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日本住宅解剖图鉴:打造美丽住宅的85个法则 |
| 定价 | 88.00 |
| ISBN | 9787553787008 |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作者 | 藤原昭夫 |
| 编号 | 1201650050 |
| 出版日期 | 无 |
| 印刷日期 | 2018-01-01 |
| 版次 | 1 |
| 字数 | 150千字 |
| 页数 | 189 |
| D11章建筑物与其用地的深层关系 01怎样高效使用狭长异型用地? 02什么样的布局才能将狭长用地充分利用起来? 03在建筑物密集地建中庭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04如何有效利用弧形用地? 05锐角形用地怎样灵活处理? 06东南方向的拐角处位置得天独厚 如何物尽其用? 07低于周边建筑物的广阔用地如何实现*佳应用? 08如何在住宅区打造舒适的别墅? 09如何处理南侧的高石墙? 10建筑用地上的挡土墙不稳定时 如何建造住宅? 11在比道路低3m的用地上如何建住宅? 12如何在不稳定的挡土墙之下建住宅? 13若挡土墙阻碍建筑用地该如何规划? 14有泛滥风险的河川附近如何规划? 15有雨水通道的用地住宅怎样建? D12章让人感到舒适的布局 16人为什么要建住宅? 17如何让住宅更清爽、轻快又美丽? 18大空间什么地方安装楼梯? 19如何使车库深处的玄关通道更加明亮? 20如何为后半生建造工作居住一体的住宅? 211层起居室、餐厅、厨房极易变得单调 如何使它们更加丰富多彩? 22什么样的布局才能让大空间更具特色? 23为什么不xuan壁炉而xuan柴火炉? 24如何使2层起居室、餐厅、厨房做得更舒适? 25起居室设置在1层还是2层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26在用地南侧被堵的情况下 如何打造开放的起居室、餐厅、厨房? 27如何打造非日常空间? 28如何在墙边建天花板高1.8m的起居室? 29如何让餐厅和日式房间并存? 30将来孩子的房间规划在哪里? 31如何将起居室、餐厅、厨房和儿童房布局在一层? 32榻榻米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 33如何布局规划才能避免被南侧邻居窥视? 34建地下室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35与子女一同居住的父母的卧室应布局在哪里? 36如何将父母子女两代人的住宅相连? 37父母子女住得近时 如何建立彼此间“若即若离”的感觉? D13章上下关系为生活创造变化 38如何打造一个能传递家人气息的挑空? 39如何避免挑空单调乏味? 40如何处理建筑用地内1.3m的高度差? 41如何巧妙运用建筑用地内复杂的高度差? 42如何让阳光照射到大平房的每一个角落? 43两代人的房间并排布局 如何突出各自的特征? 44老年夫妇的住宅严禁设置楼梯吗? 45能否在比道路高的用地上 建出无障碍通行空间? 46如何巧妙利用严格的楼间距限制? 47如何才能使人字形屋顶不那么单调? 48如何克服只有北侧开口的用地局限? D14章打造美丽的住宅外观-外表?开口 49如何不依赖材料做出层次感? 50如何同时满足北侧的观景和采光? 51能否打造出既可避开邻居视线 又宽敞通畅的室内空间? 52如何让观景的优势更加突出? 53如何将宽广的庭园田地和室内连接起来? 54如何让33m2左右的起居室、餐厅看起来更宽敞? 55如何自然地给位于旧街区的住宅配置天窗? 56如何利用窗户突出空间的特点? 57如何巧妙利用南北狭长的用地? 58如何做出一条虽小但富于变化的通道? 59如何整合4层钢筋混凝土构造住宅的立面? 60在风格相似的住宅区 如何自然地显示出个性? 61如何打造出两层住宅的特征? 62如何在城市中心的不规则用地上打造立面? 63如何消除大住宅的压迫感? 64如何让两层建筑的立面富于变化? 65考虑到将来 如何实现租赁停车场和住宅共存? 66在狭窄用地 留出建蔽率限制的余地进行建造有什么好处? 67如何在确保1层有阳光照射的同时 在2层建一个露台? 68如何将中庭做成一个房间? 69如何将分散的庭园与建筑物建立关联? 70有楼间距限制又不挑出屋檐时如何设计? 71怎样让别墅保持新鲜感? D15章结构和材料提升住宅格调 72如何不平整土地就在崖地建别墅? 73如何建造 才能在调整温湿度的同时 实现材料的再利用? 74如何使闭塞的起居室呈现开放感? 75如何不建柱子就在车棚上架屋顶? 76如何通过常规建造方法 在没有柱子的前提下架起大屋顶? 77如何使内部天花板与屋檐天花板在同一个平面? 78如何在没有柱子的情况下建大阳台? 79海边的白色小家能否美丽持久? 80木造住宅如何建安全的砖砌外墙? 81没有屋檐 木制外墙将会怎样? 82如何打造一个厚重又沉稳的空间? 83如何控制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84使用何种材料 才能在不设隔断的情况下 让人仅看到想看到的事物? 结语 85住宅设计的趣味性和难点 刊登建筑物概要 |
| 日本专业建筑师藤原昭夫从设计过的300多个住宅中精xuan出84个特点鲜明的住宅 通过600多幅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细部图及实景图片 向读者直观呈现何为优美而舒适的住宅。此外 作者从专业角度对每个住宅的设计进行剖析 揭示出各个住宅设计的要点、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 总结出打造美丽住宅的85个法则。建筑师和施工者以匠人之心守住住宅很本质的东西 唯有居住者舒适优雅地居住其中才是好的住宅设计。住宅设计是一个有梦想并充满挑战的工作。每一次设计都是专享的 设计师不仅需要克服各种用地限制 还要为委托人建造美丽而舒适的住宅。住宅设计的理想状态与现实条件之间会产生各种矛盾 而如何克服这些矛盾正是这本书想要传达给你的。 |
| 藤原昭夫 1947年出生于日本岩手县盛冈。 1970年毕业于东京芝浦工业大学建筑学科。曾就职于木村俊介建筑事务所、空间工作室、天城建设等地 1977年设立结设计事务所。 主要获奖经历:“盐山市的住宅”获山梨县建筑文化奖励奖-住宅建筑部门、“井上住宅”获群马住宅设计建设大赛优xuan、“注重环保的建筑”获千叶县建筑文化奖、“三和台的住宅”获千叶市很好建筑奖、“碌山TM2”获北区景观奖等。 |
| 藤原昭夫著的'日本住宅解剖图鉴(打造美丽住宅的85个法则)'是一本图解式的住宅设计与规划解剖书 作者对从业多年设计过的300多个住宅中精xuan出84个案例进行逐一分析 从“建筑与其用地的关系”“舒适的住宅格局”“上下关系为生活创造变化”“打造美丽的住宅外观”“结构和材料提升住宅格调”五方面提炼出85个美丽住宅的设计法则。 书中600余幅平面、立面、剖面图及实景图片展示住宅布局、建筑材料、室内陈设及建筑外观等细节 文字解说点明影响住宅设计的要素、解决用地困难和满足委托人需求的方法。84个案例凝结了作者及设计团队多年的实践成果和以人为本、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 此外 作者还坦言设计中的一些不足之处。这些宝贵的设计经验可以帮助设计师解决难题 为施工者提供参考 更可以为想要自己建造住宅的人们提供灵感。 |
终于收到了这本书,快递包装得挺好,没有磕碰。翻开第一页,就被那些精美的插画和细致的剖析吸引了。虽然我对日本住宅的了解不多,但这本书用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把那些隐藏在建筑内部的巧妙设计一一展现出来。每一个“法则”都配有详细的图解,从建筑结构、空间布局,到采光通风、材料选择,甚至是庭院的设计,都涵盖得非常全面。作者藤原昭夫的笔触非常细腻,他不仅仅是在介绍“怎么做”,更是在传递一种“为什么这么做”的理念。例如,关于采光的部分,他详细分析了不同朝向的房间如何利用窗户和庭院进行自然采光,如何通过屋檐和遮阳板来控制光线强度,避免夏季的暴晒和冬季的寒冷。还有空间利用的部分,书中展示了如何通过灵活的隔断、多功能家具以及对垂直空间的利用,来最大化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既实用又舒适的居住环境。读这本书,感觉就像在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建筑师进行一次深入的“解剖”,每一次翻页都是一次新的发现,让人对如何打造一个美好的家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断舍离”和“收纳”的理念,这对于现在很多家庭都面临的居住空间拥挤问题,提供了非常实用的解决方案。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日本住宅的百科全书,更像是一本关于生活美学的启蒙读物。
评分这本书的购买过程很顺利,物流也相当给力,让我迫不及待地想一睹为快。打开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明了的图示,配合着作者藤原昭夫简洁而富有逻辑的文字,整个阅读体验非常流畅。我一直对如何在家居设计中融入自然元素很感兴趣,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让我大开眼界。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提及绿化,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庭院、内庭、甚至室内植物的摆放,将自然光、空气和生命力引入到居住空间中。书中关于“借景”的设计理念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如何巧妙地利用窗户和墙体的开口,将室外的景致“借”入室内,形成与自然的对话,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设计手法。此外,我对书中关于“动线设计”的讲解也十分赞赏。作者用非常生动的图例,展示了如何规划从玄关到起居室,再到卧室、厨房等各个空间的最优路径,这直接关系到居住的便利性和舒适度。一个合理的动线设计,能够避免不必要的穿行和拥挤,让日常生活更加顺畅。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注重细节,比如如何处理墙体的隔音,如何设计能带来舒缓光线的灯具,以及如何选择能提升室内温度的材料等等。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却共同构成了居住的整体品质。
评分收到这本《日本住宅解剖图鉴》后,我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它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这本书的特色在于其高度的实践性和指导性,不像很多理论性的书籍那样空泛,而是充满了具体的案例和可操作的建议。我一直觉得,一个好的住宅不仅仅是居住的场所,更是生活的艺术。藤原昭夫先生通过这本书,将这种艺术化为85个清晰明了的法则,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日本住宅的精髓。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空间的可变性”的论述,这是我一直以来都很看重的一点。书中展示了如何通过活动隔断、组合家具,以及预留多功能区域,让住宅能够随着居住者的需求变化而灵活调整,比如随着孩子的成长,儿童房可以进行改造;或者在需要时,将书房变成临时的客房。这种前瞻性的设计理念,对于希望住宅能够长久使用的我来说,非常有启发。另外,书中对“材料的质感与触感”的强调也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用什么材料,更是引导我们去感受材料的温度、纹理,以及它们与光线互动时的变化。这种对感官体验的关注,是很多住宅设计中容易被忽视的。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且充满智慧的家居设计指南,它让我对如何打造一个真正适合自己、充满个性的住宅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到货速度超出了我的预期,包装也很仔细。迫不及待地翻阅,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用一种非常具象化的方式,让我们窥探到日本住宅背后隐藏的匠心。藤原昭夫先生的解读,仿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美好生活的大门。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声音的控制”和“湿度的管理”这两个章节印象深刻。在日益繁忙和喧嚣的都市生活中,一个宁静且舒适的居住环境变得尤为重要。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建筑结构、隔音材料以及合理的布局来减少噪音的干扰,创造一个安宁的“避风港”。同时,对于湿度管理,书中也给出了不少实用的建议,比如如何通过自然通风和选择透气性好的材料来调节室内湿度,从而避免霉菌滋生,也让人体感觉更舒适。这对于我这样的南方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这本书还有一个很打动我的地方,就是它对“仪式感”的营造。虽然书中没有直接使用“仪式感”这个词,但通过对玄关的设计、光影的运用、甚至是室内小景的布置,都在引导居住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属于自己的仪式。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仅仅是一个住宅的使用者,而是一个能够参与到生活空间创造中的“生活家”。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显得很有质感,拿到手里就感觉沉甸甸的,内容自然不会差。翻开后,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可持续性”的考量。藤原昭夫先生在书中不仅仅是关注美观和功能,更是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自然资源,降低能耗,以及选择环保的建筑材料。比如,书中提到了如何通过被动式设计来调节室内温度,减少对空调的依赖,这不仅环保,也节省了能源开支。还有关于雨水收集和利用的设计,以及如何通过选择本地材料来降低运输成本和碳排放,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对环境的责任感和前瞻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庭院的哲学”这一部分,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绿化,而是将庭院视为住宅的一部分,是与自然连接的场所,是心灵休憩的空间。书中展示了不同风格的日式庭院,以及如何将庭院的功能性与观赏性完美结合。此外,书中对“光”的运用也达到了极致,无论是自然光还是人工照明,都被巧妙地用来烘托氛围,引导视线,甚至改变空间感。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一个好的住宅,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更是一种对生活方式的理解和对环境的尊重。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思考如何打造一个既美观又可持续的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