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7121116919 TD-SCDMA HSDPA系统设计与组网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9787121116919 TD-SCDMA HSDPA系统设计与组网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军著 著
图书标签:
  • TD-SCDMA
  • HSDPA
  • 移动通信
  • 无线通信
  • 系统设计
  • 组网技术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通信工程
  • 3G
  • 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聚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116919
商品编码:2935985947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0-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TD-SCDMA HSDPA系统设计与组网技术

定价:46.00元

作者:李军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12111691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从TD-HSDPA工程建设和应用的角度出发,系统介绍了TD-HSDPA物理层的基本理论、关键技术、无线资源管理机制、网络规划与优化、实际案例、外场测试及未来技术演进方向,为读者深入理解TD-HSDPA承载高速数据业务理论和实际部署提供了重要参考。本书论述深入浅出,内容充实全面,实用性强,既包括TD-HSDPA物理层理论和关键技术,又包含TD-HSDPA网络规划和优化组网方面的实际经验和案例,在技术研究和工程建设方面具有实际指导和借鉴意义。
本书适合从事无线网络规划和优化的工程师,通信及电子工程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以及工程技术人员阅读。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无线通信系统架构与演进:从2G到5G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深入剖析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核心原理、设计理念与发展脉络,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知识体系。我们将从最基础的无线信号传播理论出发,逐步深入到不同代际通信技术的演进历程,重点探讨其中关键的技术创新、设计挑战以及组网策略,最终展望未来通信技术的无限可能。全书力求在理论严谨性的基础上,兼顾实践的可操作性,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技术细节的阐述,帮助读者建立起对无线通信系统深厚的理解和扎实的工程能力。 第一章:无线通信的基础理论与模型 本章将为读者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将从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入手,介绍不同传播环境(如自由空间、城市、室内)下的衰减、反射、折射、衍射等现象,并引入路径损耗模型(如自由空间模型、对数距离模型)和阴影衰落模型,理解信号在复杂环境中如何传输。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详细阐述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信源、信宿、调制器、解调器、信道编码器、译码器、多址技术等,并介绍香农-哈特莱定理,揭示信道的容量极限,理解信息传输的理论边界。多径效应是无线信道的重要特征,本章将深入分析其对通信性能的影响,并介绍相应的信道模型(如瑞利衰落、莱布朗衰落),为后续章节的技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我们还将讨论噪声的产生机理和对信号的影响,介绍信噪比(SNR)、载噪比(CNR)等关键性能指标,以及误码率(BER)等衡量系统性能的重要参数。 第二章: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与关键技术(2G & 3G) 本章将带领读者回顾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重点关注第二代(2G)和第三代(3G)技术。2G时代,我们重点分析其核心技术,如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和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GSM的TDD/FDD双工方式、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技术、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频分多址技术,以及其语音编码和信令流程将得到详细介绍。CDMA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扩频技术和码分复用,我们将分析其抗干扰能力和容量优势。 进入3G时代,数据通信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本章将深入探讨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2000以及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等主流3G技术。对于WCDMA,我们将分析其高数据速率、低功耗、高频谱效率等特点,重点介绍其上行和下行链路的扩频和复用技术,以及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和NodeB(基站)的功能。CDMA2000将是另一个重点,我们将探讨其与CDMA的联系和演进,分析其在数据传输速率上的提升。 特别地,对于TD-SCDMA,我们将进行更为细致的阐述。本章将详细介绍TD-SCDMA的核心技术,包括时分双工(TDD)的灵活性、智能天线技术(如波束形成、分集接收)在提高容量和覆盖方面的作用、联合检测技术以应对多用户干扰,以及自适应多速率(AMR)技术以优化频谱利用率。我们将深入解析TD-SCDMA的网络架构,包括核心网(MSC、SGSN、GGSN等)和无线接入网(BSS/BTS),以及用户终端(UE)在其中的角色。此外,我们还将探讨TD-SCDMA的业务流程,如呼叫建立、数据业务接入、切换等。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TD-SCDMA如何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下,通过创新的技术设计实现较高的性能和灵活的网络部署。 第三章:高速分组数据接入技术(HSDPA & HSUPA) 本章将聚焦于3G系统在数据传输速率上的关键突破——高速分组数据接入(HSDPA)和高速上行分组数据接入(HSUPA)。HSDPA作为WCDMA和TD-SCDMA的重要演进,极大地提升了下行数据传输速率,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多媒体业务需求。我们将深入分析HSDPA的关键技术,包括自适应调制编码(AMC)、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快速分组共享信道(HS-PDSCH)的调度算法、以及分组调度(Packet Scheduling)等。AMC能够根据信道质量动态调整调制方式和编码率,以在不同条件下获得最优速率。HARQ通过快速重传机制,有效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降低延迟。我们将详细解释HSDPA的帧结构和传输过程,以及其在终端和基站之间如何协同工作。 紧接着,我们将介绍HSUPA,它弥补了HSDPA在上行链路速率方面的不足。HSUPA引入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HS-DSCH)、高级HARQ(Up-link HARQ)、以及对上行链路调制编码的动态调整等技术。我们将阐述HSUPA如何实现更高的上行吞吐量,满足视频通话、大文件上传等业务的需求。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HSDPA和HSUPA如何通过精细化的调度和高效的信道编码/解调机制,实现数据传输速率的飞跃,为后续4G技术奠定基础。 第四章: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架构与关键技术(4G & 5G) 本章将引领读者展望更远的未来,深入探讨第四代(4G)和第五代(5G)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和核心技术。4G(LTE)的到来标志着移动通信进入全IP时代,我们将分析其扁平化的网络架构,包括eNodeB、EPC(Evolved Packet Core)等关键节点,以及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和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技术在提升频谱效率和数据速率方面的作用。OFDM的抗多径能力和MIMO的多天线技术将是本章的重点。 随后,我们将详细阐述5G系统的设计理念和关键技术。5G以其超高速率(eMBB)、超低时延(uRLLC)和海量连接(mMTC)三大应用场景为导向,我们将分析其网络切片技术,实现面向不同业务场景的定制化网络服务。核心网的虚拟化(NFV)和软件定义网络(SDN)将是5G网络灵活性的关键。在无线接入网方面,我们将探讨毫米波(mmWave)通信、大规模MIMO(Massive MIMO)、新的波形设计(如CP-OFDM和DFT-s-OFDM)、以及新的帧结构和调度策略,以支持极高的数据速率和低时延需求。此外,我们将讨论5G在物联网、车联网、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潜力,以及其对社会经济的深远影响。 第五章:无线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与优化 本章将关注无线通信系统的实际部署和优化。我们将深入探讨组网的基本原则,包括覆盖规划、容量规划、以及切换策略。覆盖规划涉及基站的选址、天线的设计和覆盖范围的计算,以确保用户在任何位置都能获得可靠的信号。容量规划则关注如何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下,满足用户的并发接入需求,我们将讨论多址技术(如TDMA, FDMA, CDMA, OFDMA)的选择对系统容量的影响。 切换(Handover)是移动通信中保证用户连续通信的关键机制,我们将详细分析不同类型的切换(如硬切换、软切换)及其实现原理。此外,本章还将探讨网络优化技术,包括干扰管理(如邻区优化、功率控制)、资源调度优化、以及系统性能的监测与分析。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网络优化工具和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诊断和解决网络问题。最后,我们将讨论网络安全和可靠性在组网中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六章:无线通信系统的未来趋势与挑战 本章将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未来进行展望,并探讨当前面临的挑战。我们将讨论6G技术的发展方向,包括太赫兹通信、人工智能在网络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天地一体化网络等前沿课题。我们将分析下一代技术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变革,以及其在智能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本章也将审视当前无线通信系统所面临的挑战,如频谱资源的日益紧张、能耗问题、网络安全威胁、以及数字鸿沟等。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克服这些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本书将以对无线通信系统在推动社会进步、连接未来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的总结性论述结束。 通过本书的深入学习,读者将能够掌握无线通信系统的核心理论,理解不同代际技术的演进逻辑,熟悉关键的设计原理和组网策略,并对未来技术发展趋势有清晰的认识。本书适合通信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研究人员以及在通信行业工作的工程师阅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更多的是想了解3G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技术演进。TD-SCDMA作为中国自主提出的3G标准,其发展过程充满了挑战和机遇,而HSDPA技术则是其实现高数据速率的关键。这本书的书名《TD-SCDMA HSDPA系统设计与组网技术》恰好点出了这个技术的核心,而且加上了具体的出版社和书号,给人的感觉非常专业和可靠。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深入理解TD-SCDMA HSDPA在系统设计层面的关键考虑因素,以及在实际组网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和策略。

评分

这次入手了一本关于TD-SCDMA HSDPA系统设计与组网技术的书籍,封面设计简洁大方,信息也很直观,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书号是9787121116919,感觉内容应该会比较扎实。我一直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非常感兴趣,特别是中国自主研发的TD-SCDMA技术,虽然现在5G已经很普及了,但回顾过去,TD-SCDMA HSDPA作为3G时代的一项重要技术,其设计理念和组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后续的技术演进奠定了基础。这本书的标题直接点明了核心内容,包含了“系统设计”和“组网技术”两个关键方面,这让我觉得能够从更宏观和微观的层面去理解这项技术。

评分

作为一名对通信技术略有了解的业余爱好者,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很高。我希望它能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能结合实际的工程案例或者经验分享。毕竟,技术的设计和组网最终要落地到实际的网络建设和运营中。这本书的出版社是电子工业出版社,这个出版社出版的技术类书籍我之前也看过一些,整体质量都比较有保障,专业性和深度都比较够。所以,我相信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性方面应该都能满足我的需求,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TD-SCDMA HSDPA的体系架构和运行机制。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第一时间翻看了目录,感觉编排得很清晰,从最基础的TD-SCDMA原理讲起,逐步深入到HSDPA的增强技术,再到具体的系统设计要点和实际的组网策略。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对于我这样的非专业读者来说非常友好,能够帮助我逐步建立起对复杂技术的认知。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HSDPA的详细介绍,因为HSDPA是TD-SCDMA在数据传输速率上实现飞跃的关键,了解它的工作原理、性能优势以及如何在实际网络中部署和优化,对我理解3G网络的演进逻辑至关重要。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和出版信息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了好奇。我一直对通信技术中的“系统设计”和“组网”这两个概念很感兴趣,它们涉及到如何将单个的技术模块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稳定、高效、可扩展的通信网络。TD-SCDMA HSDPA是3G时代的一项重要技术,理解它的系统设计和组网技术,不仅能帮助我回顾3G时代的技术特点,更能从中学习到一些通用性的网络设计和优化思路,这对于我理解更前沿的通信技术,比如4G和5G,也会有很大的启发作用。这本书的出版方电子工业出版社,也是国内在科技出版领域享有盛誉的出版社,这进一步增强了我对这本书内容质量的信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