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兴孝篇-历代孝行类编-中华孝文化研究集成-11
定价:89.00元
售价:67.6元
作者:骆明,骆承烈,周海生,王耿 整理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19418731
字数: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华孝文化研究集成11:历代孝行类编(兴孝篇)》从约18000余册中国历代典籍中搜集有关孝文化的内容,将分散零碎的资料从不同角度汇编成卷,全方位地展示中华孝文化的创立、传承及各种表现方式和发展趋势,是第1部将历代国家法令,历代各家孝论、孝行、养老礼法等汇集成卷的孝文献集成性著作。
目录
总序
前言
凡例
卷 疏孝卷
一、曾著《孝经》
二、安国述《经》
三、二戴(戴圣、戴德)《礼记》
四、刘向理《经》
五、郑玄注《经》
六、南朝讲《经》
七、盛唐《制旨》
八、郑氏《女经》
九、叔明(邢员)《正义》
十、温公(司马光)《指解》
十一、契嵩《孝论》
十二、朱熹《刊误》
十三、《文昌孝经》
十四、董鼎《大义》
十五、萆庐(吴澄)《定本》
十六、云石(贯云石)《直解》
十七、居敬(郭居敬)述孝
十八、朱鸿《总类》
十九、维祺(吕维祺)《大全》
二十、石斋(黄道周)书《经》
二十一、清帝《衍义》
二十二、西河(毛奇龄)《经问》
二十三、耐庵(贺长龄)《述辨》
二十四、国翰(马国翰)《辑佚》
第二卷 兴孝卷(上)
一、虞舜大孝
二、三代养老
三、周王兴孝
四、桓、景(齐桓公、齐景公)推孝
五、陈述孝德
六、汉初孝诏
七、汉举孝廉
八、文武习经
九、养老之政
十、九品孝风
十一、乱世孝思
十二、北魏推孝
十三、孝文孝令
十四、梁武明孝
十五、律在不赦
第三卷 兴孝卷(中)
十六、隋忧孝风
十七、明诏道释
十八、唐律孝法
十九、唐制养老
二十、盛唐明孝
二十一、科举为题
二十二、五代孝事
二十三、旌孝褒德
二十四、兴学兴孝
二十五、宋制孝规
第四卷 兴孝卷(下)
二十六、乡饮之风
二十七、辽金孝事
二十八、蒙骑孝风
二十九、元蒙孝规
三十、洪武孝令
三十一、褒孝移风
三十二、顺熙孝约
三十三、广训谕孝
三十四、礼曰孝思
第五卷 广孝卷(上)
一、父子有亲
二、敬敷五孝
三、武丁(殷高宗)不言
四、文王有声
五、礼法冠昏
六、丧葬爱敬
七、葵丘盟誓
八、商君之思
九、忠孝之趋
十、大家(班昭)女学
作者介绍
骆明,1973年生于山东省曲阜市,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华孔子学会会员,学习儒学二十年,著有《孔里论孔》《孔子名言译评》《曾子后裔名人》《中华“和”文献集辑》《骆承烈讲<论语)》等书,参与撰写《孔府档案选》《汉魂一一武氏祠汉画像石考释》《孔风儒韵》《儒家五圣论政德》《经亦求“精”》等书。自2005年至今,查询、收集有关孝文化的文献条目近万条,发表有关孝文化论文十余篇。
文摘
序言
这次入手这本《BF:兴孝篇——历代孝行类编》真是太有意义了!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非常感兴趣,这本书的编排简直是打开了一个孝文化研究的宝库。骆明、骆承烈、周海生、王耿先生的整理工作,让原本散落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的孝行故事得以集中呈现,这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我翻阅了几页,就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古代先贤们是如何践行孝道的,那些感人至深的细节,那些朴实无华的行动,都深深地触动了我。不仅仅是那些宏大的事迹,更多的是那些在生活中细微之处体现的孝心,比如晨昏定省、侍奉父母的日常,这些才是真正能够引起共鸣的部分。读这本书,我感觉不仅仅是在阅读历史,更是在学习一种人生哲学,一种关于感恩、责任和爱的深刻理解。这本书的装帧也很精美,拿在手里就有一种厚重感,相信这会成为我书架上常备的一本珍品。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孝文化”这个概念总觉得有些模糊,像是停留在课本里的几个概念。直到读了《 BF:兴孝篇——历代孝行类编》,我才真正体会到它的博大精深。《兴孝篇》这个名称就点明了主题,而“历代孝行类编”更是直接明了地展现了其内容。《历代孝行类编》不仅仅是罗列故事,更是一种系统性的梳理和总结。骆明、骆承烈、周海生、王耿先生们的整理,让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孝行故事得以汇聚一堂,我从中看到了孝道的传承和发展,也看到了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孝道并非僵化的教条,而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情感和实践。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关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解读,以及如何从尊重父母的意愿、关心父母的健康等角度去理解孝。这对于现代人来说,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帮助我们重新审视与父母的关系。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是全方位的。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史料汇编,但《BF:兴孝篇——历代孝行类编》远超我的预期。骆明、骆承烈、周海生、王耿先生们的整理,不仅搜集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更重要的是,他们以一种富有条理的方式呈现出来,让读者能够清晰地脉络出中国孝文化的演变轨迹。书中那些具体的案例,有的是流传千古的典范,有的则是鲜为人知却同样感人肺腑的故事。我特别关注到书中关于“卧冰求鲤”、“埋儿奉母”等极端孝行的论述,这让我开始思考,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对孝的理解和实践会有怎样的差异,以及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我们能够深入地反思孝的内涵,并将其转化为指导我们当下行为的准则。
评分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一直致力于寻找能够提供深度研究的资料,而《BF:兴孝篇——历代孝行类编》无疑是一本重量级的作品。《兴孝篇》这个部分,加上“历代孝行类编”这个子标题,就暗示了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骆明、骆承烈、周海生、王耿先生们的整理,堪称是对中华孝文化的一次系统性集成。我从中看到了不同时代文人墨客对孝道的解读,也看到了普通人在生活中对孝的实践。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收藏,更在于其研究的潜力。每一个故事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伦理观念,甚至法律制度。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一些看似“极端”孝行背后的逻辑的阐述,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社会价值观的形成。这对于我日后的学术研究,无疑会提供宝贵的参考。
评分收到《BF:兴孝篇——历代孝行类编》这本书,感觉像是打开了一个宝箱。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从“兴孝篇”的宏观视角,到“历代孝行类编”的微观呈现,都做得非常到位。骆明、骆承烈、周海生、王耿先生们的整理工作,功不可没。他们将历代关于孝的文献、故事、传说等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类和编纂,让读者能够一览无余地了解中国孝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经典孝行故事的深入挖掘,不仅讲述了故事本身,还分析了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意义。这让我不仅仅是感动于故事的真挚,更能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些孝的范例,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们去思考,去感悟,去将这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会贯通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