简化应用实例。我曾试着用书中的方法对我们过去一个季度的羽毛球小组活动进行了一次回顾性评估,结果发现我们之前一直忽视的一个关键因素——“活动氛围的包容性”,对长期留存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种基于数据的反思,比以往任何一次自我感觉都要来得更深刻、更有说服力。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科学管理”社区体育服务这件事,信心大增。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欣赏,它没有采用那种刻板的学术腔调,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甚至略带幽默感的笔触来讨论严肃的问题。比如,在讨论如何处理评价中出现的“人情分”时,作者引用了一个关于“张大爷总来,但从不参与互动”的生动小案例,一下子就把那种基层工作中的微妙人情世故描述得淋漓尽致,让人会心一笑之余,又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国际上先进社区体育服务评价体系的简要介绍,虽然篇幅不长,但极大地拓宽了读者的视野,让我们知道国内外的差距在哪里,以及我们努力的方向。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而在于提供一套灵活、可适应不同社区特点的“思考框架”。它真的教会了我如何从一个“组织者”转变为一个“服务评估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