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6版:2015-2016:“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创新 李季 杜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6版:2015-2016:“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创新 李季 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季 杜平 著
图书标签:
  • 电子政务
  • 管理创新
  • 互联网+
  • 中国政务
  • 报告
  • 2016
  • 李季
  • 信息技术
  • 公共管理
  • 政策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智博天恒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94852
商品编码:2948903121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7-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6版:2015-2016:“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创新
作者 李季 杜平
定价 79.00元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09794852
出版日期 2016-07-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互联网 ”时代的管理创新为主题,对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和趋势、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管理创新、网上政务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从理论与实践角度,探索符合职能转变要求的电子政务发展路径,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以促进电子政务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作者简介
李季,现任国家行政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曾任中央办公厅副处长,河北省滦南县县委副书记(挂职),中央办公厅正处级、副局级干部;国家行政学院办公厅副主任、主任,学院纪委委员。长期参与国家行政学院信息化建设工作。杜平,男,研究员。国家信息中心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兼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理事,还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和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1982年以来,先后在国家发改委(原国家计委)地区协作计划局、地区综合计划局(国土地区司)、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综合组、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及智力引进办工作,任处长、所长、司长、主任等行政职务。主要负责和参与有关区域经济发展、国土开发、生态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领域的国家规划、计划、战略和政策等文件(报告)研究起草以及相应的业务管理工作,以及干部教育培训和引进国外智力等管理工作。曾经主持或合作主持完成各级委托的研究报告30多项,先后获得过省部级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多次。先后主持完成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德国经济技术合作公司(GIZ)、日本海外协力机构(JICA)多次委托的研究咨询报告。王益民,博士,现任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于施洋,男,1974年生,哈尔滨人,副研究员,博士。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兼中国信息协会电子政务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国家信息中心网络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大数据与管理创新、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担任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主讲《互联网数据分析》。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30余项,参与过多项*电子政务相关规划和政策出台的研究工作。担任《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04-2012年各年度)副主编、《中国电子政务十年(2002-2012)》副主编、信息化与管理创新丛书执行主编。李季,现任国家行政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曾任中央办公厅副处长,河北省滦南县县委副书记(挂职),中央办公厅正处级、副局级干部;国家行政学院办公厅副主任、主任,学院纪委委员。长期参与国家行政学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王益民,博士,现任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于施洋,男,1974年生,哈尔滨人,副研究员,博士。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兼中国信息协会电子政务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国家信息中心网络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大数据与管理创新、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担任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主讲《互联网数据分析》。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30余项,参与过多项*电子政务相关规划和政策出台的研究工作。担任《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04-2012年各年度)副主编、《中国电子政务十年(2002-2012)》副主编、信息化与管理创新丛书执行主编。

   目录
Ⅰ 总报告
1 2015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课题组】/001
  一 发展成效/002
  二 主要问题/013
  三 对策建议/016

Ⅱ 专题报告
2 2015年省级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课题组】/021
3 2015年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发展调查评估报告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课题组】/061

Ⅲ 电子政务协调发展
4 把握机遇开拓创新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
  ——《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文件起草组】/077
5 注重统筹整合推进电子政务持续发展【宁家骏】/095
6 大数据环境下辅助决策系统建设的思考【刘纪平】/103
7 发挥电子政务优势提高决策信息服务水平【黄 烨】/110

Ⅳ “互联网 ”时代的治理
8 关于统筹中国电子政务公共基础设施的若干思考【王晓冬】/116
9 “十三五”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形势分析及路径选择【杨道玲 王璟璇】/129
10 “互联网 政务服务”助推青岛政务服务创新发展【刘惠军】/144
11 “互联网 ”背景下的决策模式创新【梁志峰】/158
12 内蒙古综合办公业务协同与信息共享探索【王晨光】/168
13 围绕规划,加快布局,提升新闻出版电子政务水平【柯尊全】/188

Ⅴ 互联网 政务服务
14 中国网上服务的发展历程与展望【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课题组】/194
15 “互联网 政务服务”——江苏实践【黄霄椿 丁 华】/206
16 “互联网 政务服务”——浙江实践【陈立三】/222
17 “互联网 政务服务”——福建实践【俞希标 邹青龙】/236
18 “互联网 政务服务”——广东实践
  ——加快建设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 创新公共服务模式
    【陈少媚 谭峻峰 傅 翔】/249
19 “互联网 政务服务”——甘肃实践【沈渭智 党小超 蒋 峰】/258
20 “互联网 政务服务”的思考与探索【金震宇】/275
21 “互联网 政务服务”落地实践:挑战与对策【研究院】/287

Ⅵ 附录
22 大事记/302

23 后记/326

   编辑推荐
总报告梳理了2015年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环境、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制度建设与规范体系、政务应用、协调保障等方面的成效和呈现的特点,认为2015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业务应用逐步深化,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但也面临着发展方式亟须创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共用有待深化、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急需提升、保障措施尚待健全等突出问题。第二部分是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围绕城市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和省级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开展的专题调查研究报告。第三部分是电子政务协调发展,主要是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进行的有关解读。第四部分是“互联网 ”时代的治理,介绍了国家信息中心、国家广电总局、中国测绘院、湖南省、青岛市、内蒙古自治区在治理模式创新方面的思路。第五部分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结合我国“互联网 政务服务”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江苏、浙江、福建、甘肃、广东等省开展的实践经验。

   文摘

   序言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6版:2015-2016:“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创新》内容概要 本书汇集了2015年至2016年间中国电子政务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和政策分析,重点聚焦于“互联网+”浪潮下,政府管理模式所经历的深刻变革与创新实践。全书旨在全面、客观地描绘这一时期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态势,剖析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前瞻性的思考。 第一部分:宏观环境与战略布局 本部分首先对2015年至2016年间影响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宏观环境进行了深入剖析。这包括国家层面关于“互联网+政务服务”、“数据中国”建设的顶层设计与政策导向,特别是《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的出台,为电子政务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研究梳理了这一时期国家信息战略的调整,重点关注了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政府治理中的渗透程度。报告详细分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战略侧重点,探讨了如何平衡“效率提升”与“安全可控”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放管服”改革与电子政务深度融合的实践案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技术驱动下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逻辑。 第二部分:“互联网+”驱动下的服务创新 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之一,集中探讨了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技术如何重塑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模式。 移动政务服务深化: 报告详细考察了各类移动政务App的建设情况,分析了其在办事效率、用户体验上的改进。重点关注了统一政务服务入口的建设进展,以及如何利用移动化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服务难题。 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政府大数据平台的建设现状。研究了如何整合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资源,构建面向宏观调控、社会治理、应急响应等领域的决策支持模型。报告对数据治理、数据标准规范化等关键技术和管理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 协同化与平台化发展: 分析了政府内部办公系统、协同平台在打破信息孤岛方面的努力。通过对多个省级和市级政府协同平台的案例研究,展示了跨部门业务流程再造的经验与教训,强调了“一网通办”理念在实践中的探索。 第三部分:电子政务的治理挑战与安全保障 随着电子政务的深入推进,治理能力和安全风险成为必须正视的关键议题。 数字鸿沟与普惠性: 报告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子政务发展中可能加剧的“数字鸿沟”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特别关注了老年群体、偏远地区居民在使用政务服务中的障碍,并提出了促进信息无障碍化和服务的包容性的建议。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鉴于数据集中带来的安全风险,本部分详细分析了2015-2016年度中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态势。研究了电子政务系统在等保测评、数据脱敏、用户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技术应用和管理规范的执行情况。 绩效评估与问责机制: 探讨了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建立科学、动态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这包括对服务满意度、业务流程效率、资源投入产出比等指标的量化分析方法,以及如何将评估结果有效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第四部分:地方特色实践与前沿探索 本部分精选了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电子政务创新案例,展示了不同区域在特定领域的前沿探索。 智慧城市与城市大脑的萌芽: 记录了部分城市在利用物联网、云计算技术进行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的早期尝试,例如智能交通、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社会治理的数字化转型: 关注了电子政务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公共舆情引导与回应机制优化等方面的探索,展示了技术如何赋能社会治理的精细化和民主化。 总结与展望 全书最后对2015-2016年的电子政务发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并基于当时的国内外环境,对未来几年“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政务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强调了从“电子化”向“智能化”和“协同化”迈进的必然性。本书为政策制定者、信息技术从业者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详实的参考资料和深入的分析视角。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一: 最近偶然翻阅到一本让我眼前一亮的书,虽然书名听起来颇为学术,但其内容却触及了当下社会发展最前沿的议题——“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创新。这本书仿佛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中国电子政务在这一变革浪潮中的脉络与前行。它并非简单地罗列政策或技术,而是深入剖析了“互联网+”如何渗透并重塑着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模式。书中对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在政务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详实的阐述,让我对这些抽象的概念有了更具象的理解。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技术的介绍,而是着重探讨了这些技术如何驱动管理流程的优化、服务模式的创新,以及如何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效率。例如,在提升政务服务便捷性方面,书中描绘了诸如“一网通办”等具体实践,以及这些实践背后所涉及的流程再造、数据共享、跨部门协作等关键环节。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国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决心和努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未来智慧政府的发展充满了期待。它让我明白,电子政务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评分

评价五: 作为一名研究公共管理的学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反映中国电子政务最新发展趋势和管理创新实践的优质文献。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给我带来了一份惊喜。《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6版》以其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管理创新的深刻洞察,提供了一个极其宝贵的分析框架。书中对于政府在数字经济浪潮下的角色转变,以及如何运用新兴技术来提升治理效能的探讨,都极具启发性。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数据驱动决策、流程再造以及协同办公模式的论述,这些都是当前电子政务发展中的关键课题。书中列举的多个典型案例,都非常生动地展现了技术赋能管理所带来的实际成效,例如如何通过政务服务平台的整合来简化行政审批,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来提升城市运行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本书并未回避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痛点和难点,例如技术标准不统一、跨部门协同障碍、信息安全风险等,这些坦诚的分析使得本书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可信。这本书无疑为我理解和研究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前沿的视角。

评分

评价四: 这本书着实让我大开眼界,它关于“互联网+”时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论述,彻底颠覆了我过去的一些刻板印象。在阅读之前,我总觉得电子政务离我的生活有些遥远,更多的是一种宏观的国家层面的建设。但这本书通过翔实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让我看到了电子政务如何一点一滴地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悄然改变着我们的办事方式和政府的服务质量。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管理创新方面的解读,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应用,更是管理模式、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比如,书中提到的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来收集民意、回应民需,如何构建更加透明、开放的政府形象,这些都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 responsive 和 agile 的政府形态。同时,书中也对电子政务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进行了审慎的分析,例如信息安全、数字鸿沟等问题,这使得整本书的论述更加全面和客观。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的现代化治理进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更加期待电子政务带来的未来变革。

评分

评价三: 我一直对政府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效率充满兴趣,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6版》以“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创新为切入点,为我打开了观察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一扇新视角。书中关于“互联网+”如何赋能政府治理的案例分析,让我看到了许多令人振奋的转变。比如,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来优化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如何利用移动政务服务来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公民的办事体验。书中的讨论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探讨了技术落地过程中所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文化适应性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突破这些瓶颈。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强调,这表明电子政务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技术本身的进步,更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虽然我不是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巨大潜力和活力,以及它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评分

评价二: 作为一名对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一直保持关注的普通公民,我对《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6版》这本书充满了好奇。它并非那种轻松的读物,而是需要静下心来,仔细品读才能领会其精髓。书中对于2015-2016年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状况的梳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历史切面。我特别关注的是“互联网+”与管理创新之间的联动效应。书中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互联网技术如何打破传统信息孤岛,促进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协同办公和决策支持。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放管服”改革在电子政务驱动下取得的成效的论述。从繁琐的审批流程到如今的在线办理,再到未来更加智能化的服务,这一转变的背后,是技术进步与管理理念的革新。书中也并非一味地歌颂成就,而是客观地指出了电子政务发展中仍然存在的挑战,例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这些都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分析是全面而深入的。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中国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道路上的不懈探索,也让我对未来的公共服务充满信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