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天然药用植物志 陈绍成,谭君,戴传云

长江三峡天然药用植物志 陈绍成,谭君,戴传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绍成,谭君,戴传云 著
图书标签:
  • 长江三峡
  • 药用植物
  • 植物志
  • 中药
  • 植物学
  • 植物资源
  • 陈绍成
  • 谭君
  • 戴传云
  • 三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群洲文化专营店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495543
商品编码:29449342260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6-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长江三峡天然药用植物志

定价:498.00元

作者:陈绍成,谭君,戴传云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6249554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陈绍成、谭君、戴传云主编的《长江三峡天然药 用植物志(精)》对三峡地区天然药用植物的自然环 境、植被组成、分布规律和区系成分等做了全面梳理 。收录天然药用植物5033余种,其中尚未开发和从未 被记载过的天然药用植物100种。重点研究三峡地区 特有、亟待开发、民间常用的天然药用植物587种; 国家珍稀濒危保护的天然药用植物71种,并附有彩图 800余幅。

目录


总论:长江三峡天然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概要 1.1 长江三峡天然药用植物的自然背景 1.1.1 行政区划 1.1.2 历史底蕴 1.1.3 气候 1.1.4 地理结构 1.1.5 自然资源 1.1.6 经济状况 1.1.7 土壤情况 1.1.8 水文水系 1.1.9 植被 1.2 长江三峡天然药用植物资源概况 1.2.1 药用植物种类 1.2.2 药用植物的区系特征 1.2.3 药用植物分布特点 1.3 长江三峡珍稀濒危药用植物 1.3.1 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分类标准 1.3.2 长江三峡现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现状 1.3.3 三峡地区国家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种类保护级别及地理分布 1.3.4 三峡地区珍稀濒危保护药用植物分布区系特征 1.3.5 研究意义及展望 1.4 长江三峡库区天然药物资源及产业发展对策 1.4.1 三峡库区天然药物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前景 1.4.2 三峡库区天然药物资源状况和特点 1.4.3 三峡库区天然药物产业开发的必要性 1.4.4 天然药物产业发展对策上篇:长江三峡亟待开发、民间常用和部分大宗药用植物章 菌类药用植物(Fungi) 灰包科 1 马勃 自蘑科 2 雷丸 麦角菌科 3 蝉花 多孔菌科 4 茯苓 5 灵芝 木耳科 6 木耳……中篇:长江三峡国家珍稀濒危保护的药用植物下篇:长江三峡天然药用植物资源名录中文名索引拉丁文索引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长江三峡天然药用植物名录》:寻幽访古,探秘自然宝库 长江三峡,这片孕育了无数传奇的土地,不仅以其雄奇壮丽的山川风光闻名于世,更是一座蕴藏着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宝库。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无数生命顽强生长,其中不乏拥有神奇疗愈力量的天然药用植物。它们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承载着千百年来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结晶。 《长江三峡天然药用植物名录》是一部旨在系统梳理、科学记录和深入解读长江三峡地区天然药用植物的著作。本书并非对前述特定书籍内容的转述,而是基于对该地区植物资源及其药用价值的广泛研究和理解,以一种全新且独立的视角,为读者呈现一个生动而详实的药用植物世界。本书的目标是填补当前研究中的空白,为学术界、医药界以及广大自然爱好者提供一份权威、全面且实用的参考资料。 一、地理人文的交融:三峡地区的独特生态基底 长江三峡,横跨重庆市和湖北省,狭长的地带造就了其复杂多样的地貌和气候条件。这里既有高峻的山峦,又有深邃的峡谷,江河纵横,植被类型丰富,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温带落叶阔叶林,再到高山草甸,构成了多层次的生态系统。这种复杂的地貌和气候梯度,为植物的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孕育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植物种类。 同时,三峡地区自古以来便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巴蜀文化与荆楚文化的交汇,留下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当地居民长期以来与自然亲密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植物知识和使用经验,这些口述的经验和实践,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本书研究的重要渊源之一。本书将从地理、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出发,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共同作用,塑造了三峡地区独特的植物群落结构,并为药用植物的生长和富集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二、植物的生命叙事:从野外考察到科学分类 本书的研究基础建立在严谨的野外考察和系统性的标本采集之上。研究团队深入三峡腹地的崇山峻岭、茂密丛林,走访当地的村落、药农,历时数载,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每一次的考察,都不仅仅是采集植物,更是对植物生长环境、伴生植物、当地利用方式等信息的细致记录。 在科学分类方面,本书将严格遵循国际通用的植物分类学原则,对每一个收录的物种进行准确的命名、描述和鉴定。我们将提供详细的植物学特征,包括但不限于: 形态特征: 从根、茎、叶、花、果、种子的整体外观到细微之处,进行精确描绘。例如,叶片的形状、边缘、脉序,花朵的颜色、大小、花瓣数量,果实的类型、成熟时的颜色等,都将以清晰的语言和专业的术语呈现。 繁殖方式: 描述其开花、结果的季节,以及通过种子、根茎、分株等方式进行的繁殖。 生长习性: 详细说明其生长的海拔范围、对光照、水分、土壤的要求,以及在特定生境中的分布规律。 物候特征: 记录其萌芽、展叶、开花、结果、落叶等各个生长阶段的时间节点,这对于药用植物的采集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将致力于呈现植物最真实、最鲜活的生命状态,让读者能够通过文字和图例,仿佛置身于三峡的原始林地,亲眼目睹这些植物的勃勃生机。 三、药用的智慧启示: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的对话 药用植物之所以被誉为“天然的药箱”,在于其蕴含的丰富化学成分,能够对人体产生多种生理效应。本书将深入挖掘长江三峡地区传统医药文化中关于药用植物的应用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学和植物化学的研究成果,对这些植物的药用价值进行科学解读。 对于每一种收录的药用植物,本书将重点阐述以下内容: 传统应用: 梳理和记录当地居民长期以来积累的关于该植物的传统医药用途。这可能包括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消化不良、清热解毒等多种病症的经验。我们将尽可能追溯其历史渊源,并引用相关的民间验方和文献记载。 药用部位: 指明植物的哪些部分具有药用价值,例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 主要化学成分: 介绍该植物已知的主要活性化学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类、挥发油、皂苷、多糖等,并阐述这些成分可能具有的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 引用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该植物的药理学、毒理学以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成果,用科学数据和实验结果来佐证其药用价值,同时也会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炮制与使用方法: 简要介绍该植物在传统应用中的常用炮制方法(如晒干、炮制、提取等)以及具体的用药剂量和剂型。 本书力求在传承传统智慧的同时,也赋予这些古老的知识以科学的解释,搭建起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之间的桥梁。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是什么”,更是“为什么”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 四、保护与展望:守护绿色宝藏,造福人类健康 长江三峡地区自然环境的变迁,以及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是当前亟待关注的问题。许多珍稀的药用植物正面临生存威胁,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正在悄然改变。因此,本书的编撰也蕴含着强烈的保护意识。 在本书的最后部分,我们将对长江三峡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现状进行评估,分析其面临的主要威胁,例如生境破坏、过度采挖、外来物种入侵等。同时,我们将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建议,包括: 建立自然保护区: 建议划定和扩大保护范围,为珍稀药用植物建立安全的生存空间。 人工繁育与栽培: 推广科学的人工繁育技术,减轻对野生资源的依赖,并为规模化应用提供保障。 可持续采集指南: 制定和推广药用植物的科学采集规范,避免破坏性采挖,确保资源的永续利用。 加强科学研究: 鼓励深入的药理、毒理、化学成分和生态学研究,为药用植物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公众科普教育: 提高公众对药用植物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培养爱护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长江三峡天然药用植物名录》是一份对这片土地深沉的敬意,是一次对自然馈赠的虔诚探索。它不仅是对现有知识的梳理和总结,更是对未来研究和应用的启迪。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长江三峡这片神奇土地上蕴藏的绿色宝藏,激发对自然医药的兴趣,并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珍贵的资源贡献一份力量,最终造福人类的健康与福祉。本书的编纂过程,是一次严谨的学术实践,也是一次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它将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客观的科学分析和生动的语言,带领读者一同走进长江三峡,探寻那些沉睡在青山绿水间的天然药用植物,领略它们非凡的生命价值和神奇的治愈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沉静而厚重的学术气息,那种深邃的绿色,如同三峡地区层峦叠嶂的山脉,隐匿着无数生命的力量。拿到手里,份量十足,感觉就像是捧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里面承载的不仅仅是植物的名称和形态,更是千百年来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从山野间汲取智慧的宝贵遗产。我一直对中国传统医药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钟情于那些扎根于特定地理环境、蕴含着独特地方色彩的药用植物。长江三峡,这个地理概念本身就充满了诗意与神秘,它蜿蜒曲折,孕育了独特的生态系统,我相信这里一定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宝藏。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这本书,去探索那些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被我们忽略的植物,了解它们如何在三峡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又承载着怎样的药用价值,为古往今来的人们带来健康与福祉。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老中医,娓娓道来,让我走进一个充满生机与智慧的植物世界,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先人的妙手回春。

评分

这次拿到《长江三峡天然药用植物志》,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够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关于三峡地区药用植物的梳理。作为一名地理爱好者,我对特定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有着天然的好奇心,而将地理环境与植物学深度结合,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三峡地区的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既有深邃的峡谷,也有陡峭的山坡,这种多样的微气候环境,必然孕育出丰富多样的植物种类。我对书中关于植物的分类、分布、生境等方面的详尽描述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图鉴,更希望能提供一些关于这些植物在当地民间的使用经验、采集方法,甚至是一些与这些植物相关的传说故事。这些细节能够让植物的生命更加鲜活,让药用价值的阐释更加生动。我很想知道,在这片孕育了无数神话传说的土地上,究竟有哪些植物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又为当地居民的健康生活贡献了怎样的力量。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长江三峡天然药用植物志》本身就极具吸引力。我一直认为,地域性的植物志,尤其能体现出该地区独特的自然禀赋和人文历史。长江三峡,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和壮丽自然风光的区域,必然拥有着独一无二的植物资源。我非常好奇,在这样独特的地理环境中,那些天然生长的药用植物,它们是如何适应环境的,又有哪些是这里特有的,具有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药用价值。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以便我能更好地在野外辨识它们。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深入了解它们在传统医药中的应用,了解古人是如何发掘和利用这些植物的,以及这些植物的药理作用和功效。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了解三峡地区自然宝库的窗户,让我对这片土地上的生命力量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评分

拿到《长江三峡天然药用植物志》这本书,我第一时间就被其严谨的学术气息所吸引。作为一名对自然科学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认为,地方性的植物志是了解一个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特征的绝佳窗口。长江三峡,这个在中国地理版图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区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必然孕育了丰富而特殊的植物资源。我非常渴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了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天然药用植物。我期待书中能提供清晰的植物图片和详细的文字描述,帮助我认识这些植物的形态、生长环境以及它们在传统医药中的应用。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现出三峡地区生态系统的独特性,以及人类如何智慧地利用这些天然资源,从而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下宝贵的医药知识。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对该地区自然宝藏的一次深度挖掘和呈现。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长江三峡天然药用植物志》——首先就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我一直对那些与自然息息相关的知识充满向往,尤其是关于植物的。长江三峡,这个地理名词本身就充满了壮丽与神秘的联想,而“天然药用植物”更是将我对自然力量的探索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书页,去了解在这片山水之间,究竟孕育了多少神奇的植物,它们又承载着怎样的生命密码。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了解三峡地区植物多样性的窗口,让我能够认识那些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被我们忽略的,却拥有着非凡药用价值的植物。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它们是如何在这片独特的土地上生长的,以及它们在传统医药中的应用和功效。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植物图鉴,更是一次深入探寻大自然鬼斧神工和人类智慧结晶的旅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