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2-07
做好的父母 江潔 9787550251182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基本信息
書名:做好的父母
定價:36.0元
作者:江潔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550251182
字數:153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 理念科學創新、方法實用簡單。
2. 作者身為人母,又曾在平安、泰康人壽等民企長期擔任職業經理人,現創建“博冠過傢長學校”及“博冠國際父母聚樂部”等平颱,長期緻力於傢長教育領域,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本書介紹的方法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可行可信,是傢教領域不可多得的的原創精品。
內容提要
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好的老師,但做到知行閤一卻很難。
江潔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在教子過程中有感於傢庭教育的缺失,創建瞭博冠國際傢長學校,目前已經成功幫助數韆名傢長成為的父母。在大量接觸各類父母的過程中,她總結齣培養好孩子的6大關鍵:為孩子營造溫馨、安全的傢庭環境,瞭解孩子的性格、智能優勢,抓住孩子的成長敏感期,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情緒管理,營造良好的親子關係,以及不斷提升自我的教育理念與手段。
本書教你如何做到以上6點,成為好的父母!
目錄
作者介紹
江潔,安徽黃山人,澳門城市大學MBA。中國傢庭文化普及與傳播者。北京市傢庭教育研究會理事,北**方博冠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裁、博冠國際傢長學校創始人、首席導師、博冠國際父母聚樂部創始人,現代企業傢傢庭管理高級顧問,“啓明星工程”大學生創業導師。
文摘
章傢庭,孩子成長的搖籃
母愛與父愛,一個也不能少
母愛&父愛
母愛和父愛,孩子都需要,隻是在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而已(見錶1-1)。
錶1-1孩子在各階段所需母愛與父愛的比例
成長階段母愛(%)父愛(%)
嬰幼兒階段8020
小學低年級7030
小學中年級6040
小學高年級5050
初中階段4060
美國心理學艾瑞剋弗洛姆(ErichFromm)經研究發現: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的母愛呈遞減趨勢,而父愛呈遞增趨勢。
由上錶可知,在孩子處於嬰幼兒階段及小學低年級時,母親應居於主導地位。升入小學高年級階段後,孩子的獨立意識慢慢增強,母愛應逐漸減少,父愛應適當增加。
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為母愛與父愛有著各自天然的優勢。哈佛大學的研究者發現,人生來有兩個發展方嚮:一是親密性,二是獨立性。母親的天然優勢與責任是培養孩子的親密性,父親的天然優勢與責任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當然,父母的分工不是的,父親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親密性,母親也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但就各自的天然優勢與特殊責任來看,母親更有責任培養孩子的親密性,父親更有責任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所以,母親對孩子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德行禮儀、品格氣質上,如果孩子意誌消沉、情趣墮落、不懂禮儀、不知感恩、不閤群,母親要負主要責任;父親則影響孩子的興趣方嚮、理性作為,如果孩子精神萎靡、沒有愛好興趣、沒有方嚮感、沒有責任感,父親要負主要責任。
由此可見,好的傢庭教育模式是父母聯盟—父母按照孩子在不同年齡段所需的父愛與母愛的多少發揮應有的作用。但長久以來,許多傢庭的教育模式是有問題的。很多做父母的,尤其是母親,由於不瞭解孩子的成長需要,總是怕孩子做不好,處處代勞,結果讓母愛泛濫成災;而做父親的又沒有及時地補充進來。這樣,一方麵會使孩子失去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麵,對孩子健全的人格形成也是極為不利的。
好媽媽成就好孩子
關心孩子的教育
要成為好媽媽,首先要關心孩子的教育。
有人說“現在是一個‘拼爹’的時代”。這種說法有道理。因為大多數傢庭的財富是由爸爸掙得的,而良好的經濟條件、強大的人脈、“高大上”的社會背景,的確可以為孩子創造更好的發展條件。但我認為,單純“拼爹”是不夠的,還得“拼媽”。
所謂“拼媽”,並非拼媽學曆或社會地位,而是拼媽教育理念及教育手段。在中國大部分的傢庭,孩子的傢庭教育主要是由媽媽來做,因此媽教育理念及教育手段將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綜閤競爭力。
《射雕英雄傳》是一部為大傢所熟知的經典武俠作品。很多人讀後都會發齣這樣的疑問:同樣是英雄的後代,為什麼高智商的楊康失敗瞭,而智商平平的郭靖卻取得瞭巨大成功,成為一代大俠?有人說,那是因為郭靖運氣好,而且師父都是武林高手,但楊康的師父丘處機、梅超風的功夫也不差啊,可見師父武功好壞真的不是命運的決定因素。
我認為,解決以上疑問的關鍵在他們的母親身上—兩位母親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手段截然不同。郭靖的母親李萍,用現在的話講是個標準的傢庭婦女,沒有文化,沒有社會地位,又遭逢傢庭巨變,但她不嚮命運屈服,也不妄自菲薄,將郭靖培養成為一個積極嚮上、吃苦耐勞、獨立、不服輸、認死理、講信義,有責任心和民族大義的人。而楊康的母親包惜弱,有文化,有教養,但“慈母多敗兒”,她沒有在楊康心裏種下民族大義的種子,導緻瞭楊康人生的重大悲劇。
做心智成熟的媽媽
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性格活潑開朗、熱情直率、勇敢堅強,做事認真細緻、有責任心,既有很強的獨立性,又善於與彆人相處。但這些優點需要媽媽在心智成熟的情況下纔能培養齣來。
心智成熟的媽媽,情緒是健康的。很多女性在升級為媽媽後,雖然角色發生瞭改變,但心智卻沒有隨之成熟:有的人無法做到開朗樂觀地麵對瑣碎的生活,怨氣過多,自己不快樂,還把不良情緒帶給瞭孩子;有的人在處理傢庭問題時忽略瞭孩子的感受,不自覺地讓孩子成為父母不良關係的“夾心餅”;有的人以“愛”的名義付齣,給予孩子的卻不是孩子需要的,反而製約瞭孩子的發展;有的人麵對孩子,雖然心中有愛,但缺乏足夠的耐心和理解,不能積極傾聽孩子心聲,也不肯給予孩子鼓勵和贊美,更無法和孩子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
我曾經就是一個心智不夠成熟的媽媽。2006年我生燦燦的時候,恰恰是公司籌建工作忙的時候,所以生完燦燦一個月後,我就開始忙於公司的事情,除瞭給孩子喂奶,我很少陪伴孩子,孩子都是由保姆來照顧。
就在燦燦兩個多月的時候,有一天我開完會已經是晚上9點多瞭,結果我一到樓下,就聽到瞭孩子的哭聲。我一邊想著是不是我的寶寶在哭,一邊往樓上跑。到瞭樓上,我打開房門一看,隻見保姆正滿頭大汗地哄著燦燦,燦燦哭得小臉通紅。一問纔知道孩子餓瞭,可保姆又不敢擅自給孩子喂奶粉(那個時候我很固執,覺得孩子要吃母乳,所以保姆在沒有得到我允許的情況下,不能給孩子吃奶粉),隻好等著我迴來。
在燦燦0~1歲這個重要的發展階段,我除瞭給她喂奶,很少抽時間陪伴她,都是由我媽媽和保姆照顧她。而且她一齣生,就自己一個人睡在小嬰兒床上,而保姆睡在另一張床上,她就一直這麼“獨立”地成長著。幸虧在我媽媽無微不至的嗬護下,燦燦得以快樂地成長。這讓我這個做媽少瞭一些內疚感。
燦燦兩歲時,我就一門心思地想讓她上幼兒園。當時我在教育孩子上沒有任何經驗,也沒有請教任何人,完全憑藉自己的本能認為,“高大上”、漂亮、環境好、綜閤辦學條件好的幼兒園就是好的,於是我選瞭一個很貴但離傢很遠的幼兒園,孩子每天需要坐校車上下學。
上幼兒園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一道坎兒。孩子次離開傢人,來到瞭一個新環境,心理和身體都要經受極大的考驗,而我當時我根本不瞭解這一點,所以燦燦上瞭兩天幼兒園就開始生病。
我把燦燦送到醫院之後,醫生檢查完,說孩子要想好得快,必須打針。當時我卻很自以為是地認為沒有這個必要,隻是迴傢後給燦燦吃瞭點兒藥。第二天是燦燦的兩周歲生日,我卻因為需要去總公司參加一個全國性的研討會,沒有在傢裏陪伴她。
第二天下午我有一個演講。就在演講開始之前,媽媽給我打電話,說燦燦住院瞭。當時我的心裏真的是特彆難受,都是因為我的自以為是,孩子纔遭瞭那麼大的罪。事後經過反思,我纔真正認識到:職業女性不能隻關注事業,還應該關注孩子的成長,做到科學育兒。
要想成為心智成熟的媽媽,必須做到以下四點:
,在進傢門之前務必提醒自己:忘掉工作中的不愉快,從現在開始,我需要承擔母親的角色。孩子需要從媽媽那裏獲得快樂,所以韆萬不要把與孩子無關的壞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
第二,要真心與孩子一起分享他的快樂。
當孩子有快樂的事情想要與人分享時,個想到的往往是自己的媽媽。這時媽媽就要把自己的事情放到一邊,認真傾聽孩子。
孩子是特彆聰明的,你有沒有全身心地與他交流,他完全能夠感受得到。當他總是得不到你的真誠迴應,慢慢地就不會主動與你分享他的快樂瞭。所以當孩子興衝衝地告訴你,他今天在學校得瞭一朵小紅花的時候,韆萬不要錶現齣厭煩或者不屑一顧,而要錶現得和孩子一樣高興,再問他能不能讓你看看他的小紅花。
第三,在孩子麵前適當裝“無知”,鼓勵他動腦筋。
當孩子問媽媽問題時,媽媽絕不能錶現得像在單位裏那麼聰明能乾,而應該適當裝“無知”,鼓勵孩子自己動腦筋想辦法,鍛煉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當孩子來問媽媽“這個字怎麼念”時,媽媽絕不能說“你怎麼連這個字都不認識?!”這樣的迴答隻會傷孩子的心,但是直接告訴孩子答案也不是明智之舉。好的做法是對孩子說:“哎呀,媽媽也不認識,我們一起查字典,好嗎?”孩子通過查字典認識這個字後,就會有很強烈的成就感,重復多次後,他就會養成遇到不懂的問題就查閱資料而不是依賴媽習慣,從而學會自主學習。
第四,當孩子遭遇失敗或挫摺時,要善於鼓勵孩子。
當孩子遭遇失敗或挫摺時,媽媽首先要冷靜地告訴孩子:一次失敗並不意味著終生失敗,然後幫助孩子查找原因,總結教訓,改進方法。但很多媽媽做不到這一點。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當孩子玩有些難度的遊戲時,一旦孩子遇到睏難,有些媽媽就會說:“彆玩瞭,你不適閤玩這個。”孩子從此不再玩這個遊戲。也有的媽媽會錶現齣失望的神色,甚至用刻薄的語言諷刺和挖苦孩子,把孩子數落得一無是處。這種做法可能會導緻孩子變得極度自卑,甚至主動放棄本應美好的前途。所以,媽媽要鼓勵孩子堅強,不要一遇到睏難就輕易選擇放棄,這樣纔能培養孩子的毅力。
第五,與孩子對話時,少用“你必須、你應該”等命令式口氣。
媽媽在孩子麵前要注意說話方式,不要在孩子還沒把想說的話說完時,就搶先錶達自己的觀點,或不管孩子是否願意,就以“你必須……”“你應該……”的語氣命令孩子,而且要求孩子立即執行。
如果媽媽,孩子要麼缺乏主見、判斷力,萬事以媽意誌為準,要麼極其叛逆,事事與媽期望反著來。
第六,不提舊賬,不揭短。與爸爸相比,媽媽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更長,更清楚孩子的弱點是什麼。假如媽媽在說話時經常直指孩子的弱點,經常諷刺、批評孩子,或強迫孩子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或是明明知道孩子做不到,還故意要求孩子去做……這些做法無疑是在用尖銳的武器直戳孩子的痛處,孩子的內心可能會很受傷害,因為這一傷害來自於他親近的人。這樣做無助於幫助孩子認識錯誤,孩子還是會不斷地重復錯誤。
總之,媽媽在傢就是媽媽,不是職業女性,媽媽應該照顧好孩子的生活起居,關注孩子內心的起伏變化,關心孩子的一舉一動,嗬護好孩子幼稚的情感,培養孩子的良好性格。
養育孩子,父親也不能缺席
父親不僅參與瞭孕育孩子的過程,在孩子齣生後,父親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也是巨大的。美國心理學傢艾瑞剋弗洛姆說過:“父親是孩子的導師之一,他指給孩子通嚮世界之路。父親雖不能代錶自然界,卻代錶著人類存在的另一極,那就是思想的世界,科學技術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風紀的世界,閱曆和冒險的世界。”
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傢近得齣的一項研究成果錶明: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一般都比較高,在走嚮社會後也更容易成功。現代心理學研究也發現,孩子的成長,特彆是一些的心理品質,如堅持、責任、勇氣等,均需要在父親的鼓勵和積極參與下纔能培養起來。
盡管父親帶孩子的好處多多,但在現代社會中,父親卻往往成為傢庭教育的局外人。這一現象一般是由兩個原因造成的:一是男多擔負著養傢糊口的重任,必須努力掙錢,因此沒有時間陪伴孩子;二是在“男人負責掙錢,女人負責管傢”思維定式下,很多妻子覺得男人在外麵打拼一天,迴到傢後就該好好休息,不讓其插手傢務以及孩子的教育。長此以往,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作用被逐漸弱化,甚至漸漸淡齣。
但隨著傢庭教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瞭父親在傢庭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於是《爸爸去哪兒》等一係列關於父親育兒的綜藝節目應運而生,在社會上掀起瞭不小的父親育兒熱潮。在明星的示範下,越來越多的父親願意並積極加入到育兒大軍中。
再好的母親也無法替代父親的角色,因為二者的教育側重點是不同的。父親對孩子的教育,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麵:,規則教育;第二,形成性彆意識。
與孩子交往時,母親更多的是與孩子進行語言交流,而父親則多是通過運動、遊戲與孩子進行交流。在遊戲過程中,孩子會從與父親的交流中知道什麼是規則,會觀察父親怎樣麵對挫摺、化解危機,進而模仿。所以爸爸要多帶孩子做戶外運動,鍛煉孩子的冒險精神和勇氣。
我先生工作特彆忙,平時很少有時間陪孩子。2014年4月,“博冠國際父母聚樂部”舉辦瞭一場親子戶外拓展活動,要求父親帶著孩子一起參加。我覺得這是一個增進父子關係的好機會,提前就和先生約好,讓他那天要抽齣時間來參加活動。
活動開始前,工作人員跟我說這次拓展活動要求孩子必須在5歲以上,因為有些項目對孩子的年齡有要求。當時我心裏一沉:完瞭,頂頂還不到4歲,沒法參加活動,隻能在颱下給哥哥姐姐們喊加油瞭。可是當我朝颱上望去時,突然發現先生和頂頂竟然也站在瞭拓展隊伍中。我走過去問先生:“怎麼,你們想試試嗎?”先生說:“帶兒子試試吧,不行再下來。”
頂頂剛上去時腿有點兒抖,不敢邁步嚮前走,於是他轉頭看著爸爸。他爸爸堅定地告訴他:“頂頂,你行的,爸爸和你一起過去。”於是,頂頂在爸爸的鼓勵和幫扶下,邁齣瞭步。
齣乎我的意料,在長達一個半小時的活動中,頂頂從頭至尾都沒有哭一聲,在他爸爸的幫助下順利地完成瞭整個拓展項目。當頂頂獨自從纜繩上滑下來的時候,他的眼睛發亮、滿臉自豪,笑得非常開心。
這次活動讓先生的感觸特彆深,他對我說:“這個平颱做得好,你們的活動也非常有意義。通過這次活動,我的收獲真的很大。”而頂頂在參加瞭這次活動之後,也變得更加勇敢和堅強瞭。
他倆的反饋讓我慶幸,如果那天我獨自帶著孩子去參加活動,孩子很可能隻能當觀眾,不可能獲得如此美妙的體驗。
父親在男孩與女孩的性彆化發展進程中也具有重要影響。男孩會模仿父親的角色和行為,認識、認同自己的男性身份。對女孩來說,爸爸的言行、待人接物的態度,都會對其今後的社交能力和性格産生非常重要的影響,甚至會影響未來其與丈夫的相處模式。我的一位女性朋友用自己的經曆印證瞭這一點。
……
序言
自序孩子成就父母的幸福
養育孩子是父母的終身事業。如果父母用心陪伴孩子成長,孩子將會受益一生。
走過人生數十載,曆數生活中的幸福,事業有成、夢想成真固然能給我們帶來快樂,但這些終究是過往雲煙。生命中珍貴的,是傢庭給我們的幸福,是孩子們的快樂成長。
在朋友眼中,我是一個特彆不安於現狀,也特彆愛摺騰的人。我於1999年加入中國平安,2001年因為能力強、機遇好,成為中國平安年輕的支公司總經理,擁有瞭同齡人眼中比較好的職業和收入。2005年我被調到閤肥,2006年又迴到黃山籌建新公司,沒想到創造瞭一個奇跡—成為“泰康人壽全國總監”。
但孩子改變瞭我的人生軌跡。為瞭孩子,我先後做齣瞭兩次重大抉擇:次是2011年的5月,為瞭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我放棄瞭黃山的安逸生活,將全傢遷到北京。到瞭北京之後,我的大感受是:北京是一個資源多,平颱大,信息量、學習資源異常豐富的地方。我參加瞭北大、清華的總裁班,參加瞭各種名流俱樂部。在同商業名流、學術名傢交往的過程中,我感受到瞭健康嚮上的力量,我的生活綻放齣更美的光彩。
第二次是希望有時間和精力陪伴孩子度過成長關鍵期,我放棄瞭專注15年的保險行業,潛心從事父母教育研究和傳播,希望用自己的領悟和影響力去更多的父母關注傢庭教育。
在剛來北京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我參加瞭很多傢庭教育研討會,也接觸瞭很多的媽媽,其中很多人都是有海外留學經曆或海外工作經曆的“高知”。在同她們的交流學習過程中,我開闊瞭視野,獲得瞭很多成長。比如,剛到北京時,我以為教育孩子就是給她找好的學校、好的老師,給她報貴的興趣班。我甚至還決定,如果我再忙一點的話,就直接給孩子找一個好的傢教。後來經過一場場的研討會,以及和很多父母的交流,我發現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投入瞭很多心力,我這纔意識到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情,父母也很重要。於是我認真學習傢庭教育知識,並在與孩子的互動交流中不斷地實踐。後來我發現,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自己也獲得瞭很多成長。於是我産生瞭做父母教育的想法。我覺得自己做父母教育有兩個優勢:,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我打心眼裏熱愛教育,希望學有所成,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受益者;第二,我有15年職業經理人生涯,知道如何運轉一個公司。於是我決定做父母教育,希望能成就自己,也把父母教育的理念傳播齣去,做一些有社會價值的事情。
孩子是傢庭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父母不僅要成為閤格的職業人,還要肩負起育兒的使命,為孩子提供好的教育,但現實是,傢庭、事業失衡現象比比皆是。
父母教育是傢庭教育的基礎,是國民素質的源頭。今天的父母給予孩子什麼樣的教育,明天,傢庭、社會、國傢和民族便會收獲什麼樣的未來。所以我希望通過父母教育的普及與推廣,幫助父母達到減壓增智、傢業平衡、幸福圓滿的目的。
傢庭是一所學校,傢庭教育有著自身獨特的方式。它通過傢庭環境氛圍及父母的言論、行為對孩子産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無形中塑造著孩子的人格、品德與基本素質,所以父母教育是一項非常有社會意義和社會價值的事。
許多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觸,那就是現在的父母實在難當。在事業和傢庭之間忙忙碌碌,往往什麼都沒做好。由於父母和孩子缺乏良好的溝通,兩代人之間往往有隔閡,甚至形成對立。一些企業傢和社會精英在事業上很成功,對傢庭管理和子女教育卻一籌莫展。
未來10年,隨著中國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國企業管理層將麵臨大麵積的交接班,成功人士所麵臨的難題往往不再是前方的“事業徵戰”,而是後方的“傢庭挑戰”。做好傢族管理與財富傳承,已成為中國企業傢們的迫切需求。
完整的教育體係包括傢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但父母通常把教育孩子的重任全權委托給學校。為此,他們竭盡所能地為孩子尋找好的學校。這樣做當然沒有錯。我本人也非常看重學校教育,認為好的學校是父母送給孩子的好的教育禮物。所以我為燦燦和頂頂分彆選瞭好的小學、幼兒園。燦燦所在小學非常重視傢校共建,其教育理念是“腳踏實地做人,腳踏實地做事,頂天立地做人”。校長陳崴非常有親和力,曾被評為“‘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工程’全國先進工作者”,榮獲瞭“北京市西城區屆科研帶頭人”等多項榮譽。頂頂所在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是“溫暖、關愛、真情”——這六個字對於傢長來說很溫暖——目標是“習慣良好,學會自護,敢於錶現,快樂生活”。園長任樹嫻擁有多年幼兒教育經驗,孩子們都親切地稱她為“園長媽媽”。
但是,僅有好的學校教育是不夠的,父母還需要做好傢庭教育。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我越發領悟到教育的前提是孩子和父母之間必須建立親密的關係。父母隻有充分瞭解自己的孩子,深入瞭解孩子的成長規律,纔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在傢庭教育中父母應該是主角,不是配角,更不能缺位。父母的角色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也沒有任何捷徑可走。
孩子的問題絕不是靠金錢就能解決的,而是要靠時間和用心陪伴。隻有願意花時間陪伴孩子成長和不斷學習的父母,纔可能少走彎路。為此,父母要不斷學習、勇於改變、更新觀念、自我成長,探索適閤自己孩子的教養方式。
傢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
做好的父母 江潔 9787550251182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做好的父母 江潔 9787550251182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