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中文版 作 者:格里格,津巴多 著,王垒,王甦等 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0-1 I S B N:9787115111302 字 数:1266000 页 码:621 版 次:1 装 帧:平装 开 本:大16开 重 量:1260g 原 价:88.00元编辑推荐
相关购买点击进入: 心理学与生活(第18版)(英文版) ★心理学与生活被誉为“普通心理学”图书 ★心理学与生活被世界多所大学心理学系指定教材 心理学也许是现代生活中人们广泛涉及的主题,因为,其实人的生活首先也主要是由人的心理与行为支撑的。无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为人处世,还是工作中的为人处世,都离不开心理学,都需要心理学的知识和帮助。心理学所涉及的方面渗透于各个领域。 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是一本的、经典的心理学教科书,不仅在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是心理学基础教材中书、被美国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的“普通心理学”(GeneralPsychology)课程选用的经典教材。 我国心理学界有不少教师多年来一直在用本书英文版作为教学的参考用书。但遗憾的是,由于版权方面以及一百多万字繁重的翻译量等原因,致使本书一直没有一个中译本。怀着对我国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和普及的使命感,北京大学心理学系18位教授通力合作,每人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和兴趣各选取一部分,精心翻译。正如王垒教授所言:“这部教材的翻译是北大心理学系的教授们集体智慧和团队凝聚力的结晶。”目录
第1章 生活中的心理学 第2章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3章 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第4章 感觉 第5章 知觉 第6章 心理、意识和其他状态 第7章 学习与行为分析 第8章 记忆 第9章 认知过程 第10章 智力与智力测验 第11章 人的毕生发展 第12章 动机 第13章 情绪、压力和健康 第14章 理解人类人格 第15章 心理障碍 第16章 心理治疗 第17章 社会过程与关系 第18章 社会心理学、社会和文化 专业术语表 参考文献 人名和主题索引内容介绍
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推广使用的经典教材,被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也是被许多国家大学的“普通心理学”(GeneralPsychology)课程选用的教材。不仅如此,这本心理学与生活写作流畅,通俗易懂,更深入生活,把心理学理论与知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使它同样也成为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极好读物! 作为一本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独特教学方法的成熟教材,心理学与生活原书中所有元素-比如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组成的“专业术语表”,极具价值的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的“人名和主题索引”等等,对于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是十分宝贵的,因此,在该中译版本中都被完整地翻译和保留了下来。另外,与心理学与生活教学配套使用的还有一系列丰富、独特的教学辅助资料和工具,人民邮电出版社新曲线公司和培生教育出版公司合作,为使用本教材的教师提供主要课件。 这本心理学与生活写作流畅,通俗易懂,更深入生活,把心理学理论与知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使它同样也成为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极好读物!正如作者所言,“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类幸福密切相关的科学”,它贴近生活,深入实践的独特风格同样也是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更好地理解人性和提高自身全面素质的好读物。作者介绍
理查德·格里格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曾获LexHixon社会科学领域杰出教师奖。在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有专长,是美国心理学会实验心理学分会的会员。从《心理学与生活》这部经典教科书第14版修订时开始,格里格成为该书的合著书。
这次购买的《心理学与生活》中文第16版,光是看到这本厚重的书,就让我对它充满期待。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一直觉得,要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以及我们自己,就绕不开心理学。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而很多时候,我们觉得难以理解,或者处理不好,可能就是因为缺乏对人心理的深刻洞察。这本书的“心理学与生活”这个书名,正是我所需要的,它暗示着这本书的内容将会非常实用,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我尤其想从这本书中学习到,如何更有效地与人沟通,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动机和情感,如何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以及如何培养更健康的人格。我希望这本书的作者,能够用严谨的科学态度,辅以大量真实的案例和研究成果,为我们揭示心理学的奥秘,并且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掌握。我期待它能成为一本能够指导我,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生活手册”。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吸引我的是它那厚实的体量,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啃的“硬菜”。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心理学的入门读物,但总觉得不够深入,很多概念停留在表面,无法真正触及到心理运作的底层逻辑。而这本书的标题“心理学与生活”,以及“心理学经典”的标签,让我对它的深度和广度有了很高的期待。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罗列一些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能够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如认知、情感、行为、人格等,与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相结合,比如为什么我们会形成某些习惯,为什么群体行为会呈现出特定的模式,为什么我们会对某些广告宣传产生反应等等。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在解释这些现象时,会不会提供一些科学的研究证据或者有趣的实验案例,这样不仅能增加说服力,也能让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而不是枯燥乏味的背诵。我期待它能像一个睿智的朋友,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引导我一步步解开人类内心世界的奥秘,让我能够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也更理解他人。毕竟,了解自己和他人,是处理好生活中各种关系,以及做出明智决策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我还没来得及细看,不过粗略翻了一下,书的装帧确实很有质感,纸张也不是那种粗糙的纸,摸起来挺舒服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很有分量。封面设计也比较简洁大方,那种经典的心理学书籍的感觉扑面而来。我一直对心理学挺感兴趣的,总觉得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能用心理学来解释,比如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莫名其妙地开心或者难过,为什么我们会对某些事物产生特别的偏好,或者为什么有时候会做出一些连自己都觉得匪夷所思的决定。这本书的标题就吸引了我,“心理学与生活”,这正是我想要了解的。希望它能从理论到实践,帮我梳理清楚这些生活中的“为什么”。我之前也零星看过一些心理学的文章,但总是感觉不成体系,或者过于碎片化。这本书既然是经典著作,而且是中文版,应该会系统地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且能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我更容易理解和应用。我尤其期待它能解释一些我生活中遇到的具体困惑,比如人际关系中的一些微妙变化,或者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平衡自己的情绪。这本书的厚度也让我觉得内容会很充实,不是那种浅尝辄止的读物,而是可以花时间慢慢品读,反复琢磨的那种。
评分拿到这本书,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它厚实的身躯,这绝对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大部头”。我对心理学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觉得它就像一把钥匙,能够打开理解人类行为和内心世界的门锁。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一些现象所困惑,比如为什么有些人特别容易焦虑,为什么我们会形成某些固定的思维模式,为什么我们会对某些人产生特别的吸引力,或者排斥感。这本书的标题“心理学与生活”以及“心理学经典”的字样,让我相信它能够提供系统而深刻的解答。我期待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复杂的心理学概念,通过鲜活的案例、有趣的实验,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转化为易于理解和应用的知识。我希望它能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情绪、动机和行为模式,也能让我更 empathetically 地去理解他人,从而改善我的人际关系。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科学的解释,去理解那些看似神秘的心理现象,并最终将这些知识内化,成为我面对生活挑战时的一种有力的支撑。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篇幅确实相当可观,光是看着目录,就觉得内容会非常丰富。我一直对“为什么”这个字充满好奇,尤其是在面对人类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时。为什么我们会做出某些看似不理智的选择?为什么有些人能够从巨大的挫折中站起来,而有些人却一蹶不振?为什么我们会产生嫉妒、愤怒、喜悦这些复杂的情感?这些问题常常在我脑海中盘旋。这本书被誉为“心理学经典”,我相信它一定能为我解答这些疑惑。我希望它能够系统地介绍心理学的各个分支,比如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等,并且能清晰地阐述这些分支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更期待的是,作者能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配合一些贴近生活的例子,将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具象化,让我能够轻松理解并记忆。比如,在讲到学习理论时,可以结合我们学习新技能的过程;在讲到社会影响时,可以分析群体效应在生活中的体现。总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探索心理学世界的一本可靠的指南,让我不再是零散地接触心理学知识,而是能够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关于人类心理的认知框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