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税收一直兼具“天使”与“魔鬼”的双重属性。税收是国家存续与运转不可或缺的“喂养原料”,是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有力后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扶持之手”;但同时,其又兼具“魔鬼”特质,不当的税制设计和课税手段极有可能使税收成为掠夺人民财富的工具,打破征税的界限进而侵犯民众基本权利的本质与核心内容。当国家课税权力强度达到某一阈值时,纳税人将难以对其有效制衡,这就要求课税权力的行使应有“禁区”。
本书旨在通过对税法构造合理性以及税收执法正当性的系统审视,重点研讨国民所能承受的税负大小、课税权力运行的底线规则、税收调控的基本限度、税收法律制度设计的基本准则等税法领域的重要问题,最终通过课税权力的规范运行,强化纳税人基本权利的实质保障。
目录
导论
第一章课税禁区的范畴界定
第一节课税禁区的历史源流
一、萌芽时期:前资本主义时期的课税禁区思想
二、形成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课税禁区思想
三、发展时期:资本主义转型时期的课税禁区思想
第二节课税禁区的范畴解析
一、课税禁区的词源解析
二、课税禁区的法学含义
三、课税禁区的概念甄别
第三节课税禁区的发生机理
一、当基本权利遇上社会责任
二、限制的限制:基本权利的让渡与保障
三、冲突与平衡:课税不得侵犯基本权的本质内容
第二章课税禁区的理论诠释
第一节课税禁区的社会学基础
一、税收国家的历史嬗变
二、基本启示:课税干预应有禁区
第二节课税禁区的价值学考量
一、人性尊严与课税禁区
二、人格自由发展与课税禁区
第三节课税禁区的法哲学研析
一、正义抑或非正义:税收的伦理评析
二、税收正义的内涵确定
三、税收正义与课税禁区
第四节课税禁区的经济学解读
一、课税不能侵及税本
二、课税的“无谓损失”不应过大
第三章课税禁区的核心价值
第一节课税禁区与纳税人财产权保障
一、私人财产权的勃兴和历史演进
二、财产权保护的形态与结构分析
三、课税禁区与财产权保护的关系
四、域外财产权保护中的课税禁区
第二节课税禁区与纳税人生存权保障
一、生存权:从“消极到积极”的历史变迁
二、生存权的保护内涵及其效力
三、课税禁区与生存权保障的关系
第三节课税禁区与纳税人人格权保障
一、纳税人信息隐私权的历史发展
二、纳税人信息隐私权的内涵及保护必要性
三、课税禁区与信息隐私权的保障
第四节课税禁区与纳税人平等权保障
一、宪法平等权内涵的历史发展
二、平等权的税法解析
三、课税禁区与平等权保障的关系
第四章课税禁区的税法构造
第一节课税禁区与实体税收立法
一、课税要件实质约束的判断
二、课税禁区与课税除外制度
三、结论:课税除外规则应当确立
第二节课税禁区与程序税收立法
一、税收程序正义原则及判断标准
二、课税禁区与征税程序规则设计
三、税收救济程序的合理化设计
第五章课税禁区的中国语境
第一节政治生态:国家本位向以人为本的演变
一、国家与纳税人关系的三种本位论
二、我国人本主义税法的蹒跚起步
三、税法人本主义转型面临的难题
第二节经济格局:国富民弱向国富民强的转型
一、中国经济体制的时代变迁
二、中国税制改革的主要难题
第三节文化视野:文化专制向文化自由的发展
一、税收文化对税收制度的影响
二、新旧文化交织下的税收环境
第四节法治环境:形式法治向实质法治的变迁
一、从形式到实质:税收法治的形态变迁
二、我国走向“税收法治”中的现实难题
第六章课税禁区的体系建构
第一节宏观层面:课税禁区与我国税法理念的转型
一、人本理念:从国家本位到以人为本
二、谦抑理念:从恣意侵犯到谦抑维护
三、税收国家理念:从自产国到租税国
第二节中观层面:课税禁区与我国税法原则的修正
一、税收法定原则的反思与重塑
二、税收公平原则的补充与扩容
三、税收效率原则的发展与完善
第三节微观层面:课税禁区与我国税法制度的完善
一、纳税人权利保护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二、我国主要直接税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三、我国主要间接税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四、我国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转型与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从这本书的序言和开篇章节的风格来看,作者的研究方法非常扎实,注重理论基础的同时,也强调对现实问题的关注。那些“禁区”之所以存在,往往是因为法律条文的滞后性、社会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以及执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这本书似乎正是试图填补这些空白,用法律的语言去解释那些模糊的边界。我对于书中关于“跨境税收争议与法律适用”的探讨尤为感兴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跨国经营已经成为常态,而由此产生的税收问题也日益复杂。不同国家税法的冲突、国际税收协定的解读、以及如何应对复杂的跨境税务审计,都是让许多企业头疼的问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前瞻性的视角,或许还能分享一些国际上处理类似问题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法律出版社旗舰店的书籍更新速度很快,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到这样一本有深度、有价值的书籍,对我而言是一件幸事。
评分坦白说,我抱着一种“探险”的心态来阅读这本书的。税法本身就不是一个轻松易懂的学科,而“课税禁区”这个主题更是充满了挑战。我希望作者能够用一种相对通俗易懂但又不失专业性的语言来阐述复杂的法律概念,避免过于晦涩的专业术语,或者在必要时进行清晰的解释。我尤其关心书中关于“税务稽查中的程序正义与当事人权利保障”的部分。在税务稽查过程中,如何平衡国家税收征管的需要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是维护税收法治公平的重要环节。我期待这本书能对税务稽查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的审视,指出可能存在的侵犯纳税人权利的行为,并提出相应的法律救济途径。法律出版社旗舰店的商品信息描述得非常详细,让我能够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减少了盲目购买的风险。
评分初读这本书的目录,就让我感到耳目一新。作者显然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去梳理和构建一个逻辑严谨的框架,将那些看似零散、难以捉摸的“禁区”问题,一一归类并进行了细致的划分。这本身就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工作,因为它能够帮助读者迅速建立起对整个研究领域的概览。我尤其注意到其中关于“税收筹划与税收规避的界限”这一章节的标题,这绝对是税法实践中最具争议也最考验法律功底的领域之一。如何在合法的框架内进行最优化的税务安排,与通过非法手段逃避税款,两者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往往成为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博弈的焦点。我非常渴望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提供一些权威的、具有说服力的论证,或许还能给出一些具体的判断标准和操作指南。法律出版社旗舰店的客服也相当专业,在询问一些关于本书版本的问题时,得到了及时且准确的解答,这为我这次购书体验加分不少。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质量相当不错,纸张厚实,印刷清晰,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透露着一种严谨的学术气息。拿到手上就能感受到它沉甸甸的分量,这往往预示着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我一直对税法领域的一些灰色地带和争议性问题非常感兴趣,尤其是那些游走在法律边缘,却又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禁区”的设定,本身就充满了挑战性和吸引力。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这些复杂的问题,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能结合实际案例,为读者提供一些清晰的法律解读和思考方向。法律出版社旗舰店的配送速度也一如既往地快,包装妥当,收到时没有任何破损,这一点我很满意,毕竟一本好书的呈现,也需要一个良好的载体。这本书的作者名字我之前也略有耳闻,在相关领域似乎有一定的建树,这让我对书中的论述更添一份期待。我希望它能打开我的思路,让我对课税的边界有更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在一些可能被忽视但却至关重要的细节上。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在文中引用了大量的法律条文、司法解释以及相关的学术文献,这显示了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一些重要税收概念的界定,比如“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税收领域的具体应用,以及它如何影响到对某些交易行为的定性。这些原则性的探讨,往往是理解复杂税收问题的钥匙。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分析,尤其是在面对那些界定模糊、容易引发争议的税务事项时,如何运用这些原则去判断和决策。法律出版社旗舰店的服务态度一直很好,无论是咨询还是售后,都能得到及时的回应。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课税禁区”问题的绝佳机会,也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