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象棋基本战术及其训练测试/象棋阶梯课堂系列
定价:16.50元
作者:傅宝胜
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33772086
字数:
页码:12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象棋基本战术及其训练测试/象棋阶梯课堂系列》主要介绍的是象棋基本战术以及趣味排局。是初学者提高棋艺的必由之路。本册内容趣味兴较浓,引人入胜,能给初学者带来兴致和满足感,增强学棋的积极性。如能独立地思考出答案,熟练掌握并能运用到实战中,您棋力就达到了较好的水平。
目录
单元 基本战术问题测试
试卷1 基本战术问题测试(一)
试卷1 解答
试卷2 基本战术问题测试(二)
试卷2 解答
试卷3 基本战术问题测试(三)
试卷3 解答
试卷4 基本战术问题测试(四)
试卷4 解答
试卷5 基本战术问题测试(五)
试卷5 解答
试卷6 基本战术问题测试(六)
试卷6 解答
第二单元 趣味排局问题测试
试卷1 象形排局问题测试
试卷1 解答
试卷2 连照胜排局问题测试(一)
试卷2 解答
试卷3 连照胜排局问题测试(二)
试卷3 解答
试卷4 趣味棋局问题测试(一)
试卷4 解答
试卷5 趣味棋局问题测试(二)
试卷5 解答
试卷6 趣味棋局问题测试(三)
试卷6 解答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对我来说,象棋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像是一种需要终身修炼的哲学。我喜欢那种通过逻辑推演获得最终胜利的成就感。目前市面上关于象棋的书籍汗牛充栋,但真正能够深入到“战术思维模式”的却凤毛麟角。我猜测这本《象棋基本战术及其训练测试》一定在培养读者的“预判能力”上下了很大功夫。战术的精髓在于“预先计算”和“强制性”。它要求你不仅看到当前的攻击机会,更要看到对手在你的攻击下被迫做出的几种反应,并为每一种反应准备好后续的应对。如果书里能详细讲解如何构建一套有效的计算框架,比如“深度优先搜索”或“广度优先搜索”在实战中的非正式运用,那就太宝贵了。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效率”的讨论,比如如何用最少的子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战术目的。好的战术,一定是经济实惠且致命的。我希望读完这本书后,我的棋局分析速度能提高一个档次,不再是那种看到机会就急吼吼地上头,而是能冷静地评估成功率和潜在风险。
评分我常常思考,一个真正的棋手,其力量的源泉并非仅仅在于记住多少开局定式,而是在于他能否在混乱的中局搏杀中,迅速地从“乱局”中提炼出“有序的战术机会”。这本书既然是以“战术”为核心,我非常期待它对那些经典战术母题的深度挖掘。比如“闪电战”、“跨河车”、“双将困毙”等,这些名词背后蕴含的几何学和力学原理是什么?作者有没有尝试用一种更加结构化的方式来呈现这些战术的通用模型?我希望能看到一些“万能公式”的雏形,当然,是那种需要读者自己去领悟和灵活变通的“模型”,而不是死板的套路。我喜欢那种能激发我独立思考的材料,而不是直接把答案喂到嘴边的。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具有代表性的“战术谜题”,这些谜题最好能涵盖从初级到高难度的不同层次,并且这些谜题的设置,能有效检验读者是否掌握了本章所讲的核心思路。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编写风格,才是对我们这些渴望进步的棋迷最大的尊重。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让我这个老棋迷心头一热,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翻开它,但光是看到“基本战术”这四个字,我的脑海里就已经浮现出无数精彩的对局和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妙手了。我记得自己年轻时,为了领悟那些看似简单的杀棋布局,没少下苦功,对着棋谱琢磨到深夜。这套“象棋阶梯课堂系列”的定位,听起来就非常适合我这种想要系统梳理一下知识结构的人。我猜想,作者一定非常了解初学者到中级棋手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那些“坎儿”。比如,开局的陷阱、中局的复杂变化,尤其是那些经常被我们忽略的、看似不起眼的“一步棋”背后的深层意图。我特别期待看到作者是如何将那些抽象的战术概念,通过清晰的图例和富有启发性的文字阐述出来。如果书中能穿插一些历史上经典对局的片段,用现代的眼光去剖析那些老棋手的神来之笔,那就更妙了。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教你如何赢”的书,更是一本能引导我“如何思考”的书,让我在每一次落子之前,都能多想那么一两步,把那些潜在的杀机和防守的要点都纳入考量范围。那种棋力稳步提升的踏实感,才是阅读这类专业书籍最大的回报。
评分我最近迷上了一种研究棋谱的“笨方法”,就是把一本好书当作“武功秘籍”来对待,反复研读,甚至可以做到“手不离书,眼不离棋盘”。这本书的出现,正是我需要的“升级宝典”。我最怕的就是那种作者自说自话,用一套只有他自己才懂的术语来解释问题的书。我希望这本书的语言是平易近人的,能够真正走进读者的内心世界。尤其对于战术层面,很多时候需要的不是复杂的理论推导,而是那种“一语惊醒梦中人”的领悟。比如,如何识别一个“死活局”中的“假活真死”或者“假死真活”,这种微妙的平衡点,往往是棋手水平分水岭。我希望作者能用最朴素的语言,把那些精妙的本质挖掘出来。而且,作为“阶梯课堂”系列的一员,它应该在知识的衔接上做得非常到位。读完前一课的巩固练习,下一课的引入点应该能自然而然地承接上来,让我的学习曲线保持一个稳定而向上的趋势,而不是忽高忽低,让人感到挫败。
评分拿到书的那一刻,我首先被它厚实的质感和精良的印刷所吸引。封面那种稳重而又不失活力的设计,就好像在预示着这本书的内容绝非泛泛之谈。我这个人吧,对那些花里胡哨、内容空洞的棋书实在提不起兴趣,我追求的是那种扎实的、能经得起反复推敲的干货。我习惯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先快速浏览目录,看看它的逻辑结构是否严谨。一个好的教材,它的章节安排必然是层层递进的,从最基础的“牵制”、“并列”这些概念,逐步过渡到更高级的“弃子争先”、“连续弃子”等复杂组合。我猜,这本书的“训练测试”部分应该会是重头戏。实战演练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如果测试题设计得既有难度,又能覆盖到本章的重点,那就太棒了。我甚至可以想象自己拿着铅笔,在那些棋盘格旁边,一笔一划地写下自己的解法,然后和书后提供的标准答案进行比对,那种自我纠错和醍醐灌顶的感觉,是看视频教学永远无法替代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在我陷入迷茫时,给我一盏清晰的指路明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