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好感心理学:1分钟打动人心
定价:28.00元
作者: 涉谷昌三,汪瑜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303156894
字数:
页码:2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怎样说话才能赢得好感
·重要性
·“启动情绪开关”打动人心
·采取这些策略摆脱困境
·怎样与不合拍的人相处
·变一面之缘为一生之交的方法
内容提要
《好感心理学:1分钟打动人心》主要内容包括:打动人心的基本在于赢得好感、即便容貌不出众,也要在视觉上赢得好感、你是否随时展现笑容、相似之人往往能相互吸引、善于倾听的人拥有的三大能力、不善交际的人所缺的读心术、你是否懂得的重要性、能否赢得好感无关乎才能等。
目录
篇你是否使用过提升好感度的技巧
1 打动人心的基本在于赢得好感
2 即便容貌不出众,也要在视觉上赢得好感
3 你是否随时展现笑容
4 相似之人往往能相互吸引
5 善于倾听的人拥有的三大能力
6 不善交际的人所缺的读心术
7 你是否懂得“分钟”的重要性
8 能否赢得好感无关乎才能
9 恋爱是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佳方法加怎样说话才能赢得好感
11 发自内心地喜欢对方,更要懂得自尊自爱
12 人际交往犹如驾驶汽车
13 求同存异,不过分勉强
第二篇 透过外表解读“对方的要害”
1 对方的情绪总是暴露无遗
2 外表暴露人的内心
3 透过眼神读懂对方心思
4 说谎的人会发出特殊信号
5 容易被说服的5个特征
6 被人喜欢的信号,被人厌恶的信号
7手部动作揭示对方的紧张与不安
8 凭手掌朝向判断有无希望
9 言行不一泄露真实想法
10 “可是”在成人的世界里行不通
11 决不可轻信的“我考虑一下”“我明白了”
12 通过闲谈深挖对方心思
第三篇 “启动情绪开关”打动人心
1 促使对方主动行动的四原则
2 为对方制造利益,诱使其行动
3 运用“影响力这一武器”引导对方行为
4 人是一台“情绪开关”常开的计算机
……
第四篇 采取策略摆脱困境
第五篇 变一面之缘为一生之交
作者介绍
涩谷昌三,1946年生于神奈川县。毕业于学习院大学文学部,在东京都立大学大学院修完博士课程,获心理学专业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山梨医科大学,现为目白大学大学院心理学科及社会信息学科教授。
他开创了以非语言沟通为基础的“空间行为学”这一崭新的研究领域。他的作品在此研究基础上,以平易幽默的语言解析了现代人的深层心理,好评颇丰,也为其赢得了众多忠实读者。主要著作有《外表识人术》、《一目了然的心理学》、《好感度200%UP的说话术》等。
文摘
上司和同事同时向你提出请求时,你会优先帮助谁呢?每个人凭借自身能力与经验都拥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社会权力。这种社会权力越大造成的影响也就越大。反过来,如果想要说服的对方社会权力较大,你的影响力将会削弱。运用影响力的对象不同,社会权力也会呈现出一定的差距。这种社会权力包括哪些呢?弗伦奇(French)和雷文(Raven)将这种权力分为“奖赏性权力”“强制性权力”“法定性权力”“专家性权力”“参照性权力”五大类。此部分内容前文也有所提及,在此将逐一说明。
首先,类“奖赏性权力”指的是对受影响者期望得到奖励的一种控制权。
当对方渴望得到该奖励且其他人无法给予时,这种权力发挥的作用更大。比如,假设A是某摇滚乐队的铁杆粉丝,而你拥有该乐队演唱会门票时,你拥有的奖赏性权力就会对A产生很大的作用。
第二类的“强制性权力”与奖赏性权力正好相反,是一种控制惩罚的权力。暴力威逼对方时行使的正是强制性权力,此时人们是在利用恐怖与痛苦来逼迫对方就范。
第三类的“法定性权力”指的是用受影响者认可的文化、社会规范发挥作用的一种权力。
人人都必须遵纪守法。在此前提下,只要对对方说“这是法律规定,希望你能遵守”就能说服对方,此时发挥作用的正是法定性权力。上司的命令除了具有法定性权力外,奖赏性权力与强制性权力也同时发挥着作用。
第四类的“专家性权力”是指基于专业而产生的权力。在专家的意见和普通人的意见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大部分时候人们会选择听取专家的意见。这是一种相信,认为“专家说的就应该正确”的心理。
后一类“参照性权力”也就是个人魅力。受自己喜爱的艺人或是作家的话语影响而萌生尝试的想法就是参照性权力在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在决定自己的行动及态度时人们会参照他人的行动及态度。◎通过提升好感度来提升“影响力”
既然这五种权力能影响打动人心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强化这些权力呢?
例如,出人头地,积攒财富也不失为好的办法,但这些权力毕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以提高,好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一点点积累。
比如,提升好感度能够相应地增强奖赏性权力。
在工作方面,对专业领域知识的钻研也能帮助提升你的说服力。哪怕事情再小只要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我肯定感,说服对方时也会倍感自信。
积攒的努力一定会转化为影响力终回报给自己。
……
序言
这本书真的太适合我这种社交恐惧症患者了!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社交白痴”,每次和陌生人打交道都手足无措,脑子里一片空白。但这本书就像是一盏指路明灯,它没有强迫我去改变自己,而是引导我去发现自己身上那些潜藏的好感特质。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赞美”的技巧。以前我总觉得赞美别人很尴尬,不知道该说什么,或者担心说得不够真诚。但是这本书提供了一些非常巧妙的赞美框架,让我能够更自然、更具体地表达对别人的欣赏,而且效果出奇地好!我尝试着用书里教的方法去和一些不太熟悉的人交流,原本以为会很困难,结果发现对方的回应明显变得更积极、更热情了。这本书让我不再害怕和人打交道,反而开始期待每一次的交流,因为它让我看到了“好感”的力量,原来是可以被如此轻易地唤醒的。
评分我一直对心理学领域的内容很感兴趣,但很多书籍都比较晦涩难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消化。而这本《好感心理学》则完全不同,它用非常轻松、幽默的语言,将深奥的心理学原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力。我尤其喜欢书中的案例分析,每一个故事都写得非常生动,仿佛就发生在身边一样,让我能够感同身受。这本书让我明白,原来“打动人心”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它隐藏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里。比如,书中关于“共同点”的阐述,让我认识到,原来寻找和放大彼此的共同话题,是建立连接最快的方式。我尝试着用书里的方法去和我的客户沟通,效果真的是立竿见影,他们明显对我产生了更多的信任感和好感。这本书就像是一本“情感百科全书”,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机制。
评分作为一名销售人员,我一直致力于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因为我知道,良好的客户关系是业务成功的基石。这本书的到来,无疑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大助力。它并没有给我灌输一些虚无缥缈的理论,而是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我能够快速掌握与人建立好感的技巧。书中的“同理心”部分,对我触动很大。我以前总觉得站在客户的角度想问题是很自然的,但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同理心不仅仅是“理解”,更是一种“感知”和“回应”的过程。我开始学习用更细腻的方式去捕捉客户的情绪,并且用更恰当的语言去回应。我注意到,当我开始运用书中的技巧时,客户的反应明显变得更加积极,他们愿意分享更多,也更愿意听取我的建议。这本书真的让我看到了“好感”的魔力,它能够打破隔阂,建立信任,最终促成合作。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觉得人际交往是一门玄学,有时候明明觉得自己很有诚意,对方却好像一点也感受不到。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原来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忽略了一些非常关键的细节。它并没有讲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一点点地揭示出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小技巧。比如,书中提到的“积极倾听”部分,我以前就觉得听别人说话很重要,但看完之后才知道,原来积极倾听不仅仅是“听到”,更是要让对方感觉到“被看见,被理解”。那种细致入微的引导,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平时和家人、朋友、同事交流的方式,确实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我记得其中一个例子,讲的是如何巧妙地提出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抱怨,这一下子就点醒了我。总的来说,这本书像是一本“人际交往的说明书”,没有那些空洞的口号,只有实用、落地的方法,让人读了就想立刻实践,并且真的能看到效果。
评分最近工作压力很大,和同事之间的沟通也变得越来越小心翼翼,生怕一句话说错就惹得大家不高兴。偶然间翻到了这本书,本来没抱太大希望,结果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它就像是一杯清凉的夏日饮品,瞬间驱散了我内心的焦虑。书里有很多关于“制造好感”的场景描写,读起来就像是在看一部情景喜剧,幽默又不失深度。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非语言沟通”的章节,原来我们的肢体语言、眼神交流,甚至一个微笑的弧度,都蕴含着如此强大的信息。我之前总以为只要心意到了,对方就能明白,现在才发现,很多时候我们是“想当然”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原来很多时候,所谓的“不好沟通”,问题并不在于对方,而在于我们自己没有掌握好表达的方式。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具体的练习方法,比如如何通过调整坐姿来展现自信,如何用眼神来传递善意,这些细节虽然微小,但效果却出奇地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