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证券法苑(第二十卷 2017年06月)
定价:69.00元
售价:42.8元,便宜26.2元,折扣62
作者:黄红元,卢文道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1970947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2017年4月26日,全国常委会对《证券法(修订草案)》进行了'二读'。种种迹象表明,资本市场的发展与监管出现了明显的新变化、新趋势和新气象,强监管、稳运行成为现阶段市场发展的主基调。《证券法苑》第二十卷对相关热点问题、处罚案例及立法难点等进行了重点关注,设'前沿探讨'、'专题研究'、'证券立法'、'制度分析'、'市场观察'、'域外法制'6个专栏22篇文章。
卷首语
【前沿探讨】
试论证券市场中介机构“立案调查即业务受限”制度——基于实践和法理的反思何艳春王玮
徐翔操纵市场案中的法律与证据问题探微夏中宝
【专题研究】
股东权益变动规则重构:以控制意图和冷却期为核心项剑丛怀挺陈希
违反证券交易大额持股披露及慢走规则的民事责任探析姚蔚薇
慢走规则下大额持股变动的法律性质与规则适用刘沛佩赵航
超比例增持股票行为的定性探析张弋羲
完善上市公司法定内部人持股披露制度研究——以“宝万之争”为视角安邦坤湛晶心
【证券立法】
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法定数”制度应缓行——兼论《证券法(修订草案)》的相关规定蒋学跃
人余股强制挤出权的保障及制衡——以《证券法(修订草案)》22条为对象董新义刘明
论股东表决权征集制度的立法完善李博翔吴明晖
【制度分析】
试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制程茂军
内幕信息重大性标准及其投资者设定萧鑫
内幕交易行为规制的行、刑关系矫正:一个实证研究金灵
强制要约制度的正当性及其边界林海
【市场观察】
证券监督管理工作中的行政诉讼实践与法制思考——以上市公司现场检查为例安徽证监局调研课题组
上市公司董监高责任险中的如实告知义务及相关问题——对一起美国中概股上市公司跨国保险索赔案例的思考符望朱颖琦
并购交易中盈利预测补偿机制的法理分析与实证研究陈煜
上市公司股东提案权的章程表达——对202家上市公司章程的实证考察曹清清金剑锋
类别股的类型化分析及制度建构——以股权融资与控制权兼顾为视角肖金锋杨梦
信托业刚性兑付模式之法律分析袁小珺陈志峰
【域外法制】
挤压式并购中少数派股东保护——以美国简易合并的司法实践为中心薛前强
CDS正本清源:证券抑或保险?李敏
征稿启事
编辑体例
翻开《证券法苑》(第二十卷 2017年06月),仿佛置身于一个知识的海洋,虽然我并不是法律专业的科班出身,但对资本市场的运作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这本刊物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用通俗易懂却又不失严谨的语言,娓娓道来那些深奥晦涩的法律条文和最新动态。它没有一味地堆砌枯燥的法条,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次次深入的研讨,将复杂的证券法律问题抽丝剥茧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剖析,那些曾经轰动一时的事件,在法律的框架下被重新审视,让我看到了法律的公正与权威,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重要性。而且,它还不仅仅局限于国内的法律,偶尔也会涉及一些国际证券市场的规则和发展趋势,这对于拓宽我的视野非常有益。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在和一群顶尖的证券法律专家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的智慧和见解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法治建设进程充满关注,而《证券法苑》(第二十卷 2017年06月)无疑是了解这一进程的一个重要窗口。它不仅仅是罗列条文,更重要的是探讨了这些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落地情况,以及它们对市场主体行为产生的实际影响。我对于其中关于证券欺诈和内幕交易的案例分析尤为感兴趣,这些案例往往触及了法律的红线,也反映了监管机构在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努力。文章的作者们在分析这些案例时,不仅指出了违法的具体行为,更深入剖析了行为背后的动机,以及法律如何对这些行为进行制裁。此外,这本书还探讨了一些关于公司治理和证券监管体制改革的议题,这些话题对于理解中国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提供了一个深度思考的平台,让我能够从更宏观的视角去审视中国证券法治的演进。
评分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我总是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所投资的市场。《证券法苑》(第二十卷 2017年06月)虽然名为“法苑”,但它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法律圣经,而是试图拉近法律与投资者的距离。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些关于投资者教育的内容,它们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解释了一些常见的法律陷阱,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比如,在处理一些上市公司违规行为时,法律是如何介入的,以及股民应该如何发起诉讼等等。这些内容让我觉得,法律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一个健康有序的资本市场,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支撑。它不仅仅是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更是为所有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保护合法权益的平台。读完这本书,我对投资有了更审慎的态度,也更加坚信,了解法律、尊重规则是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评分坦白说,我买这本书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职业好奇心”,我从事的工作与金融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了解证券法的最新动向,对于我理解整个行业的生态以及规避潜在的风险至关重要。《证券法苑》(第二十卷 2017年06月)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不是那种零散的资讯集合,而是非常有系统性地梳理了2017年上半年证券法律领域的重要进展。我比较关注其中的一些专题研究,比如关于信息披露的最新规定,以及一些新兴业务模式可能面临的法律挑战。作者们在分析这些问题时,展现出了极强的逻辑性和洞察力,能够从宏观的法律原则出发,结合微观的实际操作,给出一个周全的解读。我特别喜欢其中一篇关于“穿透原则”在私募基金监管中的应用的讨论,虽然我不是直接从业者,但理解这个原则对于理解市场监管的逻辑非常有帮助。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观察和理解证券市场运行规律的独特视角,让我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信息中,能够抓住关键的法律脉络。
评分拿到《证券法苑》(第二十卷 2017年06月)的时候,我并没有立刻投入阅读,而是将其放在书架上,带着一种探索的心态。后来,当我对某些证券法律问题产生疑问时,我便会翻阅它。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前瞻性”和“案例性”相结合。它既有对当下证券法律热点问题的深入剖析,也有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法律挑战的预判。例如,在讨论信息披露义务时,它会结合当时的市场热点,分析新型信息披露方式的合规性问题,并且列举了一些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一些模糊地带的探讨,作者们并没有给出斩钉截铁的答案,而是通过引入不同的观点和法律学者的解读,引导读者进行独立思考。这种开放式的讨论方式,让我觉得非常有启发性,也让我看到了法律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它不是一本教科书,而更像是一次思想的碰撞,让我能够从中汲取养分,不断深化对证券法律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