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第1版 (2017年7月25日)
丛书名: 普通高等教育机械类特色专业系列规划教材
平装: 288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5
ISBN: 9787030304254
条形码: 9787030304254
商品尺寸: 23.6 x 16.8 x 1.6 cm
商品重量: 431 g
ASIN: B01C33K3E4
《先进制造工艺技术》以先进制造工艺为主线,汇集了编著者多年来从事先进制造工艺的成就和经验,结合国家的重大需求及国内外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在973计划项目(2009CB724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5138)以及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Z2008F11;ZR2009FZ007)的支持下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先进制造工艺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趋势、先进成形制造技术、快速成形制造技术、高效切削磨削加工技术、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特种加工技术、微纳制造技术以及光电子器件及其制造技术等内容。《先进制造工艺技术》既有深入的理论分析,又有较丰富的生产技术经验,是一本较全面介绍先进制造工艺技术方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十分重视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及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注重学生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制造技术的发展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1.1.1 制造的相关概念
1.1.2 制造业发展的历程
1.1.3 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1.2 制造业的变革及面临的挑战
1.2.1 制造业的变革
1.2.2 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1.3 制造技术给制造业带来的变革
1.4 先进制造技术的提出和进展
1.4.1 先进制造技术产生的背景
1.4.2 先进制造技术在我国的进展
1.5 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和特点
1.5.1 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
1.5.2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6 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及分类
1.6.1 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
1.6.2 先进制造技术的分类
1.7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8 制造工艺的内涵及体系结构
1.8.1 制造工艺的定义
1.8.2 制造工艺的体系结构
1.9 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2章 先进材料成形技术
2.1 概述
2.1.1 材料成形技术的内涵
2.1.2 材料成形技术的特点
2.1.3 近净成形技术
2.2 精密洁净铸造成形技术
2.2.1 熔模精密铸造
2.2.2 消失模精密铸造
2.2.3 金属型铸造
2.2.4 压力铸造
2.2.5 低压铸造
2.2.6 离心铸造
2.2.7 陶瓷型铸造
2.2.8 半固态铸造成形
2.3 高效材料塑性的成形技术
2.3.1 精密塑性成形方法的分类
2.3.2 精密模锻
2.3.3 挤压成形
2.3.4 轧制成形
2.3.5 超塑性成形
2.3.6 无模多点成形
2.3.7 数控渐进成形
2.4 优质高效材料的连接技术
2.4.1 连接技术分类
2.4.2 激光焊接
2.4.3 复合激光焊接技术
2.4.4 电子束焊接技术
2.4.5 扩散连接技术
2.4.6 钎焊
2.5 优质低耗洁净材料的改性技术
2.5.1 激光表面淬火
2.5.2 激光熔覆技术
2.5.3 激光表面合金化
2.5.4 激光表面毛化技术
2.6 非金属材料的成形技术
2.6.1 塑料成形
2.6.2 橡胶成形
2.6.3 陶瓷成形
2.6.4 复合材料成形
参考文献
第3章 快速成形制造技术
3.1 概述
3.1.1 快速成形技术的内涵
3.1.2 快速成形技术的发展
3.1.3 快速成形技术的应用领域
3.2 快速成形原理
3.2.1 快速成形技术的原理
3.2.2 快速成形技术的特点
3.2.3 快速成形材料
3.3 快速成形技术的工艺方法
3.3.1 光固化立体成形
3.3.2 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
3.3.3 分层实体制造
3.3.4 熔积成形
3.3.5 三维印刷
3.4 快速制模技术
3.4.1 快速制模技术的内涵及发展
3.4.2 用快速成形直接制造模具
3.4.3 用快速成形间接制造模具
3.5 硅橡胶快速制模技术
3.6 金属电弧喷涂快速制模技术
3.6.1 金属电弧喷涂快速制模技术的优点
3.6.2 金属电弧喷涂快速制模的关键技术
3.6.3 金属电弧喷涂快速制模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
3.6.4 金属电弧喷涂快速制模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3.6.5 快速制模工艺的流程图
3.7 精密铸造模具的快速制造技术
3.7.1 精密铸造模具快速制造技术产生的背景
3.7.2 快速成形技术在快速铸造中应用
3.7.3 熔模精密铸造模具的快速制造
3.7.4 砂型精密铸造模具的快速制造
3.7.5 消失铸造模具的快速精密制造
3.7.6 陶瓷型铸造模具的快速精密制造
3.8 模具电火花加工电极快速制造
参考文献
第4章 高效切削/磨削加工技术
4.1 超高速加工技术概述
4.2 超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4.2.1 超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4.2.2 超高速切削的关键技术
4.2.3 超高速机床的发展现状
4.2.4 超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研究热点
4.3 高效率磨削加工技术
4.3.1 磨粒加工技术特点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4.3.2 高效率磨削加工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4.4 高速/超高速磨削加工技术
4.4.1 高速/超高速磨削技术的发展
4.4.2 高速/超高速磨削技术的特点
4.4.3 高速/超高速磨削关键技术
4.4.4 超高速磨削的科学理论问题与研究方向
4.5 超高速磨削技术的工业应用
4.5.1 高效深切磨削
4.5.2 快速点磨削
4.5.3 超高速外圆磨削
4.5.4 硬脆材料及难加工材料超高速磨削
4.6 强力磨削技术
4.6.1 高速强力外圆磨削
4.6.2 缓进给磨削
4.6.3 高速重负荷荒磨
4.7 砂带磨削技术
4.7.1 砂带磨削技术的内涵及特点
4.7.2 砂带磨削的关键技术
4.7.3 砂带磨削技术的应用
4.8 难加工材料高效磨粒加工技术
4.8.1 硬脆材料延性域磨削技术
4.8.2 硬脆材料高效率端面磨削技术
4.8.3 难加工材料自由磨粒加工工艺
4.8.4 石材的高效磨削技术
4.9 磨削加工数控化、自动化、智能化及虚拟化
4.9.1 磨削加工数控化和自动化
4.9.2 磨削加工智能化
4.9.3 磨粒加工虚拟仿真
4.9.4 分子动力学仿真技术在磨粒加工研究中的应用
4.10 先进磨削加工工艺与装备基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4.11 高速/超高速磨削加工工艺与装备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第5章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
5.1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内涵及特点
5.1.1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内涵
5.1.2 几个重要概念
5.1.3 精密/超精密加工的特点
5.1.4 精密/超精密加工的应用
5.1.5 精密/超精密加工的方法及其分类
5.1.6 精密/超精密加工的关键技术
5.1.7 精密/超精密加工的发展趋势
5.2 金刚石刀具的超精密切削加工
5.3 精密/超精密砂轮磨削加工
5.3.1 精密/超精密砂轮磨削机理
5.3.2 电解在线修锐砂轮的超精密镜面磨削技术
5.3.3 双端面精密磨削技术
5.3.4 珩磨
5.4 精密/超精密砂带磨削
5.5 精密/超精密游离磨料加工
5.5.1 研磨和抛光
5.5.2 磁力研磨
5.5.3 磁力悬浮研磨
5.5.4 磁性流体研磨
5.5.5 磁流变抛光
5.5.6 磨料流加工
5.5.7 弹性发射加工
5.5.8 浮动抛光
5.5.9 动压浮起平面研磨
5.5.10 水合抛光
5.5.11 化学机械抛光
5.5.12 砂轮约束磨粒喷射光整加工
5.5.13 电泳磨削技术
5.6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第6章 特种加工技术
6.1 特种加工技术概述
6.1.1 特种加工的定义
6.1.2 特种加工的分类
6.2 电火花加工
6.2.1 电火花加工的机理
6.2.2 电火花加工的特点
6.2.3 电火花加工的应用
6.3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6.3.1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机理
6.3.2 高、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比较
6.3.3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特点
6.3.4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应用
6.4 电解加工
6.4.1 电解加工的工作原理
6.4.2 电解加工的特点
6.4.3 电解加工的新技术
6.4.4 电解加工的应用
6.5 超声波加工
6.5.1 超声波加工的工作原理
6.5.2 超声波加工的特点及应用
6.6 水射流切割加工
6.6.1 水射流切割加工的基本原理
6.6.2 水射流切割加工的特点
6.6.3 水射流切割加工的应用
6.7 磨料喷射加工
6.7.1 磨料喷射加工的工作原理
6.7.2 磨料喷射加工的装置
6.7.3 磨料喷射加工的分类
6.7.4 磨料喷射加工的特点
6.7.5 磨料喷射加工的应用
6.8 激光加工
6.8.1 激光加工的工作原理
6.8.2 激光加工的特点
6.8.3 激光加工的应用
6.9 电子束加工
6.9.1 电子束加工的工作原理
6.9.2 电子束加工的特点与应用
6.10 离子束加工
6.10.1 离子束加工的工作原理
6.10.2 离子束加工的分类
6.10.3 离子束加工的特点及应用
6.11 电解磨削
6.11.1 电解磨削的工作原理
6.11.2 电解磨削的特点
6.11.3 电解磨削的应用
6.12 超声-电火花复合加工
6.13 电解-电火花复合加工
6.14 超声-电解复合加工
6.15 特种加工技术的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第7章 微纳米制造技术
7.1 微纳米制造技术概述
7.1.1 微纳米制造技术基本概念
7.1.2 微纳米制造技术分类
7.2 Top-down微纳米加工技术
7.2.1 光刻工艺
7.2.2 刻蚀工艺
7.2.3 复形工艺
7.2.4 微细切削和特种加工技术
7.3 Bottom-up微纳米加工技术
7.3.1 自?装
7.3.2 外延生长
参考文献
第8章 光电子制造技术
8.1 光电子技术及其制造概述
8.1.1 光电子技术简介
8.1.2 光电子制造及其应用
8.2 LED及其制造技术
8.2.1 LED概述
8.2.2 LED分类
8.2.3 LED的基本特性和技术指标
8.2.4 LED的应用
8.2.5 LED的制造技术
8.3 激光器及其制造技术
8.3.1 激光器概述
8.3.2 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8.3.3 激光器的基本结构
8.3.4 激光器的分类
8.3.5 VCSEL激光器的制造
8.4 微电子与光电子集成技术
8.4.1 硅基光电子集成
8.4.2 微电子与光电子混合集成技术
《先进制造工艺技术》既有深入的理论分析,又有较丰富的生产技术经验,是一本较全面介绍先进制造工艺技术方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十分重视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及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注重学生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分量,“青岛理工大学”这个前缀,再加上“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立刻让人联想到严谨的学术研究和前沿的工业实践。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光是目录和一些初步的介绍,就足以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其中对于“先进制造”的定义和解读。在当前这个技术飞速迭代的时代,如何准确把握“先进”的内涵,避免盲目追逐概念,是每一个工程师和科研人员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我猜想,这本书应该会提供一些非常具有指导意义的视角,它或许会从材料、工艺、装备、信息技术等多个维度来解析先进制造的体系框架,并且可能会结合一些具体的案例来阐述理论的实践应用。而且,作者的名字——丁玉成和李长河,本身就代表着学术的严谨和经验的积累。想到能够从这些专家的笔下,学习到他们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心得,我就感到非常兴奋。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推动国内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无疑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而我,也希望能从中汲取养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评分从书的封面设计和整体的排版风格来看,这本书给我一种非常专业且沉稳的感觉。虽然我还没有开始翻阅正文,但作为一名对“工艺技术”领域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早已对书中可能涉及的内容进行了诸多想象。我预测,在“先进制造工艺技术”这个大框架下,它很可能涵盖了诸如精密加工、智能制造、增材制造(3D打印)、以及各种新兴材料的加工方法等内容。考虑到“青岛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工科强校的背景,这本书的理论基础应该相当扎实,同时也应该注重与产业界的结合,提供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指导。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工艺流程优化”和“质量控制技术”的部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工艺技术的精进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复杂的技术,并将其应用到我自己的工作或学习中去。科学出版社的出品,也进一步增强了我对这本书品质的信心。
评分坦白说,我之所以会被这本书吸引,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先进制造工艺技术”这个主题本身就充满了时代的脉搏。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浪潮的席卷下,传统制造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而“先进制造”正是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我设想,这本书或许不仅仅是罗列各种制造技术,更可能会深入探讨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协同效应。例如,如何将数字化技术与传统的机械加工相结合,如何利用智能化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来提升生产线的柔性和效率,甚至是如何通过仿真模拟来优化工艺参数,减少试错成本。我对书中关于“智能工厂”和“工业4.0”等概念的解读非常好奇,希望它能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和一些可行的实施路径。丁玉成和李长河教授的署名,也让我相信这本书的作者在这一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撰写的文字,一定饱含着对技术前沿的洞察和对行业发展的深刻理解。
评分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工科学生,正准备在制造业领域寻找自己的职业方向。在浏览各类专业书籍时,“青岛理工大学 先进制造工艺技术”这本书的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理解,“先进制造工艺技术”不仅仅是一堆枯燥的技术名词,它代表着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是国家工业升级的关键所在。我特别想了解书中是如何系统地介绍各种先进制造技术的,比如,是否会详细讲解激光加工、超精密加工、纳米制造等前沿技术?另外,考虑到“工艺技术”这个词,书中很可能还会涉及材料科学、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个关于先进制造的全面认知体系,了解不同技术之间的优劣势,以及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择和配置。丁玉成和李长河教授的名字,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和内容深度充满了期待,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关注国内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于“先进制造工艺技术”这个领域尤为感兴趣。这本书的书名“青岛理工大学 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我猜想它一定是一本集学术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重量级著作。在我的设想中,这本书的内容可能涵盖了从基础的材料加工原理,到复杂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再到前沿的智能制造系统构建等多个层面。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如何阐述“先进”的内涵的,是侧重于技术的创新性,还是工艺的优化性,亦或是生产的智能化、绿色化?我尤其希望能看到书中关于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具体案例和方法论。丁玉成和李长河两位教授的名字,本身就代表着在该领域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我相信他们撰写的这本书,一定能为我们提供宝贵的 insights,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当今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有更清晰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