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文以铸兵
:49.00元
售价:33.3元,便宜15.7元,折扣67
作者:郭凤海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01
ISBN:9787010126593
字数:292000
页码:3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郭凤海编著的《文以铸兵--中国军事现代化的传统文化资源分析》主要是从“社会支撑结构──文化作用机制──军事现代化的传统文化资源”这一逻辑架构出发,结合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结构变动,结合传统社会“大传统”显学体系与“小传统”日常文化生活运行的互动关系,提出了“文化共创结构”这一新的解释学模式,对传统文化与军事现代化的多重关联进行了多视角的分析与综合,对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作出了前瞻性的文化判断。本书在考察中国传统文化与军事现代化的关联性、传统文化作用于军事现代化的机制和途径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传统文化的三大基本观念──国家观、安全观和生死观的基本内涵和历史取向,它们对中国军事发展和军事现代化的影响,以及由此得出的带启示性认识。
郭凤海,国防大学马列教研部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主任,全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大校军衔。主要从事哲学、文化理论研究。著有个人专著2部,主编或参编著作30余部,论文120余篇,获国家和军队级科研成果奖30余项,其中“五个一工程”奖4项、国家图书奖2项。被评为国防大学第五届学科学术带头人,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太抓人眼球了,那种厚重感和书脊上烫金的字体,拿在手里就有一种庄严的历史感。我当时是在一家老书店里偶然翻到的,立刻就被那种沉稳的气质吸引住了。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很有讲究,触感细腻,油墨散发着一种淡淡的书卷香,让人忍不住想沉浸其中。光是翻阅的体验,就已经值回票价了。这本书的排版布局也非常考究,字距、行距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而且,扉页上的那句题词,笔力遒劲,意境深远,瞬间为整本书定下了一个高远的基调。整体看来,这本书在视觉和触觉上的用心程度,绝对是近年来我收藏的书籍中少有的精品,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细细品味的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也更期待内容会带来怎样的震撼。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握得简直是大师级的范儿,初读之下,你会感觉作者像一个经验老到的老船长,缓缓拉开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所有的重磅信息,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编织的、看似不经意的日常片段,慢慢地、层层递进地揭示出事件背后的复杂脉络。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时间线处理的巧妙手法,时而回溯,时而跳跃,但每一次的转折都显得顺理成章,为读者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和消化前文的铺垫。这种叙事上的“留白”,比直接的灌输更有力量,它迫使读者必须主动参与到故事的建构中去,去揣摩人物的动机,去拼凑历史的真相。读到高潮部分时,那种情感的爆发力是蓄力已久的,如同山洪爆发,一气呵成,让人几乎无法屏息。这种对节奏的精准控制,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悬念和回味无穷的张力。
评分从文字的肌理来看,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是既古典又现代的完美融合。它既保有传统文献的严谨和考究,用词精准,逻辑清晰,但在描述场景和渲染气氛时,又展现出惊人的现代感和画面感。作者的遣词造句仿佛带着一种雕琢的痕迹,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仿佛经过千锤百炼,没有一个多余的赘述,读起来酣畅淋漓,却又回味无穷。特别是那些描绘战争场面和宏大历史转折点的段落,那种磅礴的气势,让人仿佛能听到金戈铁马的回响,闻到硝烟弥漫的味道。这种文字的穿透力,是很多当代作品所缺失的,它既有学术的深度,又不失文学的美感,使得严肃的主题在流畅的文字中得以优雅地呈现,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愉悦感和沉浸感。
评分这本书的史料挖掘深度和广度,绝对称得上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付出了何等巨大的心血去查阅、比对和解析那些散落在历史角落里的珍贵文献。书中引用的细节往往是旁人难以注意到的犄角旮旯的记载,但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的旁证,构建起了作者论证体系的坚实基础。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使得整部作品的论述充满了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它不满足于讲述“发生了什么”,更致力于探究“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微妙影响”。通过这种扎实的研究,作者成功地重构了一个立体而有机的历史场景,打破了许多陈旧的、一维的认知框架。对于任何一个真正热爱历史、渴望了解事物深层逻辑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极具启发性和挑战性的全新视角,是值得反复研读的案头必备之作。
评分作者在人物塑造上展现出的洞察力令人叹为观止。书中的角色,无论主要还是次要,都栩栩如生地站立在你的面前,他们不再是扁平的符号,而是拥有着深刻的矛盾和成长的弧线。我发现,即便是那些在历史记载中略显模糊的人物,在这里也被赋予了极为细腻的内心世界和真实可感的七情六欲。比如某位关键人物的纠结与抉择,那种在道义与生存之间的撕扯,描写得入木三分,让我能够深刻体会到身处特定时代洪流中的个体所面临的巨大困境。作者没有简单地进行道德评判,而是通过展现他们行为背后的复杂逻辑和情感驱动力,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多面性。这种对“人”本身的深刻挖掘,使得整本书的厚度远超出了单纯的历史记录或故事讲述,它更像是一部关于人性复杂光谱的百科全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