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与岩石图鉴 :教你辨认231种矿物与65种岩石

矿物与岩石图鉴 :教你辨认231种矿物与65种岩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长伟 壹号图编辑部 凤凰含章出品 著
图书标签:
  • 矿物
  • 岩石
  • 地质学
  • 图鉴
  • 科普
  • 自然科学
  • 识别
  • 收藏
  • 地质
  • 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赏心悦目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65747
商品编码:29388764060
包装:平装-锁线胶订
出版时间:2017-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矿物与岩石图鉴 :教你辨认231种矿物与65种岩石

定价:39.80元

作者:陈长伟 壹号图编辑部 凤凰含章出品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5376574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锁线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矿物与岩石图鉴》分为两大部分,即231种矿物和65种岩石,分别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为每一种矿物或岩石配有多角度高清图片,以及相应的说明文字,以方便辨认。

《含章·图鉴系列》内容丰富,涵盖了野菜、野花、恐龙、猫、名犬、鸟、蝴蝶、哺乳动物、观赏鱼、常见水果、常见蔬菜、药用植物、中草药、矿物与岩石等自然生物图鉴。全套共14册,每册均有丰富的文字图解以及高清鉴赏图片,图文结合,一目了然,便于了解和鉴别,同时也是值得珍藏的图鉴百科读物。

1.装帧精美:32开,铜版纸全彩印刷,是您的超值之选。

2.清晰明了: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了生物的基本信息及各部位图解,让您一目了然。

3.值得珍藏:专业、实用、科学,是值得珍藏的图鉴百科!

4.受众广泛:不仅是适合孩子、成人的家庭拓展阅读书籍,更是自然科普爱好者的专业工具书!

内容提要


《矿物与岩石图鉴》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231种矿物和65种岩石,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类别、成分、硬度、特征、成因、鉴定、比重、解理、断口、晶系等,并且还为每种矿物与岩石配了多角度的高清彩色图片,展示矿物与岩石的各部位特征,以方便读者辨认。

目录


10采集矿物与岩石

12矿物

16岩石

章矿物

24自然金

25自然银

26自然铂

27自然铜

28自然砷

29自然锑

30自然硫

31自然汞

31铋华

32镍铁矿

33石墨

34金刚石

35水羟砷锌石

35方钴矿

36砷镍矿

36辉铋矿

37方铅矿

38辰砂

39闪锌矿

40辉锑矿

41斑铜矿

42黄铜矿

43辉铜矿

44铜蓝

45雌黄

46雄黄

47黄铁矿

48磁黄铁矿

49辉砷钴矿

50白铁矿

51镍黄铁矿

52辉钼矿

53毒砂

54黝铜矿

55车轮矿

56硫锑铅矿

57深红银矿

58淡红银矿

58软锰矿

59尖晶石

60锌铁尖晶石

61赤铜矿

62铬铁矿

63磁铁矿

64钛铁矿

65赤铁矿

66锡石

67刚玉

68红宝石

69蓝宝石

70钙钛矿

71金红石

72晶质铀矿

72沥青铀矿

73石英

74玉髓

75蛋白石

76紫水晶

77烟水晶

78水晶

79发晶

80红锌矿

80水晶晶簇

81镜铁矿

81铌钽铁矿

82贵蛋白石

82蔷薇石英

83火蛋白石

84乳石英

84虎眼石

85玛瑙

86锑华

86压电石英

87石英石

87假蓝宝石

88水胆水晶

88青田石

89苏纪石

89硬锰矿

90蓝刚玉

90易解石

91金绿宝石

92板钛矿

92锐钛矿

93针铁矿

94褐铁矿

95铝土

96锆石

96氢氧镁石

97硬水铝石

98文石

99方解石

100白云石

100铁白云石

101菱铁矿

102菱镁矿

103毒重石

103碳酸锶矿

104白铅矿

105孔雀石

106蓝铜矿

107绿铜锌矿

108天然碱

108水锌矿

109菱锰矿

110菱锌矿

111石膏

112透石膏

112明矾石

113天青石

114重晶石

115铅矿

116胆矾

117水胆矾

117硬石膏

118重晶石晶簇

118重晶石玫瑰花

119天青石晶洞

119泻利盐

120钙芒硝

120青铅矿

121铬铅矿

122黑钨矿

123白钨矿

124天蓝石

124蓝铁矿

125绿松石

126磷氯铅矿

127钙铀云母

128银星石

129磷灰石

130磷铝石

130钼铅矿

131水砷锌矿

131橄榄铜矿

132钴华

133砷铅矿

134镍华

134钾石盐

135石盐

136萤石

137光卤石

138氯铜矿

139钒铜矿

139钒铅矿

140四水硼砂

141硬硼酸钙石

141斜钡钙石

142橄榄石

143黄玉

144蓝晶石

145硅硼钙石

146绿帘石

147异极矿

148绿柱石

149电气石

150堇青石

151斧石

152透辉石

153硬玉

154铁闪石

155透闪石

155针钠钙石

156硅灰石

157柱星叶石

157纤蛇纹石

158滑石

159硅孔雀石

160硅铍石

160叶蜡石

161白云母

162锂云母

163黑云母

164蛭石

165葡萄石

166鱼眼石

167微斜长石

167培斜长石

168透长石

169正长石

170青金石

171方钠石

172霞石

173钠沸石

174辉沸石

175钠长石

175海泡石

176高岭石

176锂辉石

177蓝锥矿

177符山石

178黝帘石

178中沸石

179方沸石

179蓝线石

180红柱石

180黑电气石

181铁铝榴石

182钙铝榴石

182石榴子石

183铁电气石

183锂电气石

184镁电气石

184透视石

185铁斧石

185赛黄晶

186阳起石

187钠闪石

188方柱石

188绿泥石

189海蓝宝石

190绿锂辉石

190铁锂云母

191冰长石

191锰铝榴石

192天河石

193黄榴石

193丁香紫玉

194拉长石

195水硅铜钙石

195镁铝榴石

196十字石

197榍石

198顽火辉石

199普通辉石

200蔷薇辉石

201金云母

201硅镁镍矿

202星叶石

203中长石

203透锂长石

第二章岩石

206粉红花岗岩

207白色花岗岩

208白色微花花岗岩

209辉长岩

210流纹岩

211黑曜岩

212雪花黑曜岩

213玄武岩

214杏仁状玄武岩

215多孔状玄武岩

216浮石

217云母伟晶岩

217闪长岩

218正长岩

218石英斑岩

219斑状花岗岩

219杏仁状安山岩

220角闪安山岩

220松脂岩

221金伯利岩

221粉红微花花岗岩

222辉绿岩

222石英二长岩

223粗粒花岗岩

223正长斑岩

224紫苏花岗岩

224斜方斑岩

225文象伟晶岩

226蛇纹岩

227更长环斑花岗岩

227白色花岗闪长岩

228钙长岩

228粒玄岩

229苏长岩

229粗面岩

230纯橄榄岩

231云母片岩

232片麻岩

233角闪岩

233大理岩

234黑板岩

234千枚岩

235黑色页岩

236化石页岩

237石膏

238白垩

239贝壳石灰岩

240白云岩

241烟煤

242无烟煤

243泥炭

244燧石

245铁陨石

246泉华

246石灰华

247钟乳石

247角砾岩

248黄土

248钾盐

249砂岩

250泥岩

250褐煤

251砾岩

251竹叶状石灰岩

252玻璃石英砂岩

253索引

作者介绍


陈长伟

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工程硕士。现供职于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长期的野外工作中,对第四季地质环境潜心研究,尤其对野花野草研究更深,并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料,对进一步探明野花野草的生长习性具有重要意义。

壹号图编辑部

所辖壹号图库网目前签约摄影师数百人,现存图片数十万张。壹号图编辑部策划编辑的一系列图书,既保证了图书易懂、易学、易操作,又保证了知识的专业性、准确性,受到市场一致好评。

文摘









序言



尘封的宝藏,地下的脉动:一本带你触摸地球亿万年心跳的指南 翻开这本书,你将踏上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旅程,深入地壳的深邃,去探寻那些沉默而辉煌的生命印记——矿物与岩石。它们不仅仅是构成我们脚下大地的物质,更是地球亿万年演变的信使,承载着太阳系的初生信息,记录着大陆漂移的宏大史诗,诉说着生命诞生前的漫长准备。这不仅仅是一本图鉴,更是一把开启你对自然世界好奇之门的钥匙,一次让你重拾对脚下土地的敬畏与热爱的召唤。 你是否曾经在海边捡拾过一颗晶莹剔透的石头,被它闪耀的光泽所吸引?是否在徒步的山林中,好奇过那些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岩石,它们是如何形成的?你是否曾幻想过,那些璀璨的宝石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地质故事?《矿物与岩石图鉴:教你辨认231种矿物与65种岩石》正是为你量身打造的答案。它将带你走进一个宏伟而精密的微观世界,用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为你揭示这些自然瑰宝的奥秘。 这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一场知识的洗礼。 本书精心收录了231种极具代表性的矿物和65种常见的岩石,每一种都配以高清、逼真的彩色图片。这些图片并非简单的照片堆砌,而是经过精挑细选,力求展现矿物与岩石最迷人的细节:晶体的完美形态,微观结构的细腻纹理,以及它们在大地中孕育时的独特色彩。从实验室里精心打磨的标本,到野外采集时未经雕琢的原貌,你都能在这里一窥究竟。 更重要的是,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看”的层面。每一个条目都附有详尽的文字介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你娓娓道来: 矿物的家族故事: 你将认识那些耳熟能详的宝石,如璀璨夺目的钻石、神秘高贵的蓝宝石、热情如火的红宝石,它们是如何在地壳深处,在高压高温的环境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孕育而成?你还将了解到那些在工业、科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矿物,如用于电子产品的石英,作为能源的煤炭,以及在合金制造中不可或缺的铁矿石。本书将带你认识它们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以及它们是如何拥有如此独特而迷人的物理性质,比如硬度、光泽、解理等等。你将了解到,为什么有些矿物如此坚硬,有些却如此易碎;为什么有些闪耀着金属般的光芒,有些则散射着柔和的玻璃光泽。 岩石的千年风云: 岩石,是地球的骨骼。本书将带你走进三大类岩石的世界: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你将了解到,炙热的岩浆如何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玄武岩等,它们是地球内部能量喷发的直接证据;泥沙、有机物如何经过亿万年的堆积、压实、胶结,形成砂岩、页岩、石灰岩,它们是地球表面风化、侵蚀、搬运过程的忠实记录;以及在地壳深处,高温高压如何重塑岩石的结构与矿物组成,形成大理石、片麻岩等,它们见证了大陆板块的碰撞与挤压。本书将为你解读岩石的形成过程、主要矿物成分,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应用。你将明白,为什么有些岩石光滑如镜,有些则粗糙不平;为什么有些颜色鲜艳,有些则朴实无华。 辨认的秘诀与乐趣: 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将教你如何像一位真正的地质学家一样,去观察、去分析、去辨认。对于每一种矿物和岩石,本书都提供了清晰的辨认要点,包括: 形态特征: 它们的晶体形状如何?是否呈现出棱角分明的几何形态,还是无规则的粒状、块状? 颜色与光泽: 它们呈现出怎样的颜色?是纯净的单一色彩,还是多种色彩的混合?它们的光泽是金属光泽、玻璃光泽,还是土状光泽? 硬度与条痕: 它们有多硬?能被什么物质划伤,又或者能划伤什么物质?敲击后留下的粉末颜色又是怎样? 其他物理性质: 它们是否有特殊的断口、解理、磁性、荧光等?这些细微的特征,往往是辨认的关键。 岩石的结构与构造: 岩石的颗粒大小、排列方式如何?是否存在层理、节理、裂隙等? 通过这些细致的引导,你将学会如何运用简单的工具(如放大镜、小刀),结合书中提供的知识,一步步 decipher 这些大自然的密码。这不仅仅是记住名称的过程,更是一种科学思维的培养,一种观察与分析能力的提升。 为何要走进矿物与岩石的世界? 重拾对自然的敬畏: 当你了解一块小小的矿石,可能蕴藏着地球形成初期的信息,或者记录着火山爆发的壮丽场景时,你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你将意识到,我们所居住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古老、更加宏大、更加充满故事。 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 矿物与岩石是地质学、矿物学、宝石学等诸多科学领域的基础。本书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往这些精彩学科的大门,激发你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或许还能在某个孩子心中播下未来科学家的种子。 丰富生活,拓展视野: 无论是旅行途中的一次意外发现,还是家庭聚会时一次关于宝石的谈论,抑或是仅仅在公园里随手捡起一块石头,本书都将让你拥有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这些平凡的物质,赋予它们不凡的意义。你将不再是匆匆而过的旁观者,而是能够与自然进行深度对话的探索者。 亲子互动,寓教于乐: 这本书是绝佳的亲子读物。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在家中或户外,进行一次次的“寻宝”游戏,辨认路边的石头,分析家中的装饰石材。在玩乐中学习,在互动中成长,共同体验发现的乐趣。 这本书为你准备的,远不止图文。 它为你准备的是一段充满惊喜的探索之旅。你将有机会认识那些隐藏在现代科技背后的基础材料,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能源是如何形成的,甚至窥探宇宙诞生初期的某些线索。 你将不再仅仅是“看到”石头,而是能够“读懂”它们。它们不再是冰冷、沉默的物体,而是拥有生命、拥有故事的地球的细胞。它们低语着地球亿万年的沧桑,诉说着地壳运动的脉搏,吟唱着地质演变的神曲。 那么,准备好你的探索之心了吗? 放下手机,走出家门,或者仅仅在书桌旁,拿起这本书。让你的目光,聚焦于那些曾经被你忽略的细节。让你的指尖,触摸那些来自地心的温暖。让你的思绪,跟随那些跨越亿万年的岩石与矿物,去感受地球那颗跳动不息的心脏。 这本书,是你与地球深度对话的起点。它将带你领略一个未被充分发掘的奇妙世界,让你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认识自然、拓展生命的边界。 翻开《矿物与岩石图鉴:教你辨认231种矿物与65种岩石》,开启属于你自己的地质探险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地球的演变和构成充满好奇,而矿物和岩石无疑是解开这些谜团的钥匙。这本书《矿物与岩石图鉴》恰好满足了我对这方面知识的渴望,它以一种极其引人入胜的方式,将复杂的地质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书中最让我着迷的部分,是对每一种矿物和岩石的详细介绍。作者不仅仅提供了冰冷的科学数据,更重要的是,他们挖掘了这些物质背后所蕴含的“故事”。比如,在介绍“石榴石”时,除了它的化学成分和硬度,书中还生动地描述了它在地壳深处高温高压下形成的特殊环境,以及它在古代被用作宝石和磨料的历史。这种将科学性与人文性巧妙结合的叙述,让我觉得学习过程充满了乐趣,而非枯燥的记忆。我记得我曾经在一次徒步旅行中,捡到一块带有美丽纹理的石头,当时我无法辨认它的身份。自从有了这本书,我能够对照着书中的图片和描述,轻松地找到了它,并且了解了它的形成过程——原来它是一种名为“砂岩”的沉积岩,是由细小的沙粒经过长年累月堆积而形成的。这种“解惑”的乐趣,让我更加热爱这本书。书中对岩石的分类也做得非常清晰,从火成岩、沉积岩到变质岩,每一种岩石的形成过程都被详细阐述,并且配有精美的图片,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例如,对“玄武岩”的介绍,让我了解到它是火山喷发冷却形成的,常常在表面留下独特的孔洞。这本书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更激发了我对大自然更深层次的探索欲望。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优秀的科普读物,它用最生动的方式,带我认识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本“宝藏”!我一直对大自然的奇妙造物充满了敬畏,尤其是那些在漫长地质岁月里形成的矿物和岩石。然而,过去接触到的相关资料,要么过于专业晦涩,要么过于零散,总是无法形成一个系统性的认知。直到我翻开这本《矿物与岩石图鉴》,我才真正体会到一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豁然开朗。这本书最让我赞叹的一点是,它在介绍每一种矿物和岩石时,都做得非常细致入微,但又不失通俗易懂。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更重要的是,它把这些“石头”的“生命故事”讲了出来。比如,书中对孔雀石的描述,让我不仅仅看到了它那美丽的翠绿色,更了解了它是铜矿形成过程中的一种次生矿物,并且在古代就被用作颜料和装饰品。这种将科学知识与人文历史相结合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学习过程充满了趣味和惊喜。我记得我有一个朋友,他对宝石特别感兴趣,我曾尝试给他推荐过一些关于宝石的书籍,但他总觉得那些书过于偏重商业价值,而忽略了宝石本身的科学性和地质背景。这本书却恰恰弥补了这一遗憾,它在介绍像水晶、玛瑙、玉石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宝石类矿物时,既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它们的晶体结构、硬度、折射率等科学属性,也挖掘了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历史渊源。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鉴,更是一部关于地球物质文明的百科全书。而且,它对岩石的讲解也同样精彩,将我们身边那些看似普通的岩石,比如砂岩、页岩、玄武岩等,都赋予了它们独特的个性和故事。读完这本书,我走在街上,甚至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材料,都会不由自主地去观察和思考,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了。

评分

这本《矿物与岩石图鉴》简直是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一直以来,我对大自然中那些奇妙的石头总有一种莫名的好奇,但限于知识的匮乏,每次看到一块特别的石头,最多只能惊叹其美丽,却无法深入了解它的来龙去脉。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高清精美的图片,将我这个门外汉一步步引进了矿物和岩石的世界。我尤其喜欢它对每一种矿物和岩石的介绍,不仅仅是枯燥的学名和化学成分,更多的是它们形成的地质背景,在地壳中的分布,以及在人类历史和生活中的应用。比如,书中对石英的讲解,让我知道了原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玻璃,很多就是由石英砂制成的;而它对于不同颜色石英的成因分析,更是让我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了更深的认识。我记得有一次在海边捡到一块闪闪发光的石头,当时我以为只是普通的石英,但对照书中的图片和描述,我发现它极有可能是一种含有微量金属元素的变种,这让我欣喜若狂。书中对岩石的分类也让我豁然开朗,原来我们常说的“石头”,细分起来竟有如此大的不同,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它们各自独特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所承载的地球演变的信息,都让我为之着迷。特别是对花岗岩的介绍,它不单单是一种岩石,更是地球深处物质活动和造山运动的见证。读完之后,我开始留意生活中的各种建筑材料,甚至路边的碎石,都似乎在向我诉说着它们的故事。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很人性化,图文并茂,重点突出,即使是像我这样的初学者,也能很快抓住要点,并且非常方便查找。我常常会带着它去户外,一边行走,一边对照,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名小小的地质探险家。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那些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形成的奇妙物质——矿物和岩石,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然而,我常常感到一种无力感,面对琳琅满目的石头,却只能浅尝辄止,无法深入了解它们的奥秘。《矿物与岩石图鉴》的出现,如同为我点亮了一盏明灯,让我得以窥见这个世界的无限精彩。这本书最令我赞叹的是,它在介绍每一种矿物和岩石时,都做得极为细致,却又不失趣味性。它不仅仅罗列了它们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更重要的是,它将这些“石头”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比如,书中对“孔雀石”的介绍,让我不仅仅看到了它那如孔雀羽毛般绚丽的绿色,更了解到它是铜矿形成过程中的一种次生矿物,并且在古代就被用作颜料和装饰品。这种将科学知识与人文历史相结合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学习的过程充满了惊喜。我记得我有一个朋友,他对宝石特别感兴趣,但又苦于缺乏专业的辨别知识。这本书在讲解像“玛瑙”、“玉髓”等常见的宝石类矿物时,既详细介绍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和硬度,也指出了它们与其他相似矿物的区别。这对于像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份珍贵的指导。同时,书中对岩石的讲解也同样精彩,它让我明白了我们脚下的土地,并非是千篇一律的,而是由各种不同时期、不同形成方式的岩石构成的。对“砂岩”的介绍,让我了解到它是由细小的沙粒堆积而成,而“页岩”则是由更细的泥土颗粒形成。这种从微观到宏观,从形成到应用的讲解,让我对地球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非常出色,图片精美,文字清晰,重点突出,让我能够轻松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评分

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图鉴,更像是一本关于地球“百科全书”的缩影。我一直对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尤其是那些埋藏在地下的宝藏——矿物和岩石。但以往接触到的相关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却步;要么过于浅显,无法满足深入了解的愿望。直到我遇见了这本《矿物与岩石图鉴》,我才找到了那份期待已久的平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每一种矿物和岩石的讲解,都非常注重其“身份”的由来。比如,在介绍“水晶”时,它不仅描述了它的基本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更深入地探讨了它在地壳中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为何能够呈现出如此多变的颜色和形态。这种“追根溯源”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每一块矿石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漫长的地质故事。我曾有过一次野外探险的经历,偶然捡到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当时我只能惊叹其外观,却不知其名。回到家后,我翻阅此书,对照着书中的图例和描述,我竟然找到了它,并且了解了它的形成背景。这种“解惑”的成就感,让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书中对岩石的分类和讲解也同样精彩,它让我明白了我们脚下的土地,并非是简单的泥土和沙石,而是由各种不同成因的岩石构成。例如,对“玄武岩”的介绍,让我了解到它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常常在形成初期伴有大量的气孔。这种将宏观地质现象与微观岩石特征相结合的讲解,让我对地球的认识更加立体和深刻。这本书的图片质量也是我极为赞赏的一点,每一张都色彩鲜艳,细节丰富,仿佛能让我触摸到矿石的光泽,感受到岩石的纹理。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它厚重的质感和精美的封面所吸引,但真正让我爱不释手的,是它内容本身的深度和广度。一直以来,我对地球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往往苦于缺乏系统性的入门教材。《矿物与岩石图鉴》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认石手册”,它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地质之旅。作者在讲解每一种矿物时,都如同在讲述一个活生生的故事,从它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到它在地壳中的形成环境,再到它在人类文明中的应用,层层递进,引人入胜。我尤其对书中对“祖母绿”的描述印象深刻,不仅仅是因为它那迷人的绿色,更是因为书中详细解释了它为何如此稀有,以及它在不同文化中被赋予的神秘色彩。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每一块矿石都承载着地球的过去,记录着地质演化的轨迹。而对岩石的讲解,更是让我对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对火成岩的形成过程的描述,让我了解到岩浆如何在地表之下或是喷涌而出后,经过冷却结晶,形成如花岗岩、玄武岩等形态各异的岩石。这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书中还对沉积岩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让我们了解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一系列地质过程如何将地球表面的物质重新组合。我甚至开始留意家乡附近的山体,试图从中辨认出书中介绍的各种岩石类型,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名小小地质学家。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非常出色,图片精美,文字清晰,即使是面对复杂的化学式或地质构造图,也能轻松理解。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部非常值得收藏的科普佳作,它不仅满足了我对矿物和岩石的好奇心,更激发了我对地球科学更深层次的探索。

评分

我对这本《矿物与岩石图鉴》的评价,只能用“惊艳”二字来形容。我一直是一个对自然界充满好奇的人,尤其对那些藏在地下的宝藏——矿物和岩石,总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然而,过去接触到的许多相关书籍,要么太过枯燥乏味,要么图片模糊不清,总让人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致。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以一种极其生动、形象、且高度专业化的方式,为我打开了矿物和岩石的奇妙世界。我最喜欢它对每一种矿物和岩石的介绍,不仅仅停留在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上,更重要的是,它挖掘了它们背后的地质故事。比如,书中对“黑曜石”的讲解,让我了解了它那如同玻璃般的断口,以及它形成的速度之快。这让我联想到古代人类如何利用黑曜石制作工具,这种将科学与历史文化巧妙结合的叙述方式,让我觉得学习过程充满了乐趣。我记得我有一个朋友,他对宝石情有独钟,但又不知道如何辨别真伪。这本书在讲解像“水晶”、“玛瑙”等常见的宝石类矿物时,既详细介绍了它们的晶体特征,也指出了它们与其他相似矿物的区别,这对于像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指南。同时,书中对岩石的分类和讲解也同样精彩,它让我明白了我们脚下的土地,并非千篇一律,而是由各种不同时期、不同形成方式的岩石构成的。对“砂岩”的描述,让我了解了它是由细小的沙粒堆积而成,而“页岩”则是由更细的泥土颗粒形成。这种从微观到宏观,从形成到应用的讲解,让我对地球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本书的图片质量更是无可挑剔,每一张都清晰锐利,色彩逼真,仿佛能让我触摸到矿石的纹理,感受到岩石的质感。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本“通关秘籍”!作为一名对自然科学有着濃厚兴趣,却又常常被专业术语和晦涩概念所困扰的爱好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既权威又易懂的指南,能够带我走进矿物和岩石的世界。终于,《矿物与岩石图鉴》出现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本冰冷的图鉴,更像是一位充满智慧的向导,用生动的故事和精美的画面,引领我一步步探索地球的奥秘。我尤其喜欢它对每一种矿物和岩石的介绍,都充满了细节和故事性。例如,书中对“海蓝宝石”的描述,不仅仅展示了它那如同海水般澄澈的蓝色,更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它的成分、硬度,以及它在宝石市场上的价值。这种将科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学习过程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充满了惊喜。我记得我有一个朋友,他非常喜欢户外徒步,每次看到路边的一些奇特石头,都很好奇它们的来历。我把这本书推荐给他后,他兴奋地告诉我,他现在能够辨认出很多以前不认识的岩石了,比如像“安山岩”和“玄武岩”,他现在都能通过它们表面的孔洞或者颜色来区分了。这本书对岩石的讲解,让我明白了我们脚下的土地,都是由无数年的地质演变形成的。它详细阐述了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阅读过程中,我甚至能感受到地球内部的熔岩涌动,以及地表物质的缓慢堆积和变化。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非常人性化,图片精美,文字清晰,重点突出,让我能够轻松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部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杰作,它不仅满足了我对矿物和岩石的好奇心,更激发了我对地球科学更深层次的探索热情。

评分

我一直认为,大自然是最伟大的艺术家,而矿物和岩石则是它最精美的杰作。然而,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的爱好者来说,要真正理解这些“沉默的艺术品”的奥秘,一直是一件颇具挑战的事情。直到我翻开了这本《矿物与岩石图鉴》,我才真正体会到一种“拨开迷雾见真章”的畅快淋漓。这本书的每一个篇章,都仿佛带领我进行了一次深入地心的旅行。作者在介绍每一种矿物时,不仅仅提供了冰冷的科学数据,更重要的是,它挖掘了这些矿物背后深厚的地质故事和人文历史。例如,书中对“琥珀”的讲解,让我不仅看到了它那温暖的橙黄色,更了解到它是由古代松脂经过漫长时间的石化形成的,并且常常封存着古代的昆虫或植物,成为研究生命演化的珍贵样本。这种将科学知识与历史、生命科学相结合的叙述方式,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我记得我曾经收集过一些漂亮的石头,但一直不知道它们的具体名字和来历。自从有了这本书,我能够对照着书中的图片和描述,轻松地辨认出它们,比如我收藏的一块带有美丽纹路的石头,现在我知道它是一种名为“绿幽灵”的石英,并且它那内部的绿色包裹体,是由于绿泥石的生长形成的。这种“认石”的乐趣,大大增加了我对大自然的亲近感。同时,书中对岩石的分类和讲解也同样精彩。它让我明白了,我们看到的山川大地,并非是随机形成的,而是由亿万年的地质活动所塑造的。例如,对“大理岩”的介绍,让我了解到它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下变质形成的,常常用于雕塑和建筑。这本书的图片质量更是无可挑剔,每一张都清晰锐利,色彩饱满,将矿物和岩石的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为我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评分

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阅读过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本书籍之一,它以一种极其引人入胜的方式,将庞大而复杂的矿物和岩石世界呈现在我的眼前。作为一名曾经对地质学一窍不通的爱好者,我常常在接触到各种形状、颜色、纹理各异的矿石和岩石时,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既想探究它们的奥秘,又不知从何下手。然而,这本《矿物与岩石图鉴》就像一座灯塔,为我指明了方向,点亮了前行的道路。书中对每一类矿物和岩石的分类清晰明了,让人一目了然。我特别喜欢它对不同矿物晶体形态的细致描绘,以及对岩石纹理和结构特点的深入剖析。例如,书中对黄铁矿的介绍,不仅仅是展示了它那酷似黄金的金属光泽,更是深入讲解了它在不同地质环境下形成的细微差异,以及它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严谨而又不失趣味的讲解方式,让我对这种“愚人的黄金”有了全新的认识。此外,书中对各种岩石的讲解,也让我恍然大悟。我一直以为我们脚下的土地都是千篇一律的,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每一种岩石都有其独特的形成过程和地质意义。比如,对沉积岩的讲解,让我了解了河流、湖泊、海洋如何将无数的泥沙、有机物沉积下来,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最终形成我们今天所见的砂岩、页岩等。读到这里,我仿佛能感受到地球亿万年的沧桑变迁,这种宏大的历史感油然而生。这本书的图片质量更是令人惊叹,每一张都清晰锐利,色彩饱满,将矿物和岩石的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为我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优秀读物,强烈推荐给所有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朋友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