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 开本: | 32开 |
| 作者: | 王力//岑麒祥//林焘//蒋绍愚 | 页数: | |
| 定价: | 109 | 出版时间: | |
| ISBN号: | 印刷时间: | ||
| 出版社: | 商务 | 版次印次: | 1,1 |
学习古汉语的工具书,第5版延续了第4版的特色:专家学者主持、参与修订,专设“注意”“辨析”内容,对疑难字词加以提示和辨析!
内容介绍
主要修订:
(一)增加字的义项。如“小”字在义项①“小。与‘大’相对”下增加了“○又小人,卑鄙的人”义项(《诗经?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又如“幸”字在义项④“君主到某处去”下增加了“○又君主宠幸妇女”义项(《史记?项羽本纪》:“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再如“暧”字叠用时,在原有义项“昏暗不明的样子”的基础上,增加了“隐隐约约的样子”(陶潜《归田园居》诗:“~~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和“温暖的样子”(王维《赠裴十迪》诗:“~~日暖闺,田家来致词。”)两个义项。
(二)完善释义。如“哇”字义项②“靡曼之音”,第5版改为“淫邪的音乐”,更通俗易懂。又如“晞”字义项②“天明”,第5版改为“天色微明”,释义更精准。再如“携”字义项②“分离”,第5版改为“分离,离间”,释义更准确。
(三)调整字音。如“岭2”字义项①[岭巆(hōng)]“山深的样子”,第5版把“巆”的注音改为“yínɡ”,这是因为:“巆”《集韵》有两读:“巆,岭巆,山深貌。呼宏切。”“嵤,岭嵤,山深貌。或从营。玄扃切。”《王力古汉语字典》取前一音,亦可;但这里“岭巆”是叠韵联绵字,则当取后一音。
(四)更新例句。如“璆”字义项①“同‘球’。美玉”的例句原为“《国语?晋语四》:‘籧篨蒙~。’”改为“刘琨《重赠卢谌》诗:‘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改后的例句能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释义。又如“讼”字义项⑤“通‘颂’。歌颂,颂扬”的例句原为“《韩非子?人主》:‘背左右之~。’”,改为“《汉书?王莽传上》:‘深~莽功德。’”
......
原编者王力、岑麒祥、林焘、戴澧、唐作藩、蒋绍愚等都是我国语言学家,蒋绍愚教授同时也是本次修订的负责人。王力著有《汉语史稿》《汉语音韵学》《诗经韵读》《楚辞韵读》等。岑麒祥著有《语言地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语音学概论》《普通语言学》《语言学史概要》《汉语外来词词典》等。林焘著有《经典释文异文之分析》(与陆志韦合作)、《关于汉语规范化问题》、《语音探索集稿》等。戴澧著有《中国文字学》等。唐作藩编著有《上古音手册》《音韵学教程》《汉语语音史教程》等。蒋绍愚著有《古汉语词汇纲要》《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唐诗语言研究》《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等。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附光盘第8版)(精) | 其他参考信息 | |
| 作者: | (英)霍恩比|译者:赵翠莲 | 开本: | 32开 |
| 定价: | 138 | 页数: | 2427 |
| ISBN号: | 9787100105279 | 印刷时间: | 2014-06-01 |
| 出版社: | 商务 | 版次: | 4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4 |
| 出版时间: | 2014-06-01 |
这套书刚到手的时候,我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给震住了。打开牛津高阶词典的瞬间,那种油墨的清香混着纸张的质感,真的让人觉得踏实。我一直觉得,一个好的词典是伴随一生的工具,不只是查词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个知识的入口。这本牛津词典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即便是像我这种常年对着电脑屏幕的人,看起来也毫不费力。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例句和用法解析,非常贴近现代英语的实际应用场景,不像有些老旧的词典,给的例子都显得格格不入。尤其是那些带有语境区分的用法,清晰地标注了正式和非正式的场合,这对于我准备雅思口语和写作部分简直是雪中送炭。而且,这次的第八版在收录新词汇方面也做得相当及时,很多网络热词和科技前沿的词汇都有收录,这让我感觉手中的工具是与时俱进的,而不是一本沉睡在书架上的“古董”。翻阅它的时候,我常常会不自觉地沉浸在英语的细微差别中,那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是任何在线翻译工具都无法替代的体验。
评分《现代汉语词典》的第七版,拿在手里,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作为母语学习者,我们常常会因为用词的随意性而忽略了汉字本身的精妙结构和文化内涵。这本词典的修订,无疑是对这种“惰性”的一种有力纠正。我特别留意了新增加的一些词条,它们精准地捕捉了当代社会语境的变化,但同时,它对传统词汇的释义依然保持着一种近乎严苛的准确性。我记得有一次在撰写一篇关于传统节日习俗的文章时,一个“祭祀”相关的词汇的细微差别让我卡住了,查阅了其他一些资料都感到模糊不清,最后还是这本词典,用极其精炼的语言,结合了历史渊源,给出了最贴切的解释。它不仅仅是告诉我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更告诉我这个词“应该”在什么语境下使用。对于任何一个追求中文表达精确度的文字工作者或者学生来说,这本词典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它就像是中文的“宪法”,为我们的语言使用划定了清晰的边界和方向。
评分拿到《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本小册子居然能容纳下这么多信息。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往往不是长难句的翻译,而是那些看似眼熟却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变异”的常用字。很多字在古代和现代的含义天差地别,若不借助专门的工具书,很容易产生望文生义的谬误。这本字典在这方面做得极其出色,它没有采用那种冗长复杂的解释,而是用现代汉语的清晰表述,结合简洁的古义、主要用法和例句,让晦涩的古文一下子变得平易近人。特别是它对那些一词多义的字进行分类梳理,清晰地标注了不同朝代或不同语境下的语义侧重。我发现,当我不再惧怕那些“生僻”的常用字时,阅读《史记》或唐诗宋词时的理解深度立刻提升了一个台阶。它不只是字典,更像是一把解锁古代智慧的钥匙,让几千年前的先贤们的声音变得清晰可闻。
评分这三本书放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极其完整的语言学习体系,从最基础的现代汉语规范,到英语世界的交流工具,再到深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古汉语桥梁,它们相互支撑,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我个人认为,这种“全家桶”式的配置,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比如,在阅读英文原版历史著作时,遇到生僻的英文术语,可以立刻转到牛津词典确认其在现代语境下的精准含义;如果文献中引用了中文古籍,则可以借助古汉字典进行溯源。更重要的是,它们在思维层面上的互相激活。学习外语会反过来加深对母语逻辑的理解,而对古文的接触又能培养出更严谨的中文逻辑。这套书的纸质和装帧质量都非常耐用,看得出出版方是用心制作的,这保证了它们可以经受住高频率的翻阅和检索,是真正的“硬通货”。
评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套工具书带给我的感受,那就是“掌控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在追求快速获取信息,但真正的能力来源于对基础的扎实掌握和对细节的精确把握。这三本词典恰恰提供了这种精确性。无论是面对一个复杂的英文学术论述,需要推敲动词的细微差别,还是在翻译一篇古籍时,要考证一个动词在先秦时期的具体用法,这套书都能提供即时、权威的反馈。它们不像电子设备那样容易受到干扰,当我在深夜沉浸于阅读或写作时,翻动纸张发出的沙沙声,反而成了一种让人心安的仪式感。它们沉静地站在那里,提供着恒定不变的知识基石,让我可以放心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大厦。这绝不是简单的三本书的堆砌,而是一个完备的、跨越时空和语言维度的深度学习装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