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光纤通信中的光波技术
定价:60.00元
作者:李齐良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3-01
ISBN:978703030290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光纤通信中光波技术和理论,主要介绍了光纤通信的发展历史,光纤通信的基本理论,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出发,得到各种条件下光脉冲传输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研究了群速度色散、自相位调制、调制不稳定性、光孤子、色散管理、非线性光纤耦合器、四波混频等理论。
本书可作为光纤光栅、光纤通信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科技工作者阅读参考。
目录
前言
章 光纤通信发展的历史
1.1 高速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概况
1.2 波分复用技术
1.3 光时分复用通信
1.4 波分复用和光时分复用各自的优势
参考文献
第2章 光纤中色散和非线性对脉冲传输的影响
2.1 波动方程和亥姆霍兹方程
2.2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2.3 非线性薛定谔耦合方程
2.4 色散的基本理论
2.4.1 色散的分类
2.4.2 色散对通信系统的影响
2.5 色散补偿技术
2.6 偏振模色散补偿技术
2.7 非线性折射效应
2.7.1 非线性折射率
2.7.2 不同传输区域的色散和非线性
2.7.3 自相位调制
参考文献
第3章 调制不稳定性与光孤子
3.1 调制不稳定性
3.2 光孤子在单模光纤中的传输
3.3 孤子的绝热特性
3.4 孤子的稳定性
3.5 孤子扰动
3.6 耦合方程的孤子解
3.6.1 归一化方程
3.6.2 方程的可积性
3.6.3 方程的解
3.7 两孤子解的波形演化
3.8 放大器链路中调制不稳定性
3.8.1 掺铒光纤中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3.8.2 分布式放大器链路的调制不稳定性
3.8.3 集总式放大器链路的调制不稳定性
3.9色散管理系统中调制不稳定性
参考文献
第4章 光纤中的偏振效应及其应用
4.1 具有偏振效应的耦合模方程
4.2 椭圆双折射光纤
4.3 利用保偏非线性双折射光纤对脉冲的整形
4.3.1 理论模型
4.3.2 变分方法
4.3.3 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第5章 色散管理理论及其应用
5.1 色散管理孤子基本理论
5.1.1 色散管理孤子的概念
5.1.2 色散管理孤子的优势与特点
5.1.3 色散管理孤子的应用
5.2 色散管理基本原理
5.3 色散管理孤子系统定时抖动分析
5.3.1 色散管理孤子的数学模型
5.3.2 色散管理孤子参数的动力学方程推导
5.3.3 色散管理孤子系统定时抖动计算分析
5.3.4 色散管理孤子系统定时抖动数值模拟
5.3.5 色散管理孤子系统定时抖动的矩方法计算分析
5.4 色散管理系统中光脉冲的传输特性分析
5.4.1 光脉冲传输的理论模型
5.4.2 脉冲参数演化的动力学方程
5.4.3 色散管理系统中三阶色散的影响.
5.4.4 色散管理系统中五次非线性的分析
5.5 相位共轭系统中色散补偿的研究及应用
5.5.1 相位共轭技术的色散补偿原理
5.5.2 时域相位共轭系统中高阶色散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5.5.3 频域相位共轭系统中拉曼效应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6章 光纤耦合器中孤子全光开关和传输特性
6.1 光纤耦合器开关的基本理论
6.1.1 光纤耦合器概述
6.1.2 光纤耦合器的分类
6.1.3 光纤耦合器的应用
6.2 耦合模理论
6.3 光纤耦合器的线性工作状态
6.3.1 低能量连续光束输入情况
6.3.2 低能量光脉冲输入情况
6.4 光纤耦合器的非线性工作状态
6.4.1 高能量连续光束输入情况
6.4.2 高能量准连续波输人情况
6.4.3 高能量超短光脉冲输入情况
6.5 高阶色散对孤子脉冲开关的影响
6.6 光纤耦合器中的孤子互作用
6.7 无源光纤耦合器中的孤子开关和传输
6.7.1 色散耦合系数
6.7.2 无源两芯光纤耦合器
6.7.3 无源三芯光纤耦合器
6.8 有源光纤耦合器中的孤子开关和传输
6.8.1 有源光纤耦合器的特性
6.8.2 有源两芯光纤耦合器
6.8.3 有源三芯平行线等距结构光纤耦合器
6.8.4 有源三芯等边三角形结构光纤耦合器
参考文献
第7章 参量过程与光纤参量放大器增益特性
7.1 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7.1.1 光学二次谐波产生
7.1.2 光学差频和光学参量放大
7.1.3 光学和频及频率上转换
7.2 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7.2.1 四波混频效应
7.2.2 参量增益和参量放大
7.3 相位匹配技术
7.4 级联高非线性光纤参量放大器增益特性
7.4.1 理论模型
7.4.2 小信号增益
7.4.3 参量放大器的增益分析
7.5 具有色散补偿的光纤参量放大器的增益特性
7.5.1 理论模型
7.5.2 光纤参量放大器的增益
7.5.3 光纤参量放大器增益平坦性分析
7.6 光纤参量放大器增益的频率相关性和偏振相关性
7.6.1 基本模型
7.6.2 信号增益的频率和偏振相关性
参考文献
第8章 光纤光栅
8.1 光敏光纤的制备
8.2 布拉格光栅的衍射原理
8.3 光纤光栅中的有关理论
8.3.1 耦合模理论
8.3.2 光子带隙
8.3.3 滤波特性
8.3.4 相移的二芯光纤光栅耦合器滤波和耦合特性
8.3.5 非线性色散曲线
8.3.6 光纤光栅中的调制不稳定性
8.3.7 光纤光栅耦合器中的调制不稳定性
8.4 三芯光纤光栅耦合器
8.4.1 两种排列结构的耦合方程
8.4.2 两种排列结构的禁带结构比较
8.4.3 等边三芯耦合器的耦合模方程数值模拟分析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对于光纤通信系统中涉及到的各种调制解调技术,进行了非常细致的阐述。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数字信号处理(DSP)在现代光通信中的作用的讲解。从早期的NRZ、RZ编码,到后来的PAM4、DMT等高阶调制格式,书中都详细介绍了它们的原理、编码方式、频谱特性以及在提高频谱效率方面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书中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DSP如何补偿光纤传输中的损伤,例如色散、偏振模色散(PMD)、非线性效应等。书中对电子色散补偿(EDC)和相干接收技术中的各种均衡算法,如DFE、LMS、RLS等,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和分析,这对于理解当前高速光通信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读者可以通过这些章节,了解到如何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克服光纤固有的传输限制,从而实现更远距离、更高速率的通信。
评分这本书的光学基础部分写得非常扎实,从基础的光学原理出发,逐步深入到光纤通信的实际应用。作者在介绍激光器、光探测器等关键器件时,不仅阐述了其工作原理,还详细分析了它们的性能参数,以及在不同通信场景下的适用性。例如,在讨论半导体激光器时,书中详细讲解了不同掺杂浓度、外延结构对光输出功率、谱线宽度、调制速率的影响,并且还提到了DFB激光器和VCSEL在长距离和短距离通信中的优势。对于光探测器,则详细介绍了PIN光电二极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的响应速度、量子效率、暗电流等指标,以及如何根据误码率等通信指标选择合适的探测器。书中对于光纤的传输特性,如色散、衰减、非线性效应等,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抑制方法,这一点对于理解高速光通信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作者在讲解这些复杂概念时,总是能够结合实际的工程问题,让读者在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技术应用的魅力。
评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多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在介绍光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时,书中详细讲解了误码率(BER)、信噪比(SNR)、眼图等关键指标,以及这些指标如何影响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光纤传输损耗的分析,以及如何通过光放大器来补偿这些损耗。书中对不同类型光放大器的增益、噪声系数、增益平坦度等参数的详细解释,让我对如何构建长距离、低损耗的光通信链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此外,书中还提及了光网络安全方面的一些基本概念,虽然篇幅不多,但对于初步了解这一领域来说,已经足够。总的来说,这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光纤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
评分本书在光网络架构和设备方面的内容,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我之前对光网络的理解比较零散,这本书将各种网络拓扑、传输媒介、交换技术等整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清晰的体系。例如,书中对WDM(波分复用)技术进行了非常深入的讲解,从粗波分复用(CWDM)到密集波分复用(DWDM),详细介绍了其原理、关键器件(如光栅、AWG)以及在提升光纤传输容量方面的巨大作用。同时,书中还探讨了光网络的演进,如OTN(光传输网络)的出现,以及它如何解决传统SDH/SONET的局限性,提供更灵活、更高效的传输方案。此外,书中对光开关、光放大器(如EDFA、SOA)等核心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也进行了详细介绍,这对于理解现代光通信网络的组网和优化非常有帮助。
评分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广度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在讲解基本原理时,并没有回避数学推导,而是用清晰的逻辑和严谨的数学工具来阐述复杂的概念,这使得我对光波在光纤中的传播过程有了更透彻的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章节,例如克尔效应、受激拉曼散射(SRS)、受激布里渊散射(SBS)等,书中不仅解释了这些效应的物理机制,还详细分析了它们对光信号传输带来的影响,以及抑制这些效应的常用方法。这一点对于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极限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同时,书中还对光纤通信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例如相干光通信、自由空间光通信等,这让我对这个领域充满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