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再不相爱就老了
定价:25.00元
作者:乘桴浮于海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4-01
ISBN:9787503941344
字数:
页码:22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41kg
编辑推荐
不要疯狂地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踩着青春的狗尾,再纯情一把,迈着奔三的正步,再折腾一回。我们的青春都高浪费在青春上了,我们的爱情都用来折腾爱情了。80后的笑忘书,90后的。
我后看了一眼那透出斑驳光线的窗帘,走出了那个小巷。在这样的雨巷,本来很适合念念戴望舒的诗,说不定还能“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可哥们儿这次玩大发了,不光遇到了那丁香一样的姑娘,顺带着还打包遇到了她的男朋友。
内容提要
这是个“盆里有个碗,碗里有个碟”的俄罗斯套娃般的故事。胡咧咧为寻找处女而到处追逐美女,后得知他找到的“处女”朱二凤已做过几次流产术而黯然分手。龙婴结识了熟女钱莹,不想她曾因吸食而委身于人。草样年华遭遇了不治之症的辛良,终离家出走了,省下家里的治病钱供弟弟读书,让人心痛。何满子得知仍是童子之身的辛良患肝癌,同情而义气地为他找“”体验,更让人心痛。小说以貌似轻松实则深刻的笔触触碰了沧桑人生。陆陆续续奔三张的80后们,开始正面遭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目录
作者介绍
乘桴浮于海,雄性,性征正常。
常常恍然若失,易被虚无羁绊。
认为小说是一种捕风捉影的游戏。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源出《论语》,大体意思讲的是,孔子对弟子们说:“我的事儿要是成不了,我就坐个小筏子出海,不带你们玩了。” 我曾望文生义地把这句话理解成:“不想走路的人,就坐小船儿前行吧。”一不小心,就浪了一漫。
文摘
话 杜莲
那是多年前的一个下午,胡咧咧突然对我们这群“情剩”朋友,用深沉的语气说:“任何流血七天还不死的生物,都是可怕的。”那时候他刚被第七任女友抛弃。他的这句话,我们都心领神会。
其实,我们是在背地里嘲笑了他的,大家都觉得胡咧咧有这种下场实属罪有应得。
但现在,我想我多少有点儿理解了他当时的心情。
“杜莲,很想你!”
下着小雨的秋夜,我连夜从广州坐火车回西安,自鸣得意地站在杜莲的楼下,给她发了这样一条短信。拿着手机,看那短信的发送符号像一只候鸟,一闪翅,就向着遥远的未知飞去了。
没有让我等太久,杜莲的短信就来了。
“破布,我也想你,你快回来吧!”
“回去又能怎样呢?”
“回来看我吧,我想你了,想要你的怀抱。”
天气很冷,但我的心里突然热了起来。站直身体,深深地吐出了一口气,雨亲在脸上,多舒服啊。
“那你推开窗子,往下面看,或许会有意外的发现。”
我暗自得意,觉得自己很会玩感动女生的那一套把戏。随着短信发出去,不大会儿就听到了开窗户的声音。抬起头来,一个熟悉的身影,在灯光的阴影里向我看来。
“破布!破布!”杜莲大叫。
路灯下,我向她挥手。下一刻,她飞快地消失在窗前,“噔噔噔”的脚步声回荡在楼道里。
“破布!真的是你啊!”
“杜莲!”我一把把她抱在怀里,突然,那种踏实的感觉在全身蔓延开来。手开始不老实地在她背上游移着,同时嘴唇也落在了她脸上,急切地寻找着另两片温软。
“讨厌!”她轻轻推开我,“你不知道这里是大街啊?!”
紧接着,她才看清我只穿了一件单薄的长袖T恤。“你次来西安啊?”她责怪道,“快进屋里去吧!”
那是很小的一个单人间。
“就坐这儿吧,”她不好意思地指着床说,“我这里很少有人来,连凳子也没有。”
我听话地走过去,坐在床沿上,看她脱下外套,露出里面一件淡粉色的毛衣。我招呼她道:“你也过来坐吧!”她微笑着打量我,嘴角好看地翘着。
小小的房间里突然静了下来。
杜莲低着头,头微微偏着,头发上好闻的香味便漾开。
我偷偷咽了口口水,心早就跳得像怀里揣了只兔子。好半天我才说了一句话:“怎么和他分了?”
话一出口,才感觉到不对,啊……不由在心里狠狠地骂自己不识趣。
“又不在同一个城市,离着那么远,不想在一起就分了呗。”她轻描淡写地说。
“不可能吧?你们在一起那么久了,是吵架了吧?”我倒真有点儿愚公移山的精神,见她好像不在意,于是仍不知好歹地问着。
她用胳膊肘捣了我一下,嗔怪道:“不许问了,反正他惹我生气了!”
我才懒得问这样的事情呢,这对我至少不是什么坏事。装作被她用胳膊肘捣疼了,我“哎哟”一声叫了起来,同时搂着她一起倒在了床上,身子一翻,压住了她……
如果这是一个老套的爱情故事,相信你肯定已经猜到了结局:当天晚上该发生的都发生了,从此以后,我和杜莲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个故事就到这里为止,谢谢大家捧场,改天我请大家吃喜糖……
好吧,虽然我很希望当时能和杜莲发生些什么,但作为一个诚实的人,我不能不说,故事的走向并非如此。
“坏蛋,快起来,快起来,我还没问你在广州过得怎么样呢,怎么突然就回来了?”她一边推开我,一边问道。
“在广州啊,还好,除了想你。”我有点儿油嘴滑舌地说。
她装作恶狠狠的样子,在我的胸口用力拍了一下,说道:“让你贫!”
我连忙抓住她的胳膊,心怦怦跳着,说:“不敢了,不敢了!”
我仍然舍不得放手,两只手交扣着,环住她的腰,不放她跑脱。嘴巴又开始蠢蠢欲动地向她的脸上亲去。她脸上白白净净的,淡淡的香气像一把小毛刷,挠着我的心,痒痒的。
气氛突然之间有点儿怪,一切好像都静了下来。杜莲的脸红红的,眼睛悄悄闭了起来。
“看来这次哥们儿要来真的了。”我在心里暗暗想着,连呼吸都颤抖起来。
“咚咚!”敲门的声音。
谁啊?!我真是恨死了这个声音,差点儿大声骂起来:“他谁啊!大半夜坏人好事,缺德!”
杜莲听到这声音,身体一下子就绷紧了,猛地坐了起来,捂住了我的嘴,在我耳边小声说:“别动,我去看看。”一边说一边整理有点儿乱了的衣服和头发。
“谁呀?”她小心翼翼地问道。
外面的人没有说话,杜莲轻轻把门打开了一条缝,我警觉起来,只要一有什么动静,马上就能做出反应,我其实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紧张。
“你怎么来了?”我听到杜莲问了这么一句,声音有点儿怪怪的。后来我一直在想,不知道那时候的她究竟是怎样的心情?
那人在门外说道:“对不起,是我不对……”
“你等我一下!”她对门外的人说,“我先穿上外套。”
不等那人回答,杜莲就飞快关上了门,低声对我说:“破布……”她看了看我,脸涨红了。
其实,我心里已经全都明白了,信不信由你,反正那时候我不知道为什么,像个被人捉奸在床的倒霉蛋,赶紧用手抓了抓自己的头发。杜莲也下意识地抓了抓自己的头发,似乎低着头在想什么。我看着她,她有点儿奇怪地笑了一下,说:“对不起哦,破布。”
门外那人进来了,是一个瘦高个子的人,他似乎没想到房子里除了杜莲还有其他人。杜莲没等他开口,就先向我介绍说:“这是我男朋友,我跟你提起过的。”
虽然事先已经猜到了,但听到这里,我的心还是一下子沉了下去。我就这样猛地一愣,突然有些结巴了:“哦,哦……噢……”我无奈地看着杜莲,很想问她:“你不是说你们分手了吗?现在怎么又说这是你的男朋友?”这话我没说出来,我希望我的眼睛能够告诉杜莲。但是她一直不看我的眼睛。
那人看到我脸色一变,但在杜莲介绍他是自己男朋友的时候,他总算是抑制了一下怒气,用非常难听的语气问杜莲:“这个人是谁?”
“这是破布,你知道的呀,我的好朋友!”杜莲说。
“哦,我知道,”那人有点儿嘲讽地说,“不就是那个给你写什么‘眼睛会结珍珠’的酸诗人吗?若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看我不把他踢出去!”
“你……”我听到这里很生气,你小子算什么东西!到底谁踢谁啊!
“怎么?要打人啊?来呀,来呀!”那家伙似乎有点儿嚣张。
真是个,我还真没见过自己讨打的。打他?就他那样的,我一个打十个也很OK啊!但我从小就不是那种听话的人。这一回也一样,我不愿意成全他。
我还没怎样呢,杜莲却先发火了,对那道:“你什么意思?!你有什么资格跟他说这样的话?!”
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去推那个人。
看到那情形,我的心实在是灰到了极点,本以为这次从广州回来就可以和杜莲在一起了,可突然之间又变成了这样的局面。我很想问问杜莲,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可我已经无力再说什么,事情难道还不够清楚吗?
这一切都只不过是我的一相情愿罢了,或者杜莲让我回来,只不过是想找个人诉苦罢了。可我为什么当真呢?为什么迫不及待兴冲冲地从那么远的地方跑回来了呢?为什么还自我感觉良好地认为能给她一个惊喜呢?
我已经没了再去问个青红皂白的兴致。
不知道为什么,在我心里另外一个人的影子突然跳了出来。一想到那个人,我的心倏地疼了一下,疼得我差点儿掉出眼泪。即便是在刚刚那种狼狈的情况下,我都没觉得这么难受。
就那一霎,我安静了下来。我轻轻拉住了杜莲:“你们别闹了,我这就走。”
回过头,我看见杜莲张了张嘴,终于没有说出挽留的话来。
序言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某些畅销书那样追求直白和冲击力,而是采取了一种更为克制和内省的方式。你会发现很多精妙的比喻和象征,它们隐藏在看似平淡的对话和场景描述之下,需要细心去捕捉。我喜欢作者对“时间”这一母题的处理,它不是一个线性的概念,而是以一种循环往复、相互缠绕的方式存在于角色的记忆和现实之中。角色的成长轨迹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自我认知过程,这种真实感是很多虚构作品难以企及的。虽然情节中不乏让人唏嘘的转折,但作者的笔下没有廉价的煽情,所有的痛苦都有其内在的逻辑支撑。读完后,我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很想知道在故事的尾声之后,那些人物的生活会如何继续。这正是好作品的魅力所在——它在你的脑海中搭建了一个可以长久居住的空间。
评分翻开这本书,首先被吸引的是它那充满诗意的书名和封面设计,透着一股古典又现代的交织感。阅读过程中,我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同时又舍不得太快翻过那些优美的句子。作者的文字功底毋庸置疑,遣词造句之间流淌着一种独特的韵律美。情节的推进犹如一部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有高亢激昂的乐章,也有低沉婉转的片段,层次感非常丰富。最让我震撼的是,作者似乎能洞察到人类情感中最隐秘的角落,将那些难以言说的爱与痛,用近乎残酷的坦诚展现出来。我时常需要停下来,反复阅读某一段落,细细品味其中的深意,感觉每一次重读都有新的领悟。如果说有什么美中不足,可能就是有些配角的命运安排得过于仓促,让人意犹未尽,但瑕不掩瑜,总体而言,这是一部能让人在喧嚣中找到片刻宁静并进行自我反思的上乘之作。
评分这部作品的整体基调是偏向沉郁和内敛的,它探讨的主题非常深刻,关乎时间、选择与错失。它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提出了更多耐人寻味的问题。我尤其佩服作者构建世界观的能力,尽管故事背景可能并不宏大,但作者通过细节的堆砌,营造出一种真实可感的氛围。书中的一些场景描写,比如某个特定的天气、某个特定的光影,都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读起来完全不像在看文字,而是在看一部高级的艺术电影。对于那些习惯了快餐式阅读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可能需要更多的耐心去沉浸和消化。它要求你慢下来,去感受人物内心那股暗流涌动的情绪,去体会那些“本可以”和“已经失去”的重量。对我个人而言,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生命中那些被忽略的情感连接。
评分这本小说真是让人又爱又恨,读完之后心里五味杂陈。作者的笔触细腻得让人心疼,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露水和泪光。故事的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不会让人感到拖沓,也不会因为情节进展太快而抓不住重点。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那种细微的情绪波动,那种欲言又止的纠结,都被描摹得入木三分。有时候,我甚至会觉得书中的角色就是我身边活生生的人,他们的喜怒哀乐牵动着我的心弦。当然,故事的走向并非一帆风顺,那些曲折离奇的情节设置,确实让人捏了一把汗。但正是这些挑战,让人物的成长显得更加真实和有力。读到最后,虽然结局留给我一些遐想的空间,但总的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值得的阅读体验,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场关于人性和情感的深刻探讨。我强烈推荐给那些喜欢慢热、注重情感深度的读者,你们一定会从中找到共鸣。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类题材的书抱有怀疑态度,总觉得情感题材容易流于表面,矫揉造作。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它没有刻意去渲染什么惊天动地的爱情,而是聚焦于日常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瞬间,却能从中挖掘出巨大的情感张力。角色的塑造极其成功,他们不是完美的英雄或恶人,而是充满缺憾、努力挣扎的普通人。他们的选择、他们的犹豫,都让人感同身受,仿佛作者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解我们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挣扎。这种代入感非常强大,以至于我合上书本很久之后,依然能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呼吸和心跳。叙事的手法也颇具匠心,时而跳跃,时而回溯,像一块块被打磨光滑的鹅卵石,拼凑出一个完整却又充满谜团的图景。我喜欢这种留白的处理,它把解释权交还给了读者,让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投射自己的经历和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