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七年之惑:婚姻的99个难题
定价:22.00元
作者:严曼丽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80173656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自序 七年之感
1 早餐桌上的字条
2 夜半守门人
3 多亏有除湿机
4 秘密保险
5 怀孕之隐
6 彼岸女子的来信
7 暗夜的潮骚
8 谁的好帮手
9 有妻无用?
10 情趣包裹?
11 浴室与饭桌之间的思辩
12 床第间的政治骚扰
13 窗外有眼
14 家常菜“意的牢结”
15 蛛网上的飞虫
16 套子疑云
17 丈夫的治装费
18 三温暖里的鱼
19 压力锅边的花
20 旅梦
21 婆家,娘家,过年回哪家?
22 小麦克白夫人
23 妻子的房子
24 古龙水之夜
25 温柔杀意
26 妻犬同笼
27 鬼胎
28 对手
29 酒谶
30 逐乱之夫
……
作者介绍
严曼丽,台湾省淡水人。 台大中文系毕业后,做过两年高中老师。之后,在媒体界浪迹二十多年。 曾在《健康世界》等几家杂志社,也在《中时晚报》待了许多年。曾经担任《心灵》杂志发行人,目前是野鹅出版社的负责人。 写过若干篇长长短短的小说,《招弟的
文摘
序言
阅读《七年之惑:婚姻的99个难题》,我仿佛经历了一场漫长的自我对话,那些曾经被我忽视、被我掩埋的情绪和困惑,都在这本书中找到了共鸣的出口。严曼丽老师的文字,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她能够捕捉到那些最细微、最难以言说的心理活动,并将其清晰地呈现出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期望”的部分,特别是其中关于“不切实际的期望”对婚姻的杀伤力。我们常常会将理想中的伴侣形象投射到现实中,然后因为对方无法达到这些“设定好的标准”而感到失望、愤怒,甚至怨恨。书中并没有鼓励我们放弃期望,而是引导我们去辨别,哪些期望是基于对伴侣真实了解而产生的合理期待,哪些则是源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匮乏和不安全感,甚至是对他人生活方式的简单模仿。我开始意识到,许多婚姻中的“不幸福”,并非因为伴侣不够好,而是因为我们对婚姻本身抱有了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婚姻并非童话,它需要经营,需要两个人共同去面对现实的琐碎和挑战。这本书让我学会了放低那些不必要的“标签”,学会了欣赏伴侣身上那些真实的、不完美的闪光点。它告诉我,真正的爱,是接受,是包容,是懂得在平凡的日子里,发现不平凡的幸福。
评分《七年之惑:婚姻的99个难题》是一本真正能让人“有所为”的书,它没有空洞的理论,没有遥不可及的指导,而是用一种极其贴近生活的方式,将那些藏匿在婚姻裂缝中的“小石头”一一挑拣出来,让我们得以审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界限”的讨论,这部分内容对我触动极大。我们常常过于热衷于“融为一体”,以为亲密无间的关系就意味着没有自我,没有空间。但恰恰相反,清晰的界限,恰恰是维系健康亲密关系的基石。书中通过一些关于原生家庭影响、朋友关系界限、甚至工作与生活界限的案例,揭示了当我们模糊了这些界限时,会引发多少不必要的冲突和内耗。比如,一方过度依赖另一方的判断,另一方则被无休止的“求助”压得喘不过气;或者,将工作的压力和负面情绪带入家庭,将伴侣当作情绪垃圾桶。严曼丽老师以一种温和却不失力量的笔触,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尊重彼此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建立并维护各自的空间和边界。这不仅仅是对婚姻关系的梳理,更是对个人成长的启迪。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否在无意中侵犯了伴侣的界限,或者是否因为害怕被拒绝而不敢设定自己的界限。这本书让我明白,爱不等于牺牲,亲密也不等于没有距离,学会画出属于自己的“安全区域”,才能让婚姻这棵大树,更加茁壮地成长,而不是在相互的侵蚀中枯萎。
评分《七年之惑:婚姻的99个难题》是一本让人读完之后,久久不能平静的书,它像一位睿智的长者,用平实却深刻的语言,为我们指点迷津。我尤其被书中关于“责任”的探讨所吸引。在一段关系中,我们常常习惯于推卸责任,将问题归咎于对方,却忽略了自己在其中的角色。严曼丽老师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我们看到,婚姻中的每一个难题,都不是一方的错,而是双方互动的结果。她引导我们思考,作为个体,我们在关系中需要承担的责任是什么?是沟通的责任,是理解的责任,是付出和经营的责任,更是自我成长的责任。这本书让我明白,爱情的萌发是冲动,但婚姻的维系,却需要责任感作为基石。那种“我为你做了多少”的账本心态,或者“你欠我的”的抱怨,都是对责任的逃避。真正的责任,不是被动的承担,而是主动的付出和创造。读到这里,我反思了自己过往在一些关系中的表现,是否过于被动,是否习惯性地将问题推给对方。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责任”这个词的意义,也让我明白了,只有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才能让婚姻之船,平稳地驶向远方。
评分读完《七年之惑:婚姻的99个难题》,我脑海中浮现出许多熟悉又陌生的场景,仿佛严曼丽老师借由这99个看似琐碎却直击人心的难题,在默默地描绘着我们每一个人在婚姻旅途中的挣扎与成长。我尤其被书中对“沟通”这一核心议题的深入剖析所打动。它并非简单地告知我们“要沟通”,而是通过具体的案例,赤裸裸地展现了那些沟通失败时我们是如何一步步将误解和隔阂推向深渊的。那种“我以为你知道,所以我就没说”的心态,那种在争吵中只想赢而不愿输的固执,那种将对方的好意解读为理所当然的麻木,都让我醍醐灌顶。书中关于“倾听”的章节,更是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沟通”,不过是在等待对方说完然后急于反驳,或者是在心里早已排练好了下一句话。真正的倾听,需要放下自我,去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即便那些需求在我们看来是多么不合理,多么不可思议。这种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在日常的点滴相处中,不断地去学习、去实践,去刻意地练习。读到这里,我回想起自己过往的许多不愉快,很多时候,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对方做了什么,而在于我没有真正地去“听”,没有真正地去“懂”。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婚姻中的许多盲点,也让我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更具同理心、更懂得如何表达的伴侣。
评分《七年之惑:婚姻的99个难题》就像一场精心设计的“情景模拟”,让我们在阅读中,反复体验和反思婚姻中的各种“高难度动作”。我最受启发的是关于“改变”的部分。我们常常希望对方能够改变,变得更体贴、更勤快、更理解自己,却很少审视自身是否愿意改变。严曼丽老师在书中提出的观点,让我大开眼界: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改变别人,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这种改变,并非是迁就和委屈,而是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行为和回应方式,来影响和改善与伴侣之间的互动模式。书中通过对“习惯性抱怨”、“过度批评”、“固执己见”等不良行为的分析,指出了这些行为如何一步步将婚姻推向僵局。而当你开始尝试用“欣赏”、“肯定”、“包容”来替代这些负面反应时,你可能会惊喜地发现,对方的回应也会随之发生积极的变化。这种“蝴蝶效应”的威力,在婚姻中尤为显著。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改变的起点,永远是自己。它鼓励我们放下对“他人改变”的执念,转而关注“自我提升”,从而在不经意间,为婚姻注入新的活力。这是一种充满智慧和力量的改变策略,让我对未来的婚姻生活,充满了新的期待和勇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