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大成拳核心训练法 |
| 定价 | 28.00 |
| ISBN | 9787564423278 |
| 出版社 |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 作者 | 李照山 等 |
| 编号 | 1201345122 |
| 出版日期 | 2016-07-01 |
| 印刷日期 | 2016-07-01 |
| 版次 | 1 |
| 字数 | 240千字 |
| 页数 | 194 |
| D1一章大成拳核心训练七步骤 D1一节大成拳的核心是什么 D1二节劲力本质的三要素 D1三节核心训练六步骤 D1二章外整性力量训练 D1一节浑元桩和矛盾桩 D1二节钩锉试力 D1三节步法训练 D1四节力量引发与发放 D1五节力量在技击中应用 D1三章松沉体验 D1四章聚积力量 D1五章顺势而试 D1一节顺势而试的三个过程 D1二节检验试力练习法 D1三节如何检验身体各部力量 D1六章顺势而发 D1一节单臂的顺势而发 D1二节双臂的顺势而发 D1三节顺势而发的深化练习 D1七章六统一阶段 D1一节声的作用 D1二节意的作用 D1三节气的作用 D1四节势的意义与作用 D1五节神的意义与作用 D1六节力的高度融合 D1八章大成拳实战技法 D1一节单操手与步法的配合练习 D1二节大成拳的非法之步 D1三节大成拳的反放法 D1四节大成拳的类推手 D1五节矛盾桩技击实用法 D1六节辅助动作的神机妙法 D1七节检验性试力的技击妙用 D1八节大成拳抗击性揭秘 D1九节大成拳实战绝技 后记 |
| 李照山 河南息县人 出生于1955年8月5日 副教授。在河南大学就读期间 有幸师从王安平先生学习站桩功和五形动功。后又成为有名大成拳中兴之主王xuan杰先生的嫡传弟子。现就职于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学院。 |
| 普通大众 |
| 李照山、杨培飞主编的'大成拳核心训练法'讲述:初学者应将“七妙法门”作为入门功法 但练到一定程度后 则应从王芗斋宗师的拳学理论中窥以端倪。因为这种理论体系是大成拳学的真理所在 是航行中的指路明灯。从这个真理中能真正领略大成拳很核心的精髓。 |
从出版信息来看,这本书定位非常明确,就是面向那些希望系统、深入学习大成拳核心训练方法的武术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编排上体现出的逻辑递进关系,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招式,而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训练体系,从最基础的站桩、调息开始,逐步深入到步法、劲力转换,最后过渡到实战应用的可能性。这种体系化的构建,使得练习者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所处的阶段和下一步需要攻克的难点。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联想到自己过去的练习误区,这本书提供的修正方案非常具有针对性。它没有那种故弄玄虚的神秘感,而是用一种非常务实、近乎工程学的态度来解构一门古老的武术。对于追求效率和效果的现代习武者而言,这种清晰的训练蓝图无疑是极其宝贵的资源。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推广真正有内涵的大成拳训练方法,功不可没。
评分我过去接触过不少形意拳或者大成拳相关的资料,很多都停留在对拳理的宏大叙事上,读完后总觉得像是听了一场精彩的武术讲座,知道了很多“是什么”,却不清楚“怎么做”。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它更像是一份详尽的、手把手的训练手册。它没有用太多晦涩难懂的术语去故作高深,而是用非常直白的语言去拆解每一个基础动作的分解步骤。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试力”和“错力”的辨析,那段文字简直是醍醐灌顶。我过去一直困惑于自己发力不对,总觉得用蛮力,书里清晰地指出了如何从内到外建立起正确的力感通路,那种从松弛到爆发的内在逻辑,被剖析得丝丝入扣。这不仅仅是关于拳架的指导,更像是一套关于如何优化人体运动效率的科学方法论。对于那些渴望从“花架子”走向实用内家功法的习练者来说,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实战应用的大门,提供了可量化、可检验的训练路径。
评分读完前几章的理论部分,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对于“整体性”的强调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层次。很多武术流派常常会孤立地讲解手、眼、身、法、步,但这本书的核心似乎是将它们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进行训练。阅读体验上,行文节奏把握得很好,张弛有度。在讲解一些需要高度专注的训练方法时,文字也变得凝练而富有节奏感,仿佛能引导读者的心神也跟着集中起来。比如,其中关于“用意不用力”的阐述,不是简单地否定“力”,而是巧妙地引导读者去区分和驾驭不同层次的“力”,从僵硬的肌肉对抗,过渡到浑圆的整体驱动。这种由浅入深的引导方式,让初学者不会因为初期的挫败感而轻易放弃,同时也让有一定基础的人能够找到突破瓶颈的突破口。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告诉你“该往哪里去”,更重要的是,它为你铺设了通往那个目的地的每一步脚印。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那种质朴又不失力量感的排版,让人一眼就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武术功底。拿到手里,首先感受到的是纸张的质感,厚实而有分量,不像有些轻飘飘的书籍,让人觉得内容也同样轻薄。装帧很结实,一看就是能经受住反复翻阅和练习的考验。内容方面,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深入研读,但初步翻阅下来,可以感受到作者在讲解动作要领时,那种严谨和细致,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理论说教,而是真正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真知灼见。比如,对于桩功的描述,寥寥数语却直指要害,让人明白“站桩”绝非只是简单地站着不动,其中包含着对身体结构、呼吸运用以及意念引导的精微调控。这种深入骨髓的理解,是多年磨砺才能达到的境界。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对照着脑海中的想象,去体会那种“蓄势待发”的感觉,非常期待能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印证书中所述。整体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拳师,在你耳边娓娓道来,不急不躁,却字字珠玑,让人心悦诚服。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坦白说,是令人放心的。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品,这本身就是一种质量的背书,它保证了这本书在学术性和专业性上是站得住脚的。我注意到书中对一些关键动作的图示,虽然是黑白印刷,但线条的清晰度很高,能够准确地捕捉到瞬间的身体姿态和受力方向。对于练习者来说,光靠文字描述往往会产生歧义,但图文并茂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误解的可能性。更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描述动作细节时,那种对“精微”的把握令人叹服。比如,关于提顶下降时的重心调整,不仅仅是说“向下沉”,而是细致到连脚底的抓地感和内侧、外侧的压力分布都有所提及。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体现了作者对武术真谛的深刻理解——真正的功夫往往就藏在这些常人忽略的细微之处。翻阅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单纯的读者,更像是在一位极其严格的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自我校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