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电子CAD项目式教学Protel99SE电路原理图与印制电路板设计
:26.00元
售价:19.0元,便宜7.0元,折扣73
作者:黄明亮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1124905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59kg
本书采用“以任务的项目式”编写模式,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为主导,将电子技术和Protel 99 SE(电子CAD软件)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技术性很强的一本(电子CAD》教材。
全书分为6个项目,包括:初步认识Protel 99,单管放大器电路原理图设计,编辑、创建原理图元器件,电路原理图设计的提高训练,555定时器应用电路的印制电路板设计(手工布线法),单管放大器电路的印制电路板设计(自动布线法)。通过具体项目实例,详细介绍了利用Protel99 sE软件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电路原理图元器件制作、印制电路板元器件制作和印制电路板设计等内容。
本书力求理论与实践并举,便于读者尽快掌握电路设计的主要方法和技能。
本书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类专业通用教材,也可作为其他相近专业和职业培训教材。
前言
绪论
O.1 Protel 99简介
0.2 Protel 99的安装
0.3本书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阅读内容常用电子CAD软件
项目一 初步认识Protel 99
任务一 创建设计数据库及设计文件
任务二 认识Protel 99中的文件管理
任务三 设置Protel 99 SCH(原理图编辑器)环境
项目小结
项目练习
项目二 单管放大器电路原理图设计
任务一 认识电路原理图设计流程
任务二 绘制单管放大器电路原理图
任务三 用电气法则测试电路原理图
任务四 生成网络表与打印原理图
项目扩展用层次原理图设计四位全加器
项目小结
项目练习
项目三 编辑、创建原理图元器件
任务一 认识原理图元器件及其元器件编辑器
任务二 修改元器件图形符号
任务三 制作元器件图形符号
项目小结
项目练习
项目四 电路原理图设计的提高训练
任务一 两级放大器电路原理图设计
任务二 原理图设计综合训练
项日五 555定时器应用电路的印制电路板设计(手工布线法)
任务一 认识印制电路板
任务二 进入PCB编辑器工作环境及参数设置
任务三 印制电路板设计的基本操作
任务四 555定时器应用电路的印制电路板设计
任务五 创建PCB元器件
项目小结
项目练习
项目六 单管放大器电路的印制电路板设计(自动布线法)
任务一 调入网络表
任务二 自动布局元器件
任务三 布线规则设置与自动布线
任务四 印制电路板设计实例
任务五 印制电路板的输出打印’
项目小结
项目练习
附录
附录A SCH 99 Miscellaneous Devices.ddb中常用元器件图样
附录B PCB 99 Advbcp.ddb中常用元器件封装图样
参考文献
我对这本书的教学方法论非常好奇。传统的教材往往是“先理论,后练习”,但“项目式”教学强调的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我希望这本书能设计出一些具有挑战性但又在合理范围内的“迷你项目”。比如,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字电路(如计数器或译码器),并要求学生必须使用差分信号对进行关键信号的布线。通过这样的约束,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需要特定的布线规则。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对比性的分析,比如“采用A布局方案”与“采用B布局方案”在电气性能和可制造性上的差异对比。如果能清晰地展示决策树——即面对特定设计需求时,应该首先考虑哪些因素,然后选择哪种工具和方法——那么这本书就成功地从一本“如何操作软件”的书,升级为一本“如何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指导手册。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有年代感,那种略带粗糙的印刷质感,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那个用Protel 99 SE设计电路板的时代。我记得当年第一次接触这类软件时,那种从零开始摸索元件封装、手动拉线布板的经历,真是既痛苦又充满成就感。这本书如果能抓住那种“项目式教学”的精髓,不仅仅是软件操作的堆砌,而是真正能带着读者走完一个从原理图输入到PCB出图的全过程,那价值就无可估量了。我特别期待它在讲解复杂电路布局时的心法,比如如何处理高速信号的阻抗匹配,如何进行电源和地线的合理分割,这些在实际工作中才是最能体现设计水平的地方。如果书里能提供一些经典的、经过验证的案例,比如一个功能完备的电源模块或者一个简单的嵌入式系统板卡设计,并深入剖析每一步决策背后的考量,而不是简单地展示“点、线、面”的组合,那它就能成为一本实用的工具书,而非束之高阁的理论教材。毕竟,电子设计这行,实践出真知,软件只是实现思想的载体。
评分我最近在整理我书架上的旧教材,发现很多都是厚厚一本,理论知识讲得头头是道,但一到实际动手操作就抓瞎了。这次翻阅这本关于Protel 99 SE的项目式教学书籍,我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它的“项目导向”是否真正到位。我希望看到的是,它能围绕一个具体的目标,比如设计一个能够驱动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然后逐步分解,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芯片、如何绘制满足规范的原理图、更重要的是,PCB设计环节中,如何通过设计规则检查(DRC)来规避物理错误。如果这本书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手把手带徒弟一样,把那些教科书上不会详细说明的“陷阱”——比如过孔的热焊盘处理、丝印层的规划以方便后期的装配调试——都一一揭示出来,那它就超越了一般的软件教程。我对那些只会介绍菜单功能的书已经不感兴趣了,我需要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论,让我在面对真实的设计挑战时,不再感到无从下手。
评分作为一名对电子制造工艺有一定了解的读者,我总是对书籍中关于“可制造性设计”(DFM)的讲解抱有很高的期望。一个设计得再精妙的电路,如果PCB板厂无法顺利加工,或者焊接过程极易出错,那也是白搭。这本书既然提到了“项目式教学”,理应将DFM的理念融入到每一个设计步骤中。例如,在讲解阻抗控制走线时,除了计算理论值,是否会提到不同PCB层压板材的特性以及对线宽的影响?在讲解最小线宽和间距时,是否会对比不同等级的制程能力?我更期待看到的是,它如何指导读者设置合理的PCB边缘余量、避免在泪滴(Teardrop)处理上走弯路,以及如何优化阻焊层和钢网层的设计,以适应现代SMT贴片的需求。如果这本书能让读者在设计之初就具备工厂思维,那么这本书的实践价值就极高了。
评分说实话,电子设计软件迭代得太快了,现在市面上主流的都是Altium Designer,但很多老项目和学习资料仍然基于Protel 99 SE。这本书能在这个时间点依然强调99 SE,或许是面向一些需要维护老设备的工程师,或者是一些学习基础设计流程的初学者。我更看重的是,它如何将“电路原理图”与“PCB设计”这两个环节无缝衔接起来。很多人画原理图时很随意,把元件摆得东倒西歪,殊不知这直接影响了后期的PCB布线效率和可读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强调“结构化的原理图设计”,比如模块化分组、清晰的信号流向标注等。如果它能详细阐述如何从原理图的层面预先考虑PCB的布局约束,从而指导后续的走线策略,那么即使软件版本不再最新,其传授的设计思想也是永恒的。我非常关注它在原理图符号创建和PCB封装管理上的规范性,这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数据一致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