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细说二十四节气(插图珍藏本)
定价:49.00元
作者:金传达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02962081
字数:
页码:35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细说二十四节气(插图珍藏本)》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二十四节气的科学含义,二十四节气与天文、历法、天气气候、农业生产的关系以及二十四节气与干支、八卦、阴阳五行的关系,讲解了由二十四节气延伸出的七十二候、社日、入梅和出梅、一二伏、数九、节气谚语和民俗知识。重点按春、夏、秋、冬四季顺序,依次叙述了各节气天文、气候、农事、谚语,并介绍了这些节气的渊源、传说、民俗风情、诗词、趣闻,以及顺时保健养生常识。书稿内容全面,资料翔实,图文并茂,便于人们全方位了解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化知识。
目录
节气综述篇
二十四节气溯源
二十四节气——中国人独特的创造
从物候说起
天象授时
土圭测日影以定节气
二十四节气源流
二十四节气与历法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
二十四节气与阳历
二十四节气与农历
二十四节气与千支、阴阳五行
二十四节气与卦气说
二十四节气与二十四方位
二十四节气气候与农业
节气和四季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与气候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
节气廷伸篇
七十二候
内容广泛的七十二候
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
二十四番花信风
海东月令
社日·梅·莳
春社和秋社
入梅和出梅
莳
三伏·数九
三伏
夏至数九
冬至数九
谚语·民俗·养生
节气谚语
各地二十四节气歌
节气与民俗
节气与保健养生
春季节气篇
立春
立春气候与农事
立春民俗文化
立春保健养生
立春节气诗词
立春节气谚语
雨水
雨水气候与农事
雨水民俗文化
雨水保健养生
雨水节气诗词
雨水节气谚语
惊蛰
惊蛰气候与农事
惊蛰民俗文化
惊蛰保健养生
惊蛰节气诗词
惊蛰节气谚语
春分
春分气候与农事
春分民俗文化
春分保健养生
春分节气诗词
春分节气谚语
清明
清明气候与农事
清明民俗文化
清明保健养生
清明节气诗词
清明节气谚语
谷雨
谷雨气候与农事
谷雨民俗文化
谷雨保健养生
谷雨节气诗词
谷雨节气谚语
夏季节气篇
立夏
立夏气候与农事
立夏民俗文化
立夏保健养生
立夏节气诗词
立夏节气谚语
小满
小满气候与农事
小满民俗文化
小满保健养生
小满节气诗词
小满节气谚语
芒种
芒种气候与农事
芒种民俗文化
芒种保健养生
芒种节气诗词
芒种节气谚语
夏至
夏至气候与农事
夏至民俗文化
夏至保健养生
夏至节气诗词
夏至节气谚语
小暑
小暑气候与农事
小暑民俗文化
小暑保健养生
小暑节气诗词
小暑节气谚语
大暑
大暑气候与农事
大暑民俗文化
大暑保健养生
大暑节气诗词
大暑节气谚语
秘季节气篇
立秋
立秋气候与农事
立秋民俗文化
立秋保健养生
立秋节气诗词
立秋节气谚语
处暑
处暑气候与农事
处署民俗文化
处暑保健养生
处暑节气诗词
处暑节气谚语
白露
白露气候与农事
白露民俗文化
白露保健养生
白露节气诗词
白露节气谚语
秋分
秋分气候与农事
秋分民俗文化
秋分保健养生
秋分节气诗词
秋分节气谚语
寒露
寒露气候与农事
寒露民俗文化
寒露保健养生
寒露节气诗词
寒露节气谚语
霜降
霜降气候与农事
霜降民俗文化
霜降保健养生
霜降节气诗词
霜降节气谚语
冬季节气篇
立冬
立冬气候与农事
立冬民俗文化
立冬保健养生
立冬节气诗词
立冬节气谚语
小雪
小雪气候与农事
小雪民俗文化
小雪保健养生
小雪节气诗词
小雪节气谚语
大雪
大雪气候与农事
大雪民俗文化
大雪保健养生
大雪节气诗词
大雪节气谚语
冬至
冬至气候与农事
冬至民俗文化
冬至保健养生
冬至节气诗词
冬至节气谚语
小寒
小寒气候与农事
小寒民俗文化
小寒保健养生
小寒节气诗词
小寒节气谚语
大寒
大寒气候与农事
大寒民俗文化
大寒保健养生
大寒节气诗词
大寒节气谚语
作者介绍
文摘
《细说二十四节气(插图珍藏本)》:
谚语·民俗·养生 节气谚语 谚语是在群众中长期流传的语句,它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反映出深刻的事理,是劳动人民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它是一种纯真朴实的民间口头文学,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农谚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勤劳而富有智慧的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通过仔细观察气候,观察植物、动物以及非生物对气候变化的反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把这些经验,以精练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总结,用来指导生产,代代相传,这就是农谚。先秦的一些书籍中就已出现,后代多有引用(如《汜胜之书》《齐民要术》),而且不少农谚与二十四节气有关。
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许多农谚,长久以来被农民当作预测和判断风、雨、旱、涝、丰、歉、寒、暑、播种和收获的依据。在正常年景下,关于节气的气象谚语无论是短期的,还是中长期的,在实际使用中,大部分比较灵验。例如,谚语“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完全符合南方实际情况,北方雪、霜终止时间推迟,谚语则更改为“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又如“下了白露,天天溜路”,这句谚语的意思是:白露下了雨,阴雨时间较早,农村路滑难行。白露正处夏、秋交替之际,暖湿空气余威还在,而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一侵入到江南,便会形成锋面雨,维持较长时间。“谷雨雷,雨相随”,意思是谷雨听到雷声,马上会下雨,因为此时节江南雨季已经开始了。听到雷声,说明天空已有积雨云移近,高空暖湿气流增强,一场大雨就难免了。
当节气日正好处在某一阶段性天气开始时,其天气往往可代表整个阶段的天气。民间有谚语说“立春晴,一春晴;立春下,一春下;立春阴,花倒春”“惊蛰下雨,一晴九雨”“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谚语中的“一春”“一冬”指的是晴或雨的时间较长。秋、冬季节每隔半个月左右,春季每隔7~10天,冷空气就要向南爆发一次。冷空气入侵一次,就会带来大风、降温、降水等天气。因此,前一节气前后天气有变化,后一节气前后天气也会有变化。民谚说“节前节后,要闹天气”,就是这个道理。
“谷雨阴沉沉,立夏雨淋淋”“小满满池塘,芒种满大江”等谚语都属于这一类。
气象专家认为,天气存在着前后对应的韵律关系,即某种天气出现后,未来若干天后将出现另一种天气。例如,“立夏小满田水满,芒种夏至火烧天”,存在30天的韵律;“寒露前后来寒潮,六十天后见初霜”,存在60天的韵律;“立春大淋,立夏大旱”,存在90天的韵律;“打春下大雪,百日还大雨”,存在100天的韵律;“冬至下场雪,夏至水满江”,存在180天的韵律。在杂节气谚语中也有不少类似的情况。如“九里一场风,伏里一场雨”,存在180天的韵律;“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存在150天的韵律。
农业气象谚语是从天气和作物的关系中总结出来的。如谚语“小暑不落雨,旱死大暑禾”,表明江南雨季已过,伏旱到来,而这时一季中稻正需水,如无人工灌溉,禾苗干到大暑,就会旱死。又如“小雪雪满天,来年丰收年”,小雪时节下的雪为冬雪,冬雪可冻死病菌虫卵、疏松土壤等,所以“冬雪是宝”,来年禾苗丰收。谚语“麦盖三床被(指冬雪),头枕馒头睡”也是这个意思。
……
序言
读完《细说二十四节气(插图珍藏本)》之后,我简直想立刻冲进田野里,感受那份属于自然的韵律!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脉搏的教科书,一本能让你触摸到季节更迭、万物生长的百科全书。里面的插图简直是点睛之笔,每一幅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又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装饰,而是将抽象的节气概念,具象化、生活化,让我们仿佛能闻到雨后的泥土气息,听到虫鸣鸟叫,感受到微风拂面的温柔。我特别喜欢那些描绘农耕场景的图,它们朴实无华,却记录了一个民族与土地共生的千年故事。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细节,新的感悟。书中的文字也写得极好,有文人的雅致,有农人的朴实,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科学的严谨。它不仅仅是告诉你“立春”来了,下雨了,更会告诉你这背后的气候变化、物候规律,以及古人是如何顺应自然、安排生产和生活的。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重新连接起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它让我明白,二十四节气不仅仅是日期,更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与天地和谐相处的哲学与智慧的结晶。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来模糊而朦胧的认知。我之前对二十四节气,顶多是知道几个名字,比如“立春”、“夏至”,知道它们大概与天气有关,但具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讲究,却一无所知。《细说二十四节气(插图珍藏本)》就像一本详尽的手册,把这些古老而充满智慧的知识,一点一点地掰开了、揉碎了,让我这个“小白”也能轻松理解。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每个节气的由来、气候特征、物候现象以及农事活动之间的紧密联系的阐述。它不仅仅是枯燥的知识点罗列,而是将它们编织成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我能体会到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惜。书中精美的插图更是功不可没,它们就像一个个视觉化的注解,将抽象的文字变得鲜活起来,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仿佛置身于那个古老的农耕时代,感受着春耕秋收的辛劳与喜悦。这本书让我对中国传统农耕文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与自然的关系。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天人合一”的理解,不再是书本上的概念,而是真正地融入了我的生活和思考。
评分坦白说,我一直觉得二十四节气是那种“听过但不太了解”的文化符号,直到我拿到这本《细说二十四节气(插图珍藏本)》。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将科学与诗意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科普读物,也不是那种故弄玄虚的文学作品,而是恰到好处地找到了那个平衡点。每个节气的到来,书中都用了极其优美且充满画面感的文字来描绘,比如“惊蛰”的雷声唤醒万物,那种生命的勃发感扑面而来;“小满”的绿意渐浓,却又未到盛夏的张扬,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一种生命的充盈感。而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每个节气背后的科学原理,比如为什么会有“白露”的霜降,为什么“寒露”更冷,这些都用易于理解的语言和精美的插图呈现出来,让我不仅增长了知识,更拓宽了视野。书中的插图更是堪称艺术品,每一幅都细腻逼真,充满了中国水墨画的韵味,却又别有一番现代的清新感,仿佛能呼吸到那个时代的空气,感受到那份对自然的亲近。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在文化长河中漫步的旅人,被深深地吸引,流连忘返。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念很感兴趣,但总觉得有些虚无缥缈。《细说二十四节气(插图珍藏本)》这本书,却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将这个理念具象化了。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节气名称和日期,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个节气所蕴含的自然规律、物候变化以及古人顺应自然的智慧。书中的文字,仿佛带着泥土的芬芳,又有着文人的雅致,将农耕文明的千年传承,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书中的插图,每一张都充满了诗意和生活气息,它们不仅仅是点缀,更是对节气最好的诠释。我看着那些描绘农事活动的画面,仿佛能听到耕牛的哞叫,闻到丰收的麦香,感受到农民辛勤劳作的身影。这本书让我明白,二十四节气并非是僵化的规定,而是古人观察自然、顺应自然的智慧结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体现。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季节的感知不再是单纯的天气预报,而是一种更深沉的、与生命、与自然连接的体验。
评分当我翻开《细说二十四节气(插图珍藏本)》这本书时,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古代生活美学的大门。我一直对传统文化很着迷,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细说二十四节气》恰恰填补了这个空白。它不是一本死板的工具书,而是一本充满生命力和艺术感的百科全书。书中对于每一个节气的描写,都极其生动形象,仿佛能让你亲身感受到那个时节的天气变化、万物生长的景象。那些精美的插图,更是点睛之笔,它们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鲜活的画面,无论是描绘农耕劳作的场景,还是表现自然风光的诗意,都充满了东方独有的韵味和美感。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不同节气时人们的生活习俗、饮食起居的介绍,这让我看到了二十四节气是如何融入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我们文化基因的一部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了解了节气的知识,更是对中国古人的生活智慧、对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它让我觉得,生活本就该与自然同频,在四季的轮回中,感受生命的美好与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