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30秒探索:建筑学
定价:55.00元
作者:爱德华·丹尼森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1115538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20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翻译成20种文字畅销全球;
一种全新的阅读形式,每天30秒,探索各学科精华,适合全家人的科普书。
50个主题,一幅图、两页纸、三四百字,帮你探索建筑学的知识,普及建筑学的流派和风格,了解古老的历史文化建筑,培养对建筑科学的兴趣。
内容提要
到底罗马建筑师为世人做出了哪些贡献?你能找出拱券和穹顶的区别吗?什么是“建筑学的面纱”?你能阐述新艺术运动和艺术装饰风格的不同吗?你知道谁是摩天楼之父吗?这一系列50个对于建筑的创新、理论、样式和发展的解释将会给你完整的答案,并且为建筑专业背景知识——从古代陵墓到现代建筑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本书提供了建筑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书中解释的每一个观点,不管它有多么复杂,都浓缩成一幅图、两页纸、三四百字,在30秒内向读者进行讲解。专业的作家所要面临的挑战是定义和描述建筑师所依赖的准则和建筑师在实际中运用这些准则所设计出的样式。那么,如果你想知道拱的高度,还有从巴洛克到拜占庭的历史,或者希望以一个关于仿生建筑的演讲来结束一场晚宴,阅读本书将是建立你个人建筑学观点的快方法。
目录
目 录
译者序
序
前言
1 基础篇
2 术语
4 原始与乡土建筑
6 古埃及
8 古希腊
10 古罗马
12 拜占庭
14 罗马风
17 人物传略:维特鲁威
18 哥特式
20 伊斯兰风格
23 重要的创新
24 术语
26 拱
28 穹顶
30 拱顶
32 梁
35 人物传略:帕拉迪奥
36 柱
38 飞扶壁
40 框架结构
43 投影
44 术语
46 平面图
48 剖面图
50 立面图
52 对称
54 透视图
56 轴测投影图
58 比例尺
61 人物传略:勒·柯布 西耶
63 原理和概念
64 术语
66 比例与黄金比
68 形式追随功能
70 虚与实
72 少就是多
75 人物传略:路易
斯·亨利·沙利文
76 审美
78 复古主义
80 纸上建筑(观念建筑)
82 批判地域主义
85 思潮/运动
86 术语
88 古典主义
90 文艺复兴
92 古典复兴
94 工艺美术运动
96 前卫派(先锋派)
98 现代主义
100 有机建筑
103 人物传略:弗兰
克·劳埃德·赖特
104 新陈代谢派
106 高技派
108 后现代主义
111 风格
112 术语
114 巴洛克
116 东方主义
118 新艺术运动
120 国际风格
122 艺术装饰风格
124 粗野主义
127 人物传略:贝聿铭
129 未来
130 术语
132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135 人物传略:理查·罗
杰斯
136 创造性再利用
138 仿生建筑
140 可持续建筑
143 附录
144 参考资源
146 作者简介
148 词汇表
作者介绍
爱德华·丹尼森是一位建筑学和城市历史方面的顾问、作家和建筑摄影师。他为国际组织工作,工作地点主要在中国以及非洲、欧洲不同的国家。这些地方通常具备国际性的平面、电子和广播电视媒体。他主要关注建成环境及其可持续性。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实在是太惊艳了!我一直对建筑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理论知识太枯燥,实践又遥不可及。直到我翻开《30秒探索:建筑学》,我才发现原来学习建筑可以如此轻松有趣。它没有长篇大论的专业术语,也没有晦涩难懂的图解,而是用一种极其简洁、直观的方式,将建筑学的核心概念呈现在我面前。每一点都像一颗颗闪耀的珍珠,串联起建筑的迷人世界。我特别喜欢它那种“30秒”的理念,仿佛每一页都是一次微型的旅行,让我能够快速抓住一个建筑学的精髓,然后继续探索下一个。这种碎片化的学习方式,恰好契合了我快节奏的生活,让我能在通勤路上、午休间隙,甚至睡前,都能轻松地增长知识。而且,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它让我开始用新的视角去审视身边的建筑,不再是简单地“好看”或“不好看”,而是去思考建筑背后的逻辑、历史、文化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本书真的像一位耐心而博学的向导,带领我一步步走进建筑学的殿堂,让我对这个领域充满了好奇和敬畏。我甚至开始主动去寻找那些书中提到的经典建筑,用书中的知识去对照、去理解,每一次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这本书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学习的乐趣和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
评分作为一名对世界充满好奇,但又常常被专业书籍吓退的读者,我一直渴望找到能够轻松入门各种领域的书籍。《30秒探索:建筑学》正是这样一本让我惊喜连连的书。它没有用长篇大论来“教育”我,而是用一种对话、一种启发的方式,让我主动去思考,去感受。书中的每一页都像一个精心打磨的“知识点”,简洁明了,却又蕴含深意。我尤其欣赏它在解释一些抽象概念时所用的类比和例子,它们如此贴切,如此生动,让我一下子就能领悟到核心。比如,它解释“形式追随功能”时,并非生硬地搬出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实际的建筑案例,让我亲眼看到功能是如何引导形式的演变。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在悠闲地与我分享他对建筑的理解,没有压力,只有乐趣。我常常在读完一页后,停下来,反复回味,然后带着新的思考去观察周围的建筑。这种学习过程,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愉悦。它让我意识到,原来建筑学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遥不可及,它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我们愿意去发现,去理解。这本书无疑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往建筑学世界的窗户,让我对这个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渴望继续深入探索。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全新的视角。我一直以为学习建筑学需要大量的专业背景和长时间的沉浸,但《30秒探索:建筑学》却以一种极其轻巧、有趣的方式,让我感受到了建筑学的魅力。它没有艰涩的理论,没有枯燥的术语,而是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和简洁的语言,将建筑学的核心概念呈现出来。每一页都像是一次“微型旅行”,带我领略建筑学的不同风貌。我尤其欣赏它那种“30秒”的理念,这让我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一个重要的建筑学知识点。这种碎片化的学习方式,非常适合我这种生活节奏快的人。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身边的建筑,去思考它们的设计,去感受它们所带来的影响。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双“建筑学的眼睛”,能够看到更多,理解更深。
评分我必须承认,在收到这本书之前,我对“建筑学”的理解非常有限,大多停留在宏伟的建筑外观上。但《30秒探索:建筑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用一种极其巧妙、直观的方式,将建筑学的核心概念一一呈现。每一页都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窗口”,让我能够窥探到建筑学的精彩世界。我惊叹于作者能够将如此复杂的知识,提炼得如此精简,又如此深刻。书中的每一个“30秒”的介绍,都给我带来新的启发,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所处的空间。我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开始主动地思考,去理解建筑背后的逻辑和意义。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朋友,用最简洁的语言,却道出了最深刻的道理,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提升了我对建筑的认知,更让我学会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简洁、高效、且充满乐趣。
评分我必须承认,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对“建筑学”这个词的印象还停留在高耸的摩天大楼和雄伟的古代遗迹上,总觉得那是遥不可及的专业领域。然而,《30秒探索:建筑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是一本厚重的学术专著,而是一本充满智慧与趣味的入门读物。这本书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将极其复杂的建筑理论,化繁为简,用最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每一页都像一个精心设计的“小窗口”,让我能够窥探到建筑学的某个精彩侧面。我惊叹于作者的洞察力,能够从浩瀚的建筑历史和理论中,提炼出最精华、最核心的概念,并且用一种极其易于理解的方式解释清楚。例如,它对于“空间”的阐释,不再是冷冰冰的几何定义,而是让我感受到了空间在塑造人类行为和情感上的巨大力量。又比如,它对“结构”的讲解,不再是枯燥的力学公式,而是让我明白了结构如何赋予建筑生命和稳定性。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建筑学不仅仅是关于“造房子”,更是关于人、关于环境、关于历史、关于文化,以及关于未来。它教会我用一种更广阔、更深刻的视角去理解建筑,去欣赏建筑,去思考建筑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而言,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我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评分我必须要说,《30秒探索:建筑学》是一本让我“眼前一亮”的书。在我看来,很多介绍建筑学的书籍都过于学术化,充斥着我难以理解的术语和复杂的图表,读起来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则完全不同。它以一种极其亲民、生动的方式,将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呈现在我面前。每一页都像一个精心设计的“知识点”,简洁而有力,让我能够快速掌握一个概念的核心。我尤其喜欢它用“30秒”来划分内容,这非常符合我这种“碎片化阅读”的需求。即使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我都能从书中获得新的知识和启发。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建筑学与我生活的紧密联系。它不仅仅是关于宏伟的建筑,更是关于我们如何生活,如何感受空间,如何与环境互动。这本书让我开始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建筑,去理解它们的设计理念,去感受它们带来的氛围。我感觉自己仿佛获得了一双“建筑学的眼睛”,能够看到更多,理解更深。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少即是多”。我一直觉得,要理解一个领域,就需要大量的阅读和深入的研究。但《30秒探索:建筑学》却用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让我体会到了“精炼”的力量。它没有冗长的铺垫,没有复杂的论证,而是直接将建筑学的核心精髓,以一种极其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喜欢它那种“30秒”的节奏,每一个知识点都像一颗闪耀的钻石,独立又完整,但又彼此串联,共同构成一幅迷人的建筑学画卷。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最深刻的理解,来自于最简洁的表达。它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在塑造一种观察和思考的方式。我开始用书中的概念去审视我身边的建筑,去理解它们的设计逻辑,去感受它们所营造的氛围。这种学习方式,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高效。它就像一位博学的智者,用最朴素的语言,却道出了最深刻的道理,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简直是艺术品!每次翻开它,都像是在欣赏一本精心制作的画册。每一个页面都经过巧妙的构思,文字与图像完美结合,信息传达的效率极高。我一直以为建筑学是需要大量专业图纸和复杂公式才能理解的学科,但《30秒探索:建筑学》彻底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它用一种极其优雅、简洁的方式,将建筑学的核心概念一一呈现。文字精炼,却字字珠玑;插图生动,却准确传神。我最喜欢的是它将一些看似宏大、复杂的建筑理论,分解成一个个可消化、可吸收的“30秒”单元。这让我不会感到信息过载,而是能够循序渐进,逐步建立起对建筑学的认知。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次次高效的“知识按摩”,每一点都恰到好处地触及我的好奇心,让我欲罢不能。它不仅教会了我关于建筑的知识,更让我学会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简洁、直观、高效。这本书不仅仅是为建筑爱好者准备的,更是为所有想要快速了解一个领域精髓的读者量身定制的。它让我明白了,好的知识传递,从来不需要故弄玄虚,而是要用最真诚、最直接的方式,触达读者的内心。
评分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建筑学速成宝典”!我一直觉得建筑学是门高深的学问,离我普通人的生活太遥远了。但是,《30秒探索:建筑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用一种极其亲切、易懂的方式,将建筑学的核心概念呈现在我面前。每一点都像一颗颗饱满的珍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我惊叹于作者的功力,能够将如此复杂的知识,提炼得如此精简,又如此深刻。书中的每一页都给我带来新的启发,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周围的建筑。我不再只是匆匆路过,而是开始思考它们的设计理念,它们的历史积淀,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本书让我明白,建筑学并非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和科学。它教会我用一种更加敏锐的眼光去观察,去感受,去理解。我尤其喜欢它那种“30秒”的设定,这让我感觉学习建筑不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探索。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建筑学世界的大门,让我对这个领域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好奇和热情。
评分我很少会因为一本书而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30秒探索:建筑学》不仅仅是一本介绍建筑学的书,更像是一本“生活指南”。它用极其生动、易懂的方式,让我看到了建筑学是如何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书中的每一个“30秒”单元,都像一个小小的“Eureka”时刻,让我豁然开朗。我喜欢它用简洁的文字和精美的插图,将复杂的概念变得如此清晰明了。这本书让我不再觉得建筑学是遥不可及的专业知识,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开始更加留意身边的建筑,去思考它们的设计,去感受它们带来的氛围。我甚至开始用书中的一些概念去评价我所见的建筑,这让我觉得自己仿佛拥有了一双“艺术家的眼睛”。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