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5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第3版 附形成性考核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当代政治制度(第3版 附形成性考核册)
定价:37.00元
作者:杨凤春
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304074739
字数:
页码:305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第3版)》内容涉及宪法制度,中国的执政党和参政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审判与法律监督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
目录
导论
节 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
第三节 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创新
章 宪法制度
节 宪法与宪政
第二节 我国宪法的创制、实施与监督制度
第三节 宪法对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规定
第二章 中国的执政党和参政党
第二节 中国党是中国的执政党
第二节 中国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
第三节 中国党的执政方式
第四节 中国的参政党
第三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第三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机构
第四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程序
第五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主要职权
第六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章 国家元首制度
第四节 国家元首制度概述
第二节 国家主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国家主席的任职资格、产生、任期和继位补缺
第四节 国家主席的基本职权
第五章 中央行政制度
第五节 中国的行政领导体制
第二节 的组成和职权
第三节 的机构
第四节 的行政方式
第六章 地方行政制度
第六节 行政区划概述
第二节 地方的类型
第三节 地方的机构和职权
第四节 地方的工作制度
第七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七节 中国的少数民族和民族政策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四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制度
第八章 特别行政区制度
第八节 特别行政区制度概述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制度的思想和历史基础
第三节 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第四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
第五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
第六节 中央管理与派驻机构
第九章 审判与法律监督制度
第九节 国家审判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
第二节 审判机关与审判制度
第三节 法律监督机关与法律监督制度
第十章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第十节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地位和性质
第二节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概述
第三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四节 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形式
第十一章 干部人事制度
第十一节 干部与干部管理制度
第二节 公务员制度
第三节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第十二章 选举制度
第十二节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第二节 主持选举的机构
第三节 代表名额的确定和分配
第四节 直接选举
第五节 间接选举
第六节 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全国代表的产生
第十三章 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
第十三节 农村村民委员会制度
第二节 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
第三节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第3版)》:
(一)中国党的性质与任务
《中国党章程》规定:中国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高理想和终目标是实现主义①。
《中国党章程》规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在中国党成立100周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战略目标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消灭贫穷,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领域的问题,成为小康社会建设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具体而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包括:
,实现经济发展。历来将“发展”视为“执政兴国的要务”,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评价各项工作的“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同时,“发展”还应当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
第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的“立国之本”。《中国党章程》指出: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决定了必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坚持中国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思想。
第三,改革开放。改革就是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就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进行经济领域的改革,也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对外开放是治国理政的“基本国策”,以“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第四,在经济制度方面,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发展和对外开放: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五,在政治领域,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政治制度和各项国家、社会制度方面,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切实保障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法律实施工作,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第六,在文化领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神,使人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对党员进行主义远大理想教育;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人民关心、直接、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危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犯罪活动和犯罪分子,保持社会长期稳定。
第八,建设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实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第九,坚持对人民解放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的领导。加强人民解放军的建设,发挥人民解放军在巩固国防、保卫祖国和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
序言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第3版 附形成性考核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