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UG NX10中文版完全自学手册 槐创峰 贾雪艳

全新正版 UG NX10中文版完全自学手册 槐创峰 贾雪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槐创峰 贾雪艳 著
图书标签:
  • UG NX10
  • NX10
  • 数控编程
  • 机械设计
  • CAD/CAM
  • 自学手册
  • 槐创峰
  • 贾雪艳
  • 中文版
  • 工业软件
  • 软件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久点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30274
商品编码:29525697734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6-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全新正版 UG NX10中文版完全自学手册

定价:89.00元

作者:槐创峰 贾雪艳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11543027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全面细致:自学手册的定位就是细致全面,与培训用书定位区别很大。2.可读性强:精心设计的排版方式增强了可读性,书中实例经典,案例不复杂但是利于理解和掌握。

内容提要


本书以新的UG NX10版本为演示平台,系统地讲解了UG NX10的知识。全书内容共分6篇25章,篇介绍了UG NX10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第2篇结合一系列实践案例介绍了实体建模;第3篇介绍了曲面造型的设计与实现;第4篇介绍了工程图的设计方法与技巧;第5篇介绍了钣金设计中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步骤;第6篇介绍了高级分析中用到的各种核心技能。为了方便广大读者更加形象直观地学习此书,随书配赠的多媒体光盘中包含了全书所有实例的源文件和操作过程AVI文件。本书内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各章节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关联。在讲解的过程中,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给出了全面的总结和相关提示,以帮助读者快捷地掌握所学知识。全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语言简洁、思路清晰。本书既可作为UG NX初学者的入门教程,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工具书。

目录


目录篇 基础知识篇章 UG NX10入门基础 21.1 UG NX10的启动 31.2 工作环境 31.2.1 标题栏 61.2.2 菜单 61.2.3 功能区 61.2.4 工作区 71.2.5 坐标系 71.2.6 快捷菜单 81.2.7 资源条 81.2.8 状态栏 91.2.9 全屏按钮 91.3 鼠标 键盘 91.4 功能区的定制 101.5 文件操作 121.5.1 新建文件 121.5.2 打开文件 131.5.3 保存文件 141.5.4 另存文件 141.5.5 关闭部件文件 151.5.6 导入部件文件 161.5.7 装配加载选项 171.5.8 保存选项 18第2章 基本操作 192.1 选择对象的方法 202.1.1 “类选择”对话框 202.1.2 “选择条”工具栏 212.1.3 “快速拾取”对话框 212.1.4 部件导航器 222.2 对象操作 222.2.1 观察对象 222.2.2 隐藏对象 242.2.3 编辑对象显示方式 252.2.4 对象变换 262.2.5 移动对象 282.3 坐标系 292.4 布局 312.5 图层操作 322.5.1 图层的分类 332.5.2 图层的设置 332.5.3 图层的其他操作 342.6 常用工具 352.6.1 点工具 352.6.2 平面工具 372.6.3 矢量工具 392.6.4 坐标系工具 392.7 表达式 402.8 布尔运算 432.8.1 合并 442.8.2 求差 442.8.3 求交 45第3章 测量、分析和查询 463.1 测量 473.1.1 距离 473.1.2 角度 483.1.3 长度 493.1.4 面 493.1.5 体 503.2 偏差 503.2.1 偏差检查 503.2.2 邻边偏差分析 513.2.3 偏差度量 513.3 几何对象检查 523.4 曲线分析 533.5 曲面分析 543.5.1 面分析半径 543.5.2 面分析反射 553.5.3 面分析斜率 563.6 信息查询 573.6.1 对象信息 573.6.2 点信息 583.6.3 样条分析 583.6.4 B-曲面分析 593.6.5 表达式信息 593.6.6 其他信息 60第2篇 实体建模篇第4章 草图设计 624.1 进入草图环境 634.2 草图的绘制 644.2.1 轮廓 644.2.2 直线 644.2.3 圆弧 654.2.4 圆 654.2.5 圆角 664.2.6 倒斜角 664.2.7 矩形 674.2.8 多边形 694.2.9 椭圆 704.2.10 拟合曲线 704.2.11 艺术样条 714.2.12 二次曲线 734.3 编辑草图 734.3.1 快速修剪 734.3.2 快速延伸 744.3.3 镜像 744.3.4 偏置 754.3.5 阵列曲线 764.3.6 交点 784.3.7 派生曲线 784.3.8 添加现有曲线 784.3.9 投影曲线 794.3.10 相交曲线 794.4 草图约束 804.4.1 建立尺寸约束 804.4.2 建立几何约束 814.4.3 建立自动约束 824.4.4 显示/移除约束 824.4.5 动画模拟尺寸 834.4.6 转换至/自参考对象 844.5 综合实例—拨叉草图 85第5章 特征建模 915.1 通过草图创建特征 925.1.1 拉伸 925.1.2 实例—连杆2 945.1.3 旋转 955.1.4 沿导线扫掠 965.1.5 管道 975.2 创建简单特征 985.2.1 长方体 985.2.2 圆柱体 995.2.3 实例—滑块 1015.2.4 圆锥体 1035.2.5 球 1055.2.6 实例—球摆 1065.3 创建设计特征 1085.3.1 孔 1085.3.2 实例—法兰盘 1115.3.3 凸台 1135.3.4 实例—支架 1145.3.5 腔体 1175.3.6 垫块 1205.3.7 键槽 1215.3.8 槽 1245.3.9 实例—顶杆帽 1255.3.10 三角形加强筋 1315.3.11 螺纹 132第6章 特征操作 1356.1 偏置/缩放特征 1366.1.1 抽壳 1366.1.2 实例—漏斗 1376.1.3 偏置面 1406.1.4 缩放体 1416.2 细节特征 1436.2.1 边倒圆 1436.2.2 实例—连杆1 1476.2.3 倒斜角 1506.2.4 实例—M12螺栓 1516.2.5 球形拐角 1566.2.6 拔模 1566.2.7 实例—剃须刀盖 1596.2.8 面倒圆 1656.3 关联复制特征 1666.3.1 阵列特征 1666.3.2 镜像特征 1696.3.3 实例—剃须刀 1706.3.4 镜像几何体 1816.3.5 抽取几何特征 1826.4 修剪 1846.4.1 修剪体 1846.4.2 拆分体 1856.4.3 分割面 1866.5 综合实例—机盖 187第7章 同步建模与GC工具箱 2127.1 修改面 2137.1.1 拉出面 2137.1.2 调整面的大小 2137.1.3 偏置区域 2147.1.4 替换面 2157.1.5 移动面 2167.2 细节特征 2177.2.1 调整圆角大小 2177.2.2 圆角重新排序 2187.2.3 调整倒斜角大小 2187.2.4 标记为倒斜角 2197.3 重用 2197.3.1 复制面 2197.3.2 剪切面 2207.3.3 镜像面 2207.4 GC工具箱 2217.4.1 圆柱齿轮建模 2217.4.2 实例—大齿轮 2237.4.3 圆柱压缩弹簧 2297.4.4 实例—弹簧 230第8章 特征编辑 2338.1 编辑特征参数 2348.2 实例—连杆3 2358.3 特征尺寸 2368.4 实例—连杆4 2368.5 编辑位置 2388.6 移动特征 2398.7 特征重排序 2398.8 抑制特征 2408.9 由表达式抑制 2408.10 移除参数 2418.11 编辑实体密度 2428.12 特征回放 242第9章 装配建模 2449.1 装配基础 2459.1.1 进入装配环境 2459.1.2 相关术语和概念 2459.2 装配导航器 2469.2.1 功能概述 2469.2.2 预览面板和依附性面板 2479.3 引用集 2479.4 组件 2489.4.1 添加组件 2489.4.2 新建组件 2499.4.3 替换组件 2509.4.4 创建阵列组件 2519.5 组件装配 2519.5.1 移除组件 2519.5.2 组件的装配约束 2529.5.3 显示和隐藏约束 2539.5.4 实例—球摆装配 2549.6 装配爆炸图 2579.6.1 新建爆炸图 2579.6.2 自动爆炸视图 2589.6.3 编辑爆炸图 2589.7 对象干涉检查 2599.8 部件族 2599.9 装配序列化 2609.10 综合实例—连杆运动机构 装配 2620章 手压阀设计综合实例 26810.1 底座 26910.2 胶垫 27410.3 弹簧 27510.4 阀杆 27710.5 胶木球 28010.6 销轴 28310.7 压紧螺母 28510.8 手把 29110.9 阀体 29410.10 装配 305第3篇 曲面造型篇1章 曲线功能 31611.1 曲线 31711.1.1 基本曲线 31711.1.2 直线 32111.1.3 圆弧/圆 32111.1.4 倒斜角 32311.1.5 多边形 32511.1.6 椭圆 32611.1.7 抛物线 32611.1.8 双曲线 32711.1.9 规律曲线 32811.1.10 螺旋线 32911.2 派生曲线 33011.2.1 偏置 33011.2.2 在面上偏置 33211.2.3 桥接 33411.2.4 简化 33511.2.5 连结 33511.2.6 投影 33611.2.7 组合投影 33811.2.8 缠绕/展开 33911.2.9 圆形圆角曲线 34011.2.10 镜像曲线 34111.2.11 抽取 34111.2.12 抽取虚拟曲线 34311.2.13 相交曲线 34311.2.14 等参数曲线 34411.2.15 截面 34511.3 曲线编辑 34711.3.1 编辑曲线参数 34711.3.2 修剪曲线 34711.3.3 修剪拐角 34911.3.4 分割曲线 34911.3.5 编辑圆角 35111.3.6 拉长曲线 35211.3.7 曲线长度 35211.3.8 光顺样条 35311.4 综合实例—花瓣 3542章 曲面功能 35712.1 简单曲面 35812.1.1 通过点生成曲面 35812.1.2 拟合曲面 35912.1.3 四点曲面 36012.1.4 过渡 36112.1.5 修补开口 36212.1.6 直纹面 36312.1.7 通过曲线组 36412.1.8 实例—叶轮 36512.1.9 通过曲线网格 37412.1.10 剖切曲面 37612.1.11 艺术曲面 37912.1.12 N边曲面 38012.2 复杂曲面 38112.2.1 延伸 38112.2.2 规律延伸 38312.2.3 轮毂线弯边 38512.2.4 扫掠 38612.2.5 实例—手柄 38812.2.6 变化扫掠 3943章 曲面操作和编辑 39613.1 曲面操作 39713.1.1 偏置曲面 39713.1.2 大致偏置 39813.1.3 可变偏置 39913.1.4 修剪片体 40013.1.5 缝合 40113.1.6 加厚 40213.1.7 片体到实体助理 40313.1.8 实例—吧台椅 40413.2 曲面编辑 41713.2.1 X型 41713.2.2 I型 41813.2.3 扩大 41913.2.4 更改阶次 42113.2.5 改变刚度 42113.2.6 法向反向 42213.2.7 光顺极点 42213.3 综合实例—饮料瓶 4234章 飞机造型综合实例 43614.1 机身 43714.2 机翼 44514.3 尾翼 45114.4 发动机 459第4篇 工程图设计篇5章 工程图 46615.1 进入工程图环境 46715.2 图纸管理 46915.2.1 新建工程图 46915.2.2 编辑工程图 46915.3 视图管理 47015.3.1 基本视图 47015.3.2 投影视图 47115.3.3 局部放大图 47215.3.4 局部剖视图 47415.3.5 断开视图 47515.3.6 截面线 47615.3.7 剖视图 47715.4 视图编辑 47815.4.1 对齐视图 47815.4.2 视图相关编辑 47915.4.3 移动/复制视图 48115.4.4 视图边界 48215.4.5 更新视图 48315.5 综合实例—创建机盖视图 4846章 尺寸标注 49016.1 符号 49116.1.1 基准特征符号 49116.1.2 基准目标 49216.1.3 标示符号 49316.1.4 几何公差符号 49416.1.5 焊接符号 49516.1.6 表面粗糙度 49616.1.7 目标点符号 49716.1.8 相交符号 49816.1.9 剖面线 49916.1.10 注释 50016.2 中心线 50216.2.1 中心标记 50216.2.2 螺栓圆 50316.2.3 圆形 50316.2.4 对称 50416.2.5 2D中心线 50416.2.6 3D中心线 50516.3 表格 50616.3.1 表格注释 50616.3.2 表格标签 50716.3.3 零件明细表 50816.3.4 自动符号标注 50816.4 尺寸 50916.5 综合实例—标注机盖尺寸 5117章 手压阀工程图综合实例 52017.1 阀体工程图 52117.2 手压阀装配工程图 529第5篇 钣金设计篇8章 钣金基本特征 53618.1 进入钣金环境 53718.2 钣金概述 53818.2.1 钣金流程 53818.2.2 钣金项 53818.3 钣金基本特征 54118.3.1 突出块特征 54118.3.2 弯边特征 54118.3.3 轮廓弯边 54518.3.4 实例—提手 54618.3.5 放样弯边 55118.3.6 折边弯边 55318.3.7 实例—基座 55318.3.8 二次折弯特征 55718.3.9 折弯 55818.3.10 法向除料 56018.4 综合实例—前后侧板 5609章 钣金高级特征 56419.1 冲压除料 56519.2 冲压特征 56619.2.1 凹坑 56619.2.2 实例—电饭锅盖 56719.2.3 实体冲压 57219.2.4 筋 57319.2.5 百叶窗 57519.3 转换特征 57519.3.1 撕边 57519.3.2 转换为钣金件 57619.4 拐角特征 57619.4.1 封闭拐角 57619.4.2 倒角 57819.4.3 展平实体 57819.5 综合实例—投影机底盒 579第20章 计算机机箱设计综合实例 58720.1 机箱顶板 58820.2 机箱左右板 597第6篇 高级分析篇第21章 建立有限元模型 61621.1 分析模块的介绍 61721.2 有限元模型和仿真模型的建立 61721.3 求解器和分析类型 61921.3.1 求解器 61921.3.2 分析类型 61921.4 模型准备 62021.4.1 理想化几何体 62021.4.2 移除几何特征 62121.5 材料属性 62121.6 添加载荷 62421.6.1 载荷类型 62421.6.2 载荷添加方案 62521.7 边界条件的加载 62621.7.1 边界条件类型 62621.7.2 约束类型 62621.8 划分网格 62621.8.1 网格类型 62721.8.2 零维网格 62821.8.3 一维网格 62821.8.4 二维网格 62921.8.5 三维四面体网格 63021.8.6 三维扫描网格 63121.8.7 接触网格 63221.8.8 表面接触 63321.9 创建解法 63321.9.1 解算方案 63421.9.2 步骤-子工况 634第22章 模型编辑与后处理 63622.1 单元操作 63722.1.1 拆分壳 63722.1.2 合并三角形单元 63822.1.3 移动节点 63822.1.4 删除单元 63822.1.5 创建单元 63922.1.6 单元拉伸 63922.1.7 单元旋转 64022.1.8 单元复制和平移 64122.1.9 单元复制和投影 64222.1.10 单元复制和反射 64322.2 节点/单元信息 64322.3 分析 64422.3.1 求解 64422.3.2 分析作业监视器 64522.4 后处理控制 64522.4.1 后处理视图 64622.4.2 标识(确定结果) 64722.4.3 动画 64822.5 综合实例—柱塞有限元分析 649第23章 机构分析基础 65423.1 机构分析的基本概念 65523.1.1 机构的组成 65523.1.2 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65523.2 仿真模型 65623.3 机构分析的一般步骤 65723.4 运动分析项 65723.5 连杆及运动副 65923.5.1 连杆 65923.5.2 运动副 66023.5.3 齿轮齿条副 66323.5.4 齿轮副 66423.5.5 线缆副 66423.5.6 点线接触副 66523.5.7 线线接触副 66623.5.8 点面副 66623.6 连接器和载荷 66723.6.1 弹簧 66723.6.2 阻尼 66823.6.3 标量力 66923.6.4 矢量力 66923.6.5 标量扭矩 67023.6.6 矢量扭矩 67023.6.7 弹性衬套 67123.6.8 3D接触 67223.6.9 2D接触 673第24章 模型准备与运动分析 67524.1 模型编辑 67624.1.1 主模型尺寸编辑 67624.1.2 编辑运动对象 67724.2 标记和智能点 67724.2.1 标记 67724.2.2 智能点 67824.3 封装 67824.3.1 测量 67824.3.2 追踪 67924.3.3 干涉 67924.4 解算方案的创建和求解 68024.4.1 解算方案的创建 68024.4.2 求解 68024.5 运动分析 68124.5.1 动画 68124.5.2 生成图表 68224.5.3 运行电子表格 68324.5.4 载荷传递 683第25章 运动分析实例 68525.1 连杆运动机构 68625.1.1 创建连杆 68625.1.2 创建运动副 68825.1.3 动画分析 69125.2 活塞 69325.2.1 创建连杆及运动副 69325.2.2 动画分析 69725.3 汽车发动机气门 69825.3.1 创建连杆 69825.3.2 运动副 69925.3.3 创建约束 70225.3.4 创建汽车发动机气门动画 70425.4 剪式千斤顶 70525.4.1 运动要求及分析思路 70525.4.2 创建连杆 70625.4.3 创建剪式机构运动副 70725.4.4 创建螺杆机构运动副 71025.4.5 干涉检查 71425.4.6 转速和顶起速度的图表 71625.4.7 测量大顶起高度 71825.5 球摆 72025.5.1 运动分析 72025.5.2 结构分析 723

作者介绍


本书凝聚工程设计专业一线工程师和UG应用教学专家多年经验与心血。由华东交通大学教材基金资助,华东交通大学机电学院机械设计教研室的槐创锋、贾雪艳两位老师编著,涂嘉、黄志刚、钟礼东、朱爱华、许玢、沈晓玲、林凤涛、周生通、郝勇、李津老师参与部分章节的编写,其中槐创锋编写了章~第6章,贾雪艳编写了第7章~第9章,涂嘉编写了0章~2章,黄志刚编写了3章~5章,钟礼东编写了6章~8章,朱爱华编写了9章,许玢编写了第20章,沈晓玲编写了第21章,林凤涛编写了第22章,周生通编写了第23章,郝勇编写了第24章,李津编写了第25章。石家庄三维书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胡仁喜博士对全书进行了审校。

文摘


序言



开启三维设计新纪元:从概念到实现的全面探索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三维设计与制造技术已成为推动工业创新、塑造产品形态、实现无限创意的重要驱动力。从航空航天到汽车制造,从消费电子到医疗器械,三维建模与仿真贯穿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为工程师、设计师以及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与广阔的平台。本书旨在为所有渴望掌握尖端三维设计技能,尤其是精通强大而灵活的UG NX软件的用户,提供一套系统、深入且实用的学习指南。我们将一同走进UG NX的世界,解锁其强大的建模、装配、工程图、曲面设计、仿真分析以及CAM制造等核心功能,帮助您从零基础逐步成长为一名熟练的三维设计专家。 为何选择UG NX?—— 精准、高效、全能的工程解决方案 UG NX,作为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旗下的一款旗舰级产品,早已成为全球众多领先企业在产品设计与工程领域不可或缺的利器。它以其卓越的建模精度、强大的曲面设计能力、丰富的仿真分析工具以及完善的CAM制造解决方案,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无论是复杂的自由曲面造型,还是精密机械零件的设计,亦或是大型装配体的协同管理,UG NX都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它的集成化平台特性,更是打破了不同设计、分析、制造环节之间的壁垒,实现了数据的高效流通与共享,从而极大地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提升了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 本书内容概览:循序渐进,掌握核心技术 本书的编写遵循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清晰、完整的UG NX学习路径。 第一部分:UG NX入门与基础操作—— 奠定坚实根基 认识UG NX: 我们将首先介绍UG NX的整体界面布局、菜单结构以及各个功能模块的概览,帮助您快速熟悉软件的工作环境。 基本操作: 掌握鼠标、键盘快捷键以及常用视图操作,如缩放、平移、旋转等,是高效使用UG NX的基础。 草图绘制: 草图是三维模型的基础。我们将详细讲解二维草图的绘制工具,包括直线、圆、弧、多段线、矩形等基本图形的绘制,以及约束(尺寸约束、几何约束)的应用,确保草图的准确性和可编辑性。 参数化建模: UG NX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参数化建模能力。我们将深入讲解如何通过对草图进行尺寸和几何约束,实现模型的参数化控制,从而能够轻松修改模型而无需重新绘制。 第二部分:实体建模—— 构建稳固的三维形态 拉伸与旋转: 这是最常用的两种实体创建方式。我们将详细讲解拉伸命令的使用,包括创建实体、挖除、加厚等,以及旋转命令在创建轴对称零件中的应用。 扫描与放样: 对于非标准形状的实体创建,扫描和放样工具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我们将演示如何通过一对或多对曲线来生成复杂的实体形状。 创成式设计 (Synchronous Technology): UG NX革命性的创成式设计技术,允许用户在不依赖历史命令的情况下,直接对三维模型进行编辑和修改,极大地提高了修改效率。我们将重点讲解其在直接建模方面的应用。 布尔运算: 通过合并、差集、交集等布尔运算,可以组合或分割现有的实体,创建更为复杂的形状。 倒圆角与倒角: 对模型的边和角进行圆角和倒角处理,是提升模型美观度和实用性的重要步骤。我们将讲解不同类型的圆角和倒角命令。 镜像与阵列: 复制和重复是高效建模的关键。我们将演示如何利用镜像和阵列功能,快速创建对称或规律分布的特征。 特征编辑与管理: 学习如何修改、删除、替换以及组织模型中的各个特征,是保证模型可维护性的关键。 第三部分:高级曲面设计—— 塑造优雅的自由形态 曲面基础: 介绍曲面的基本概念,如曲面类型、曲面质量评估(G0、G1、G2连续性)等。 曲面创建: 详细讲解各种曲面创建工具,包括拉伸曲面、旋转曲面、扫描曲面、放样曲面、通过曲线网格创建曲面等。 曲面编辑与修剪: 学习如何对曲面进行延伸、相交、修剪、缝合等操作,以构建复杂的曲面造型。 自由曲面造型: UG NX强大的自由曲面设计能力,使得创建流畅、自然的造型成为可能。我们将通过实例演示,展示如何利用各种工具组合,实现高品质的自由曲面设计。 曲面质量分析: 确保曲面质量是后续制造和分析的基础。我们将讲解曲面质量分析工具的使用,帮助您识别和解决潜在的曲面问题。 第四部分:装配设计—— 协同工作的艺术 装配环境: 介绍UG NX的装配设计环境,包括如何创建新的装配文件。 组件添加与定位: 学习如何将零件添加到装配体中,并利用约束(重合、同心、距离、角度等)精确地定位组件。 装配约束: 详细讲解各种装配约束的类型和应用技巧,实现组件之间的精确配合。 零部件编辑与替换: 在装配环境中,学习如何对单个组件进行编辑,以及如何方便地替换组件。 爆炸图与简化表示: 制作爆炸图有助于清晰展示组件之间的关系,简化表示则能提高大型装配体的性能。 干涉检查与间隙分析: 确保装配体中各组件之间没有干涉,并分析关键部位的间隙,是保证装配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装配导航与管理: 学习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大型装配体中的组件,提高工作效率。 第五部分:工程图设计—— 将三维转化为二维蓝图 工程图环境: 介绍UG NX的工程图模块,包括创建工程图文件、选择图纸模板等。 视图创建: 学习如何创建各种基本视图,如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以及投影视图、剖视图、局部视图等。 尺寸标注: 详细讲解各种尺寸标注工具的使用,包括线性尺寸、角度尺寸、半径尺寸、直径尺寸等。 形位公差标注: 掌握形位公差符号的插入与编辑,满足标准的工程图要求。 公差与配合: 学习如何为尺寸标注添加公差,并理解配合的概念。 明细栏与BOM表: 自动生成明细栏和物料清单(BOM表),是工程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纸打印与导出: 学习如何设置图纸打印参数,并将工程图导出为常用格式。 第六部分:仿真分析初步—— 预见潜在问题 仿真分析简介: 简要介绍UG NX提供的各种仿真分析模块,如结构分析、运动仿真等。 基本操作: 演示如何设置材料属性、载荷、约束,并进行简单的结构分析。 结果查看与解读: 学习如何查看分析结果,如应力分布、位移等,并进行初步的解读。 第七部分:CAM制造基础—— 从设计到加工 CAM环境: 介绍UG NX的CAM(计算机辅助制造)模块。 刀具路径生成: 演示如何选择刀具、设置切削参数,并生成简单的二维或三维刀具路径。 后处理器: 了解后处理器的作用,以及如何生成机床可识别的G代码。 本书特色与学习方法 案例驱动: 本书包含大量贴近实际应用场景的案例,通过实际操作,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各项功能。 步骤清晰: 每个操作步骤都经过精炼和优化,力求清晰易懂。 图文并茂: 大量的插图和截图,直观地展示操作过程。 注重实践: 鼓励读者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进阶指导: 在讲解基础功能的同时,也为读者指明了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方向。 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不仅能够熟练掌握UG NX软件的各项核心功能,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出独立思考、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无论您是机械设计领域的初学者,还是希望提升专业技能的资深工程师,亦或是对三维设计充满好奇的爱好者,本书都将是您开启UG NX学习之旅,迈向三维设计新高度的理想伴侣。让我们一同踏上这段精彩的探索之旅,用三维的力量,创造无限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刚拿到这本《全新正版 UG NX10中文版完全自学手册》,被厚实的封面和沉甸甸的份量所震撼,仿佛手中捧着的是一本通往三维设计殿堂的金钥匙。虽然我之前接触过一些CAD软件,但UG NX的名声在外,一直让我心生向往,却又觉得门槛颇高,迟迟未能下定决心。这次终于下定决心,选择了这本看起来内容详实、由槐创峰和贾雪艳老师精心编撰的手册。迫不及待地翻开目录,便被其层层递进的结构所吸引。从基础的操作入门,到零件建模的精雕细琢,再到装配设计的逻辑构建,乃至曲面造型的艺术探索,最后触及模具设计和CAM制造的应用,几乎涵盖了UG NX在工业设计和制造领域的所有核心功能。每章的标题都清晰明确,让人一眼就能了解本章的学习重点。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并非仅仅罗列枯燥的命令和参数,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每一个案例都力求贴近实际应用,例如一个手机外壳的设计,一个机械零件的仿真,或者一个复杂曲面模型的构建,这些都能极大地激发我的学习兴趣,让我觉得学到的知识是鲜活且有用的,能够真正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而不是纸上谈兵。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曲面造型的部分,我知道UG NX在曲面处理方面有着非常强大的能力,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自由曲面设计,这对于产品外观设计的创新至关重要。同时,CAM制造部分的介绍也让我跃跃欲试,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学习,能够将自己的设计理念真正转化为可生产的实物。

评分

怀揣着对UG NX强大功能的敬畏与好奇,我开始逐页翻阅《全新正版 UG NX10中文版完全自学手册》。第一印象是纸张的质量相当不错,触感细腻,印刷清晰,这对于长时间阅读和学习来说,无疑是一个加分项。书中的图文并茂,大量的截图清晰地展示了每一个操作步骤,配合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跟上。我最喜欢的是作者们在讲解基础操作时,并没有简单地介绍菜单栏和工具栏,而是结合了实际的应用场景,例如如何创建第一个三维模型,如何进行基本的拉伸、旋转操作,这些看似简单的步骤,在书中却被赋予了实际意义,让我明白这些基础操作在后续更复杂的建模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然后,我跳转到零件建模的部分,看到那些精密的齿轮、复杂的连接件,作者们是如何一步步将其在UG NX中“雕刻”出来的。书中对参数化建模的讲解尤为细致,强调了特征之间的关系和父子模型的重要性,这对于后续的修改和迭代设计至关重要。我曾有过其他软件建模时,改动一个参数导致整个模型崩塌的痛苦经历,相信这本书在这方面会给我提供宝贵的经验。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小贴士”和“注意事项”,这些细节往往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才会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能够帮助我们规避很多不必要的弯路。我对其中关于高级建模技巧的讲解特别感兴趣,比如如何使用扫描、放样等复杂曲面工具,以及如何进行曲面分析和修复。

评分

说实话,在选择《全新正版 UG NX10中文版完全自学手册》之前,我也对比过市面上其他几本UG NX的学习书籍,但最终被这本深深吸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并非是简单地将UG NX的功能点罗列出来,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UG NX的世界。开篇就对UG NX的整体架构和应用领域做了简要介绍,让我对这个软件有了宏观的认识。随后,从最基础的界面认知、文件管理,到草图绘制的各种约束和尺寸标注,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讲解。我特别欣赏书中对草图绘制的重视,深知一个完美的二维草图是三维建模的基础。作者们用生动的例子,讲解了如何绘制出满足工程要求的草图,如何利用各种辅助工具提高草图绘制的效率。接着,书中自然过渡到三维实体建模,从最常用的拉伸、旋转、扫描、放样等基本操作,到抽壳、倒角、圆角等细节处理,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注意到书中在讲解每一个命令时,都会给出详细的参数解释和操作示例,并且会提示一些常用的快捷键和技巧,这无疑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更令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设计思维和工程实践的理念,例如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如何进行模型的可视化和审校等,这些都超越了单纯的软件操作教学,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拿到《全新正版 UG NX10中文版完全自学手册》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到装配设计的部分。对于我而言,复杂的装配关系往往是学习UG NX的一大难点,如何高效地将分散的零件组装成一个完整的机构,并处理好它们之间的运动关系,一直让我头疼。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讲解了如何将零件添加到装配环境中,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种约束的应用,例如同心约束、对齐约束、接触约束等等,并且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这些约束来模拟真实的装配情况。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组件”和“子装配”的概念讲解,这对于管理大型装配体至关重要。通过这些讲解,我仿佛能看到一个个零件在手中“活”了起来,按照设定的逻辑,自动地进行组装。书中还涉及了运动仿真和干涉检查,这对于验证装配体的功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能够直接在三维环境中模拟零件的运动,并找出潜在的碰撞和干涉问题,这比单纯的静态模型更加直观和实用。我脑海中已经浮现出将工作中遇到的复杂机械设备,通过这本书中的方法进行建模和仿真的场景,这无疑会大大提高我的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

评分

在深入研究《全新正版 UG NX10中文版完全自学手册》的过程中,我被书中关于曲面造型的章节深深吸引。UG NX在曲面造型方面一直享有盛誉,能够处理极其复杂和精密的自由曲面,这对于产品外观设计、模具设计等领域至关重要。这本书并没有回避这个看似高深的主题,而是以非常系统和易懂的方式进行了讲解。从基本的曲面创建,如通过曲线、曲面拉伸、扫掠、放样等,到更高级的曲面工具,如网格曲面、缝合曲面、曲面修复等,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曲面质量”的讲解,强调了曲面连续性(G0, G1, G2)的概念,并提供了各种工具来检查和优化曲面质量。这一点对于保证产品外观的光顺性和制造精度至关重要。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复杂曲面造型的案例,例如汽车车身、航空部件等,这些案例的剖析让我大开眼界,看到了UG NX在处理高难度曲面设计方面的强大实力。我之前一直认为曲面建模是专业设计师的专属技能,但通过这本书的引导,我感觉自己也有可能掌握这些技巧,并将其应用到我的设计项目中。

评分

《全新正版 UG NX10中文版完全自学手册》在模具设计和CAM制造部分的讲解,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作为一个曾经接触过制造领域的人,我深知将设计转化为实际可生产的产品,中间环节的重要性。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在模具设计部分,我学习到了如何根据零件模型创建分型面,如何进行浇口、流道、冷却系统的设计,以及如何进行拔模分析和壁厚分析。这些都是模具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步骤,书中通过详细的步骤和图示,让我清晰地了解了整个流程。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拔模分析”的讲解,能够提前发现潜在的拔模问题,避免在后期生产中出现昂贵的返工。在CAM制造部分,我也看到了UG NX在数控编程方面的强大能力。书中讲解了如何进行刀具路径的生成,如何设置切削参数,以及如何进行仿真加工。这使得我能够将自己的设计理念,直接转化为机器可以识别和执行的指令,大大缩短了从设计到生产的周期。这本书让我明白,UG NX不仅仅是一个设计工具,更是一个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强大解决方案。

评分

拿到《全新正版 UG NX10中文版完全自学手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厚实的文件和精美的排版。我之前也尝试过其他UG NX的教程,但总觉得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碎片化,很难形成完整的学习体系。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从基础操作到高级应用,层层递进,让我感到学习过程非常顺畅。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基础操作的讲解,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命令,而是结合了一些实际的应用场景,例如如何快速创建一个简单的模型,如何有效地进行尺寸标注,如何进行参数的修改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步骤,却为后续更复杂的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在讲解零件建模时,非常注重特征之间的关系和参数化建模的理念。它强调了如何通过合理的特征构建,来保证模型的灵活性和可修改性。我曾有过因为建模思路不清晰,导致后续修改非常困难的经历,这本书在这方面无疑给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书中关于高级曲面建模的技巧,因为我深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优秀的产品外观设计至关重要。

评分

《全新正版 UG NX10中文版完全自学手册》并非一本简单的软件操作指南,它更像是一本帮助我培养三维设计思维的启蒙读物。书中在介绍每一个功能时,都会穿插一些关于设计原理和工程实践的讲解,让我不仅学会了“怎么做”,更理解了“为什么这么做”。例如,在讲解草图绘制时,作者们会强调几何约束和尺寸约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约束来保证草图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在讲解零件建模时,他们会引导读者思考如何根据零件的功能和受力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建模方法。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学习方式,它让我从一个单纯的“操作员”,逐渐向一个“设计师”转变。书中大量的实例,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我看到了那些复杂的机械零件是如何被拆解和构建的,看到了那些精美的产品外观是如何被一步步塑造出来的。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让我对UG NX这个软件充满了敬畏和好奇。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的学习,能够将自己的设计想法,更精准、更高效地转化为三维模型。

评分

坦白说,我对于UG NX这样复杂的软件一直感到有些畏惧,总觉得学习曲线会非常陡峭。但是,《全新正版 UG NX10中文版完全自学手册》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和我交流一样。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UG NX的各种功能,并且大量的截图和图示,让每一个操作步骤都清晰可见。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基础操作的讲解,它并没有简单地介绍菜单和工具,而是通过一些非常实用的案例,来展示这些工具的应用场景。例如,如何快速创建一个简单的零件,如何进行基本的尺寸标注,如何进行模型的可视化等等。这些都让我感到学习过程非常有趣和有成就感。更令我惊喜的是,书中在讲解一些高级功能时,例如曲面造型和模具设计,并没有回避其复杂性,而是将它们拆解成一个个小的、易于理解的步骤,并且会给出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注意事项。这让我感觉,UG NX并非遥不可及,通过系统的学习,我也能够掌握这些强大的功能。

评分

我一直对工业设计和产品制造领域充满兴趣,UG NX作为一款在这些领域具有统治地位的软件,更是让我心生向往。《全新正版 UG NX10中文版完全自学手册》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实现这个目标的希望。这本书的结构非常严谨,从基础的软件界面介绍,到复杂的曲面造型和CAM制造,几乎涵盖了UG NX的所有核心功能。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参数化设计”的强调,它让我理解了如何构建一个具有灵活性的模型,以便于后续的修改和迭代。通过书中大量的实例,我学习到了如何将抽象的设计理念,转化为具体的三维模型,并进一步将其应用于模具设计和数控编程。我脑海中已经浮现出,将我自己的创意产品,通过UG NX进行精密的建模,然后利用CAM功能将其转化为生产指令的场景。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技术框架,让我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实现我的设计和制造目标。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的学习,能够在这个领域闯出一片天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