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七字歌 9787109228948

作物栽培七字歌 978710922894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永金 著
图书标签:
  • 农业
  • 作物栽培
  • 种植技术
  • 农业技术
  • 园艺
  • 农学
  • 实用农业
  • 农业科普
  • 种植指南
  • 作物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228948
商品编码:29624850377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作物栽培七字歌

定价:20.00元

售价:15.0元,便宜5.0元,折扣75

作者:唐永金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10922894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作物栽培七字歌》用七字歌的形式,介绍了粮食作物栽培、经济作物栽培的基本知识与技术。粮食作物介绍了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甘薯、大豆等6大作物,简述了谷子、高梁、荞麦、绿豆、大麦、燕麦、蚕豆、豌豆、小豆、山药、魔芋等11种小作物。经济作物介绍了棉花、油菜、花生、甘蔗、等5大作物,简述了甜菜、甜菊、向日葵、芝麻、苎麻、红麻、亚麻等7种小作物。
  《作物栽培七字歌》形式新颖,内容言简意赅、简单明了、押韵顺口、易读易记,便于传播普及。适合普通农民、农业技术员及相关专业人员阅读。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田园诗意:古法农耕与乡土智慧》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探寻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中被时间冲刷却愈发珍贵的田园智慧与乡土技艺。它并非仅仅是一部农学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人与土地、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史诗。全书以散文诗般的笔触,带领读者穿越回那个遵循四时更迭、敬畏自然的古老农耕时代。 第一章:春雷唤醒的土地之歌 本章聚焦于“耕”的起始与希望。详细描述了传统春耕时节的各项准备工作,从“惊蛰”的土地解冻,到“雨水”的精细整地。书中细致描绘了传统翻土的工具——耦犁的使用技巧,以及不同土壤质地对耕作深度的影响。特别着墨于粪肥的采集与堆制,如草木灰的巧妙利用、人畜粪便的科学发酵,以及“积肥如积金”的古老观念。 此外,本章还探讨了“不时不食”的播种原则。介绍了不同地域的春播作物,如早熟的黍、稷,以及豆类的间作套种技术。着重阐述了中国古人在没有现代气象学指导下,如何通过观察鸟类的迁徙、植物的萌芽状态来判断最佳播种时机,体现了人与自然无声的交流。 第二章:夏耘正盛的生命赞歌 炎夏是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本章深入解析了传统农户如何应对高温、干旱和病虫害的挑战。 水利灌溉的智慧: 详述了中国南方稻作区梯田的结构美学与水系管理,从引水渠的开凿到田埂的夯实,无一不体现了精密的工程计算。在北方旱地,则着重描述了“扬水”技术,如简易的桔槔、辘轳的构造及其在提水效率上的优化。 除草与培垄的艺术: 强调了除草的“早”与“净”。描述了“耘”这一动作的内涵,不仅仅是去除杂草,更是通过松土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防止作物根系因缺氧而受损。书中配有大量手绘图,展示了不同作物(如棉花、麻类)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培垄(“堆脔”)方式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决定性影响。 病虫害的自然防御体系: 这一部分极具参考价值。书中记载了大量利用生物防治和草药驱虫的古方,例如用苦楝树皮水浸泡种子以防蚁虫,用艾草熏蒸以避蚜虫等,展现了对生态平衡的维护。 第三章:秋收的感恩与储备的哲学 秋季是汗水的汇集,本章着重于收获的效率与后续的储存科学。 收割的仪式感与技术: 详细对比了镰刀在收割不同谷物时的角度与力度。在收割谷物时,不仅关注产量,更关注籽粒的完整性。描述了传统“打谷”的过程,从敲击到扬场(“簸谷”),每一步都蕴含着力学原理,力求将粮食中的杂质降到最低。 仓储的“避湿避热”之道: 这是传统农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书中专门开辟一节讨论“仓廪”的建筑学。分析了架空地板、双层墙体在保持空气流通和隔绝地气湿气方面的作用。同时,深入探讨了粮食品种的轮换储存,如将干燥的草木灰或石灰撒入谷堆中进行天然防虫处理的经验。 第四章:冬藏的休养与来年的期许 冬季是农耕的间歇期,但并非真正的停滞。本章探讨了冬季农闲时的“农事”准备和传统生活方式。 农具的修葺与保养: 描述了冬季木匠和铁匠如何合作,对犁、耙、锄等工具进行“封油”和“打铁”,确保来年开春即可投入使用。这是一种对生产资料的珍视与维护。 种子筛选的科学: 详细记录了农民如何在家中挑选出最优良的种子,进行“晒种”和“藏种”。这涉及对粒型、饱满度的严格标准,是确保下一季高产的基础。书中记载了古人通过“水选法”来鉴别种子的密度和活力的小窍门。 乡土的道德伦理: 最后一节回归到人与人的关系。探讨了在粮食储备紧张的冬季,乡邻之间如何通过“互助借粮”、“共用劳力”等方式,维系脆弱的乡村共同体。这份“藏”的哲学,不仅是储备物资,更是储备人情与社会资本。 总结: 《田园诗意》旨在为现代读者重建一个立体的、充满温度的古代农耕图景。它揭示了看似简单的耕作背后,所蕴含的经验的积累、环境的洞察和对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这本书是对那些被现代化进程所遗忘的、关于土地的朴素智慧的致敬与重拾。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迷上了一些老物件,翻箱倒柜淘出这本《作物栽培七字歌》,一看名字就知道是那种古早味十足的读物。封面泛黄,纸张也有些脆弱,但字迹依然清晰。我猜这书得有年头了,想来那时信息没这么发达,农耕又是社会的根基,这种朗朗上口的歌谣体,大概是让农夫们最容易接受和记住的知识传播方式吧。仔细翻了翻,里面的内容确实是围绕着各种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甚至连收获晾晒都有涉及,而且都是用七个字的句子编排,像“春耕夏耘秋收忙,冬藏来年又发祥”这样的句子,虽然简单,但意境深远,把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浓缩其中。我还注意到,里面提到了不少传统农具和耕作方式,这对我这个喜欢钻研历史文化的人来说,简直是宝藏。很多细节都带着浓厚的时代印记,比如对水利设施的强调,对肥料的原始处理方法等等,都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过去朴素而勤劳的农村生活。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农技书,更像是一扇窗,透过它,我仿佛看到了祖辈们 face 土地,辛勤耕耘的身影,感受到了那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虽然现在的农业科技已经日新月异,很多内容可能已经不再适用,但其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朴素的道理,依然值得我们去体会和学习。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当我在书店的角落里发现这本《作物栽培七字歌》时,眼睛立刻亮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素,没有时下流行的华丽装帧,但这种返璞归真的风格,反而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翻开书页,一股淡淡的书卷气扑面而来,伴随着纸张特有的芬芳。最吸引我的是它独特的叙述方式——用七字歌的形式来传达农作物栽培的知识。这种古老而优美的形式,将原本可能严肃枯燥的农业技术,变得生动有趣,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在倾听一首关于土地的歌谣。书中的内容相当详实,从作物选择、播种时机,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再到收获、贮藏,几乎覆盖了农作物生长全过程的每一个重要环节。而且,它还特别强调了“天时”、“地利”、“人和”等传统农业观念,将这些哲学思想巧妙地融入到具体的栽培指导中。虽然书中提到的一些技术可能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更新,但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智慧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却是任何时候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尊重的。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拿到《作物栽培七字歌》这本书,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毕竟“七字歌”这种形式,总让人觉得有些过于简单,或者说,内容可能不够深入。但当我真正翻开它,并且开始阅读其中的内容时,我的想法有了很大的转变。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非常复古,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图画或者复杂的格式,一切都显得那么质朴。最吸引我的还是它独特的内容呈现方式——用七言歌的形式来讲解作物栽培的知识。一开始我以为这会很难读进去,但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反而让原本可能枯燥的农业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就像在听一段段充满智慧的农谣。书中内容非常系统,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再到收获和贮藏,几乎涵盖了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环节。而且,它还特别强调了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不同的作物和不同的土壤环境,提出了相应的栽培建议。这让我意识到,这本书并非只是简单的知识堆砌,而是蕴含着一套完整的农业哲学。虽然书中的一些具体技术可能已经过时,但其中所倡导的尊重自然、顺应规律的理念,却是任何时代都适用的宝贵财富。

评分

最近在一个旧书摊上淘到了这本《作物栽培七字歌》,当时就被它朴实的外表吸引了。封面设计相当的传统,没有什么特别醒目的图案,但那种年代感十足的设计,反而让我觉得很有亲切感。打开书,一股淡淡的油墨香味扑面而来,仿佛把我带回到了那个纯真年代。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内容呈现方式——用七字歌的形式来讲解各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这种形式非常新颖,也让本来可能枯燥乏味的农业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读起来朗朗上口,仿佛在吟诵一首关于土地的诗篇。书中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从种子选择、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各个方面,几乎面面俱到。而且,它还非常注重结合实际情况,强调因地制宜,为不同地区、不同作物提供了详细的栽培指导。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天时地利人和”的论述,这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的经验总结,更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虽然书中介绍的一些技术可能在现代农业中已经不再主流,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

评分

我本来是抱着一种猎奇的心态去翻阅这本《作物栽培七字歌》的,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还能看到这样一本充满“古早味”的书,实属不易。封面设计比较简洁,没有过多花哨的装饰,但那种朴实无华的风格反而让人感到一种亲切。打开书页,一股淡淡的纸张气息扑鼻而来,带着岁月的痕迹。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它的内容形式——七字歌。这种形式在现代书籍中已经非常少见了,它将复杂的农业知识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来,读起来朗朗上口,就像是在哼唱一首关于土地的歌谣。里面的内容涵盖了各种农作物的栽培要点,从播种的时机、土壤的准备,到日常的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事无巨细,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一阐述。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一些细节的描述,比如如何观察天气变化来决定播种时间,如何利用一些天然材料来制作农药等等,这些都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虽然有些方法在今天看来可能不够科学,但其中蕴含的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思想,却是永恒的。这本书让我对农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那些默默耕耘在土地上的农民们充满了敬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