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分层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
定价:59.00元
作者:王佳昊
出版社: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6473856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分层结构凭借良好的效率和易于管理等优势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受到高度重视。《分层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在对分层路由算法归类的基础上比较深入地分析和总结了分层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和特点,从安全、效率和应用的角度出发对其中的分层路由、密钥管理、数据融合、节点定位、多目标跟踪和位置隐私6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汇集了相关内容*典型的代表性成果,并融合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目录
章分层无线传感器网络
1.1无线传感器网络
1.1.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
1.1.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1.1.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
1.2基于分层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1.2.1分层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结构
1.2.2分层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
1.2.3特点及性能指标
1.3分层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及发展
1.4分层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
1.5本书章节安排
第2章分层路由协议
2.1分层路由协议概述
2.1.1分层路由协议的概念
2.1.2组播技术
2.1.3分层路由协议的分类
2.1.4分层路由协议评估指标
2.2静态分层路由
2.2.1基于选举的分簇协议
2.2.2基于树的分簇协议
2.2.3基于能量的分簇协议
2.2.4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分簇协议
2.3动态的分层路由
2.3.1基于网格划分的动态分簇路由协议
2.3.2基于三角划分的分簇路由协议
2.3.3基于动态移动组播的动态分簇路由协议
2.4分簇协议比较
2.5本章小结
第3章组密钥管理协议
3.1组密钥管理概述
3.1.1组密钥管理机制
3.1.2组密钥管理协议面临的安全威胁
3.1.3组密钥管理协议的分类
3.1.4组密钥安全性的基本要求
3.1.5传感器网络加密机制
3.2集中式的组密钥管理协议
3.2.1GKMP协议
3.2.2HMKM协议
3.2.3BHEK协议
3.3分布式的组密钥管理协议
3.3.1DFKM协议
3.3.2B—PCGR协议
3.3.3LKH协议
3.4分层式组密钥管理协议
3.4.1Iolus协议
3.4.2密钥预分配方案
3.4.3基于多项式求解的群组密钥管理协议
3.4.4基于剩余定理与密钥树的群组密钥管理协议
3.5本章小结
第4章数据融合
4.1数据融合概述
4.1.1数据融合的作用
4.1.2数据融合的层次
4.2数据融合算法
4.2.1数据融合算法分类
4.2.2基于处理结构的分类
4.2.3基于路由的数据融合算法
4.2.4基于生成树的数据融合算法
4.2.5基于时域预测的数据融合算法
4.2.6基于隐私保护的安全数据融合算法
4.3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4.3.1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原理
4.3.2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关键问题
4.3.3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
4.4本章小结
第5章定位技术
5.1定位技术概述
5.1.1定位技术的应用
5.1.2定位技术相关术语
5.1.3基本定位方法
5.1.4定位算法性能评价指标
5.1.5定位技术方法分类
5.2基本定位方法
5.2.1基于测距的定位算法
5.2.2基于非测距的定位算法
5.3基于移动锚节点的定位
5.3.1典型的路径规划算法
5.3.2基于凹凸网络的路径规划算法
5.4基于复杂场景下的定位算法
5.4.1基于网络分割的定位
5.4.2立体空间网络
5.4.3三维表面网络
5.4.4NLOS环境下的定位
5.5安全定位算法
5.5.1定位系统安全性分析
5.5.2安全定位模型
5.6本章小结
第6章多目标跟踪
6.1多目标跟踪概述
6.1.1多目标跟踪问题
6.1.2跟踪算法分类
6.1.3目标跟踪的性能指标
6.2基于树状的目标跟踪算法
6.3基于簇状的目标跟踪算法
6.4基于区域事件的目标跟踪算法
6.5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目标跟踪算法
6.6基于多边形边权重值的多目标跟踪算法
6.7本章小结
第7章位置隐私保护
7.1位置隐私保护概述
7.1.1位置隐私面临的安全威胁
7.1.2位置隐私保护的分类
7.1.3位置隐私性能评价
7.2节点身份匿名
7.2.1简单匿名机制
7.2.2加密匿名机制
7.2.3基于单向加密哈希链的机制
7.3源节点位置隐私
7.3.1基于局部攻击者模型的方法
7.3.2基于全局攻击者模型的方法
7.3.3内部攻击者方法
7.4汇聚节点位置隐私保护
7.4.1局部攻击者模型
7.4.2全局攻击者模型
7.5基于时空匿名的位置隐私保护协议
7.5.1KNN协议
7.5.2L2P2协议
7.5.3基于Casper框架方法
7.6本章小结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分层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的包装相当用心,书的封面设计得既有科技感又不失沉稳,黑白灰的主色调配上细致的线路图纹,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非常棒,不是那种廉价的滑纸,而是有一定厚度和韧性的道林纸,翻阅起来手感很舒服,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这对于爱书的人来说,无疑是加分项。封底的图书信息也很清晰,发行日期、印次都标注得很明确,再加上“正版新书”的字样,让人感觉购买得物有所值,不用担心是盗版或者过时的内容。配送也很快,物流信息更新及时,收到的时候包裹完好无损,这些细节的处理都体现了商家对读者的重视。我一直对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很感兴趣,尤其是在智能化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这类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所以看到这本书的标题,就立刻心动了。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通往前沿技术世界的大门,我很期待它能带来怎样的知识盛宴。
评分从这本书的外包装上就能看出它的品质。书本用厚实的纸箱精心包裹,内部还有减震材料,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受到任何损伤,这一点让我非常满意。打开箱子,看到这本书的第一眼,就被它独特的封面设计所吸引。整体风格偏向沉稳大气,色彩搭配合理,给人一种专业、可靠的感觉。封底的图书信息清晰明了,各种编码和认证标识一应俱全,让我确信这是一本正版图书。随手翻阅几页,书纸的质量上乘,触感细腻,印刷清晰,字迹工整,排版也十分合理,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书本的装订也非常牢固,每一页都粘合得严丝合缝,不用担心会散页。这样的细节处理,充分体现了出版社对图书质量的严格把控。作为一名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充满兴趣的读者,这本书的专业性和精美装帧,都让我对即将开始的阅读之旅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首先被它的整体框架所吸引。从目录上看,内容的组织非常有条理,循序渐进,从基础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到各种关键技术。这种结构对于我这种非专业出身但对该领域充满好奇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不用担心上来就被一堆晦涩难懂的术语淹没,可以慢慢消化,逐步建立起对分层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完整认知。我尤其关注了几章关于节点设计和通信协议的部分,感觉理论结合得很紧密,既有原理性的阐述,又有实际应用上的思考。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案例分析,或者具体的算法实现思路,这样不仅能加深理解,还能为我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些方向。包装方面,书本被妥善地保护在防震泡沫和硬纸板箱内,完全没有磕碰的痕迹,这一点我很满意。封面的设计也比较有特点,不是那种一眼望去就沦为书架上的“背景板”的风格,而是有自己的辨识度,让人在众多书籍中能一眼认出它。
评分拿到这本《分层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的第一感受就是它的“分量”。当然,不是说它很重,而是说这本书的内容密度和信息量给人的感觉非常扎实。从外包装上看,就已经是相当严实的保护,书本身也包装得很好,看得出是正规渠道的图书。封面的设计风格很符合我对这个领域的想象,既有技术感又不至于太冰冷,带有一些抽象的线条和色彩,让人联想到网络节点之间的连接和数据的流动。翻开目录,章节的划分和内容的组织都显得非常系统化,从基础理论到具体的技术实现,再到一些前沿的应用场景,似乎都覆盖得很全面。我对其中关于网络拓扑结构和能量管理的部分特别感兴趣,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传感网络的可持续性和效率。书的印刷质量和纸张的触感都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感觉很舒服,阅读起来不容易疲劳。总的来说,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本值得深入研读的专业书籍。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配色方案也很有科技感,点缀着一些抽象的图案,隐约透露出无线通信的特点。书脊的字体清晰,方便我在书架上快速找到它。翻开书页,纸张的质量非常好,触感细腻,印刷清晰,没有出现字迹模糊或者串页的现象,阅读体验非常舒适。每一页都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油墨清香,让人心旷神怡。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封口处理也很到位,没有溢胶或者书页松散的问题,一看就是用心制作的书籍。我还注意到,书的边沿处理得很整齐,没有毛刺感,这在细节之处体现了其专业性。作为一本技术类书籍,能够做到如此精美的装帧,实属不易。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我非常喜欢这种注重细节的出版方式,它让我对即将阅读的内容充满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