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gom中文版,一系列专注工作和生活之间平衡的读物。
那些为热情而活的人,总能找到自己理想的生活。
书名:理想生活01:打字机里的旧时光
定价:58.00元
作者:Lagom编辑部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8-01
页码:124
装帧:平装
ISBN:9787508682662
· 《理想生活》(Lagom)一系列专注采访那些按照自己的理想去生活的人们的读物。从现在开始推出中文版,每23个月一本。它致力于寻找世界各地那些为热情而活的人,为我们详细拆解在容易疲累、空洞、欲望消减的生活中,这些人卓尔不群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他们总是能找到自己理想的生活,过得美好又有趣。
· 本书以视角寻觅文化、艺术、设计、创业、兴趣、生活方式等领域的新动态,为渴望品质生活的人提供过时的创意与灵感。如果你还没仔细思考过要过怎样的生活,它将启发你去思考;如果你困于平庸无趣的生活,找不到方向与激情,它将带你发现生活的灵感之光。
· 高工作效率与抽时间去休息与充电,究竟要怎么开始(太多的工作狂不会玩且工作得有些痛苦,而玩心太大的人往往却没办法集中精力去工作)?如何从繁重的工作中释放逃离之心?本书的每一页似乎都在提醒我们,让身体和心灵获得平静的方法,就是找出自己的兴趣,并与它成为亲密伙伴。
· 《理想生活》书系采访的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按照自己的生活理想去生活,没有被世俗的眼光所左右,在追求理想生活的道路上创生出一种崭新的生活哲学和生活美学观。
· 本书从摄影、文字、设计到编排都简约、唯美、清爽,是一本让人阅读愉悦的读物。
· Lagom是一个瑞典语词汇,意思是的平衡,不多不少,类似于中文里中庸的哲学含义,这个词汇被该杂志创始人Elliot Jay和Samantha借鉴,成为他们创刊的这本刊物所要表达的核心所在。
《理想生活01:打字机里的旧时光》主要分三个部分,分别是空间&地点,手作&创作,抽离&休整。其采访对象有创业者、艺术家,设计师,在家办公的杂志主编,啤酒制作者,卡带收集者,咖啡师……本书带领我们去了解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这些人、空间、时间的绝妙关系,这是某种中庸之道,工作和娱乐之间的平衡,高工作效率与抽时间去休息与充电的平衡,甚至是动与静之间的平衡。
封面故事为我们介绍了设计师卡梅隆的解压方式和退休人士埃里克的新工作。
对生活在旧金山的设计师卡梅隆来说,冲浪是他的逃离和解压方式。他经常会起个大早去冲浪,然后再去上班。有许多事情可以引发心流,冲浪就是其中之一。心流就是当你聚精会神地处理手上的事务(通常是体力活动)时,你是如此专注,以至于世上的其他仿佛都不存在了,时间仿佛慢了下来,你的身体和心智全然同步合拍。
埃里克近从公司退休了,但他的退休方式跟大多数人不太一样:他决定回归老本行,在柏林创立一家名叫P· a的凸版印刷工作坊。过去三十年都一直盯着屏幕,如今从那些冷冰冰的字词中抽身出来,亲手触摸这些字词,用排字盘、版框、活字分隔盘等排列它,让双手再度染上墨水的印痕。
美好源于热爱,为每日生活注入热情与新鲜感,我们的生活自然丰盈而有质感。
空间& 地点
店铺在左,工作室在右 13
城市中的蜂群 20
酒店里的小旅行·柏林米赫尔伯格酒店 26
灵感的燃料 30
Lagom × VSCO 36
手作& 创作
印刻时光 43
只因多看了一眼 51
打字机前旧时光 57
艺与人·画笔下的黑白奇境 63
可持续的时尚 69
好物精选 80
Lagom× THE GHOSTLY STORE 82
抽离 & 休整
海洋的力量 87
VHS 录像带紧急呼救 94
咖啡路线图 100
早秋的疗愈美食 107
精酿之都 110
致谢 122
Lagom创刊于英国,每半年出一期,其文章和照片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编著者和摄影师提供。该书旨在推崇那些为热情而活的人,从创业者到艺术家,从大厨到咖啡师,我们探寻他们的道路,讲述他们的故事。
艾略特·杰·斯托克斯(Elliot Jay Stocks)、萨曼莎·斯托克斯(Samantha Stocks)是Lagom的主编,他们生活在布里斯托。Lagom编辑团队深知,精彩的创意、创新、创造力,更多来自于工作之外的那些宁静时刻,因此,他们也在书里大量展示了这些时间与空间。
身为作家,拥有一台打字机就好似举行了礼。它是写作的象征,也是许久以来我心心念念想拥有的东西。它们不仅是写作人的工具,也是优美的机器。我想要一台打字机,的确出于这两个原因,但它的魅力不止于此。我想要一台打字机,是因为“ 拥有一样年岁远大过我的东西”的念头太有诱惑力了。想想看,这样东西是数十年前制造出来的,按下它的键会是什么感觉?它曾经的主人是谁?它被用来做什么?它曾创作出怎样的故事,它本身的故事又是什么样子?好吧,就算我有了一台打字机,我也多半会知晓这些问题的答案,可是,拥有一台昔年的打字机,这念头勾起了我心中所有的怀旧思绪。
我钟爱的电影是希区柯克的《惊魂记》( Psycho),而它的原著小说的作者罗伯特·布洛克(Robert Bloch)就是在打字机上写出这部作品的。打字机还出现在另外两部我喜欢的电影里:《闪灵》(Shining)和《危情十日》( Misery)。这三部电影都算不得正能量,但那不是重点·瞧那些漂亮的打字机啊。
越是看打字机,我就越想要一台。每当看到战时的老照片里,成排成排的女士们坐在桌前打字,我就心生敬畏。打字机本身的广告海报也是艺术品,尤其是Olivetti 牌的。而终促使我下定决心去买一台的,是一本叫作《书简集》( Letters of Note)的书。
这本由肖恩·厄舍( Shaun Usher )编著的书汇集了史上诸多精彩绝伦的书信,页间全是瑰宝:维吉尼亚·伍尔夫( Virginia Woolf )的自杀遗言,在一封写给温斯顿·丘吉尔( Winston Churchill )的信中,OMG 的说法出现,甘地( Gandhi )写给希特勒( Hitler )的呼吁和平的信件;还有莱昂纳多·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的求职信。书中收录了大量用打字机写成的信件的照片,我决心已定:我要买一台打字机,这样我也可以写信了。
虽然易贝网( eBay)有成百上千的打字机可以选,但我根本没想上网买。我径直去了卡迪夫( Cardiff )的古董市场。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子的,所以决定亲眼看看实物,而不是凭着几幅模糊的平面照片做决定。头几次都没找到我想要的。那儿倒是有打字机卖,可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产的,笨重的塑料按键看上去太现代了。这些不是我要找的东西·我知道,我想要那种更为古旧的,就像电影和照片里出现的那种。
几周后,我又回去逛,这次有了。犹如海市蜃楼一般,在一大堆古董间摆放着一台老式Underwood牌打字机,正是我想要的样子。付了三十四英镑之后,它摆在了我的桌子上。我没法把目光从它身上移开:闪闪发亮的按键,有些模糊但依然可辨的品牌名字,染着墨迹的辊筒。我把每个键都试敲一遍,噼噼啪啪的声音着实悦耳,然后就是换行时“ 叮”的一声。我不停地敲击着:噼啪噼啪叮,把辊筒推回来;噼啪噼啪叮,再推回来。然后我上网去搜索这台打字机的制造商和型号。在机身上寻找更多信息的时候,我发现了夹在盖子里的保修单,上面写着它初次售出的日期,还有店家位于卡迪夫的地址。
多亏一个名叫Typewriter Database 的网站,我很快就确凿无疑地查到了它的出厂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这年份我已经很满意了,但它无论如何不可能是早的那一批,因为打字机概念的首度出现可以追溯到1714 年。台可以使用并推向市场的打字机生产于1873 年,由雷明顿( Remington)打字机公司的肖尔斯( Sholes)、格利登( Glidden)和索尔( Soule)制作。
我还继续查了查Underwood 这个牌子,发现这是一家纽约公司。1874 年,他们为雷明顿生产打字机色带,但是,当雷明顿决定制造自己的色带时,Underwood 公司开始生产自己的打字机。台样机在1896 年到1900 年之间问世·离现在属于我的这一台并不太久远。
太棒了!我有了一台打字机,等不及想用它,可我忘记了一件事:色带。这东西不像打印机,装个墨盒就行了。我得买来色带,装在滚轴上。幸运的是,现在是2013 年,而不是1920 年,所以我轻轻松松地从eBay 上买到了。不过,我也算是误打误撞,因为我不确定这种东西有没有型号和品牌之分。幸运的是我蒙对了,几天之后,我终于在一段YouTube视频的帮助下,把色带装了上去。要动用如此现代的科技手段才能让我的老机器动起来,这里头的讽刺意味我才不在乎呢!
虽然装色带是个精细活儿,但操作起来挺简单的。可是,把纸装进去我可费了劲。这台机器显然很久没用过了,零件都变得十分僵涩,不愿意重获新生。可是,我靠坚持不懈的精神取得了胜利。色带?
就位。纸张?就位。写信的理由?噢,还有这个。原来,现今的生活里我却找不到多少写信的理由了。账单都是电子的,想投诉就用社交媒体,保持联络可以发短信,要说的话较多就写电子邮件。传统的书信已经过时了。但我渐渐想明白:我想写信无需理由,想写就写。
我从感谢信开始·给《书简集》的编者写了一封感谢信。正是这本书给了我灵感。用打字机真有趣。再一次,噼啪噼啪叮的声音让我微笑,可打字并不容易。那些人怎么打得那么快?我慢慢地一个字母接一个字母地敲着,随即意识到,这要是打错了,可没有“ 删除键”。一张纸打完了,可困难在于一个字不能错。我想,我大概前后打了七遍,才打出一篇一字不错的东西。这是个学习的过程嘛。打字机上没有数字0 ,也没有1 。我又回到网上去查。结果是,数字0 要用大写的O 代替,数字1 则是大写的I 。@键倒还真有,符合如今社交媒体时代的需求,但回溯到打字机的年代,@ 是会计中的重要符号。有几个地方我还不得不使用了shift 键。这个键的出现是在1878 年,二代雷明顿机型上。
用打字机的另一个乐趣是有的字母打出来痕迹重,有的轻,所以纸上的字迹浓淡不一。这让信件变得生动起来。时不时地,我还会抬起一个小杆,打出红字来,因为这根色带是黑红双色的。要么黑,要么红,两个选择。不像如今的选择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打完感谢信后,我开始给一位家人写信,只是打声招呼,保持联络。等到他们收到信的时候,他们大
概早就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我的动向了,或是已经跟我见过面,可收到一封信让他们开心极了。人们喜欢从信箱里取出实实在在的邮件,因为他们知道,这信是我花了时间写成的。其实,许多人也挺愿意写信,但是显然没有时间。除了写信跟人保持联络之外,我还会用打字机写东西给自己。有时是摘抄的一段话,随后我会拍张照片发到图片分享APP Instagram上( 新老再次融合了),有时只是因为我想写点什么,对着屏幕一整天之后,用用打字机可以换种感觉。
没错,用电脑确实更快,也更简便,可乐趣又在哪儿呢?样样事情都要追求速度,匆忙往前赶。用打字机写东西的时候,我喜欢慢慢来·它确实能让我做到字斟句酌。况且,几十年后,我们真的会追忆当年谁曾经拥有过一台
.......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