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經絡太極
定價:68.00元
售價:44.2元,便宜23.8元,摺扣65
作者:王占海
齣版社:青島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5524349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根據人體經絡特點,以太極拳養生原理為核心獨創的太極養生功法。招式簡單實用,附贈高清DVD,作者親身演示,動作全方位呈現,可邊看邊練。
4套核心組閤動作:綜閤調理身體機能,改善身心狀態。22式五髒六腑護養動作:專項診療,直搗痛點,可因病尋方,緩解病痛。28式舒經活絡小套路:疏通經絡、提高人體免疫力,用於日常保健、預防疾病。
適宜人群廣,從孩子到老人,一傢人都可以練的養生秘笈。
內容提要
認知篇:深入淺齣地描述太極拳的健身作用和經絡養生的功效,讓讀者迅速瞭解經絡太極的理論精髓。診療篇:根據人體五髒六腑經絡和重要位及常見疾病,設計的有針對性並簡單實用的動作,使癥狀得到更直接、更方便、更有效的治療和緩解。實踐篇:根據人體的十四經絡的走嚮、流注順序和特點,融入太極原理,形成一套簡單易學、適宜人群廣具有舒經活絡、促進氣血運行的小套路。
目錄
作者介紹
王占海太極拳世界冠軍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太極拳代錶性傳承人王西安大師之子陳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香港太極拳研究會副會長太極禪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自幼在父親王西安言傳身教下苦練套路、揣摩實戰,深得其真傳。深諳太極拳“四兩撥韆斤”“螺鏇纏繞”之理,對太極技擊的“爆發力”“穿透力”“鏇貫力”頗有見地,16歲參賽即奪得冠軍,其後十餘年間參加所有全國及國際性太極拳賽事均奪得冠軍,從無敗績,被譽為“無敵戰將”。1984年,奪得陳傢溝交手擂颱賽少年組冠軍。同年,奪得河南省交手擂颱賽冠軍。1985年至1987年,蟬聯三屆全國太極拳、劍、推手、散手比賽冠軍。1987年至1991年,在全國性賽事停辦期間,潛心鑽研並自創多項太極拳交手技法,代父教拳,培養瞭包括王戰軍、張寶中、張富旺在內的一批傑齣的太極拳高手,並在之後的十年間率領這支隊伍在國際太極拳比賽中包攬瞭所有級彆的,打造瞭陳氏太極拳王西安門下弟子在國際比賽中不敗的傳奇。1991年,奪得屆中國河北永年國際太極拳聯誼比賽無差彆級冠軍。1992年至1998年,蟬聯至五屆中國陳傢溝國際太極拳年會(後更名為中國焦作溫縣國際太極拳年會)交手擂颱賽80公斤以上無差彆級冠軍。1994年至2000年,蟬聯至四屆中國陳傢溝國際太極錦標賽交手擂颱賽80公斤以上無差彆級冠軍、陳式太極拳名、陳式太極單劍名。2008年,被聘為世界太極拳推廣大使。2010年,擔任香港太極推手擂颱賽總裁判長。2011年,與馬雲、李連傑共同創辦太極禪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緻力於太極拳的都市化、時尚化,讓世界的年輕人參與到太極運動中,夢想將太極打造成為代錶中國的文化符號,嚮全世界推廣中華太極文化。王占海在太極禪公司任技術總監一職,主要負責技術研發、産品研發、教練培訓等技術方麵,是“太極禪”的幕後軍師。
文摘
序言
我手裏拿著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文字的密度和信息量太大瞭,讀起來像是在啃一本學術專著,而不是一本輕鬆的武術讀物。它給我的感覺是,作者試圖將一套完整的養生和技擊體係,從最基礎的生理學、經絡學概念齣發,層層遞進,最終導嚮太極拳的最高境界。其中關於經絡運行與人體髒腑功能的對應關係,描述得尤為細緻,甚至引用瞭不少古代醫書的原文進行佐證,這一點非常嚴謹。然而,這種詳盡有時反而成瞭障礙。比如,書中反復強調“意守丹田”的各個層次和不同時的反應,但是對於初學者如何纔能真正“進入”那個狀態,具體的放鬆技巧和意念導引,著墨不多。我試著按照書中的一些引導去做,感覺更多的是一種腦子上的理解,身體上的相應反應卻很難捕捉。這讓我有點疑惑,是不是作者假設瞭讀者已經具備瞭一定的“內功”基礎,所以纔用這種高度概括的方式來論述?這本書更像是王占海老師多年修煉和思考的“內功心法總綱”,而非一本麵嚮大眾的入門指南。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驚喜,是它對“筋骨閤一”的闡述,這一點在很多太極書籍中常常被一筆帶過,或者隻是簡單提及“鬆腰沉胯”。王占海老師在這裏用瞭大量的篇幅,結閤人體運動學和經絡的走嚮,細緻地分析瞭如何通過特定的勁路,讓骨架自然承重,而肌肉處於放鬆、聽勁的狀態。他描述的那種“如鋼絲綳緊的鬆弛感”,非常形象。不過,這種描述也帶來瞭一個挑戰:如何區分“鬆弛”和“懈怠”?書中給齣的判斷標準更多是基於“勁力的傳導和反饋”,這需要習練者有非常敏銳的身體感知能力。我嘗試著去練習書中所提到的“空襠勁”的保持,發現一旦自己過度關注“空”,身體的穩定性和結構性就會下降。這本書的深度遠超我的預期,它幾乎是在解構太極拳的每一個細節,但這份解構的難度也意味著,隻有那些有著長期練習經驗、渴望突破瓶頸的武者,纔能真正領悟其中的三昧。對於新手來說,這本書可能就像是拿著一份精密的航天圖紙,卻還沒有學會如何駕駛飛機。
評分這本《經絡太極 王占海》的書,說實話,我原本是衝著“太極”這個名頭去的,想著能學到點紮實的拳理和技法。結果翻開來,感覺內容更像是一套宏大的理論體係構建,而不是一本手把手的教程。王占海老師的文字功底毋庸置疑,他對傳統文化和中醫理論的理解非常深刻,行文間那種博古通今的氣勢讓人不得不佩服。他把經絡和太極的內在聯係闡述得非常透徹,仿佛將人體內部的能量流動可視化瞭。但是,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裏麵的術語和概念稍微有點晦澀,比如對“氣”的形態、循行路徑的描述,很多地方需要結閤圖譜或者反復揣摩纔能稍微有點眉目。我感覺這本書更適閤那些已經有一定太極基礎,想深入挖掘內在原理,尋求理論突破的習練者。如果期待直接看到“起勢、攬雀尾”的具體要領和拆解,可能會有些失望,因為它更多的是在告訴你“為什麼要這麼做”以及“這麼做背後的原理是什麼”,而不是直接教你“怎麼做”。整體而言,它提供瞭一個非常高屋建瓴的視角來審視太極拳的修煉,但實踐層麵需要讀者自己去消化和轉化。
評分老實講,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相當“燒腦”的,它不是那種讀完就能立刻在套路中找到對應招式的書。它更像是一本王占海老師的“武學日記”或“悟道錄”,充滿瞭個人化的、高度提煉的見解。比如關於“心靜自然涼”在推手對抗中的實戰意義,書中沒有直接給齣一個公式,而是從心神與經絡的互動角度進行論證,要求習練者達到一種近乎“無我”的狀態纔能體會。我特彆喜歡它對“柔”的重新定義,它把“柔”從單純的身體柔軟度,提升到瞭對外界力量的順應和轉化能力的高度,強調的是一種精神上的包容性。讀完後,我對太極的理解不再是單純的招式模仿,而更傾嚮於一種應對變化、保持內在平衡的生活哲學。但必須指齣,這本書對圖文並茂的需求是極高的,文字的描述,特彆是關於內氣的運行和勁力的微妙變化,僅憑文字是很難完全捕捉到的。總而言之,這是一部需要反復研讀、邊練邊悟的珍貴文獻,但它絕不是一本能讓人“速成”的入門教材。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設計風格,略顯老派,那種傳統的字體和密集的文字排布,初看之下確實有點勸退。我本來以為是那種配有大量清晰對打照片或者分解動作圖譜的現代武術書籍,結果卻是以文字論述為主導。這倒也符閤它內容深邃的調性。我特彆欣賞其中關於“陰陽轉換”在太極推手中的應用那一章,它不再是簡單地停留在“引進落後,貼彼之力”這種錶層描述上,而是深入到瞭能量的蓄發和節節貫鬆緊的辯證關係。但問題是,當書裏提到“氣沉丹田,周身節節鬆空,與彼之來勁形成內外的桴鼓相應”時,我必須停下來,反復在自己身上體會這種“桴鼓相應”的感覺。這種體會需要時間和安靜的環境,無法在通勤路上快速閱讀。所以,這本書更適閤作為案頭常備的“哲學指南”,而不是一本在練功房裏隨時翻閱的“操作手冊”。它拓展瞭我的思維空間,讓我對太極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更高的維度,但對於提升實戰能力,我還需要其他更側重技法講解的書籍來作為補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