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如果你爱我 网络原名《G弦上的朱丽叶》
定价:25.80元
作者:印莲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4-01
ISBN:9787537831444
字数:305000
页码:28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网络原名《G弦上的朱丽叶》,晋江爆红热帖,粉丝无数。
晋江网携知名作家藤瓜、月斜影清、正午月光、木浮生、鲜橙联袂推荐。
内容提要
秦然是小如的高中同学,大学又不巧厮混到了一起。其实秦然从五岁起就一直追着她,而她完全不记得了,只是一味排斥。同时进了那所大学的,还有秦然的表弟,江森。江森和小如在同一个班,典型东北人的性情,两人总是一见面就吵。
故事主要围绕几个场景展开,将几位主人公之间纷繁错杂的情感纠葛融入现实的中。感叹着一对璧人的感情,却又为了另一个男孩的执着付出而惋惜······
目录
1.孽缘
2.兄弟江森
3.一生
4.丢失的米开朗
5.经年
6.战神Ⅰ
7.战神Ⅱ
8.战神Ⅲ
9.第二个吻
10.有关泻药
11.诺言
12.追击小偷
13.夜宿上饶
14.惊魂之夜Ⅰ
15.惊魂之夜Ⅱ
16.惊魂之夜Ⅲ
17.江森倒霉的一天
18.悲剧是这样产生的
19.长假归来
20.乌龙篮球赛Ⅰ
21.乌龙篮球赛Ⅱ
22.乌龙篮球赛Ⅲ
23.表白
24.车展Ⅰ
25.车展Ⅱ
26.车展Ⅲ
27.甜蜜的开始
28.恋爱吧
29.爱情是什么
30.赴螃蟹宴
31.落水的英雄
32.江森再度负伤
33.小如神奇的妈妈
34.秦然的噩梦
35.爱情的序幕
36.龙卷风的中心
37.意外走火
38。小如的告白
39.雪中情
40.今宵未眠
41.江森的回忆
42.平安夜
43.赌约
44.聚会
45.戒指
46.佛门之地
47.AV
48.春梦
49.机会
50.惊心一夜
51.男人的奴性
52.秦然的生日
53.兄弟
54.致命的意外
55.分裂
56.往事
57.秦然的姐姐
58.邀约
59.
60.情非得已
61.誓言
62.成长的代价
63.真相
64.她爱着谁?
65.青春无限
后来的后来
作者介绍
姓名:孙迪安 笔名:印莲 主要作品:《公主寻草记》、《凤舞战歌》
文摘
序言
从文学技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结构布局非常巧妙,它采用了多重视角叙事,但处理得非常流畅,没有让人感到混乱。不同人物的视角切换,就像是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在观察同一个事件,每一次切换,都会让你对之前理解的情节产生新的认知。特别是当两个不同视角的叙述内容相互印证或产生微妙的偏差时,那种“真相浮出水面”的快感是无与伦比的。作者在保持叙事清晰的同时,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悬念和期待感,但这种悬念不是那种低级的“谁是凶手”式的,而是关于“他们最终会如何面对彼此”的情感悬念。这种叙事上的精心雕琢,让阅读过程本身变成了一种智力上的享受。我甚至去查阅了一下作者之前的作品,发现这种对结构层次的偏爱似乎是她一贯的风格。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提供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更提供了一次结构精巧、层次丰富的阅读体验,让人忍不住想反复品读,去探究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精妙设计。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动声色”。它没有刻意去煽情,但情感的冲击力却如同深水炸弹,在你毫无防备的时候爆炸。我很少在小说中看到对“遗憾”这种情绪处理得如此克制而有力的。遗憾不是一笔带过的叹息,而是渗透在人物日常习惯里的微小动作里。比如,某人总是习惯性地为另一个人多倒一杯茶,即使那个人已经不在身边,这种重复性的动作,比任何哭诉都更让人心酸。作者似乎非常懂得“物是人非”的重量,她没有去纠结于过去的对错,而是着重表现时间如何不可逆转地雕刻着人心。我读的时候,时常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代入感,仿佛我就是那个站在岔路口,看着过往的一切慢慢远去的人。它探讨的不是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那种融入生活的、柴米油盐里的相互支撑与磨合,那种在平淡中逐渐显现的、经得起推敲的真情。读完后,你不会觉得世界是灰色的,反而会觉得,正是因为有这些不完美和遗憾,生活才更显其真实和珍贵。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处理得极其高明,它不像那些快餐文学那样急于将情节推向高潮,而是懂得留白,懂得用大段的内心独白和环境描写来营造一种浸入式的体验。我个人非常偏爱这种慢热型的作品,因为它给予了读者充分的时间去消化每一个场景背后的深层含义。特别是书中几处关于“选择的代价”的描写,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作者没有用冗长说教的方式去阐述哲理,而是通过人物在某一瞬间的选择,展现了蝴蝶效应的威力。你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决定,可能在多年以后引发了连锁反应,彻底改变了人生的轨迹。这种处理手法非常高级,它要求读者必须全神贯注,稍有走神,可能就会错过关键的情感转折点。我读到中间部分的时候,甚至忍不住合上书,拿出笔记本,试图去梳理一下人物关系网和时间线,生怕自己理解错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某种宿命感。这绝对不是那种可以一边刷手机一边看的书,它需要你全身心的投入,去感受那种随着剧情推进而逐渐加重的命运感。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思维都被梳理了一遍,对于生活中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事件,有了一种更清晰的脉络感。
评分让我惊艳的是作者对“声音”的运用。虽然是文字作品,但我仿佛能“听”到故事里的一切。无论是清晨街道上被薄雾过滤后的喧嚣,还是深夜里两人独处时,那种近乎寂静的、能听见彼此呼吸声的紧张感,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特别是关于音乐的描绘,那些被反复提及的旋律片段,仿佛真的拥有了实体,在你脑海里回响。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背景烘托,这些声音元素,实际上成为了人物情感的载体。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环境音,比人物自己说出的任何对白,更能揭示他们的真实心境。举个例子,书中有一段描绘主角在雨天等待某人的场景,作者没有直接写他有多焦急,而是用了大量笔墨去描写雨点敲击不同材质的声响,从屋檐的滴答到柏油路面的噼啪,每一种声音都像是对等待时间的量刑。这种感官上的丰富性,让整个故事的立体感瞬间提升了好几个层次。对于我这种对听觉体验比较敏感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简直是一场听觉的盛宴,让人读完后,还会下意识地去留意生活中的那些细微声响,仿佛自己也成为了故事的一部分。
评分天哪,这本书简直是夏日午后阳光下的一杯冰镇柠檬水,透心凉又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酸甜。我原本以为这又是一部平淡无奇的都市言情,毕竟书名听起来就已经预示了某种老套的“命中注定”桥段。但翻开第一页,我就被那种微妙的氛围给抓住了。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不是那种大开大合的戏剧冲突,而是像在描绘一幅水墨画,你需要凑近了才能看清那些藏在细微之处的墨痕和晕染。角色的内心挣扎刻画得尤其到位,你会清晰地感受到他们在面对生活抉择时的那种犹豫和自我拉扯,那种“我想要,但我不确定我配不配”的复杂情绪,简直是每一个在现实中摸爬滚打的人的真实写照。读这本书,与其说是阅读一个故事,不如说是一次深度的自我对话。它没有提供廉价的答案,却能让你在那些看似平淡的对话和场景中,找到自己曾经忽略的心绪碎片。那种感觉就像是,你以为自己已经完全了解自己了,结果作者用一根细如发丝的线,轻轻勾出了你心底最柔软、最不愿触碰的一角。我尤其欣赏它对“成长”这个主题的处理,它不是那种一蹴而就的蜕变,而是在一次次的跌倒、爬起、再跌倒的过程中,缓慢而坚韧地完成的。看完之后,你会放下书,安静地坐一会儿,心里是满足的,带着一种“啊,原来生活就是这样”的释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