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新课标教材版小学生歇后语谚语惯用语典故辞典 |
| 定价 | 49.80 |
| ISBN | 9787517601494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
| 作者 | 陈瑞 |
| 编号 | 1201164579 |
| 出版日期 | 2015-07-01 |
| 印刷日期 | 2015-07-01 |
| 版次 | 1 |
| 字数 | 1036.00千字 |
| 页数 | 823 |
| 使用说明 凡例 汉语拼音音节表 条目首字笔画索引 正文 |
| 陈瑞 中学语文不错教师。语文教学经验丰富 主编过'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解析·古诗词鉴赏·名言名句默写一本通''新课标教材版小学生古诗词推荐108首''学生应知应会唐诗宋词鉴赏300首'等多种教辅读物。 |
| 小学生 |
| '新课标教材版小学生歇后语谚语惯用语典故辞典'以'新课程标准'为编写原则 共收录各类熟语近12000条 其中歇后语2800余条 谚语3600余条 惯用语5400余条 典故500余条。每条标注语类 设有释义和例证 多音字和难字随文括注读音 正文前附有汉语拼音音节表和条目首字笔画索引。 |
我发现这本书的权威性和可靠性是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之一。要知道,在如今鱼龙混杂的出版市场中,很多面向儿童的文化类书籍,其内容的准确性往往无法得到保证,尤其是对于那些来源复杂的民间俗语。然而,这本词典在引用和解释上,展现出了极高的审慎态度。我特意挑选了几个我小时候听过但不太确定出处的歇后语进行核对,发现它的解释不仅准确无误,而且通常会给出多个流传版本中最为规范或者最被广泛接受的一种。商务印书馆的出版背景本身就为这本书的质量背书,但更重要的是,编纂团队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感和严谨的学术态度贯穿始终。例如,在处理一些具有争议性或者不同地区有不同说法的典故时,它并不会简单地“二选一”,而是会用极其简洁的脚注或旁白,指出其地域差异,这种处理方式体现了对知识完整性的尊重,也教会了孩子在学习文化时,要学会辨析和尊重多样性。这种对准确性的执着追求,是家长们最放心的购买理由。
评分这本书的编纂深度和广度,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词汇大全”,更像是一部微型的中国传统文化速成手册。我惊喜地发现,它收录的内容覆盖面极其广泛,远超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听到的那些“高频”表达。很多我已经快要遗忘的、甚至是一些地方性的、带有浓郁年代感的歇后语,都在其中得到了妥善的保存和解释。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对“典故”部分的挖掘和梳理。很多典故的解释,不仅仅停留于字面意思,而是深入到了历史背景、文化语境,甚至是一些相关的民间传说。例如,对于某个成语典故的追溯,它竟然能引出相关的历史人物的生平侧面介绍,这种“知识的辐射”能力非常强大。这对于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是极其关键的,因为孩子们一旦对一个“为什么”产生了兴趣,就很容易顺藤摸瓜,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此外,书中对于惯用语的分类也体现了很高的专业水准,它们被细致地划分成了情态类、行为类、状态描述类等,这种科学的归类方法,有助于孩子构建起一个有组织的语言知识体系,而不是零散的碎片信息。这种系统化的编排,极大地增强了工具书的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它不同于一般工具书的用心。首先,封面采用了沉稳而不失活力的设计风格,主色调的搭配显得既专业又亲切,很适合小读者群体的审美需求。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厚实而平滑,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易产生毛边或损坏。内页的排版布局是真正体现了其匠心独运之处。作者显然花了很多心思在信息的可视化呈现上。每一个歇后语、谚语或者惯用语,都有清晰的区分,比如用不同的字体颜色或者加粗来强调核心部分,使得查找和对比变得异常轻松。特别是对于典故的阐述,逻辑层次非常清晰,从典故的由来、故事的梗概到最终引申出的意义,过渡自然流畅,即便是那些略显晦涩的传统文化内容,也能被小学生轻松理解。我注意到,书里还穿插了一些精美的小插图,这些插图绝非简单的装饰,它们巧妙地呼应了文字内容,用生动的画面帮助孩子更好地“记住”这个知识点。这种多维度的学习辅助设计,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与学习的效率,让枯燥的记忆过程变成了一场有趣的探索之旅。整体来看,从触感到视觉体验,这本书在硬件和软件设计上的投入,都体现了出版方对基础教育材料质量的严格把控。
评分这本书的互动性和延伸性设计,是真正体现其“新课标”精神的亮点所在。它似乎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现代家庭教育中,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的场景。除了标准的解释之外,很多条目后面会有一个小小的“小提示”或“互动问答”板块。例如,解释完某个谚语后,它可能会抛出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比如“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还会用哪个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形容呢?”这种设置极大地鼓励了孩子的主动思考和创造性表达,将单向的知识接收转变成了双向的思维激发。此外,书中在一些关键的文化节点,如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相关的谚语和习俗时,会增加一个“文化角”的版块,简要介绍节日背景。这使得这本书超越了工具书的范畴,变成了一个家庭文化学习的“引子”。父母可以根据这些提示,自然地与孩子展开关于传统习俗的深入讨论,有效弥合了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之间的隔阂。它不是一本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而是一本需要被反复翻阅、被家庭讨论的常备良品。
评分作为一名关注孩子语言学习的家长,我最看重的是工具书是否能真正地“以学为本”,而不仅仅是堆砌知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其核心价值体现在其教育方法论上。它没有采用那种填鸭式的灌输,而是巧妙地采用了“情境代入”的学习模式。在解释每一个歇后语时,很多条目后面都会附带一句或两句简短的“使用场景示范”,比如“遇到朋友帮了自己大忙,你可以笑着说:这就像是……”。这种即时性的语境示范,是传统教材中最常被忽略但又最有效的部分。它让抽象的语言符号瞬间落地,成为了可以被孩子立刻模仿和运用的活语言。更难得的是,它非常注重“语感”的培养,而不是死记硬背。在对一些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谚语进行解释时,作者会用非常贴近现代儿童心理的语言去描述其背后的情感张力,比如描述“人逢喜事精神爽”时的那种由内而外的愉悦感。这种注重情感共鸣的解释方式,让孩子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学习了如何得体、有分寸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无疑是对孩子情商和表达能力同步提升的绝佳教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