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男人来自火星 女人来自金星
定价:25元
作者:(美)格雷 ,刘增莉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01
ISBN:9787547203484
字数:240000
页码:18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情感专家约翰格雷博士《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系列之三。在本书中,约翰格雷博士从火星人和金星人的天然差异入手,分析了男女双方在性爱上的种种问题——男人是蓝色的,喜欢冷静和沉默;女人是粉色的,喜欢表达和倾诉;男人看重的是性爱的快乐,女人注重的是爱情的浪漫;男人为性而爱,女人为爱而性;男人好比喷灯,激情和兴趣来势凶猛,去势匆匆;女人则如火炉,看似温吞之水,却会愈演愈烈……
目录
作者介绍
约翰格雷(JohnGray),全球婚恋情感专家、超级演讲家、心理学博士、畅销书作家,其著作《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自问世以来,已经超过3000万册,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此后,他又陆续出版了《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2》《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文摘
序言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初拿到手时,我内心是有些抗拒的。我对那种简单粗暴地给男女贴标签的书籍一向不屑一顾,总觉得它们把复杂的人性简化得太过肤浅。然而,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停留在“男人就是这样,女人就是那样”的表层,而是深入挖掘了这些差异背后的心理需求和进化驱动力。它就像一个高明的心理学家,用深入浅出的比喻,展示了在压力下,男女双方各自会退缩到哪种“洞穴”或“堡垒”。我特别欣赏作者对“倾听”这个动作的细致剖析。以前我以为我听进去了,但实际上我只是在等待对方说完好让我反驳。这本书教我的“暂停”和“确认理解”的技巧,彻底颠覆了我的沟通模式。我开始意识到,很多时候,伴侣需要的不是立刻得到解决方案,而是一个安全的情绪出口。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和对深层动机的揭示,让这本书远远超出了“两性关系指南”的范畴,更像是一本关于人类情感互动模式的微观研究报告。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本宝典,它没有那些老掉牙的、故作高深的理论,而是用一种极其接地气、甚至带点幽默感的方式,把两性关系中那些让人抓狂的“怎么回事”都给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我以前总觉得,我和我的伴侣就像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星球上,沟通起来总是鸡同鸭讲,明明我说的是A,他听到的却是Z。这本书让我醍醐灌顶,原来我们的大脑结构和处理信息的方式真的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它不是在指责任何一方,而是在搭建一座桥梁,一座连接“火星思维”和“金星思维”的坚实桥梁。读完之后,我不再为那些小摩擦感到气馁,而是学会了用对方的“语言”去倾听和回应。比如,书中提到男性倾向于在解决问题后才愿意深入交流感受,而女性则更需要先被理解和共情。这种清晰的界限感,让我对伴侣的行为有了更深的同理心,而不是简单地用“他就是不爱我”来做消极归因。这本书真正改变了我处理冲突的方式,从互相指责变成了共同探索,效果立竿见影,家里的气氛都和谐多了。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让我学会了“自我接纳”。我以前总想把自己塑造成伴侣期望的样子,结果弄得自己里外不是人,关系也变得非常拧巴。这本书明确指出,试图抹杀或强行改变对方与生俱来的倾向,是关系破裂的温床。与其抱怨伴侣为什么不能像我一样细腻敏感(或者像我一样直接了当),不如深刻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带来的独特价值。例如,它对男性处理压力时“退行到洞穴”行为的解释,让我不再将伴侣的沉默解读为冷漠或抛弃,而是理解为一种自我修复的必要过程。这极大地减轻了我的焦虑感。当我不再试图拉扯对方出来时,对方反而能更快地从自己的空间中走出来,更主动地与我连接。这种“放手”带来的亲密感,是过去任何强求都无法企及的。这本书教会我的,是一种更高阶的爱:看见差异,拥抱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真正的联结。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流畅,阅读起来几乎没有障碍感,但其内容之深刻,却足以让人在合上书本后反复咀嚼良久。我特别喜欢它在举例时所用的场景,那些场景非常真实,像是从我自己的生活中直接截取出来的片段,这让我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和被理解感。比如,关于“请求vs批评”的转换那一章,我当时就忍不住笑出声,因为我简直就是那个总是用抱怨来表达需求的人,而我的伴侣也总是因此感到挫败。作者清晰地展示了,一个简单的“我希望你能帮我洗碗”和一个“你怎么从不主动做家务”之间,蕴含着多么巨大的情感能量差异。这本书像一个温和的私人教练,在你犯错的时候,不是用鞭子抽你,而是递给你一套全新的、更有效的动作要领。它不是在提供速效药,而是在系统地训练你的“关系肌肉”,让健康的互动模式成为一种本能反应。
评分我很少对一本探讨人际关系的指南给予如此高的评价,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普遍适用性和持久性。它不仅仅是关于“追逐”或“维系”浪漫关系,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与所有持不同思维模式的人有效互动的教科书。我发现,我不仅学会了更好地与伴侣沟通,甚至在处理工作中的跨部门协作时,那些关于“关注点不同”和“沟通优先级的差异”的理论也得到了印证和指导。作者并没有过度美化两性关系中的美好,而是坦诚地展示了冲突的必然性,并提供了可操作的工具来应对这些冲突。这种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加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使得这本书成为我书架上那种可以随时翻阅、总能从中找到新亮点的常青树。它帮助我从一个“受害者”心态中解脱出来,成为关系中主动的建设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