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5092.1-2010 器具开关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15092.1-2010 器具开关 第1部分:通用要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GB 15092
  • 1-2010
  • 器具开关
  • 通用要求
  • 电器安全
  • 标准
  • 工业标准
  • 电气设备
  • 开关
  • 测试
  • 规范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国建科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155011885
商品编码:28859383156

具体描述

GB 15092.1-2010
器具开关 第1部分:通用要求
【标准编号】 GB 15092.1-2010
【标准名称】 器具开关 第1部分:通用要求
【英文名称】 Switches for appliance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出版单位】 中国标准出版社
【中标分类】  >  > 
【ICS 分类】 29.120.40
【代替标准】
【发布部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电器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 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
【发布日期】 2011年1月14日
【实施日期】 2011年12月1日
【出版日期】 2011年8月
【开本页数】 16 开 / 116 页
【标准定价】 93.00 

相关公告

 [2011-1-14]

内容简介   目 录    
本部分规定了开关要由人通过操动件操作,或者靠激发传感器操作。操动件或传感器可在实体上或电气上与开关结合在一起,也可分开配置,还可能包含操动件或传感器与开关之间的信号传输,例如,电气的、光的、声的或温度的信号传输。 
本部分适用于由手、脚或其他人体动作所驱动的、用以开动或控制家用或类似用途电气器具和其他设备的器具开关,其额定电压不高于480V,额定电流不大于63A。
目 录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总要求
5 试验一般注意事项
6 额定值
7 分类
8 标志与文件
9 防触电保护
10 接地装置
11 端子与端头
12 结构
13 机构
14 防固体异物、防水和防潮
15 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
16 发热
17 耐久性
18 机械强度
19 螺钉、载流件和联接件
20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固体绝缘和硬印制电路板部件的涂敷层
21 着火危险
22 防锈
23 电子开关的不正常工作和故障条件
24 电子开关元器件
25 电磁兼容性(EMC)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测量
附录B(资料性附录) 确定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示意图
附录C(空白)
附录D(规范性附录) 耐电痕化试验
附录E(空白)
附录F(资料性附录) 开关应用导则
附录G(空白)
附录H(资料性附录) 扁形快速连接端头,选择插套的方法
附录I(空白)
附录J(空白)
附录K(规范性附录) 额定脉冲耐电压、额定电压与过电压类别间的关系
附录L(规范性附录) 污染等级
附录M(规范性附录) 脉冲电压试验
附录N(规范性附录) 海拔修正系数
附录O(空白)
附录P(规范性附录) 硬印制电路板部件涂敷的类型
附录Q(规范性附录) 测量有A型涂敷层的印制电路板的绝缘距离
附录R(规范性附录) 例行试验
附录S(资料性附录) 抽样试验
附录T(资料性附录) 开关族
附录U(规范性附录) 开关插片部分的尺寸
附录V(资料性附录) 无人照看器具用耐不正常发热的要求和试验
参考文献

《电气工程基础与应用》导读 本书聚焦于电气工程领域的核心原理、技术规范与实际应用,旨在为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师生以及对电气系统感兴趣的专业人士提供一套全面且深入的学习资源。 本书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先进技术的广泛领域,重点突出了现代电力系统的设计、分析、控制与安全运行所必需的关键知识体系。 本书并非对特定标准或单个器具进行详尽的解读,而是立足于电气工程的宏观视角,构建起一个严谨的知识框架。因此,对于 GB 15092.1-2010 《器具开关 第1部分:通用要求》 中所阐述的关于具体开关设备设计、结构、性能测试及安全验证等细节,本书仅会在涉及系统集成和设备选型时进行必要的原则性提及,而不会深入探讨其条款的逐一解释或具体的执行标准。 第一部分:电气工程基础理论 本部分是全书的基石,为理解后续复杂的电气系统和应用技术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 电路理论与分析: 深入讲解直流与交流电路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掌握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包括节点电压法、网孔电流法。重点剖析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学习RLC串并联电路的阻抗概念、谐振现象及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高阶内容将涉及瞬态分析,利用拉普拉斯变换解决含有储能元件电路的时间域响应问题。 2. 电磁场与电磁感应: 阐述静电场和恒定磁场的基本定律(高斯定律、安培环路定律),并深入探讨变化的电磁场如何产生感应电动势(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部分内容是理解电机、变压器等电磁设备工作原理的先决条件。 3. 三相电系统与功率理论: 详细介绍三相电源的产生、连接方式(星形与三角形),及其相量图的绘制与分析。重点剖析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理解功率因数在电力传输效率中的关键作用,并学习如何利用电容器组进行功率因数校正。 第二部分:电力系统分析与运行 本部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电力系统,关注电能的产生、传输与分配。 1. 发电与变电基础: 概述火力、水力、核能等主要发电方式的工作原理。重点解析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及其在升压和降压过程中的重要性。探讨变电站的组成、布局以及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确保电能传输的安全可靠。 2.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介绍在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中至关重要的潮流计算方法。阐述牛顿-拉夫逊法和快速幂流法(PQ法)的数学模型和工程应用,用于确定系统各点的电压幅值、相角及线路功率负荷分布。 3.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 深入探讨系统稳定性的类型,包括电压稳定性和功角稳定性。分析短路故障对系统动态行为的影响,并介绍自动准同期、励磁控制等维持系统稳定的关键技术。 第三部分:电气设备选型与保护 本部分侧重于工程实践中对电气设备的选用、安装和保护策略。 1. 常用电气设备原理: 详细介绍各类电机(交流、直流、同步、异步)的结构、特性曲线及其调速方法。分析常用电气控制元件(如接触器、继电器、断路器)的选型依据,但强调的是其功能定位而非特定型号的标准细节。 2. 继电保护与短路电流计算: 阐述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选择性、速动性和可靠性原则。重点讲解如何计算系统中的最大和最小短路电流(三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等),这是选择保护装置和设备开断能力的基础。 3. 线路与电缆工程: 讨论架空线路和地下电缆的敷设要求、载流量的确定(考虑环境温度、多回路敷设的修正系数)以及电压降的校核。深入剖析电缆的绝缘结构和耐火要求。 第四部分:工业配电与安全规范 本部分聚焦于工业和建筑环境下的低压配电系统设计,并强调电气安全的重要性。 1. 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介绍建筑物供电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总配电盘、分配电盘和末端回路。讲解如何根据负荷性质和容量进行合理的电压选择(如380V/220V)。 2. 接地与防雷保护: 详细阐述电气设备接地的目的(安全、工作、保护),分析不同接地系统(TN、TT、IT)的特点和适用场景。系统介绍雷电的形成机理,以及利用避雷针、电涌保护器(SPD)构成的多层次防雷体系。 3. 消防与电气安全: 强调电气火灾的预防,包括过载、短路保护的配合。介绍安全用电的基本规范,如安全距离、电气间隙的设定原则。本书将引用相关的国家安全规范(如GB/T 13878等基础性安全要求),但不会拘泥于具体开关设备的操作或安装细节。 --- 总结: 本书的价值在于提供一个集成化、系统化的电气工程知识体系,使读者能够从原理层面理解电力系统的运作,掌握设计和分析的工具,并具备对复杂电气设备进行科学选型和保护的能力。它关注的是“为什么”和“如何设计”,而非针对某一特定器具的“具体标准要求是什么”。读者将获得设计一套完整、安全、高效电气系统的综合能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器具开关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这部分内容,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实用”二字。我一直认为,很多标准规范类的书籍往往会让人望而却步,充斥着晦涩难懂的术语和枯燥的图表。然而,这本书在保持其专业性的同时,却做得相当接地气。它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公式和理论,而是从实际应用场景出发,解释了为什么某些设计是必要的,以及这些设计在日常使用中能带来哪些好处。例如,书中关于绝缘电阻的测试,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这个参数的重要性,还会通过一些生活化的比喻来解释为什么绝缘做得不好会带来触电的风险,以及不同绝缘等级的应用场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提到了不同环境因素(如湿度、温度)对开关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这对于我这样经常在不同环境下使用电器的人来说,非常有指导意义。我曾遇到过在潮湿环境中电器出现异常的情况,当时非常困惑,现在读了这本书,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开关的某些性能受到了影响。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教会我如何去关注和识别那些看不见的“品质”。

评分

坦白说,在拿到《器具开关 第1部分:通用要求》之前,我对“器具开关”这个概念的认知是非常模糊的,只知道它是电器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但是,当我认真阅读了这本书的某些部分后,我才意识到,原来一个小小的开关,里面蕴含着如此多的技术细节和安全考量。这本书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产品功能性的描述,而是深入到了其背后的设计哲学和安全保障体系。我特别关注了关于“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章节,它通过量化的指标和详细的测试流程,让我看到了一个开关要经受多少考验才能被认为是合格的。例如,书中提到的开关寿命测试,不是简单地按几次开关,而是有具体的负载、环境条件以及判断标准。这种科学的测量方式,让我对“品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让我不再认为电器是“买来就能用”的简单商品,而是认识到每一个电器背后,都有一系列严格的标准和严谨的工艺在支撑。这让我对待电器的态度也变得更加审慎和有选择性。

评分

尽管《器具开关 第1部分:通用要求》涉及的是技术性很强的内容,但我发现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合理,对于一个非专业读者来说,也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它首先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比如开关的分类、基本功能等,然后逐步深入到更具体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这种由浅入深的学习路径,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关键术语的解释,不会让你在阅读过程中因为不理解某个词汇而中断思路。而且,书中在描述一些技术参数时,还会适当地配以图示,虽然是示意图,但却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举个例子,关于过载保护的章节,我通过图示和文字结合,才真正理解了不同类型过载保护机制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防止电器损坏方面的作用。这让我明白,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电器安全功能,背后都有如此精妙的设计和严格的标准支撑。这本书的逻辑性很强,读起来就像是在进行一次严谨的知识梳理,能够系统地构建起我对器具开关的认识体系。

评分

《器具开关 第1部分:通用要求》带给我的,更多是一种“安全感”的提升。在我看来,电器安全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而开关作为电器最直接的交互界面,其安全性不言而喻。这本书中对触电防护、防火性能等方面的详细阐述,让我对家中的电器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检”。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要安全”,而是告诉你“如何做到安全”,并且提供了衡量和评估安全性的具体方法。比如,在绝缘强度测试的部分,我了解到不同的绝缘材料和结构,在面对高电压时会有怎样的表现,这让我对选择电器时,能够更加关注那些细节上的安全性设计。而且,这本书还涉及到了一些环境适应性方面的要求,比如防潮、防尘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使用中很容易忽视但又非常关键的因素。读完这些内容,我仿佛拥有了一双“火眼金睛”,能够更好地识别出那些真正安全可靠的电器产品,从而为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增添一份安心。

评分

这本《器具开关 第1部分:通用要求》着实让我眼前一亮。作为一名对家居安全和电器使用颇有研究的普通消费者,我一直希望能有这样一本权威且易于理解的指南,能够帮助我更深入地了解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器具开关。翻阅这本书,我首先感受到的是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专业功底。虽然我并非电器行业的从业者,但书中对各种开关的性能指标、安全防护措施以及设计原则的阐述,都清晰地勾勒出了一个可靠开关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它不仅仅是罗列条条框框,更是在通过解释这些“为什么”来增强读者的理解和认同感。比如,关于触点材料的选择,为何要用特定的金属合金,不同的合金又带来怎样的性能差异,书中都做了细致的分析。又如,在电气寿命的测试部分,它不仅仅是给出一个数字,而是解释了测试的流程和背后的逻辑,让我明白一个开关要经过怎样的“磨砺”才能达到标准。这种详实的内容,让我对这些开关的安全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我开始审视自己家中使用的电器,是否都符合这些基本要求。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电器安全性能的窗户,让我能更自信地选择和使用家电。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