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纳米级CMOS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可制造性设计
定价:58.00元
作者:(美)Sandip Kundu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03040034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纳米级CMOS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可制造性设计》的内容包括:CMOSVLSI电路设计的技术趋势;半导体制造技术;光刻技术;工艺和器件的扰动和缺陷分析与建模;面向可制造性的物理设计技术;测量、制造缺陷和缺陷提取;缺陷影响的建模和合格率提高技术;物
目录
章 绪论
1.1 技术趋势:延续摩尔定律
1.1.1 器件的改进
1.1.2 材料科学的贡献
1.1.3 深亚波长光刻
1.2 可制造性设计
1.2.1 DFM的经济价值
1.2.2 偏差
1.2.3 对基于模型的DFM方法的需求
1.3 可靠性设计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半导体制造
2.1 概述
2.2 图形生成工艺
2.2.1 光刻
2.2.2 刻蚀技术
2.3 光学图形生成
2.3.1 照明系统
2.3.2 衍射
2.3.3 成像透镜系统
2.3.4 曝光系统
2.3.5 空间像与缩小成像
2.3.6 光刻胶图形生成
2.3.7 部分相干
2.4 光刻建模
2.4.1 唯象建模
2.4.2 光刻胶的完全物理建模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工艺和器件偏差:分析与建模
3.1 概述
3.2 栅极长度偏差
3.2.1 光刻导致的图形化偏差
3.2.2 线边缘粗糙度:理论与特性
3.3 栅极宽度偏差
3.4 原子的波动
3.5 金属和电介质厚度偏差
3.6 应力引起的偏差
3.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面向制造的物理设计
4.1 概述
4.2 光刻工艺窗口的控制
4.3 分辨率增强技术
4.3.1 光学邻近效应修正
4.3.2 亚分辨率辅助图形
4.3.3 相移掩膜
4.3.4 离轴照明
4.4 DFM的物理设计
4.4.1 几何设计规则
4.4.2 受限设计规则
4.4.3 基于模型的规则检查和适印性验证
4.4.4 面向可制造性的标准单元设计
4.4.5 减小天线效应
4.4.6 DFM的布局与布线
4.5 高级光刻技术
4.5.1 双重图形光刻
4.5.2 逆向光刻
4.5.3 其他高级技术
4.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计量、制造缺陷以及缺陷提取
5.1 概述
5.2 工艺所致的缺陷
5.2.1 误差来源的分类
5.2.2 缺陷的相互作用及其电效应
5.2.3 粒子缺陷建模
5.2.4 改善关键区域的版图方法
5.3 图形所致缺陷
5.3.1 图形所致缺陷类型
5.3.2 图形密度问题
5.3.3 图形化缺陷建模的统计学方法
5.3.4 减少图形化缺陷的版图方法
5.4 计量方法
5.4.1 测量的精度和容限
5.4.2 CD计量
5.4.3 覆盖计量
5.4.4 其他在线测量
5.4.5 原位计量
5.5 失效分析技术
5.5.1 无损测试技术
5.5.2 有损测试技术
5.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缺陷影响的建模以及成品率提高技术
6.1 概述
6.2 缺陷对电路行为影响的建模
6.2.1 缺陷和故障的关系
6.2.2 缺陷-故障模型的作用
6.2.3 测试流程
6.3 成品率提高
6.3.1 容错技术
6.3.2 避错技术
6.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物理设计和可靠性
7.1 概述
7.2 电迁移
7.3 热载流子效应
7.3.1 热载流子注入机制
7.3.2 器件损坏特性
7.3.3 经时介电击穿
7.3.4 缓解HCI引起的退化
7.4 负偏压温度不稳定性
7.4.1 反应-扩散模型
7.4.2 静态和动态NBTI
7.4.3 设计技术
7.5 静电放电
7.6 软错误
7.6.1 软错误的类型
7.6.2 软错误率
7.6.3 面向可靠性的SER缓解与修正
7.7 可靠性筛选与测试
7.8 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可制造性设计:工具和方法学
8.1 概述
8.2 IC设计流程中的DFx
8.2.1 标准单元设计
8.2.2 库特征化
8.2.3 布局、布线与虚拟填充
8.2.4 验证、掩膜综合与检测
8.2.5 工艺和器件仿真
8.3 电气DFM
8.4 统计设计与投资回报率
8.5 优化工具的DFM
8.6 面向DFM的可靠性分析
8.7 未来技术节点的DFx
8.8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最近沉迷于研究电路设计,尤其是那些能够做到如此精细程度的技术,简直令人惊叹。当我看到《纳米级CMOS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可制造性设计》这本书的时候,我立刻就被它的主题吸引住了。虽然我还没有深入到书中的每一个细节,但仅仅是目录和前言就勾勒出了一个宏大的蓝图,让我对如何将微观世界的精密操作转化为可行的、大规模生产的集成电路有了初步的认识。书名中的“可制造性设计”这几个字,对我来说就像是指明灯一样,因为它直接触及了我一直以来在理论学习和模拟实践中遇到的一个核心难题:理论上的完美设计,在实际的晶圆厂里是否能够顺利地制造出来?而这本书似乎就是要填补这个知识鸿沟,让我理解那些在纳米尺度下,微小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甚至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细微偏差,是如何影响最终的芯片良率和性能的。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如何将这些潜在的制造挑战提前考虑到设计阶段,比如通过优化版图布局、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甚至是设计内置的自检和修复机制,来规避那些可能导致失效的物理因素。这种前瞻性的设计理念,对于提升芯片设计的鲁棒性和经济性至关重要,也恰恰是我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困惑和渴望解答的地方。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一直以来对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的兴趣。当看到《纳米级CMOS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可制造性设计》这个书名时,我立刻被它所提出的核心概念所吸引。在我看来,即使是最先进的电路设计理念,如果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可大规模生产的物理实体,那么其意义也将大大减弱。这本书似乎正是聚焦于这一关键的“连接”环节,它不仅仅是关于电路的逻辑功能,更是关于如何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制造的可行性和效率。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那些影响纳米级CMOS器件良率的关键工艺因素,例如光刻的精度、刻蚀的均匀性、以及材料的纯度等等,以及设计师如何通过调整版图布局、器件模型和设计规则,来最大程度地降低这些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设计以制造为导向”的思维模式,在我看来是提升芯片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根本途径,而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一重要领域的绝佳机会,让我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到,一个成功的芯片背后,需要设计与制造的深度融合。
评分我一直对纳米级CMOS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复杂性和精密性感到着迷,而《纳米级CMOS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可制造性设计》这本书,让我对这个领域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还没有完全深入到书中的每一个技术细节,但它所强调的“可制造性设计”这个概念,已经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之前可能更侧重于电路的功能性和性能优化,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一个再完美的理论设计,如果无法在实际的制造过程中实现,那么它的价值就大打折扣。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在如此微观的尺度下,哪些设计因素会直接影响到芯片的良率,例如版图的密度、走线的宽度和间距、以及晶体管的尺寸和形状等等。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理解如何通过主动的设计策略,来规避这些潜在的制造风险。这种“设计与工艺协同”的思路,在我看来是现代集成电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关乎到产品的最终成败,也直接影响到研发的效率和成本。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和理解这一关键领域的机会。
评分说实话,我被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深深震撼了。虽然我还在逐步消化其中的概念,但已经能够感受到它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尤其是“可制造性设计”这个核心理念,在我看来,是现代高端芯片制造的基石。我一直对那些能够集成数亿甚至上百亿晶体管的微小芯片感到不可思议,它们是如何在如此小的空间内协调工作,并且能够大规模、稳定地生产出来的?这本书似乎就为我揭示了这背后的奥秘。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画出电路图,更是关于如何让电路图真正落地,变成能够被物理制造出来的产品。我特别感兴趣的部分是书中可能探讨的那些与工艺相关的设计规则,以及如何识别和避免那些容易导致制造问题的设计模式。在实验室里,我们往往可以专注于理论上的最佳解决方案,但一旦进入到实际的晶圆生产线,各种物理限制和工艺窗口就会变得无比重要。这本书应该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限制,并学会如何在设计之初就加以考虑,从而减少后期因为制造问题而产生的昂贵迭代。它所传达的这种“设计为制造而生”的理念,对于所有从事集成电路研发的人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探索更前沿的芯片设计技术,而《纳米级CMOS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可制造性设计》这本书,可以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层理解的大门。虽然我还没有完全读完,但仅从其主题就可以看出,它关注的是一个在芯片制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可制造性设计。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将复杂电路集成到如此微小尺寸中的技术感到着迷,而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挑战,比如光刻、刻蚀、薄膜沉积等,都是决定最终产品能否成功量产的关键。这本书似乎就是要系统地讲解,如何在设计阶段就将这些制造上的限制和可能性考虑进去。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如何通过优化版图布局来减少应力集中、如何设计更具容忍度的电路来应对光刻误差,或者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提高工艺的稳定性。这些细节对于提升芯片的良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最终确保产品的可靠性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我看来,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手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教会我们如何从一个更全局、更实际的角度去思考芯片设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