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科學院院屬單位簡史(第二捲)上、下冊
定價:248.00元
作者:王揚宗,曹效業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3-01
ISBN:978703025953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2.82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係統、全麵梳理瞭60年來中國科學院院屬單位的發展曆程,以檔案文獻和當事人的親曆資料等為基礎,記錄瞭院屬科研、公共支撐和公司企業等單位的概況、機構沿革、科研方嚮的發展演變、重要科研成果、人纔教育和創新文化建設等各方麵的發展情況及其對中國科學發展的貢獻。全書附有大量的統計數據,學術性與資料性兼具。
本書既可作為廣大科研人員、科技管理工作者、科技史學者、曆史學者等專業人員的案頭工具,也可供對中國當代史、當代科技史感興趣的讀者參閱。
目錄
第二捲(上冊)
前言
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係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颱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原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
原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原中國科學院上海腦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
原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
原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健康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籌)
中國科學院·馬普學會計算生物學夥伴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
原中國科學院上海文獻情報中心
中國科學院上海交叉學科研究中心
上海中科伍佰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原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上海實驗動物中心
原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閤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固體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閤肥智能機械研究所
原中國科學院閤肥分院
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第二捲(下冊)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原中國科學院廣州人造衛星觀測站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
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院國傢科學圖書館
科學時報社
科學齣版社
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
中國科學院國有資産經營有限責任公司
東方科學儀器進齣口集團有限公司
國科光電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建築設計研究院
北京中科資源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院瀋陽計算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瀋陽科學儀器研製中心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技産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說實話,當我拿到《中國科學院院屬單位簡史(第二捲)》時,我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因為“簡史”這兩個字有時會讓我聯想到枯燥的陳述。然而,王揚宗和曹效業先生的這部作品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以一種非常吸引人的方式,將中國科學院各個院屬單位的發展脈絡梳理得清晰明瞭,更重要的是,它不是簡單的羅列事實,而是深入挖掘瞭每個單位背後的故事、關鍵人物以及它們在中國科技發展史上的獨特貢獻。我尤其欣賞作者們在敘述中融入的史料考證和人文關懷,使得整本書讀起來既有學術的嚴謹性,又不乏文學的感染力。我仿佛能看到那些簡陋的實驗室裏,科學傢們如何夜以繼日地工作;我能感受到他們為瞭國傢重器而承受的巨大壓力,也能體會到他們取得突破時那份發自內心的喜悅。這本書讓我對中國科學院作為一個整體的戰略布局、人纔培養以及學科發展有瞭更為宏觀和深入的理解,它不僅僅是曆史的記錄,更是對中國科技精神的一次深度解讀,是一份值得所有關心中國科技發展的人細細品讀的寶藏。
評分這本書真是個意外的驚喜!我最近剛開始閱讀《中國科學院院屬單位簡史(第二捲)》,它給我的感覺就像在翻閱一本承載著厚重曆史的珍貴畫捲。作者們(王揚宗、曹效業)的筆觸細膩而富有力量,他們不僅僅是在記錄一個個機構的成立、發展和變遷,更是在描繪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們如何在中國這片土地上,以無比的智慧和堅韌,為科學事業奠定基石,並不斷開拓前行。我尤其喜歡書中那些穿插其中的生動故事和人物側寫,它們讓冰冷的史實變得鮮活起來,仿佛我能親身感受到那個年代科研人員們在艱苦條件下,為瞭科學理想而迸發齣的熱情和奉獻精神。讀這本書,我不僅學到瞭中國科學院各院屬單位的輝煌曆程,更重要的是,我體會到瞭中國科技發展背後那股不屈不撓、勇攀高峰的精神力量。它讓我對“科學報國”這句話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對中國的科研未來充滿瞭信心。這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細節也做得很好,無論是對早期科研體係的構建,還是後來各領域取得的突破性進展,都做瞭詳實的梳理,讀起來既有條理又不枯燥。
評分翻開《中國科學院院屬單位簡史(第二捲)》上、下冊,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巨大的科技史畫廊。這本書的編纂工作量之龐大,內容之詳實,令人肅然起敬。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機構的“簡史”,而是一部濃縮瞭中國近現代科學發展壯麗史詩的百科全書。我驚嘆於作者們如何將如此繁雜而龐雜的信息,梳理得如此有條理,又能在字裏行間流露齣對科學事業的深厚情感。書中對於各個院屬單位的成立背景、發展階段、科研方嚮以及重要成就的介紹,都詳盡入微,讓我得以窺見中國科技力量從萌芽到茁壯成長的全過程。我尤其對那些在國傢關鍵時期,承擔起重大科研任務的單位和科學傢們的事跡印象深刻。他們的故事,是民族精神的縮影,是科技創新的典範。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看到瞭中國科學院在國傢建設、經濟發展、國防安全等各個領域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以及它如何持續不斷地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著智慧和力量。
評分我最近讀完瞭《中國科學院院屬單位簡史(第二捲)》的上下冊,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和啓示是難以言喻的。它就像一位睿智的長者,用娓娓道來的方式,講述瞭中國科學院旗下眾多機構的成長故事,以及那些為之付齣心血的無數科研人員的奮鬥曆程。我深深地被書中那些剋服重重睏難,最終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科研項目所吸引。作者們(王揚宗,曹效業)以一種非常人性化的筆觸,刻畫瞭那個時代科研人員的理想、抱負和犧牲精神。我能感受到他們對科學的執著追求,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以及他們身上所散發齣的那種樸實而偉大的光輝。這本書讓我對中國科學院的整體麵貌和曆史貢獻有瞭更為全麵和深入的認識,它不僅僅是一份曆史檔案,更是一部激勵人心的英雄史詩。每當我翻閱一頁,都仿佛能聽到那個時代科學探索的澎湃迴響,這讓我對中國的科技未來更加充滿期待和信心。
評分這套《中國科學院院屬單位簡史(第二捲)》給我的感覺,與其說是一本簡單的曆史讀物,不如說是一份關於智慧、創新與傳承的宏大敘事。從上冊到下冊,我仿佛被帶入瞭一個時間隧道,親曆瞭中國科學院旗下眾多研究所如何從無到有,在時代的洪流中砥礪前行,最終成為國傢科技創新的重要驅動力。我被那些為瞭攻剋技術難關、為瞭國傢需要而默默奉獻的科學傢們深深打動。書中對一些重大科研項目的決策過程、實施難點以及最終成果的闡述,都顯得尤為生動和客觀,讓我看到瞭中國科學傢們在復雜環境中如何運用智慧和毅力,一次次突破瓶頸。閱讀的過程,更像是在與曆史對話,與那些偉大的靈魂進行心靈的碰撞。它讓我意識到,今天的科技成就並非憑空而來,而是無數先輩們辛勤耕耘、薪火相傳的結果。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它記錄瞭曆史,更在於它激發瞭我對科學探索的熱情,以及對民族科技自立自強的深刻認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