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原理与应用
定价:32.00元
作者:党亚民,秘金钟,成英燕
出版社:测绘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9-01
ISBN:978750301717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本书是在GNSS快速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下产生的,与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导航卫星系统的专业参考书不同,除了系统地介绍和描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原理和方法外,本书还着重介绍了导航卫星的****,尤其对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数据处理和相应计算机软件做了阐述,这对从事GNSS科研和生产的专业人员非常有用,也对从事导航、定位和定时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人士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介绍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分别简要介绍了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产生、发展以及GNSS的系统组成;结合卫星导航定位常用的坐标系统、时间系统介绍了GNSS导航定位的时空基准;在介绍卫星轨道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别对卫星广播星历和精密星历,卫星导航电文的格式,卫星导航定位信号以及伪距测量原理和载波相位测量原理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阐述了GNSS静态*定位和静态相对定位原理以及定位误差影啊;针对GNSS导航用户,介绍了单点动态定位的原理,差分定位的原理,实时动态RTK定位的原理,尤其对精密单点定位(PPP),网络RTK,伪卫星定位等GNSS新技术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后对GNSS*技术进展和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本书内容系统全面,在内容叙述上力求深入浅出,易于读者掌握和应用。正文后还汇集列出了《本书引用的缩写词》,作为附录。
本书可作为地学领域相关专业科研人员和从事测量生产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章 绪论
§1.1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概述
1.1.1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1.1.2 GNSS的产生和发展
§1.2 GNSS系统组成
1.2.1 全球设施
1.2.2 区域设施
1.2.3 用户部分
1.2.4 外部设施
§1.3 GNSS导航定位应用
1.3.1 GNSS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
1.3.2 GNSS在测绘领域中的应用
1.3.3 GNSS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第2章 GNSS导航定位时空基准
§2.1 GNSS导航定位坐标系统
2.1.1 基本概念
2.1.2 协议天球坐标系
2.1.3 协议地球坐标系
2.1.4 世界大地坐标系统
2.1.5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
2.1.6 PZ一90坐标系
2.1.7 我国大地坐标系统
§2.2 时间系统
2.2.1 有关时间的基本概念
2.2.2 世界时系统
2.2.3 原子时
2.2.4 力学时
2.2.5 协调世界时
2.2.6 GPS时间系统
2.2.7 儒略日
§2.3 时间框架的建立和维持
2.3.1 时间系统框架的建立
2.3.2 时间系统框架的维持
第3章 GNSS卫星运动和卫星星历
§3.1 GNSS卫星的无摄运动
3.1.1 二体意义下卫星的运动方程
3.1.2 开普勒定律
3.1.3 卫星运动的轨道参数
3.1.4 真近点角的计算
3.1.5 卫星的瞬时位置
3.1.6 卫星的运行速度
§3.2 卫星的受摄运动
3.2.1 卫星运动的摄动力及受摄运动方程
3.2.2 地球引力场摄动力对卫星轨道的影响
3.2.3 日、月引力对卫星轨道的影响
3.2.4 太阳光压对卫星轨道的影响
3.2.5 地球潮汐摄动力对卫星轨道的影响
§3.3 GNSS卫星星历
3.3.1 GPS广播星历
3.3.2 GPS精密星历
3.3.3 由卫星广播星历计算GPS卫星坐标
3.3.4 由卫星精密星历计算GPS卫星坐标
3.3.5 GLONASS卫星星历
第4章 GNSS卫星信号和定位原理
§4.1 GPS卫星导航电文
4.1.1 GPS导航电文及其格式
4.1.2 导航电文的内容
§4.2 GNSS测距码信号与伪距测量原理
4.2.1 码的基本概念
4.2.2 伪噪声码及其产生
4.2.3 GPS卫星的测距码信号
4.2.4 伪距测量原理
§4.3 GNSS载波信号与相位测量原理
4.3.1 GPS卫星的载波信号
4.3.2 GPS卫星信号的调制
4.3.3 GPS卫星信号的解调
4.3.4 载波相位测量原理
§4.4 GLONASS卫星信号和GALILEO卫星信号
4.4.1 GLONASS信号
4.4.2 GALILEO信号
§4.5 卫星定位原理
第5章 GNSS静态定位原理
§5.1 GNSS静态定位方法
§5.2 GNSS导航定位误差来源及影响
5.2.1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5.2.2 与卫星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
5.2.3 多路径效应影响
5.2.4 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
5.2.5 其他误差来源
§5.3 GNSS静态定位原理
5.3.1 测码伪距静态定位
5.3.2 测相伪距静态定位
§5.4 GNSS静态相对定位原理
5.4.1 静态相对定位的观测方程
5.4.2 相位观测量线性组合的相关性
§5.5 不同频率电磁波观测值的线性组合
§5.6 整周未知数的确定与周跳分析
5.6.1 整周未知数及其确定方法概述
5.6.2 周跳的探测与修复
第6章 GNSS动态定位原理
§6.1 GNSS动态定位原理
6.1.1 测码伪距动态定位
6.1.2 测相伪距动态定位
§6.2 差分GPS定位原理
6.2.1 伪距差分原理
6.2.2 相位平滑伪距差分
§6.3 载波相位差分GPS定位原理
6.3.1 载波相位差分GPS定位方法
6.3.2 整周未知数的动态求解
§6.4 GNSS增强系统
6.4.1 差分GPS
6.4.2 局域差分GPS
6.4.3 广域差分GPS
§6.5 GNSS动态导航定位技术
6.5.1 精密单点定位
6.5.2 网络RTK技术
6.5.3 伪卫星定位技术
6.5.4 完备性监测技术
第7章 GNSS定位数据处理
§7.1 GNSS观测数据处理
7.1.1 观测文件信息
7.1.2 GNSS观测方程的建立
§7.2 GNSS网平差
§7.3 高精度GNSS数据处理软件
7.3.1 GAMIT/GLOBK软件
7.3.2 BERNESE软件
第8章 GNSS导航定位技术应用
§8.1 GNSS在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8.1.1 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
8.1.2 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8.2 GNSS在地震灾害监测与预报中的应用
§8.3 GNSS在气象中的应用
8.3.1 气象学简介
8.3.2 气象学分类
8.3.3 GPS/MET‘的实际应用和应用前景
§8.4 GNSS在航空中的应用”
8.4.1 辅助空中三角测量
8.4.2 航空导航
§8.5 GNSS在海洋测绘中的应用
8.5.1 海上定位
8.5.2 水下GPS定位系统
§8.6 GNSS在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8.6.1 车辆定位系统
8.6.2 智能交通中的车辆导航系统
§8.7 GNSS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8.7.1 大坝外观连续变形监测
8.7.2 监测滑坡变形
8.7.3 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8.8 GNSS在精细农林、旅游考古中的应用
8.8.1 在农业中的应用
8.8.2 在林业中的应用
8.8.3 在旅游户外运动中的应用
§8.9 GNSS在授时中的应用
§8.10 GNSS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8.10.1 GNSS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8.10.2 GNSS技术在水土流失监测中的应用
第9章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技术发展
§9.1 GPS现代化
9.1.1 GPS现代化项目背景
9.1.2 空间部分现代化
9.1.3 地面控制部分现代化
9.1.4 GPS信号现代化
9.1.5 GPS现代化实施和信号容量
9.1.6 GPSⅢ系统特点
§9.2 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
9.2.1 GALILEO计划背景
9.2.2 GALIL,EO系统服务
9.2.3 GALILEO系统架构
9.2.4 系统可协作性和安全性
§9.3 GLONAS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9.3.1 GLONASS系统背景
9.3.2 GLONASS系统组成
9.3.3 GLONASS现代化
§9.4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9.4.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概述
9.4.2 “北斗”双星定位系统架构
9.4.3 “北斗”双星定位系统的定位原理
9.4.4 “北斗”双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9.4.5 “北斗二号”导航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本书引用的缩写词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相当专业和严谨的。深蓝色的背景搭配银白色的字体,营造出一种科技感和权威感,正如“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这样一个宏大而精密的主题所需要的那样。封面上印制的书名、作者以及出版社信息都清晰可见,没有丝毫的马虎。我尤其欣赏的是“测绘出版社”的标识,它立刻让我联想到这家出版社在测绘领域的专业性和其出版物的可靠性。作为一名对GNSS技术充满好奇的爱好者,我一直想深入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虽然我还没有开始阅读这本书,但仅仅从外观和基本信息来看,它就传递出一种扎实、可靠、值得信赖的感觉。我期待书中能有精炼的图表和清晰的解释,能够将复杂的原理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封面上的作者名字——党亚民、秘金钟、成英燕——也让我对书的质量有了更高的期待,毕竟能被专业出版社认可并出版的著作,往往凝聚了作者们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包装给我的预感是:这是一本内容丰富、逻辑清晰、值得深入钻研的专业书籍。
评分当我翻阅到书中关于GNSS系统组成部分的详细介绍时,我的思维被完全打开了。作者以一种极为细致且富有条理的方式,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拆解成几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并且逐一进行深入剖析。从构成GNSS“天基”部分的卫星星座,到承载地面运行和控制的地面控制系统,再到我们日常接触的接收机终端,每一个环节都被赋予了清晰的定义和功能说明。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卫星星座的论述,不仅仅是简单罗列了GPS、GLONASS、Galileo、BeiDou等系统的数量和轨道参数,更深入地讲解了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以及多系统融合带来的优势。关于地面控制系统的阐述,让我理解了卫星信号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是如何通过地面站的监测、注入和校正来保障的。而接收机终端的描述,则让我明白了我们手中的手机、车载导航仪等设备,是如何接收、处理和解码这些来自太空的信号,最终转化为我们可识别的定位信息的。这种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讲解方式,让我对GNSS系统的整体架构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认识。
评分书中对于GNSS信号传播和测量原理的阐述,简直是我一次酣畅淋漓的科学体验。作者并没有回避那些听起来有些“硬核”的物理学和数学概念,而是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将它们融会贯通,化繁为简。我惊叹于作者如何将电磁波的传播特性、相对论效应(例如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对原子钟精度的影响),以及多普勒效应等复杂现象,用清晰的语言和恰当的比喻进行解释。特别是关于伪距测量和载波相位测量的部分,让我彻底理解了GNSS定位的根本机制。作者详细阐述了伪码的原理,解释了信号到达时间差如何被用来计算距离,同时也指出了伪距测量中存在的误差源,比如大气延迟、多路径效应等。而当深入到载波相位测量时,我更是感受到了GNSS技术的精密之处,以及其在实现高精度定位方面的巨大潜力。书中对于如何通过载波相位观测来克服伪距测量的不足,以及其在差分技术中的关键作用,都进行了详尽的解读,这让我对GNSS的精度限制和突破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序言部分,就如同一扇窗,向我展示了GNSS技术发展的宏大图景和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核心地位。作者开篇就强调了GNSS不仅仅是简单的“定位”,而是集成了空间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尖端科技的综合体系。我被书中对于GNSS技术如何从最初的军事用途,逐步演变为民用,并深刻改变了交通、物流、测绘、农业甚至我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叙述所吸引。序言中那种对技术革新力量的赞叹,以及对未来GNSS发展趋势的展望,让我感觉作者不仅是对技术本身了如指掌,更是对它所能带来的社会价值有着深刻的洞察。特别是提到GNSS在“一带一路”倡议、智慧城市建设等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时,我感受到了这份技术背后的国家力量和宏大视野。序言部分没有流于空泛的赞美,而是用具体的事例和前瞻性的思考,成功地勾起了我对后续章节内容的强烈兴趣,让我迫切想知道这些宏伟愿景是如何通过GNSS的原理和应用来实现的。
评分书本在“应用”篇章中,向我展示了GNSS技术那令人惊叹的“上天入地”的广阔前景。从陆地上的精准导航,到海洋上的船舶定位,再到航空领域的安全飞行,GNSS的身影无处不在。我尤其被书中关于GNSS在智慧交通系统中的应用案例所吸引,比如车辆的实时轨迹跟踪、交通流的智能调度、以及无人驾驶汽车的自主导航,这些都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出行方式。在海洋领域,船舶如何依靠GNSS进行航线规划、避碰预警,以及渔业资源的管理,也让我感受到了它在保障海上安全和提升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而书中对于GNSS在精准农业中的描述,更是让我耳目一新,农机自动化作业、作物生长监测、以及精准施肥打药,这些都预示着农业生产效率的巨大提升。除此之外,书中对GNSS在应急救援、地质灾害监测、甚至是个人运动健康监测等方面的应用也进行了广泛的介绍,充分展现了GNSS技术作为现代社会基础设施的强大生命力和无限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