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物联网的触点—RFID技术及的案例应用
定价:40.00元
作者:汪浩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2-01
ISBN:978703029533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物联网技术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协议,将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RFID技术是物联网重要的感知触点之一,本书重点围绕作者多个RFID相关,向读者详细展示物联网RFID技术在智能交通、物流、零售、服装、图书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实例。
本书适合物联网技术相关研究人员、物流供应链管理人员、高校物流专业及信息技术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选读。
目录
作者介绍
汪浩,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清华大学硕士、大连理工大学学士。宁波市政协特邀委员,浙江大学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曾历任日本福冈MAEDA株式会社工程师(研修)、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工程师、新加坡IDSC咨询公司高级咨询顾问兼大中国区首席代表、TOPASIA咨询公司总经理。在日本、新加坡、中国的智能交通和工程物流领域有多年的工作经验,还活跃于外供应链管理的教学与培训领域,是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推出的IPSCM认证及国际的高级培训师。
2005年回国后,获得国家授权30余项,主持中国社科院重点课题1项、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2项、浙江省社科规划一般课题1项、宁波市社科规划课题2项、宁波市软科学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SCI收录3篇,EI收录9篇。2007年,主持完成的雅戈尔物流配送中心自动化物流系统项目,是我国自行研究开发的座服饰成品仓储智能化物流系统。该项目在吸收国际*物流理念和物流装备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并应用了多项智能化仓储及配送新技术,代表了我国当前服饰成品物流仓储领域的*技术水平,并获得2009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有力,黑底白字的设计透着一股科技感,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深邃的技术内涵。我尤其欣赏封面上那枚微小的芯片图案,它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信息时代的脉搏和无处不在的连接。拿到书的瞬间,我被它扎实的装帧和略带哑光的纸张质感所吸引,这让我相信作者在内容上也一定下了不少功夫。我期待着翻开扉页,踏入一个由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构建的奇妙世界。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理解现代物流、库存管理乃至智能城市运行逻辑的大门。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专业、严谨,并且充满了对未来应用场景的无限想象,这种气质是很多同类书籍所不具备的。
评分初读目录,我立刻被其中章节标题的编排顺序所折服,它以一种近乎教科书般的逻辑清晰度,将复杂的RFID技术体系层层剥开。从基础的电磁波原理到芯片封装的细微差别,再到不同频段的特性对比,作者没有丝毫含糊。这对我这种希望系统性学习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以往读到的相关资料往往是碎片化的,或者侧重于某一个应用,而这本书的结构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旨在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构建这个知识体系时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这种结构上的精妙安排,使得原本枯燥的技术细节也变得易于消化和吸收。这套梳理脉络的能力,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行业积累和卓越的表达技巧。
评分翻阅中间篇章时,我留意到作者在描述技术原理时所采用的图示和模型构建得极为精妙。那些复杂的信号耦合过程、数据读取流程,通过简洁的示意图得到了形象化的诠释,避免了纯文本带来的晦涩感。而且,作者似乎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每一个关键技术点讲解完毕后,都会紧接着引出相关的工程实现考量,比如天线的设计公差、标签的成本控制等实际问题。这种“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更像是在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实战前的理论预演。对于那些希望将技术真正落地的人来说,这种细节的关注是至关重要的。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其对行业应用的广度与深度的把控。它似乎没有局限于常见的零售业库存管理,而是将视野拓展到了诸如资产追踪、人员安全监控、乃至智能制造的流程优化等更具前沿性的领域。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案例分析部分所展现出的批判性思维,他不仅仅罗列了成功的案例,似乎还隐晦地指出了现有技术在特定场景下的局限性和未来改进的方向。这种不偏不倚、客观评价的态度,使得整本书的论述更具说服力,它提供给读者的不仅仅是“如何做”,更是“为什么这么做”背后的深层思考。这超越了一般的应用指南的范畴。
评分通读下来,我感受到作者的文字风格是那种内敛而充满热情的混合体。他用精准的术语描绘技术蓝图,但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对这项技术能够重塑世界的坚定信念。整体阅读下来,我的脑海中不再是零散的技术碎片,而是一个关于如何利用电磁波驱动万物互联的完整图景。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授了RFID的知识,更在于它培养了读者一种从系统层面思考信息流动的能力。对于任何想要深入理解现代自动化和物联网基石的专业人士或爱好者而言,这无疑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典藏之作,其带来的启发远超其纸面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